上海閑人華華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願為閑人
博文
(2009-09-03 02:33:36)
家裏來了個小客人。我表妹的女兒小名卡卡,今年六足歲了。她出生在美國,是個美國的小公民。一年多前她爸爸應聘到某外資的中國上海分公司當leader,他們舉家遷到上海,租房定居。決定到中國工作,我想不外乎牽涉到個人發展和薪酬這兩方麵的關係吧。他們把孩子送進了浦東的美國學校。在學校裏,英語是母語,教育方式也是美國式的,小小學校就如美國的一塊飛地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9-03 02:30:47)
前幾日在新民晚報上讀到一則短短的報道,標題為《不讓粉塵飄落到長江》,說的是南通最大的外資項目江蘇王子製紙有限公司建設伊始便注重節能環保的事。江蘇王子製紙有限公司是由日本第一的造紙企業——日本王子製紙株式會投資建造的,總投資將達19.54億美元。一期可年產銅版紙40萬噸。它在建廠的同時,還在長江建一個同時可停靠兩艘五萬噸級巨輪的專用碼頭,碼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20 20:28:31)
今年的元旦,我和女兒在西安度假。2008年12月31日晚,女兒的同事陪我們在西安的大雁塔北廣場看禮花和音樂噴泉,結束後我們經過廣場口一塊迎2009年新年的巨幅招牌,見許多人都在前麵拍照留念,看看時間,喲,離2009年隻剩2個小時了,我們立即互祝新年快樂。我們這次是參團遊,選擇春秋旅行社,是因為它牌子大、口碑好。在西安的三天,除了第一天春秋把我們賣給了一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29 05:03:25)
嘀嗒嘀嗒,時間一秒一秒地溜走,日出日落,日子一天一天地翻去,春去冬來,歲月一年一年地度過。轉眼間,2008年的聖誕將臨,我們又將和2008年告別了。啊,讓我將歲月往前數,50年前是1958年,我6足歲,正趕上大躍進,樣樣激進、事事趕超的時代,誰敢不拿出行動來?往年兒童7足歲入學的界限被打破,6足歲5足歲的都能進學校,新生太多,公辦學校滿員了就進民辦小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12-28 20:33:04)
記起我女兒讀小學時,她班上有個叫劉豐的男孩,小胖子一個,上課時坐不安穩,聽不進去,他的成績自然一塌糊塗不說,還影響同學。老師覺得那孩子有多動症,又覺得那孩子智商有問題,多次向其家長反映,叫家長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治療。智商測了,正常範圍內,多動症是有的,醫生開出藥來。家長無奈,上課前讓那孩子服下後,他就昏昏欲睡的神態,有二節課可以安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28 15:25:59)
日本是我國的近鄰。1867年,第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將政權歸還給天皇,持續265年的幕府時代結束,拉開了明治維新的序幕。開放門戶、撤藩置縣、土地改革、停止武士俸祿、興辦民間企業、建立鐵路電信郵、普及國民教育,富國強兵等一係列重大變革接踵而來。曾經統領日本思想界多個世紀,被視為“國教”的中國儒學即“唐心”,受到質疑和挑戰,“洋藥”、“東洋道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28 07:42:28)
老山東是我們過去的鄰居。文革時期成份不好的家庭,住房或被緊縮或被掃地出門。騰出的空房,並不全部均貧富,分配給無房戶或住房困難戶,很多就被有來頭有花頭的給占了。老山東他家就是那時搬進來的。老山東是“解放”幹部,跟“延安”幹部、“抗日”幹部比起來,他的“革命”資曆並不高。解放戰爭初期,他在家鄉參了軍,一路南下打到上海。當初解放軍部隊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27 20:19:20)
牙齒和舌頭的關係可謂親密,說話時,吃食時,牙齒和舌頭互相配合著工作。從小就受教育要保護好牙齒,記得小學時有節衛生課,老師要求大家帶上牙刷,在課堂上讓大家學豎著刷牙的方法。醫生還帶著工作椅到學校為我們檢查牙齒,發現問題,當場在學校為我們醫治。我被檢查出有三顆蛀牙,就在衛生室裏由醫生打磨填補,這情景仍記憶猶新。人們注重保護牙齒,忽略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12-27 17:50:33)
近日我們小區內某弄,有兩戶人家被偷兒撬竊,時間在晚上六點多夜燈初上時分。一戶女主人,六點左右外出購物,一個小時後返回,見弄裏有警車,一幢樓前圍著人群,便也走過去打探,知道有一家遭竊了,她還和圍觀的鄰居還一起議論了一會兒。及至返家,見自己家中也被翻得狼藉一片,方知大事不好,立馬報警。警察就在弄內尚未離開,於是馬上折到她家現場勘探一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27 08:36:50)
有人說,人的一生,是一個加減法的過程。年輕時期,做加法,不斷追求,不斷獲得。進入老年後,便要做減法了,直減到兩手空空去見上帝。其實《論語·季氏》中早就談到了,“君子之戒……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老了,就要順應自然規律,不能逞能,老了,就要見好就收,適可而止。道理我明白,但生活中,往往會忘了自己的年齡和體能的衰退。2005年春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