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09-02-20 16:39:54)

《赤壁(下)》戰爭場麵拍得還是可以的,就是編劇實在太爛了,名字改成《戲說赤壁》觀眾還好接受點,曆史劇不能這樣個拍法的,不忠實於曆史,為了情節的戲劇性隨意瞎編亂造,這不是給電影增加商業元素,而是破壞了電影整體的氛圍,曆史片如果不真實,就先失敗了一半了。細節可以稍做藝術發揮,但如果主要情節都是杜撰的,隻會給人“戲說”的滑稽可笑之感: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美國之音記者安華華盛頓報導/在查爾斯·達爾文誕辰200周年前夕,一項最新的蓋洛普民調顯示,隻有百分之39的美國人表示,他們相信進化論理論,與此同時,百分之25的美國人則說,他們不相信這個理論,另外還有百分之36的美國人對究竟相信進化論還是相信神創論拿不定主意。(chinesenewsnet.com)
民調中顯示的針對進化論的這些態度和看法,和受教育水平以及是否篤信宗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向往
詞曲唱:丁洪我坐在食堂的長凳上,
隔著一排飯桌把你偷偷張望,
你的秀發如瀑布般飄落肩上,
你的眼睛如月亮般溫柔明亮。
多麽想有一天能坐在你身旁,
看著你挑出菜裏肥肉的模樣,
多麽想有一天與你東湖邊徜徉,
聽著你談一般的幻想。
這天夜裏我做了美麗的夢一場,
夢見我倆坐在靜靜的珞珈山上,
你說對愛情有種執著的向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電影畏懼平庸,生活就是平庸,《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Road)這樣病態價值觀的電影令我厭惡,雖然男女演員的表演都很棒,但這個劇本令我惡心。它反映出美國文化的病根:個人主義的過度泛濫。
你可以追求自由,但你不能逃避責任;你可以追求自己的真實感覺,但你不能傷害到別人;你可以憧憬不平凡的生活,但當現實不給你想要的時候,你必須接受真實的現實。人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朗讀者》之我感看了《朗讀者》(TheReader),我想到的是這樣一個問題:這樣的故事有可能在中國發生嗎?我對自己的答案是否定的。電影用真實的生活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我們常說的道理,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人。對一種文化的最好的試金石就是羞恥感,一個社會的人對什麽感到羞恥,最好的代表了這種文化的精神內涵。著名的《菊花與刀》寫的日本人的恥感文化是一種我不欣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今天第一次看了《12怒漢》(12AngryMen),英國人發明的陪審團製度真是太絕了
曾經問一個美國教授美國為什麽強大,他說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繼承了英國的製度。我是同意的。你看法國人以前在世界各地也有很多殖民地,可是有一個成了香港的嗎?地理位置接近的澳洲和印尼,馬來西亞是天壤之別,英國的前殖民地美利堅和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南美更是兩個世界。英國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同意何亮亮說的,一部小品式的電影,有點清新,但淺了點,可能正好契合了時下台灣人的複雜心態,所以成功是地域性的。不會在大陸或海外有什麽大影響。
不過拍得很真實,片子屬慢熱型,開始平淡的生活描寫讓我幾乎想中途退出,但越到後麵越出彩。很多人相信都有這種感覺:剛開始看的時候差點看不下去,總覺得亂糟糟的,可以邊看邊做別的事,後來才被吸引,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電影是什麽,《七磅》(SevenPounds)告訴你去年歲末有《集結號》和《投名狀》,今年這個沒有什麽好片的新年檔期無意中碰到這麽部沒有任何宣傳也沒有任何大製作,大場麵的電影:SEVENPOUNDS,突然明白了電影是什麽。在香港電影這個行當叫娛樂圈,電影不是光用來娛樂的,電影是藝術,忘記了這點就不可能理解為什麽我這樣的人迷戀電影。春晚是娛樂,我可以不要那種娛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不是“馮郎才盡”,而是小剛該休息一下了雖然國內票房破了三億,但是無論從橫向還是縱向比較,《非誠勿擾》都應該算馮小剛的一個失敗之作,但我以為這並不是因為“馮郎才盡”,而是馮導在身心疲憊,勉為其難的狀態下做出的一個不成功的作品而已,無需過多責備。倒是它的國內票房和當年《黃金甲》的商業成功一樣頗能反映時下中國文化市場的浮躁之風:電影不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大教授如此評價巴以衝突?以色列絕對是個好國家鳳凰論壇
講述:周孝正整理:一點五
  同學們,今天我準備調整一下原有的課程,就當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談談個人看法,我的第一個觀點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不要輕易下自己的結論;第二,我個人的知識和經曆告訴我,以色列是個好國家,這也是我今天講課的主要內容。
  有一次我在校內網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