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大年三十寫影評:《朗讀者》之我感

(2009-01-24 22:58:51) 下一個

《朗讀者》之我感

 

看了《朗讀者》(The Reader), 我想到的是這樣一個問題:這樣的故事有可能在中國發生嗎?我對自己的答案是否定的。電影用真實的生活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我們常說的道理,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人。對一種文化的最好的試金石就是羞恥感,一個社會的人對什麽感到羞恥,最好的代表了這種文化的精神內涵。著名的《菊花與刀》寫的日本人的恥感文化是一種我不欣賞的文化,也是我認為的日本人在二戰中被美國人打敗的根源。記得小時候我經常思考一個問題,也經常有人向我提出這個問題,為什麽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挑起的,雖然最終都被打敗,但德國又都奇跡般的崛起,這個幅員,人口都不算大國的國家何以總是能把世界攪得天翻地覆?坦率的說,小學中學時的我曾經持有現在令我汗顏的種族主義觀點,那就是德國是個優秀民族,才能有如此能量。長大後我明白了,完全不是那麽一回事,這種觀念曾經欺騙了有高度教育水準的德意誌民族,也一度迷惑了我的心。

 

我跑題了嗎?沒有。因為《朗讀者》這個電影的核心是每個人該為什麽羞恥。女主角離開小戀人,做偽證承認自己寫了報告,以致當年之所以參加黨衛隊都是因為一種羞恥心:對自己是個文盲的羞恥。這個世界上恐怕隻有德國這個國家對文盲有如此的羞恥感吧。這是我覺得這個悲劇不大可能在其它國家發生的原因。“德國統一後,俾斯麥政府加強對教育的控製,頒布了一係列帝國教育法令。70年代完 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實行強製義務教育製。這使整個德意誌民族的文化素養大為改善。 全德文盲率從1841年的9.3%,下降為1865年的5.25%1881年的2.38%1895年的0.33% 。”(引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216249.html)要知道,那是1895! 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天生的比別人強,大多數差異都是社會曆史和製度造成的。一個普通女人對自己文盲身份的羞恥反襯出整個社會對教育的高度重視,教育的普及和發達。

 

隻有女主人公有羞恥感嗎?男主角也終生被一種羞恥所纏繞,自己的懦弱。看第一遍的時候我沒弄懂為什麽小帥哥在法庭上沒有揭開真相,為什麽他曾經去探視女主角卻在門口猶豫再三還是沒進去?後來想明白了,是周圍環境的壓力,或者說是德國人整體的民族羞恥感造成的壓力使他最終選擇了沉默,葬送了一個女人的一生。他的法學院同學就是這種整體羞恥感的代表,麵對納粹的暴行,他認為,老一代德國人應該為他們麵對暴行的不作為而去自殺。這種極端的看法也反映出戰後德國民間對自己民族給世界帶來的災難所作的深刻反省,理性的德國人所普遍具有的贖罪心態不是簡單的對納粹的譴責,不是把責任都推到希特勒身上,而是真誠的,誠實的去拷問自己的良心,為什麽我沒有作為?為什麽我沒有抵製(這到自然讓人聯想到日本人對自己戰時暴行的毫無羞恥感來)?正是這種對自己過去的羞恥感,這種社會氛圍給了男主角巨大的社會壓力,不敢承認自己和納粹戰犯有染,而把不應該的懲罰強加到一個自己曾愛過的女人身上。他後來的朗讀錄音帶就是對自己懦弱的贖罪,他其後的失敗的婚姻也與少年時代的這一次真愛和對自己懦弱的羞恥心和贖罪感直接相關。影片通過一個個人悲劇提出了一個更深刻的問題:人應當怎樣為社會的錯誤負責?我恐怕是這個主題吸引了奧斯卡評委會的興趣。女主角對自己行為的後果也是充滿懺悔的(最後遺囑中把積蓄都給了受害者),但她並不對此感到羞恥,因為她隻能那樣做,她沒有選擇(雖然很多人會對她做出道德譴責)。而男主角在明明能救她的情況下沒有能救她,才是值得羞恥的。每一個在時代悲劇中被裹夾著的個人,他們隻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應該為社會的錯誤贖罪,這是這部影片審視曆史的一個有新意的角度。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每一個社會的錯誤又是由千千萬萬個人的過錯構成的,盡管每個人過錯的程度不同。希特勒是當年德國人民選舉出來的,從這個意義上看,每個德國人都負有道義上的責任。其實這部電影是應該對曾經有過文革這樣曆史悲劇的中國人有所啟發的。

 

從藝術上看,開頭一半的姐弟戀的情欲戲拍得很有生命力,德國人似乎和北歐人一樣在性的表達上非常直率,但是個人認為不應該出現男孩的生殖器的鏡頭,完全沒有必要。三個主要演員都演得不錯,漢娜在聽朗讀時,點菜時,教堂裏的眼神表情都很傳神,少年MICHAEL初試雲雨的緊張,羞澀,癡迷和與其他女友的心不在焉都很自然清新,結尾成年MICHAEL 和集中營幸存者對視的兩個鏡頭很有味道。有意思的是,成年MICHAEL這個敏感憂鬱的角色竟是由《辛德勒的名單》中的惡魔黨衛軍軍官扮演的,演員真是個奇妙的職業。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純粹發生在德國的故事,卻是完全使用英語對白,觀眾並沒有什麽不適應的感覺。要是有一天中國人拍一部在美國發生的華人的故事完全用英語對白,並進入奧斯卡非外語片的角逐,那真的是一件值得我們高興的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