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太子

天南太子,太子傳說
博文
廣州人愛花,廣州又別稱“花城”,雖然廣州某些地方的髒亂程度實在與“鳥語花香”拉不上關係,但是自幼生於斯長於斯,接觸的親朋長輩中愛花的人實在太多,也頗為接受“花城”此稱謂。天南重鎮,氣候大多溫暖而且炎熱,確實適合花卉生長。而對“花城”最直觀而鮮活的感受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年宵花市”。 嶺南人的“年宵花市”曆史悠久,早在清末已經盛行,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自己對80年代輝煌的粵語流行音樂了解不是太深,但是心底下一直認為最具代表性的粵語原創音樂藝術家有beyond和達明一派。他們是真正的流行音樂藝術家。當然還其他數不清的優秀粵語原創音樂藝術家,盧冠廷,蔡國權,這兩位也是不可多得的大師。無數電影配樂都出自他們的手筆。 深心處卻還是癡迷於達明一派當年那迷幻、頹廢、叛逆的風格。藝術的叛逆,叛逆的藝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或者選擇懷念過去粵語流行歌曲的流金歲月,是一件錯誤的事,因為不得不要再次麵對一顆顆巨星的消逝,真是承受不了,眼中已欲哭而無淚。又或者應該就此打住。 聽到Danny陳百強用酒服食藥物而昏迷不醒,送入醫院,當時一班同學恍然大悟:原來是可以用酒加藥物來自殺的!跟住在電視上看到是絡繹不絕的娛樂圈Danny好友前往醫院。據說影壇中的江湖大哥鄧光榮更是抓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如果真有天國的話,曾傾倒於80年代粵語流行歌曲文化的朋友們定有一個疑問:“哥哥”張國榮、“梅姐”梅豔芳真的在那裏嗎? 80年代粵語流行歌曲文化風頭無兩的時候,自己10歲不到,談不上追星拜月的層次,但是自己幾位的表姐和表哥當時正是青春少艾,多情少男少女自然喜歡崇拜偶像,更何況當時的歌壇出現的不是一般的偶像,而是一位位劃破長空、不世出的傑出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能夠將自己的理想灌注在歌曲當中,發出那個時代的最強音,beyond黃家駒,這匹粵語流行文化原創歌曲的千裏馬,真真正正的音樂精靈,凝鑄了他自己的青年光輝歲月,留下的是他那獨特渾厚的聲線,冷寂的雨夜之下,昏黃街燈,湮沒了海闊天空的青年夢想。我中學時有位學長曾在自己作文內寫到:家駒已死無音樂,高山流水弦斷琴。結果當年那位有趣的語文老師驚詫之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良夜獨處,動筆之武俠小說忽然文思枯竭,停下來之際忍不住懷念起黃沾與妖王之王羅文起來。 武俠世界,如果少了這兩位奇人,該會是多麽失色? 還曾記得那年無線台慶,汪阿姐於台前大跳熱舞“熱咖啡”,性感不可方物,男性荷爾蒙正在增加並處於青春期的我看得是鼻血橫流:當年那“京華春夢”之大家閨秀和甜美高歌“萬水千山總是情”的阿姐竟然可以如此之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個人記憶中粵語流行文化之真正崛起是在70年代末期。單就歌曲來講,70年代末期之前粵港經曆的是60年代的國語歌流行文化,數不清的優秀國語歌歌手留下了無數仙樂於人間。不過本殿年紀不大,未能見證輝煌的國語歌年代。 隨之而來的就是西風東漸,新英倫風格橫掃香港,應運而生、風雲湧現的就是我們敬愛的winners樂隊----粵港人口中的“溫拿”樂隊:年年25歲的譚校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小時候我奶奶家在廣州的河南(廣州人有稱珠江為河,基本廣州就是一河而分為南北,河南就是廣州的舊工業區,當時是相對沒什麽曆史的地方,遠不如西關)。奶奶家所在的路叫洪德路,這路倒沒什麽特別,特別在路口接近人民橋處有間“萬裏皮鞋店”,這鞋店也沒什麽特別,特別在這“萬裏”二字。 因為當時有一首振奮人心由葉振棠哥哥主唱的“萬裏長城永不倒”,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廣東古來也有匪患,鴉片戰爭以後洋人進入,更是紛爭不斷,況且鄉裏間也常有械鬥,故此民間尚武任俠、江湖氣重。打鬥比武一多,跌打醫師自然應運而生,為比武受傷的人看得多了,這些醫師們也懂得起拳棒腿功起來,有些跌打醫師本身就是拳術名家。素來武林稱頌:南拳北腿,各勝擅場。南拳的發源地之一就在廣東。 小時候看得那一出“南拳王”,片中的南拳王扮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剛剛說到“大地恩情”中的優秀電視藝者,數個經典角色都是由幾位德藝雙磬的老演員扮演。從小時候男性荷爾蒙分泌說來,自己最喜歡的女角色當數餘安安扮演的潔晶姑娘,當年的餘安安女士所飾的清純農家少女潔晶天真善良、白璧無瑕。多年後見餘安安複出,依稀還有當年的風采。這潔晶姑娘就是那“廣東版孔乙己”孫秀才的女兒,被老夫子珍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