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濤閻的小天地

政治麵目:瓜子臉。要招人恨,恨得咬牙切齒;要惹人愛,愛得死去活來;要讓人服,服得五體投地。
個人資料
潤濤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07-04-03 14:35:21)
“屁”的科學與功能
作者:潤濤閻
“屁”的科學
一網友給蘆馬命題作文,就是以“屁”為題。估計是因為對“屁”字的心理作用,蘆馬二位置之不理。
因為世界上根本沒有做不了文的“題”,潤濤閻便以“屁”為題替蘆馬二位試做一文。
1。屁的分類
屁雖然難登大雅之堂,但世界上無一人一日無屁。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報道:地球上目前所有的二氧化碳排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7-03-30 19:11:57)
潤濤閻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裏寫了關羽華容道“捉放”曹操一回。其實,劉備、諸葛亮都被“放”過。您要質疑說“看過三國的人海著去了,怎麽沒人見到三國裏有這回事?”請您老拿個板凳坐下聽潤濤閻仔細道來。此文隻談“捉放”。
(一)諸葛亮為何捉放曹操?
諸葛亮為何派關羽去華容道?目的隻有一個:捉放曹操。捉曹操的目的是讓曹操知道你曹操可以被殺掉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論傳統
潤濤閻
(一)傳統
談論問題先要給出定義。就說“手”吧,那也得有個定義。在所有給“手”下的定義中,達爾文下的最好:“在通常情況下具有五個指頭,其中任意兩個都能捏在一起。”
定義要簡練,而且準確無誤。達爾文給“手”下的定義就具備這兩條。說它簡練,因為再也無法減少字數了;說它準確無誤,因為一句話就把手與人的腳和動物的爪子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作者:潤濤閻

胡溫的接班人已經集體亮相,都是些剛進50歲文革中長大的一代人。媒體上說最看好的是李克強,還有他的對手們包括:李源潮、汪洋、薄熙來、王歧山、習近平5人。

那麽,到底最後誰會勝出?我想起了一位老學究。他滿腹經綸,學貫中西。由於留洋的“特務”成分,被貶到縣城接受改造。混來混去的混到了在縣高中傳達室的職位。因為跟俺老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8)
破解世紀之迷--毛澤東為何放過鄧小平?
潤濤閻
7-2-04
(一)世紀之迷
毛澤東從幹掉高饒開始,經過一波一波的運動整死了無數“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其中包括“陰謀家、野心家”林彪以及彭德懷賀龍等無數開國元勳;走資派劉鄧陶中的第一號和第三號。他卻放過了第二號走資派鄧小平。鄧小平是唯一領導過四個野戰軍中的兩個野戰軍的政治家兼軍事家。按理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3)
(2007-03-27 21:09:25)
宋高宗VS毛澤東(三)毛澤東、鄧小平與民運
潤濤閻
6-26-04
與高宗過早殺掉嶽飛相比,站在毛澤東的立場上,放過鄧小平則是毛澤東的敗筆。從政治的層麵來說,“敗筆”指的是他的事業被毀滅。
秦朝那麽短就滅亡了,但秦始皇的事業沒有被毀滅。如果劉邦打下天下後“克己複周禮”,把社會製度改回秦始皇以前的七個諸侯國他自己當聯邦國王,現在的中國就是今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07-03-27 21:09:23)
宋高宗VS毛澤東(二)----華國峰為何丟了江山?
潤濤閻
6-17-04
華國峰是毛澤東欽定的接班人。當時的情況是除了沒用的李先念和沒帶過兵的葉劍英外,老政治家、老軍頭們都被整死的整死靠邊站的靠邊站。這是右派的情況。左派們就剩下了即無軍權又無人心的四人幫了。
華國峰政治經曆不能說不雄厚。他當年和趙紫陽是最年輕的地委書記也是同時升為最年輕的省委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鄧小平為何製造六四悲劇?
  潤濤閻
  六四15周年到來之即,很多人又在反思。六四是毛澤東死後在中國發生的最大的流血事件。六四鎮壓的決定權在鄧小平。對於這一點他本人也從未否定過。所以,對於反對鎮壓的一方來說,鄧小平就是六四凶手。
  鄧小平作為中共中的改革派和連毛澤東周恩來都佩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理應知道他這麽做在曆史上留下什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男歡女愛的科學(1)
-----性愛與情愛的重合與分野
潤濤閻12-1-04

(一)
引言
男人女人踏破鐵鞋尋覓愛情,到頭來愛情圓滿者寥寥無幾。好三年,壞三年,湊湊合合又三年。最後雙方都抱怨對方變了:當初多好多好後來一夜之間成了陳世美或者紅杏出牆的潘金蓮。
事實上,不論男人女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多數情況不是女人當初自己不了解男人而嫁給了本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潤濤閻(一)隆隆的炮聲把富豪驚醒了。共軍順利渡過了長江。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廬山峰下紅旗亂。這幾年陶瓷出口走俏,他發了一把。買下了一豪宅,銀行裏還有不少積蓄。自己雖然靠的是手藝超群,但共軍“打土豪分田地”後麵就是句號。也就是說隻看你有沒有錢財,至於那錢財是怎麽來的就管不了那麽多了。“我不是土豪!我土但從來不豪!”其實他知道這樣的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
[91]
[92]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