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談

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皆為天涯人。
博文
(2006-12-08 18:07:19)
又是一個周末,突然特別的想跳舞,但不知該去哪兒,原來常去的一家酒吧,想想太遠,又懶得駕車。家附近的酒吧是青少年的天下,隻坐過一回,氣氛不喜歡。想起來,出國之後,跳舞比過去少多了。剛來的第一年,曾有一段與一位白人教授交往較密,為了體驗所謂的本地文化,經常與他一起去那家酒吧,邊喝酒邊隨現場樂隊跳舞。但周末人多,舞池狹窄,幾乎談不上妙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2-08 17:40:02)
據說時下的中國,風塵女能否娶來做太太的話題漸漸由開玩笑變成了比較serious的探討。其實風塵女的“從良路”自古及今絡繹不絕,如果不能娶來做太太,又何來“從良”一說呢?
說起來好笑,風月場所本來是滿足大老爺們“性趣”多樣化需求而出現的,但性福之後,男人們竟然不約而同地又追求起所謂的“情”來。本來是心知肚明的錢色交易,臨到頭來卻心有不甘,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12-07 12:11:59)
似水年華美人遲暮老謀子近些年來拍的電影每況愈下,回回都是雷聲兒大,雨點兒小,與凱歌同誌堪稱中國電影的無極雙英。這回新開拍的〈滿城盡帶黃金甲〉,請了十年前的舊情鞏大美人,劇情說是古裝版的《雷雨》。說實話,我一點兒都不看好,而且很懷疑在其重續舊緣、圓夢今朝的賣點炒作下,這部電影恐怕又是一個圈錢的騙局。當然,我這樣說,絕沒有否認張鞏二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2-07 11:53:08)
無疆界的靈魂救贖
——斯皮爾伯格三部藝術巨片觀後感
在科技迅猛發展、生活步調快節奏的今天,影視作品在大眾業餘文化生活中日益占據主導的地位。繁忙的工作使我們越來越少時間去閱讀圖書,靜心自修。精神食糧的需求及補充越來越多地來自於影視而不是圖書。快餐文化的概念也早就深入人心,我們喜歡輕鬆的搞笑的荒誕的喜劇,在哈哈大笑的被動接受中,將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12-06 11:21:37)
象從前的老北京人一見麵打招呼的常用語“你吃了嗎?”一樣,“你出了嗎?”近幾年在我的生活圈子周圍常常會聽到。所謂“出”,不是出國,而是出書。但卻與出國熱(鍾書先生喻為猩紅熱)差不多,問答的雙方,出了的麵有得色,儼然人五人六之態;未出或待出的則誠惶誠恐,大有落後知恥、需要迎頭趕上的痛悔。
大陸的出書熱已有十來年了,但至今猶未衰減。從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6-12-05 21:41:13)
今年流行“潛規則”時下的中國,幾乎年年都會有一些詞語不經意地紅火起來,每個詞語後麵都有一個讓人忍悛不住的幽默故事。這些詞語字句,透過字麵演繹出來的意義,已經不分詞性與範疇,被人們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麵麵。比如,《天下無賊》播映的那一年,流行的是“黎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之類;轉過年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
[2]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