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談

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皆為天涯人。
正文

普林斯頓五日流水帳

(2008-09-12 09:40:54) 下一個
普林斯頓五日流水帳

九月的頭十天,我們一直在不停地奔忙。訪親探友、送女兒注冊入學、和她一起采購各種生活與學習用品。雖然酒店可以上網,但每天回到住處,已是疲累不堪,相片無暇整理,一些觀感也難成係統。今天安定一些,有時間記述一下此行的流水帳,把這些天的見聞與思緒歸歸類,算是家庭大事記年中的重要一章吧。

我們九月二日離開溫哥華。先在哥哥家住了兩天,欣賞了兩位小侄的棒球技藝,目睹哥哥的平衡教育成果,深感欽佩。Chrinstine即將進入大學階段的“家長教誨”,也是由她舅舅來進行的,其宗旨仍是平衡身心、享受學習與交友的過程之類。然後,我們帶著女兒到普林斯頓注冊入學。

五天中的每一天,我們都在忙忙碌碌。Chrinstine是國際學生,比不得家在美國東部的學生,家長開一大Van,就把孩子需要的各種東西直接拉到學校了。比如,與她同屋的Amy,家住紐黑文(耶魯所在地),父母和哥哥陪同前來,幫她組裝家具,釘毛巾架、鞋掛,在不大的空間裏點綴各種極具個性化的擺設與掛件。

普林斯頓要求新生及二年級生必須住校,按照每個學生填寫的個人興趣愛好、生活習性安排在五個residential college裏麵,在分配宿舍時,盡可能尊重與滿足學生的個人願望。Chrinstine與其它三名女生住在一個two bedroom suite裏麵,她和Amy住一間,其他兩個女生住另一間,大家共用一個客廳。房間與客廳麵積都不大,女生的衣物雜項又比較多,結果每個屋子的各個角落最後都塞得滿滿的。這種哥特式城堡老建築,外觀看著不錯,雕飾繁複精美,特有文化內涵、曆史底蘊,但裏麵的通風采光卻明顯不如現代建築那樣舒適。天氣悶熱時,呆在窄小的宿舍裏很是難受。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如果願意繼續住校的話,基本上都可以保證一人一個較大的單間,但必須滿足在校就餐的最低要求。這種體製的好處是促進了學院社區式的歸宿感,同學之間聯係緊密,社團活動易於開展,從中建立的友情更會持續終生。所以,嚴格意義的校友,隻限於本科生,一般不包括碩士、博士階段才來本校就讀者。

除了報到注冊、開學典禮之外,Chrinstine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滿滿的,不同種類的講座一個接一個,一些是必去的,一些是可選的。她哪個都不想錯過,就恨分身乏術,每天興奮而疲倦地奔忙於校內各棟建築物之間,“不知穿行了多少個拱門,都沒顧得欣賞壁上那些精美的雕塑”。報到第二天,她參加俄語程度測試(書麵與口語),回來告訴我們,結果是intermediate level,可以直接上二年級的俄語課。老師讓參加測試的學生們介紹各自學俄語的經曆,差不多所有學生都正式上過課,學了至少四至五年的俄語,隻有她例外,是自學。老師誇她有語言talent,這讓她很開心。她特別向我們提及,說這話的是即將教她俄語課的老師,一位“很帥氣,隻有二十餘歲”的俄裔青年。

Chrinstine和我一樣,喜歡長得好看的人。幾天下來,我們的共同發現是:普林斯頓的帥哥靚女真不少!實際上,今年四月的普林斯頓BC校友會歡迎新生酒會上,我已注意到這一特色,並為此寫了一篇文章。據一本介紹普林斯頓內部情況的小書(我把它遺失在回程飛機上了)說:普林斯頓有兩項比例在美國各高校中顯得很突出,一是學校區域內犯罪比例最低;一是男女學生外形長相得分比例最高。書中用幽默口氣說:普林斯頓的男生們,完全不必跑到大都市紐約的社交場合去邂逅hot girl,校園裏有的是attractive and witty的女孩。校友會的一項統計數字表明,三分之一的校友互相結為夫妻,這一比例在大學校友之間成婚率的比較中,也是比較高的。

Chrinstine的中文測試自然是滿分,不過老師建議她如有時間的話,可以選修四年級的中文課,可以找些中文名著來讀。說到中文能力,普林斯頓非華人學生中,擅長中文者不少。第一天我們在一家餐館吃飯時,先生向侍者詢問怎樣到附近購物中心,本來是英語交流,結果旁邊進餐的另一位客人,卻站起來用流利的中文給我們詳細介紹行車路線;又有一次,我們和一位熟悉的朋友約定在校園內的Wawa便利店見麵。當這位朋友拿不準此處的Meter在周日會不會免費時,附近兩個男學生主動走上前,也是用流利的中文給我們解釋一番。Chrinstine說,現任學生會主席就是學中文的,去過中國很多次。有了這些經曆,我們互相告誡,在普林斯頓的校園裏,不要以為用中文交談就可以保有隱私。

普林斯頓十分重視學生的多種語言能力,這一點不僅體現在招生中,而且入學後學生有很多機會學習不同語言。校園裏的俄語社群也十分醒目。Chrinstine中文名的俄語發音易與俄文中某含義不雅的單詞相混,她特地要求我們在稱呼她的中文名時,一定要注意發音清晰,因為“這裏會俄語的人太多了,隨時都能碰到。”盡管普林斯頓曾以white upper class學生為主流,但近些年已不斷增加非白人學生比例,非裔、華裔、西班裔及國際學生的人數日益增多,強化了普林斯頓的國際化色彩。同時,財政資助與學生貸款項目的引進,也鼓勵與吸納了一些中低收入學庭的優秀學子報讀該校,使普林斯頓的“貴族精英”痕跡有所減輕。

Chrinstine非常喜歡她的新學校、新環境。這裏的宗教傳統源遠流長,與魔法世界適為互斥,但每一處建築、庭院、樹木卻會讓她聯想起哈裏波特的魔法學校,甚至在大學城主街Nassau 街上徜徉、到銀行取款、到大學商店購物,她都把自己想象成哈裏波特的同學之一。校長在開學典禮上的致詞亦給她留下深刻印象,她給我轉訴了如下要義:普林斯頓並非培養學生未來從事某一種或某幾種職業的學校,而是教育學生為所有職業做好準備,文理兼修,德智並舉,做負責任的公民,為國家服務。此教學宗旨深得我心,因為它也是我們家一向崇尚的教育精神:不汲汲於眼前功利,而著眼於終生的身心雙修。

我們已經離開普林斯頓啟程回家,留下Chrinstine獨自開始她的學習生涯,一家人都有些感觸與不舍。那天受颶風影響,突下暴雨,我和先生避雨於校園鍾塔下麵的拱門洞裏(約好五點與Chrinstine碰頭,一起去吃晚餐)。想著女兒還在體育館辦手續,先生不顧大雨,衝進附近的商店,買好雨傘給女兒送去。而Chrinstine卻因為與我們約定的見麵時間到了,怕我們著急,也不顧大雨,用一個塑料袋遮頭,一路奔跑而來。父女倆正好錯過,而我,等在約定的地點,見證了家庭親情感人的這一幕。

幾天以來,看到Chrinstine已然頗為成熟地處理事務、與他人交往,正所謂羽翼漸豐,我們可以放心放手了。普林斯頓寧靜安詳,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女兒將在此度過未來四年,問學切磋,實為人生幸事。據稱,對普林斯頓的學生來說,最難的部分不是get in ,而是get over。我們相信Chrinstine的後一部分同樣精采,讓我們驕傲。而我們倆,經曆了二十年的婚姻,牽手並肩,養育愛女,於四十餘歲重回二人世界,感覺也不錯!回程的飛機上,先生悄悄為我抹去眼角的淚水,說:女兒走了,還有我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