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藤”漫記
(2008-04-01 12:03:13)
下一個
“爬藤”漫記
學會“爬藤”一詞,是在等待美國高校發榜的近兩個月內。而女兒“爬藤”的過程,實際上早已完成,也就是說,我是在結果快要揭曉的時候,才開始了解“爬藤”的含義及所需要的一切。我沒有象若幹藤爸藤媽一樣,從至少五年前就開始為女兒規劃“爬藤”的步驟,精心設計每一個花樣翻新、意義不同凡響的暑期活動,這是我的失職,並確實直接影響到今天的錄取結果。好在她最希望就讀的大學忽略了我的錯誤,給了她最想要的機會,算是“爬藤”成功,減輕了我的負疚自責。
在這裏,我想把最近剛學會的一點常識和對藤校錄取標準的揣測現賣出來,供那些如我一樣遲悟的家長參考,也請那些對之早已了然於胸的藤爸藤媽們,在大笑之餘,有所批評指正。 關於藤校,我就不多解釋了,這點常識大家都有。這裏有照抄的百科解釋:藤校指“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的八所著名大學,包括: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布朗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這8所大學始終走在美國高等教育的最前列,有著各自不同、鮮明的辦學特點。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周刊每年公布的排行榜中,8所常春藤盟校全部在前14名,前三名近些年一直是普林斯頓、哈佛、耶魯。它們是美國最頂尖、最難考入的大學,也是全世界接受捐款最多的學府,吸引了無數最優秀的學生與師資。
藤校之外,還有麻省理工、加州理工、斯坦福,也是TOP 10之內一等一的好學校。另外,一些著名的小型男女私校(如下麵所談到的威爾斯利與史密斯等),也是教學質量和聲望均居一流的名校。一般來說,敢報上述學校的,基本上是各個高中的尖子生,每個人的學習成績與學術、社會成就寫出來都很嚇人,不是一般的牛。想想看,在報考前三甲名校的這些牛娃之中,每一百個人隻能選取八個,被拒掉實在太正常了。
在等待發榜的日子裏,我讀到一些前一年被拒掉或被錄取的學生家長所寫的經驗教訓,真是看得心驚肉跳、心灰意冷:每個孩子都那麽優秀傑出,看上去個個都比我女兒強,何況那些是美國孩子,我們是國際學生,國別錄取比例本來就少得可憐,女兒簡直沒有贏的可能啊!現在回想起來,在她報考當初,我們確實是過於大意輕敵,又不知天高地厚了。實際上,女兒並未做好充分準備,也沒有精心包裝,就殺進了名校競爭的角鬥場,兩次光榮地成為那被拒掉的百分之九十二中的一員。當然,最後的結果有些出乎意料,排名第一,也是最難進的普林斯頓錄取了她,算是“爬藤”大成;同屬藤校的康奈爾亦錄取了她,算是“爬藤”小成;作為小常青藤或小三傑之一的威爾斯利女校(希拉裏、宋氏姐妹等的母校)、常青藤七姐妹之一的史密斯女校(南希、巴巴拉布什的母校)也都錄取了她。
至於她被錄取與被拒絕的原因,或者說,在衡量與比較這麽多優秀學子時,美國名高校招生委員會的考慮是什麽,我們找不到任何直接根據,隻能參考其他家長的種種意見,做一些主觀的揣測。
以我女兒的個案看,她的學業成績與各方麵素質條件如下:SAT1 總分2320分(其中數學、閱讀滿分,各為800分,作文未寫完,語法有錯題,為720分);SAT2 數理化三科全為滿分800。AP(大學先修課程)課已考三門(全是滿分五分),待考五門,全為理科較高學術難度的科目;她的鋼琴已獲專業演奏級文憑,參加過國際性比賽,拿過加拿大全國鋼琴比賽第五名,美國州級、加國省級比賽第一名,地區、市級比賽若幹次第一名,曾與大型交響樂團合作公開演出;她有多門語言能力,按水平衡量,依次為英文、中文、俄文、法文、德文;她擔任學校樂隊鋼琴伴奏、義務為社區演出多次;參加學校環保社團,是主要負責人,擔任學生會委員;她還是社區老人院義工,每周兩次四小時在老人院義務工作;她兼職英文及數學家教和鋼琴收費伴奏,並有一暑期在著名跨國公司做實習生一個月。
基本上,她的學術成績比較突出,尤其是理科課程,特別是數學與物理;鋼琴特長與語言能力比較醒目,但社會實踐不多,領導能力與經曆不足,課外科技動手能力缺乏。這與她長期偏學音樂,參加大小比賽,在十一年級之前未重視課內課外學習有關。她是從十一年級開始,才從音樂轉向學術,轉迷數理,也才知道SAT與AP考試的。從她準備考試到全部考完的半年時間看,她的所有考試均是一次即考高分、滿分通過,而且主要是自學,包括大學先修課程與幾門外語,說明她的學術智力與自學能力是比較傑出的。我想,這是重學術的普林斯頓錄取她的根本原因。而她的弱項,雖說有時間因素(比如從十一年級開始,才由音樂比賽轉為正常學業與社會活動),但肯定是主觀努力不夠,我們也未重視培養。一些優秀學生,往往充分利用暑期時間,到名大學或研究所上學做研究,或從事多項有意義的社會實踐,積累了較好的素材,也鍛煉了相應的能力。
至於申請材料的準備。我們沒有請有經驗的升學專家指導,也沒有想過精心包裝。基本上是女兒本色自述,她的論文及回答各項問題,也全都出自她的想法和文筆。沒有誇大其詞,甚至沒有把一些才能和成就寫上去,比如,她的中英雙譯能力,她在介紹暑期實習時,隻講了參加的兩次大型活動,而沒有寫她為活動撰寫、翻譯大量文稿的事實;她沒有寫為我所在的報社翻譯新聞稿件的往事,她也沒有寫用中國古文格式翻譯莎士比亞劇作,令曾經譯過多部外國名著的中國翻譯專家稱讚的故事。總之,她的論文與全部申請材料是簡單的、樸素的,不象很多優秀學生在論文中所展現出來的那種才華橫溢的感覺。
總之,她原本的弱項加上申請材料的平實,相信是那些比較看重社會活動與領袖才能的名校拒掉她的原因。而她的強項,使她獲得了看重這方麵的其他多所大學的肯定與錄取。如果我們早有“爬藤”的計劃,從初中開始,有意識地注意培養上述課外能力的話,她的申請材料可能會豐厚得多。所以,有誌讓子女“爬藤”的家長,提前多做準備,肯定是有必要的。
關於學費支付問題,中國國內學生往往把財政資助Financial aid 與獎學金Scholarship 混為一談,統稱為獎學金,所以動輒有一年拿三四萬“獎學金”或一共拿了十九萬“獎學金”之類的報道。實際上,財政資助完全根據家庭收入,如果家庭收入不足,隻要錄取了,就肯定可以獲取不同金額的資助,收入越低,獲取資助越多。而獎學金則是根據學習成績,在錄取學生中擇優獎給,不同名目的“scholar" 項目都會獎給一筆錢,隻是數額不多。我們家收入過了財政資助的最高限,完全拿不到一分錢的補助,但不少大學都給了女兒數目不等的獎學金,以獎勵她這個Outstanding 的好學生。其中,史密斯給得最多,每年五千之外,另有兩千二的研究助手工資(每周工作七小時,擔任教授的助手),加拿大綜合排名第一的多倫多大學也給了她五千的獎學金。事實上,她因成績不錯,高中時期已獲省教育廳及中學給的不少獎學金。這些與家庭收入無關,完全憑學習成績所得。
女兒把普林斯頓視為首選並非出於排名的考慮,而是受了愛因斯坦及美麗心靈的影響。一直覺得自己的古典氣質與學術追求與該校學風十分吻合。此外,該校的本科生教育遠勝哈佛,資金及名師投入較多,學生在學術理論方麵的訓練十分紮實。女兒從小長大,我們一直尊重她的選擇與愛好。學鋼琴是她主動要學的,學到十一年級突然轉向數理,我們也沒有幹涉,報考美國各校,是她的主意,學校與專業選擇也是她的決定。盡管如此,看到她被哈佛、耶魯拒掉,我們還是很難過的,覺得作為父母,在培養她全麵發展方麵,有失職責。
現在女兒如願以償,進了她的首選,但我們還是提醒她,要注意在大學期間補足自己的弱項,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否則,在未來職場的競爭中,仍有可能失去很多的選擇與機會。進大學隻是人生的重要一步,但能否實現她的夢想,仍有很多未知因素。在此,祝女兒一路走好!
(最後補充一個情況:女兒的中小學不是名校,是普通公立學校,很普通,在全省公立學校排名中,可能居第六七十名以外吧。但這個中學,除了我女兒之外,還有為數不少的一些優秀學生,最近相繼被加拿大的名高校錄取。她的物理老師、數學老師、英語老師都非常棒,水平與修養都是值得佩服的。)
你女兒在中國學過中文嗎?那俄語和德語是自學嗎?
你女兒和我兒子一樣,都是在普通公立學校讀的中學。我周圍近年來上前十名大學大學的孩子中,隻有一名是私立學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