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中國之十二:中國將會這樣崛起(九)和(十)文章來源:告訴你於2005-08-0805:59:09 九、未來的世界如果不降低資源消耗,就必然會戰爭不斷 鄧小平對中國最重大的貢獻,是將中國從自然經濟帶進市場經濟。但我們轉向市場經濟以後,發現在工業生產力發展越來越快的同時,我們的民族農業市場越來越脆弱,撐不住工業速度,於是中國工業產品日益依賴海外市場。經濟依托[
閱讀全文]
不忘中國之十一:中國將會這樣崛起(七)和(八)文章來源:告訴你於2005-08-0805:59:09七、政治家的膽識在關鍵時刻能扭轉乾坤 二戰以後,各殖民地紛紛獨立,印度是1947年獨立的。這時候我們中國國共打得很厲害。印度則在鬧分裂,1948年印巴分裂。尼赫魯在這些關鍵問題上簡直是書呆子,有點像戈爾巴喬夫。當時尼赫魯打的是西方民主牌,天真地認為分裂出去的巴基斯坦遲早會[
閱讀全文]
不忘中國之十:中國將會這樣崛起(五)和(六)文章來源:告訴你於2005-08-0805:59:09五、英國人是美國人的先生,早期的美國人是今日中國人的先生 對於居於資本外圍並受資本全球化衝擊的南方國家而言,在從自然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社會動蕩。在古代我們曾經也輝煌過。當時世界隻有四大文明古國代表先進的生產力和先進的文化。但是風水輪流轉,到近[
閱讀全文]
不忘中國之九:中國將會這樣崛起(三)和(四)文章來源:告訴你於2005-08-0805:59:09 三、生存不應是中國未來命運的本質 安全環境的好壞是內部壓力和外部壓力相互作用的結果。經濟全球化對中國造成的外部壓力與處於經濟轉軌階段的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社會矛盾,以及二者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國家風險,是目前中國安全環境的主要問題所在。 中國曆史上有兩種國家風險。一[
閱讀全文]
不忘中國之八:中國將會這樣崛起(一)和(二)文章來源:告訴你於2005-08-0805:59:09曆史就像是大國興衰更替的鏈條,一環扣一環,有始無終,興亡無常。而今日之中國就是這條鏈環中的一個環節。中國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國家有的最終成長為世界性的大國,也有的行百裏而半九十,功敗垂成。因此,研究大國崛起的曆史經驗,對於今天正在向現代化轉型的中國發展,是有益[
閱讀全文]
人民幣重估之後,美國國債市場反應冷淡,這不禁讓人們重新思考亞洲國家央行
對美國經濟究竟有多大影響力。
在華爾街人士看來,人民幣升值對美國利率的影響不過爾爾。美國國債市場對中
國上調人民幣匯率的決定反應如此冷淡,這不禁讓人們重新思考亞洲國家央行對美國
經濟究竟有多大影響力。
那些以交易國債為生的人們長期以來一直擔心,中[
閱讀全文]
於歐元區國家的經濟增長比較低迷,歐元對人民幣的匯率下調可以促進對華出
口,抑製從華進口。歐元區成員國基本上都歡迎人民幣匯率上調。比如,西方七國集
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發表聲明說,中國政府采取“更加靈活的匯率機製將有助
於世界經濟增長和穩定”。德國財政部長艾歇爾表示,中國的匯率機製改革不僅有助
於中國經濟實現“平衡增長”,也[
閱讀全文]
歐洲央行行長稱歐元區經濟走向複蘇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特裏謝5日表示,歐元區最近一些經濟數據傳達出令人鼓舞的
信號,即歐元區經濟正在走向複蘇。
特裏謝在接受歐洲-1廣播電台采訪時說:“我們在過去兩個月對一些行業及整
個經濟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歐元區經濟)正在朝正確方向前進。”
德國伊福經濟研究所最近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德國[
閱讀全文]
中國國有商業銀行香港上市的路徑選擇如今已經成為公開的事實。與各大銀行打
起精神準備衝刺相並行,外資銀行角逐其戰略投資者位置的行動也悉數展開,誰搶到
了這個“橋頭堡”,誰就為自己不久全麵進入中國金融市場打開了寬闊的通道。
“美洲小虎”的豪賭
今年6月,美洲銀行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易斯,與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郭樹清
互簽戰[
閱讀全文]
摘自7月28日《亞洲華爾街日報》
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近期發表講話認為,東亞一體化將呈現鬆散的多極化趨勢。
東亞的地區主義概念沒有美洲或歐洲的地區主義概念明確。它仍然易變:在形成
階段,它的最終形式要服從於政治決定和戰略選擇。二十一世紀一個重要宏觀戰略問
題將是美洲、歐洲和東亞如何行動以及相互作出何種反應。
我們[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