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中國之九:中國將會這樣崛起 (三)和(四)
文章來源: 告訴你 於 2005-08-08 05:59:09
三、生存不應是中國未來命運的本質
安全環境的好壞是內部壓力和外部壓力相互作用的結果。經濟全球化對中國造成的外部壓力與處於經濟轉軌階段的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社會矛盾,以及二者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國家風險,是目前中國安全環境的主要問題所在。
中國曆史上有兩種國家風險。一種是在自然經濟下發生的生存風險,一種是在市場經濟下發生的發展風險。中國曆史上每個王朝末期都要發生動亂、農民起義,王朝被推翻後,再重新建設。這個結果對中國來說,是災難性的。有人說這推動了曆史進步。但馬克思說,東方隻見政權變更,而沒有社會發展式進步。在黑格爾看來,曆史應是發展的,發展的本質在於質變和飛躍。但在東方更多的是朝代更替,這裏隻有量的積累,而沒有質變式的飛躍。沒發展,也就沒有曆 史。因此,生存不應是曆史的本質,它更不應是中國未來命運的本質。
我們研究中國朝代的更替,會發現它有其特殊規律。自然經濟下的小農社會,自已是自己的"市場",即自給自足。這樣就很難形成商品性的生產及由此產生的利潤。因而也就不會產生新產業和新投資。由於沒有新產業投資,它就沒有辦法利用剩餘的生產力。當生產發展好一點的時候,其產品不能轉化為利潤及相應的投資。這樣當這些剩餘產品轉化為貨幣形式的時候,就形成一種土地購買力量。因為在完全的自然農業經濟下,隻有農耕土地而非新經濟產業是貨幣的最保險的銀行。
這與發展條件下的市場經濟不同,市場經濟的發展前提必然要有相互不間斷銜接的新產業生長點。市場經濟的特點是發展決定生存,不發展就會死亡。自然經濟的優勢是生存能力,勞動在很簡單的條件下嚴重依賴自然生產資料,即所謂靠山吃山,因而勞動也最容易形成。一塊地,一個簡單的勞動工具就會種出糧食並有少許貯存。自然經濟有一種很強的生存優勢,但發展能力非常脆弱。由於沒有新產業投資,其剩餘價值就如溢出水池的水,如果沒有新的水池與之銜接,這些不斷增升的水必然外溢並把這個水池基礎泡爛和衝垮,摧垮以後再重新建設。因發展而滅亡是自然經濟運動的重要特征,也是隻見古代中國王朝更替而不見其間
發生質變飛躍的原因。
自然經濟在中國的命運在鄧小平時期發生了革命性的轉折。鄧小平提出建立市場經濟的目標,從此中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此而產生的國家利益需求及國家安全概念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市場經濟必然是世界性的,我們加入WTO,參與了全球化,這時不參與世界市場,不參與世界資源分配的國家,就根本無法生存。這樣就帶來安全環境的新變化,即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如何保障國家民族利益在不被國際資本侵蝕的前提下參與全球化並獲發展。我們建立了市場經濟,我們現在思考的問題不再與土地和人口相聯係了,而與利潤、利益相聯係。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說"工人沒有祖國", 這是因為利潤沒有國界。利潤在全球化的條件下是來自世界的。國家利潤總量往往標誌著它在世界資源分配中的相應份額,國家利潤越多,其在世界資源分配中的份額越大。如果說在自然經濟條件下,國家安全的概念往往在於保障國家地租和賦稅的穩定和擴大,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安全的概念則表現為來自海 內外的國家利潤的持續穩定和擴大。前者是由土地和人口總量規定的,是有限的和不能發展的;後者是由生產和技術決定的,是無限的和發展的。發展,這個隨全球化進程不斷滾動的概念,必然要波及並拉動全世界。
四、拿破侖的意義是曆史性的,更是世界性的
這裏會有同誌問:西方同樣也經曆了自然經濟階段,為什麽西方就走了一條與中國完全不同的道路呢?
中國和西方相比,西方經過了一個幾百年的大動亂即史書上說的"黑暗時期",如果要說起來,這也要感謝我們的秦王贏政和漢武帝劉徹先生。在古羅馬征戰地中海的時候,商鞅變法為秦國積累了強大的國力和軍力,正是在這樣強大的國力軍力的支持下,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統一了中國。商鞅變法把井田製推翻,將軍功與土地分配掛勾,大大提高了農民參軍立功的熱情。他給小農分了土地,得到土地的農民子弟又參軍保衛自己的土地,所以秦國的戰鬥力特別強。漢朝中期,中國北方匈奴南下。漢武帝集中了全國的力量把他們趕走了。遊牧人在不可能向寒冷的西伯利亞後退的條件下,他們便往西尋找生存空間,這就象多米諾牌一樣帶動了整個中亞東歐的民族大動遷,由此引發的曆史結果是在公元5世紀末羅馬帝國被衝垮。此後,歐洲就進入了中世紀的"黑暗時期"。
此時的世界真是東邊日出西邊雨。就在西方被民族遷移衝得####的時候,我們中國卻整體上處在一個上升階段。不僅如此,中國經曆了多次王朝更替和農民大起義而不倒,這又得益於西方的百年大混亂。歐洲此間宗教衝突、民族屠殺,各國間的王位爭奪戰爭,他們顧不上我們。所以我們還經得起內部折騰,倒下去還能起來。但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成功後,事情就不一樣了。到清朝末期,西方人過來了,如狼似虎,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中國在20世紀初可能就被西方人肢解了。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後,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是資本出現造成的經濟全球化現象。資本使社會剩餘產品有了新的投資場所。整個社會不以權力為中心,而是以資本為中心。一切都在追求資本,什麽有利潤就生產什麽,一切都隨利潤興起或衰落。
資本一旦出現,世界就分成了兩部分:價值與使用價值、資本與勞動、生產與消費、中心與外圍。一方發展的前提是另一方的不發展。這樣,本來是統一的東西在這裏成了對立的,比如生產力一方必然要壓低消費一方來降低生產成本,這樣才可使利潤最大化。但是本國消費壓低到極點了,就會造成社會動亂。馬克思1853年寫的《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一文中曾表達過這個規律性的現象。他說:"歐洲從十八世紀初沒有一次嚴重的革命事先沒有商業危機和財政危機。1789年 的革命是這樣,1848年的革命也是這樣。"
在19世紀40年代,引起整個歐洲動亂的就是這個原因。資本中心國家要把國內保護好,就得將市場危機轉嫁出去。危機轉嫁的早期對象就是歐洲大陸,受衝擊最嚴重的國家就是法國。法國及整個歐洲大陸是英國轉嫁危機的最早的"南方世界"。如果說英國是發展到今天的經濟全球化的起點的話,那麽法國就是多極化的起點。
1786年的時候,法國跟英國做了一個交換,當時簽了一個"伊甸條約"。但到1789年法國就進入國家動亂。當時那裏的情況跟我們今天進入WTO的情況一樣。高勢能的資本衝擊使法國也出現國家風險,整個政權發生動搖。大部分農民失業。當時法國人不理解,曾經非常輝煌的法國怎麽就被英國趕上了呢。開始法國人看不起英國人,1066年威廉一世,史稱"征服者",還從法國出發下海征服英國並自立為英王。現在英國人怎麽就一下子發起來了。法國人捉摸不清,就去研究它。開始法國人簡單地認為,人家有錢。法國人想,我拿我的農產品跟你工業產品交換,有了錢以後我再買你的東西,買得多了我不就與你一樣"富裕"了嘛。其實不是這樣。關鍵在於英國產品成本低,原材料產品的附加值高,法國正好相反,所以一交換,法國農業產品不堪重負,農民迅速解體。
法國農民解體後蜂湧進城,這和今天中國的情況大體相似。進城以後,找不到工作,又沒錢,就鬧革命。這樣便導致了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實質是脫離土地的流民革命。拿破侖連同《拿破侖法典》正是從農民和土地問題入手來解決法國社會矛盾的。到19世紀50年代,在拿破侖三世的時候,法國還為就業問題所困擾。當時組成勞動工廠,就是解決就業問題。但失業的人數太多,已超出國家承受的極限。找不到工作,人就會有怨言,說政府腐敗,要換政權,要搞革命。於是社會就開始動亂。有意思的是,國家不幸詩人幸。凡是社會動亂的時候,理論思潮就特別發達。這叫精神生產和物質生產不平衡發展規律。
文藝複興時期,歐洲社會正在向近代化轉型,此間歐洲出現一大批文學藝術巨匠。俄國農民大苦難時期,出現了托爾斯泰。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時候,出現了至今仍有巨大影響力的《人權宣言》。當時人們都覺得,隻要解放了人,整個問題就解決了。社會輿論全部參加這場運動,開始是君主立憲派,吉倫特派,到最後就是雅各賓派。雅各賓派反腐敗很厲害,是用斷頭台的方式來"反腐倡廉"的。人們痛恨商人和高利貸者。於是羅伯斯庇爾把大商人丹東殺了。法國當時是喊人權喊得最厲害的時候,而同時也是殺人最多的時候,斷頭台就是法國大革命時的產物。這是悖論。法國大革命時的人是最熱愛自由的,但最殘酷的事情就在那時 發生。狄更斯《雙城記》描寫的就是當時的情況。當時人的所有怨恨一古腦全推到"腐敗"和"*商"身上,其實這裏有情緒化的成份。當時法國的問題是生產和勞動發生結構性矛盾了,是外國資本進來之後,對整個國家經濟及其經濟基礎的衝擊的後果。農業產品沒有競爭力,這對小農業為主而工業又不發達的國家而言,就是一場就業災難。沒工作,人少了可以,人多了就會鬧事。中國目前麵臨的情況與法國當時的情況很相似。以史為鑒,可知得失。進入WTO後,中國的農業受到的衝擊將是不可想像的。外國糧食進口,中國農民種的糧食、水果、蔬菜之類,若無國家特別扶持,僅成本一項就沒有辦法與西方競爭。中國八九億農民,種地不 掙錢,進城又沒工作,大量勞動力一旦失去就業機會,整個國家就會陷入混亂。
當時隻有拿破侖意識到問題的要害。他說:"在世界當前的情況下,任何國家要想采用自由貿易原則,必將一敗塗地。" 拿破侖采取的方法是從外圍打擊英國,推動資本多極化。這是資本全球化進程中處於南方地位的法國和處於北方地位的英國第一次發生的"南北衝突"。拿破侖知道對資本中心的衝擊應該是從它的外圍開始,英國是靠外圍國家來供養。拿破侖直接出兵埃及。他知道卡住了埃及就中斷了英國和它的殖民地的聯係,沒有印度就沒有英國。拿破侖被授權組成一個遠征軍,直接到中東地區,但他在地中海被英國納爾遜率領的海軍打敗了。
海上的失敗隻有以大陸的勝利來彌補。1806年拿破侖頒布"米蘭敕令",封鎖歐洲大陸,不準大陸國家與英國進行貿易交換。同時他推動法國的民族資本在歐洲全力擴張。《拿破侖法典》給整個歐洲的農奴予以土地,使之成為自由農 民,為歐洲,特別是法國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勞力資源。《拿破侖法典》解決了法國破產農民帶來的就業問題,這跟中國戰國時的商鞅政策一樣:小農的戰鬥力是與土地結合在一起的,誰給農民土地誰就有兵源。農業破產使拿破侖有了豐富的兵源,而拿破侖給破產農民以土地,又得到農民的忠誠。農民參軍消耗一部分社會"閑雜人員",資本家在歐洲擴張,增加了國內就業。這兩方麵解決了法國就業和社會穩定問題。拿破侖的歐洲政策與後來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很相似:軍隊先行,商人緊跟。企業加產品強力擴展市場。拿破侖用暴力強行建立以本民族資本為中心的國際市場。雖然拿破侖失敗了,但是法國生產力沒有垮下去。拿破侖戰爭後,法國擠入以英國為首的國際資本中心。這是所謂"北方國家"的原始成員。後來德國,美國,都是沿這條路線擠入國際資本中心,成為國際資本俱樂部的成員。
美國的發展道路對我們中國也有可借鑒的地方。美國最早是英國殖民地,英國將北美洲當作英國資本發展的"外圍"地區,是英國的"奶牛"。在英國人眼中,北美隻能生存但不能發展。
當時的北美之於英國形勢,有點像今日中國之於美國的形勢,英國絕對不想在它的西側有一個強國出現。但是北美人民不願作英國的"奶牛",於是他們拿起武器反抗英國的壓迫,成立了美利堅合眾國。1811-1814年,美國又跟英國打仗,英國敗了,美國這才徹底獨立。在南北戰爭中,英國想肢解美國,它支持南方獨立。當時英國統治世界的方式,首先不是人權,也不是所謂民主價值觀,而是將有可能成為重要對手的國家肢解。明治時期日本軍人和政治家也意識到這一點。日本強大後,先占領朝鮮,再打敗中國和俄國,20世紀40年代初,日本已將整個中國東部地區肢解為以日本為中心的若幹個"衛星國"。富裕和軍事強大的國家的地理版圖越小,其外圍緩衝區的需求就越大,這是國際政治的鐵則。英國人和日本人都明白,由於沒有得以迂回的縱深地帶,像它們那樣版圖小而國力強的國家,如沒有相應的外圍地區,就難以確保自己的邊界安全。美國人對林肯那麽敬仰,這不僅僅是由於他解放了奴隸,而是由於他為美國爭回了大國必須擁有的起碼的地理版圖。這對美國未來的強大是非常關鍵的。如果沒有美國的南北統一,可以想像今天的美洲將是什麽樣子。所以肢解或變相肢解對手國家是西方政客常用的手段。這是一個理論視角,由此觀之,毛澤東統一中國大陸及將來zgzf統一台灣等島嶼的努力對中華民族實現偉大複興的意義,怎樣估計都不為過。
由此引出一個小故事,1803年傑斐遜總統以1500萬美元從拿破侖手裏"購得"路易斯安那,這片從密西西比河直達洛磯山的廣大平原,相當於當時美國版圖的一倍。人們不理解拿破侖為什麽要這樣做。有人說拿破侖當時如何困難,如何需要錢,但是最關鍵的是拿破侖要在英國的西翼,為英國製造一個強大的對手,以減輕英國對法國的戰略壓力。這是一著既睿智又深遠的布局。所以今天的美國真要感謝的不光是林肯,還應當有拿破侖。後來事實證明,美國的崛起對英國的未來是災難性的事件。英國西東兩邊受製於美國與法國,這既分散了英國的力量,也減輕了法國的壓力。19世紀80年代後美國迅速崛起,並在20世紀成為資本全 球化的主角。
如果我們從這個視角反視今日歐洲大陸人的國際觀,就會認識到,今日歐洲大陸人也是用當時對待英國和美國的態度對待今日的美國和中國:利用中國製衡美國以減輕歐洲的壓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相對於英國開辟的經濟全球化曆史運動而言,拿破侖開辟了政治多極化的曆史運動。因此說,拿破侖的意義不僅是曆史性的,它更是世界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