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都市遊2

笨魚看世界 (2025-11-27 04:56:03) 評論 (0)


我的發小同學來賓大接,我們的行李又轉到楊同學的車上,天色漸晚,大家談性不減。終於在六點鍾離開費城,駛向特拉華州的Ocean view。冒雨行進將近三小時,我們到了楊同學的5個睡房的大度假屋。這裏雖不是典型的度假海灘,但離大西洋隻有1-2英裏。可惜接下來的2天,狂風暴雨,讓我們領略了大海發飆的震撼,鉛黑的天空,黑黢黢的大海,滔天的白浪伴著大風直撲岸邊,震耳欲聾,有些道路被淹而關閉。原計劃安放捕蟹籠,當我們來到海邊,看到木製棧道幾乎被大浪淹沒,顯然如果投下捕蟹籠一定血本無歸,連著兩天早晨去海邊,都被大浪打了回來。隻好放棄。

在陝西生活了很多年,到英國之前,從來沒有見過大海,島國同事認為不可思議。後來多次去海濱旅遊,乘著郵輪,見到的都在平靜的海灘,藍天白雲……,第一次眼見發怒的大海,巨浪滔天,驚濤拍岸不絕,也就不虛此行了。好在度假屋還有距離,家裏水電煤氣都正常,附近的超市還開門營業。我們就在家好好休息,聊天,做飯……我們成長的年代,大都數是多子女家庭,楊同學的弟弟正是我妹妹的同學,而他的姐姐又比我姐低一級,在學校都互相認識,加上其他鄰居,同學,熟人就連成一片,話題是聊不完的。周教授兩口也冒雨開車近兩小時,趕來繼續意猶未盡的話題。七個同齡人,六個老三屆知青,都是在文革後高考進入大學,又先後出國留學,在異國打拚幾十年。現在都至古稀之年,共同的經曆,有說不完的話題。楊同學突然提出一個嚴肅的話題,走到今天,如何看待知青上山下鄉,浪費青春年華?了解中國底層社會?我想唯一正麵意義是培養我們的韌性,使我們更加堅強…… 

楊同學把我們送到位於馬裏蘭州的張大姐家,她是老爸的學生,和我們姐妹三個都熟識,又和我先生研究生一起上過課。多年後的重逢,見麵後倍感親切。老兩口早早為我們安排的舒適的睡房,並專門租了一輛大車帶我們出遊。

在大華府的幾天天氣晴好,我們一行驅車2小時去了長木公園。長木公園原本是個私人莊園,1906年化工巨頭杜邦買下這片土地,開始修建園林,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成為美國最壯觀的植物園,又稱杜邦花園。正值秋季的菊花節,由於不是周末,人不太多。印象深刻的是它的觀賞性。和倫敦的皇家植物園丘園(Kew Ganden)明顯不同,丘園是全球領先的植物科學與保育園林,收集了世界各地的珍奇物種,不同季節也都是五彩斑斕。而在長木公園,看到很多工人在更換花卉,不但保持著鮮花總在開放,一個區域裏各種鮮花顏色搭配和諧,令人賞心悅目。大朵黃白相間的菊花,爭奇鬥豔的各種蘭花……在溫室裏看到一群孩子,有老師帶著,拿著尺子,放大鏡,細細觀察植物,顯然是在上課。室外的池塘裏,鋪滿王蓮漂浮的巨大葉片,白色淺粉色的花朵點綴其間,從來沒有看過如此多的睡蓮。正想休憩一下,找到座椅,不料趕是音樂噴泉表演,運氣實在太好。 

仙那度國家公園是賞秋的佳地,期待在稱為天際線上行駛(Skyline drive),被紅葉黃葉包圍著。然而很有點失望,正如國家公園的管理人員所言,今年紅葉季來得晚。一直到達山頂,紅葉也沒有成片,摻雜在橙黃,淺黃和綠色,看起來倒是很有層次,別有韻味。我們也走了一個2-3公裏的徒步路線,由於天旱水少,沒有看到瀑布。年年看紅葉,常常失望,不是太早,就是已經落葉,自然界就是如此,倒總是家門口的紅葉最美,因為總是不失時機啊…… 

閻大哥開車四十分鍾把我們送到白宮前。現在白宮已經不能進去參觀了,離東門兩街區就設立路障,真好像如臨大敵,隻能遠遠的在人縫裏照個相,算是打卡了。從華盛頓紀念碑到國會山,兩旁林立著一個接一個的博物館全都關著門,同樣國會也是關門大吉,政府停擺嚴重影響了旅遊業。代替的是一隊隊參加No King 遊行的隊伍,人群鬆散,有說有笑,抱著牌子,有人還化了妝……在國家廣場上還有一個集會,紀念被禁言失蹤人群;大概這些都是首都常常上映的一幕吧。

二戰紀念碑是2004年落成的,正好介於 華盛頓紀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 林肯紀念堂(Lincoln Memorial 之間,用以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服役和犧牲的 1600多萬美國人。56個花崗岩柱刻著州和地區的名字,象征著全美在二戰時期的團結。韓戰和越戰老兵紀念碑位於林肯紀念堂的兩側,都建有犧牲者之牆,密密麻麻的地刻著陣亡和失蹤士兵的姓名,非常震撼。聯想起我們小城的戰爭紀念碑,也是刻著每個犧牲子弟的姓名的,在美國,犧牲士兵是以個人存在並被紀念的。我們在幾個紀念碑還遇到兩隊前來參觀的年邁老兵隊伍,由自願者陪同,推著輪椅,緩緩地走著…… 

林肯紀念堂外形遠看很像毛主席紀念堂,不過台階很高,有種居高臨下的感覺。不遠的潮汐湖坐落著羅斯福,傑弗遜紀念堂,他們都是美國最偉大的總統。明年就是美國建國250年,這些地方都有大大小小的工程在施工…… 

上次帶著13歲的兒子來過華盛頓,進了白宮和國會參觀,也去了3-4個博物館。這次應當說我的遺憾最小了。DC之行多虧閻大哥接送,使我們用6個小時結束了觀光,全程靠走,大概有2萬步吧。必須說一句閻大哥八十多歲了,車技高超,反應靈敏,道路熟悉,我們都感望塵莫及。 

巴爾的摩是最後一個城市,據說是非常不安全的地方。由老妹大學同學帶我們前去。周日上午的市中心,比較安靜,的確見到幾個流浪漢,比起舊金山,根本算不上什麽。內港就在市中心,停著幾艘艦船。一艘木質三桅杆船很是顯眼。原聽說是像五月花號,早年從歐洲來的帆船。一查居然是建於1854年的全美最後一艘全帆動力的戰艦星座號,甲板上陳列古炮、繩索、航海器具,現在是博物館,可惜又關門,不然會很有意思。我們登上高地,內港外港盡收眼底。外港是15米的深水碼頭,它融合了繁忙的國際商港,美國東岸重要的集裝箱與汽車進口港。又是東岸重要的郵輪母港。遠遠望去林立的起重塔吊,成堆的集裝箱,巨大的輪船……最後在John Hopkins醫院打個卡,算是到了這個全美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醫學中心朝聖。 

緊張而亢奮的兩周過去了,收獲良多。訪問了美國最重要的,又風格迥異的四個城市,參觀了著名的博物館和景點:看望了十來個久別的親戚和老友,加上難得的三姐妹同行,親情友情始終陪伴著我們……正值感恩節發文,感恩此生一路和我同行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