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流浪大師”沈巍值得關注嗎?

大地之晨 (2025-11-19 18:43:34) 評論 (0)
今年來,那個名叫沈巍的上海流浪漢在網上再次爆紅,我查了一下熱搜榜,那個流浪漢赫然在列,關注搜索為1000多萬。

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楊高東路的一個小區內,幾百個人從全國各地來到這裏,訪問這個流浪漢,並現場直播。

我感到相當奇怪,這個流浪漢何德何能,能帶動這麽多的流量,引起這麽多人關注?

從網上得知,這個沈巍大學畢業後,分配在上海市徐匯區審計局工作,二十年前病休回家,一直流浪至今。

從網上的視頻看到,雖然這個流浪漢衣衫襤褸,但出語驚人,張口就能引用古人的語錄,熟悉傳統典籍,熱衷垃圾分類,似乎令人敬佩。

他引用的被許多人津津樂道的古人的金句是:善始者眾,善終者寡。他在勸勉大家要善始善終。

一個流浪漢,不去流浪,而是與你討論傳統文化,關心環境保護,不貪圖錢財,充滿著理想,這個確實顛覆了人們心目中流浪漢的固有形象沈巍的表現具有強大正能量。

但是我還是有點質疑。

有文化的人很多,當今中國光每年畢業的大學生就有幾百萬,人們為什麽獨獨追捧他呢?

我感覺朝聖般趕來的網民不是在追捧文化,而是在獵奇。

大多數追捧者是把他作為怪咖奇葩來獵奇,或者說把他當作這個消費時代的消費品

流浪漢沈巍揚言,別的流浪漢是在流浪,他是在為理想而奮鬥,他是在為中國的垃圾分類事業,而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垃圾分類是好事,利國利民,但有必要為之流落街頭嗎?中國這麽大,靠你沈巍天天撿垃圾,就能解決?!

如果這個沈巍真的有誌於環保公益,有效的辦法很多,比如街頭宣講,組織環保社團,發表文章,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環保案,然後通過人大立法,形成專門的環保法律,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沈巍追求環境衛生,聲稱致力環境保護,然而他自身的形象衛生與他的理念背道而馳。

他自稱頭發有幾年沒有理了,衣服幾年沒有換了,估計也有幾年沒有象樣的洗澡了。

一個髒兮兮的人,大談環境保護,一個渾身散發著異味的人,大談傳統文化,我感到十分滑稽。

我嚴重懷疑沈巍的精神是否正常。

沈巍他自己也承認多年前被家人送到了精神病院,但是他強調自己沒有精神病,他還說,大師與精神不正常隻有一步之遙,他乘把自己包裝了一下,似乎他的行為十分高大上。

我知道,大多數人在一生的某個時期或多個時期都有心理狀態不太正常的時候,但大部分人經過自我調節、他人疏理可以恢複正常。

少數人從心理的不正常走向了心理疾病,甚至精神病;當然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多年前,也是在上海,我曾經接待過一個谘詢者,他與我交談,談他如何受到單位領導打擊報複,谘詢如何維護他的合法權益。他的思維清晰,語言流暢,表達準確,我對他很同情,但後來我感覺他有點不對勁了。

他與我有以下一段對話。

: 因為我到處投訴領導,我單位領導現在要謀害我。

我:你是怎麽知道的?

他: 我每次經過他的辦公室附近,他都開燈,他想要用燈光來殺死我。

我 :還有這樣的殺人方法?

他 :是的,千真萬確。

······

事後,我根據他提供給我的電話,與他已分居的妻子聯係了一下,他的妻子告訴我,他的丈夫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曾在幾個醫院治療過,但一直沒有根本性好轉。

後來,我專門查閱了一下醫學教科書,得知精神分裂症作為嚴重的精神疾病,發病率很高,這種患者一般意識清楚,思維基本正常,但有感覺、知覺、情感、行為等方麵的障礙,該疾病的主要表現是幻覺與妄想,幻覺通常為幻聽、幻視。

回過頭來看這個沈巍,我認為他十分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特征。

他充其量就是一個拾荒者,但我在視頻中看到,許多人稱他為大師,他真以為自己是大隱隱於市的高人了。

撿了多年垃圾,他以為為中國的環保事業、垃圾分類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一種嚴重的妄想。

他有家不回,寧願睡在街頭路旁,據說有十幾萬元存款,卻幾年不去洗澡理發,弟弟妹妹都有,卻不與他們來往。這一切說明:這個人有嚴重的感知覺、行為障礙。

這麽一個精神病人,有什麽好值得熱捧的呢?!

值得追捧的人在中國很多啊,

如古天樂,香港電影明星,自己很節儉低調,二十多年來,卻在中國內地捐建近百所希望小學。

如旅行家雷殿生,十年徒步走遍神州,行程81000公裏,三十一天孤身穿越新疆羅布泊,他的事跡鼓舞了無數人。

沈巍,真的不值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