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執掌中國已經有十三年了,應該說,他也在成長,也辦了不少蠢事。但有一點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有著與眾不同的理念的人,並擁有這種能力,將他的理念強加於整個國家,掌握了幾乎全部權力,將國家塑造成自己意誌的延伸。
曆史上這樣的人不少,有成功的有失敗的。特朗普也是一個,他競選時有上百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聯名反對他,認為他的理念與眾不同,是反專業的,反智的。他硬是翻盤了當選了,開始了他的“反智”的政策實踐,現在還正在進行中,勝負難料。但他遠遠沒有達到讓美國這個國家成為他個人意誌的延伸的程度。
曆史上有個人,他也是一個有著與眾不同的理念的人,並擁有這種能力,將他的理念強加於整個國家,掌握了幾乎全部權力,將國家塑造成自己意誌的延伸。 他成功了,這個人,就是蘇聯獨裁者,格魯吉亞人斯大林。
斯大林隻是布爾什維克領導集體裏的二流人物,一度被認為非常平庸,托洛斯基還多次侮辱他。列寧為了平衡托洛斯基的強勢影響,任命他認為比較聽話和容易控製的斯大林為黨的秘書長,在中文裏被翻譯成“總書記”。以後書記(秘書的早期中文譯名)所以成為黨的官位,恰恰因為斯大林以後成了最高領導人,職位以人而貴,就像凱撒,奧古斯特成為羅馬皇帝名一樣。即使在列寧死後,斯大林也隻是個秘書長,蘇共長期是集體領導,靠政治局裏的不同聯盟取得多數票來決定政策。蘇共在二十年代形成的組織結構和方法,一直為中共繼承至今,就是政治局,黨委會,黨代會三級決策機構。政治局是常設決策機構,對日常事務進行決策和處理;黨委會通常三個月開一次會,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黨代會五年開次會,選舉黨的委員,對戰略性問題作出決策。如果以西方政府機構類比,政治局相當於內閣,黨委會相當於議會,黨代會大約相當於大選和全民公決。
斯大林在20-30年代的大多數時間,都不是絕對獨裁者,在黨的製度框架內博弈,行事。他並非反對派所說的不學無術的人,每天能看幾百頁的書,寫過詩,小說和哲學著作。三四十年代,蘇聯出過一些世界級名著,如肖霍洛夫的”靜靜的頓河“,今天看來也絕不平庸也不是馬屁文學,那都是在斯大林的關心下出版的,他甚至對小說提出過具體意見。思想上,他對黨的幹部政策比較溫和,在國際上提出了社會主義可以在一國成功。相比托洛斯基激進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和”社會主義隻有在全球共同實現“的觀點,斯大林得到了黨內最大限度的支持,驅逐托洛斯基是黨的意見, 並非斯大林的迫害。
在國家目標上,斯大林把國家安全放在了首位,認為資本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帝國主義戰爭不可避免。而如何實現國家安全呢,他以中國為例,認為沒有強大的軍事工業,必然淪為奴隸,”落後是要挨打的“。這就是他提出計劃經濟的前提。在實現計劃經濟的過程中,他個人的主張受到黨的組織結構的掣肘。在黨代會的投票中,甚至出現了他的票數低於列寧格勒書記基洛夫的危險局麵。斯大林違背了黨的紀律,以血腥手段清黨,使得黨成為他個人的附庸。在他的政治局裏,全是些附庸他的人,再也不會出現投票決策的事,他的意見,無論是政治,軍事,經濟甚至科技方麵,都是最高決定。比如關於生物遺傳方麵,蘇聯一直排測基因遺傳學說,也是斯大林的禦見。
但時局的發展,證明斯大林是正確的。帝國主義戰爭如期爆發,按斯大林計劃建立的重工業在蘇聯戰勝德國的戰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英美的援助隻占蘇聯戰爭消耗的10%,蘇聯不是現在的烏克蘭,擁有完整的軍事工業產業鏈),而斯大林的垂直式獨裁決策體製,非常適合戰爭。斯大林在戰時,重用有能力的軍事人才,廢除了不利於軍事指揮的政委製度,而在國際博弈中,他機智而冷血,為蘇聯在外交中獲得了最大利益。丘吉爾在斯大林逝世時,評價說,在他開始(領導)時,俄國是個貧窮的國家,當他結束時,俄國已經是一個超級大國。無論如何,斯大林作為一個成功的政治家的曆史地位是無法否認的。
習近平對世界時局的判斷,和斯大林在30年代的判斷是類似的:帝國主義(美國和西方)亡我之心不死,所以要加強自己的力量,特別是科技和軍事的能力,以防備”驚濤駭浪“式的帝國主義的進攻,最後實現中國的完全統一(收複台灣),和在實力上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目標,實現中國夢!
他在政治上走向獨裁,一反文革後中共反思的共識,以及鄧小平建立起來的基於共識的黨內集體領導和權力繼承製度。
2007年,習近平以胡錦濤接班人的身份回到北京時,他看到的不是持續的繁榮和穩定的領導架構,而是嚴重的體製失調。胡錦濤是通過聽命於黨內元老、推動集體領導體製上台的,這使他本人以及其他人難以作出果斷決定。即便胡錦濤想強化自身權力,他的前任江澤民早已通過布置親信,將胡的手腳束縛住。胡對政策方向的調整,包括應對現代化進程中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問題,都未能真正推進。
同時,腐敗已根深蒂固,甚至滲透到應當維護黨權力基礎的公安和軍隊中。習近平將巨大的政治能量集中在提升中國韌性上。在習近平看來,鄧小平留下的集體領導體製是造成黨內諸多問題的根源。權力分散在高層領導人及其在官僚體係中的盟友手中,使得黨內紀律渙散。他似乎還判斷,中國的繁榮使幹部變得軟弱。對外開放確實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但也帶來了自由主義價值觀的輸入,威脅到共產黨核心信仰。同時,中國日益依賴其他經濟體,尤其是美國。自2018年以來,美國對大量中國商品施加的貿易限製,讓習近平清楚意識到經濟相互依賴帶來的真實風險。
習近平不僅試圖緩解改革開放時期遺留下來的種種問題表象,更要解決他認為的根本病灶——徹底逆轉自由化。習近平正在將黨重新推到列寧主義的核心,即對政治和社會的控製,並為之重塑方向,不再走革命或改革的路線,而是邁向技術工業和軍事力量的紀律性推進,以增強中國的地緣政治地位。
集體領導期間,黨內鬥爭保持著一個界限,刑不上大夫,不殃及子女,退休後不究等等,腐敗也被認為是一種可以接受的潤滑劑,前交通部長受賄了幾百萬,但建成了中國自主產權的高鐵係統,其價值何止萬億。鄧小平還利用高幹子女經商,將其政治對手的吸引力集中於賺錢而不是和自己作對。這些舉措客觀上使得中國政治上不再那麽肅殺,社會也更加寬鬆,多元,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習近平認為這些是不可容忍的。
在習近平的領導下,黨內鬥爭已經沒有界限,政治局常委照樣被判無期徒刑,退休後要倒查十年。清洗常態化,似乎沒有人是安全的。由於AI的進步,習近平比斯大林更容易了解到官僚的動態,任何細微的不忠,貪汙都會被偵及,這點是和斯大林相通的,在斯大林手下,沒有人是安全的,他也隨時隨地發出威脅,不讓任何一個人有恃無恐。如在戰爭中,朱可夫一度功高自恃,斯大林馬上提拔其他將領,並調查朱可夫的貪汙行徑,嚇得朱可夫趕快求饒,不敢怠慢。
習近平也一樣,他對屬下的清洗,似乎沒有界限。一度被認為是他的親信,轉頭就被清洗,特別是在軍隊,外交,公安係統。如最近一次對軍隊的大規模清洗,一度讓海外以為發生了政變。這些運動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黨內普遍存在的腐敗,更重要的是,讓黨內幹部始終處於不確定與服從狀態,從而加強了習近平對他們的掌控。
美國開放社會的一項基本信條,認為開放辯論和質疑是係統自我糾錯的基礎。但斯大林和習近平的製度,完全排除了開放辯論和質疑,似乎也具有一定糾錯能力。斯大林在蘇德戰爭初期受挫後,迅速改革蘇聯軍隊,甚至取消了被認為蘇維埃基石的政委製度。習近平在抗疫政策走偏後,迅速糾正政策,以及在特朗普第一任期貿易戰挫敗後,迅速改變,從而形成了一整套對策,在特朗普重開貿易戰時,取得了優勢。
獨裁製度的另一個明顯缺點,就是周圍的人都報喜不報憂,不會提出和獨裁者不同的意見,從而使得獨裁者決策失誤。但在斯大林身上,好像他對實際情況還是有了解的,作出的決策也基本正確。他的成功經驗,似乎是與其無孔不入的秘密警察係統,以及有個由親信組成的政治局有關。親信提意見,和同僚提意見是不一樣的,前者被認為是自家人,私人謀士,後者提意見就會被認為不懷好意。
習近平似乎也是這樣,他現在有一個有AI加持的情報係統,方方麵麵的事都知道,不容易出現實際情況被隱瞞的事。政治局內全是親信,一個意見,李強提和李克強提,意義是不一樣的,前者會被認為是肺腑之言,後者則是別有用心。中共也建立專門的智囊集團,為最高領導人出謀劃策,最近貿易戰的一些對策,都非常專業,絕非個人拍腦袋所舉!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習近平營造的緊張政治氛圍,本身也提供了另一條獲取真實反饋的路徑。和其他高效的威權領導人一樣,習近平可以利用他在下屬間培養的不信任,將他們彼此對立,通過比較不同的信息,推斷出更接近真相的判斷,即便信息來源本身並不可靠。
對於中國的經濟下滑,房地產崩盤,產能過度問題,習近平的對策也是反常識的。房地產一直是中國經濟內需的脊骨,甚至貨幣的真正的錨,是習近平一意孤行地戳破了這個泡沫。當然關於這個問題,還是有爭議的,因為泡沫總是要破的,當它太大了自破時,可能危害會變得不可承受。而自我戳破,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總體經濟還不到崩潰的境地。
由於房地產崩盤帶來的內需崩盤,一般的措施,是加強社會保障,提高福利,使得人民沒有養老,生病需要錢的顧慮,而去放心花錢,提高內需。但習近平是個國家主義者,根本不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他的理念,還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通過生產和創新,會產生新的價值,從而根本上解決社會的危機。亞馬遜的橡膠樹林裏,生長著窮苦的原居民,靠給他們補貼,一輩子也不會變富,也不會產生什麽內需。隻有發明了汽車,讓本無價值的橡膠樹變成有價值的東西,那些原居民靠賣橡膠發了財,這才根本上解決了內需問題。
所以,中共四中全會決議,及其五年計劃綱要,明確中國不會放棄國家資本主義政策,將繼續那種由國家主導的產業政策,占據各個科技產業的自主甚至壟斷地位。特朗普上個任期的貿易戰的目標,就是要中國改變這種產業政策,但反而促使中國在這條道路走得更快。
這個政策說來簡單,就是靠國家補貼,培養新興產業,對外衝擊占領市場,對內培育市場,中國的電動汽車,太陽能板,電池就是成功的例子,現在要把這些政策複製造到AI等領域。美國和西方國家對此膽戰心驚,中國的製度以及極限競爭的文化,是它們無法匹敵的,戰爭擊毀中國幾無可能,貿易戰也搞不定,未來的中國,就像一個製造業猛獸,將別的國家的一切產業都吞沒。而居於食物鏈頂端的優勢,將使得中國擁有壟斷利潤,這樣,也就不需要去考慮什麽內需了!
就像斯大林一樣,習近平是可能成功的,非常成功。但即使他成功了,對中國,以及他本人的曆史地位,可能落得和斯大林一樣!
斯大林的成功,更多是他個人的成功,並未給治下的人民帶來更多的幸福,還給他征服的人民帶來痛苦。他的lengend 甚至沒維持到死後幾年,就被銷骨揚灰。他建立的政權也早已消失,斯大林更多地以壓迫者,暴君而不是英雄留存在大多數國家人民的記憶中!
美國繼承英國,領導這個世界已經有快100年了。應該說,在美國的領導下,這個世界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了,建立了一個總體上說更文明,更公平,更正義的社會。而美國社會,不管它有多少缺點,還是世界的榜樣!
有人不承認,那我就舉個例子,如果你一直在西方公司工作,讓你換到中國公司如何?我曾經在有次失業後,到一個中國公司裏幹過,隻呆了不到一個月,就哭著喊著跑了,根本受不了那個鳥氣。996是常態(這個公司地址在加拿大),老板還半夜打電話來,因為有些業務需要和中國客戶通話,因此我必須24小時值班,沒有一分錢加班費的。每人的業績都掛在黑板上,也不管你是剛來的或老家夥了,老板會公開批評業績差的,用的詞也很粗魯,什麽狗也比你聰明之類的。每次發工資的時候,可不是確定的,總要找很多理由克扣一下,還要拿發票去抵(老板可以用以減少稅務)。那一個月,我都要神經衰弱了,再找到美國公司,簡直就像上了天堂,容忍度好了許多。
這可能是那麽多國家現在的感受。如果美國跑了,倒了,他們將不得不過上中國式的生活,就這個工作文化,你忍受不了,以前還可以到美國式公司去,現在美國沒有了,你跑哪裏去?還有,監控無處不在,世界人民都會生活在一個老大哥世界,你放個屁係統都知道,要想看看黃片,對政府發發牢騷,根本是找死!和公務搭上一點關係的人員,如小學老師,公立醫院護士,護照上交,出國要審批,不許上涉外的社交網站,參加任何群聚,如同學會,都要報告。從銀行裏取款,要提交收入證明。房貸還不上了,即使房子被拍賣,信用記錄爛了,還得還差價,去跳樓了兒子也得繼續還。而在美國的貸款製度下,這種情況,隻要房子被銀行拍賣,不管是否抵債,債務就清了,這也是種人道的做法,不把人逼到死路,但這不是中國主流銀行的做法。還有很多很多不人道的中國式方法,會流行世界!
美國式的民主也會式微,主流的政治製度會變成獨裁,黨國或假民主。老百姓用選票來維護自己的利益的時代也過去了,議員不會為你說話了,上街遊行結果就是坐牢,或者你還未上街,就有警察堵在你家裏了。出了官司,再也不會有什麽陪審團了,而是比關係的遊戲。雖然陪審團製度有很多弊病,但至少還有一點客觀性和公正性,而到了中國的法庭,那這點公平也沒有了。有不明白的,可以看看慕容雪村的描寫中國法庭的小說。
斯大林以及他以後的蘇聯,曾經很偉大,第一個發射了人造衛星,第一個載人太空飛行。但國家是偉大,人卻是不自由的。自由的美國,最後完勝了它。習近平的中國也會很偉大,甚至比蘇聯更偉大,但缺少的是同一樣東西,自由!它也會和斯大林的蘇聯,贏政的大秦一樣,二世或寡世而亡,最後取勝的,一定是一個符合人性的製度和國度!
習近平和斯大林
朱頭山 (2025-11-03 09:20:10) 評論 (6)習近平執掌中國已經有十三年了,應該說,他也在成長,也辦了不少蠢事。但有一點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有著與眾不同的理念的人,並擁有這種能力,將他的理念強加於整個國家,掌握了幾乎全部權力,將國家塑造成自己意誌的延伸。
曆史上這樣的人不少,有成功的有失敗的。特朗普也是一個,他競選時有上百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聯名反對他,認為他的理念與眾不同,是反專業的,反智的。他硬是翻盤了當選了,開始了他的“反智”的政策實踐,現在還正在進行中,勝負難料。但他遠遠沒有達到讓美國這個國家成為他個人意誌的延伸的程度。
曆史上有個人,他也是一個有著與眾不同的理念的人,並擁有這種能力,將他的理念強加於整個國家,掌握了幾乎全部權力,將國家塑造成自己意誌的延伸。 他成功了,這個人,就是蘇聯獨裁者,格魯吉亞人斯大林。
斯大林隻是布爾什維克領導集體裏的二流人物,一度被認為非常平庸,托洛斯基還多次侮辱他。列寧為了平衡托洛斯基的強勢影響,任命他認為比較聽話和容易控製的斯大林為黨的秘書長,在中文裏被翻譯成“總書記”。以後書記(秘書的早期中文譯名)所以成為黨的官位,恰恰因為斯大林以後成了最高領導人,職位以人而貴,就像凱撒,奧古斯特成為羅馬皇帝名一樣。即使在列寧死後,斯大林也隻是個秘書長,蘇共長期是集體領導,靠政治局裏的不同聯盟取得多數票來決定政策。蘇共在二十年代形成的組織結構和方法,一直為中共繼承至今,就是政治局,黨委會,黨代會三級決策機構。政治局是常設決策機構,對日常事務進行決策和處理;黨委會通常三個月開一次會,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黨代會五年開次會,選舉黨的委員,對戰略性問題作出決策。如果以西方政府機構類比,政治局相當於內閣,黨委會相當於議會,黨代會大約相當於大選和全民公決。
斯大林在20-30年代的大多數時間,都不是絕對獨裁者,在黨的製度框架內博弈,行事。他並非反對派所說的不學無術的人,每天能看幾百頁的書,寫過詩,小說和哲學著作。三四十年代,蘇聯出過一些世界級名著,如肖霍洛夫的”靜靜的頓河“,今天看來也絕不平庸也不是馬屁文學,那都是在斯大林的關心下出版的,他甚至對小說提出過具體意見。思想上,他對黨的幹部政策比較溫和,在國際上提出了社會主義可以在一國成功。相比托洛斯基激進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和”社會主義隻有在全球共同實現“的觀點,斯大林得到了黨內最大限度的支持,驅逐托洛斯基是黨的意見, 並非斯大林的迫害。
在國家目標上,斯大林把國家安全放在了首位,認為資本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帝國主義戰爭不可避免。而如何實現國家安全呢,他以中國為例,認為沒有強大的軍事工業,必然淪為奴隸,”落後是要挨打的“。這就是他提出計劃經濟的前提。在實現計劃經濟的過程中,他個人的主張受到黨的組織結構的掣肘。在黨代會的投票中,甚至出現了他的票數低於列寧格勒書記基洛夫的危險局麵。斯大林違背了黨的紀律,以血腥手段清黨,使得黨成為他個人的附庸。在他的政治局裏,全是些附庸他的人,再也不會出現投票決策的事,他的意見,無論是政治,軍事,經濟甚至科技方麵,都是最高決定。比如關於生物遺傳方麵,蘇聯一直排測基因遺傳學說,也是斯大林的禦見。
但時局的發展,證明斯大林是正確的。帝國主義戰爭如期爆發,按斯大林計劃建立的重工業在蘇聯戰勝德國的戰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英美的援助隻占蘇聯戰爭消耗的10%,蘇聯不是現在的烏克蘭,擁有完整的軍事工業產業鏈),而斯大林的垂直式獨裁決策體製,非常適合戰爭。斯大林在戰時,重用有能力的軍事人才,廢除了不利於軍事指揮的政委製度,而在國際博弈中,他機智而冷血,為蘇聯在外交中獲得了最大利益。丘吉爾在斯大林逝世時,評價說,在他開始(領導)時,俄國是個貧窮的國家,當他結束時,俄國已經是一個超級大國。無論如何,斯大林作為一個成功的政治家的曆史地位是無法否認的。
習近平對世界時局的判斷,和斯大林在30年代的判斷是類似的:帝國主義(美國和西方)亡我之心不死,所以要加強自己的力量,特別是科技和軍事的能力,以防備”驚濤駭浪“式的帝國主義的進攻,最後實現中國的完全統一(收複台灣),和在實力上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目標,實現中國夢!
他在政治上走向獨裁,一反文革後中共反思的共識,以及鄧小平建立起來的基於共識的黨內集體領導和權力繼承製度。
2007年,習近平以胡錦濤接班人的身份回到北京時,他看到的不是持續的繁榮和穩定的領導架構,而是嚴重的體製失調。胡錦濤是通過聽命於黨內元老、推動集體領導體製上台的,這使他本人以及其他人難以作出果斷決定。即便胡錦濤想強化自身權力,他的前任江澤民早已通過布置親信,將胡的手腳束縛住。胡對政策方向的調整,包括應對現代化進程中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問題,都未能真正推進。
同時,腐敗已根深蒂固,甚至滲透到應當維護黨權力基礎的公安和軍隊中。習近平將巨大的政治能量集中在提升中國韌性上。在習近平看來,鄧小平留下的集體領導體製是造成黨內諸多問題的根源。權力分散在高層領導人及其在官僚體係中的盟友手中,使得黨內紀律渙散。他似乎還判斷,中國的繁榮使幹部變得軟弱。對外開放確實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但也帶來了自由主義價值觀的輸入,威脅到共產黨核心信仰。同時,中國日益依賴其他經濟體,尤其是美國。自2018年以來,美國對大量中國商品施加的貿易限製,讓習近平清楚意識到經濟相互依賴帶來的真實風險。
習近平不僅試圖緩解改革開放時期遺留下來的種種問題表象,更要解決他認為的根本病灶——徹底逆轉自由化。習近平正在將黨重新推到列寧主義的核心,即對政治和社會的控製,並為之重塑方向,不再走革命或改革的路線,而是邁向技術工業和軍事力量的紀律性推進,以增強中國的地緣政治地位。
集體領導期間,黨內鬥爭保持著一個界限,刑不上大夫,不殃及子女,退休後不究等等,腐敗也被認為是一種可以接受的潤滑劑,前交通部長受賄了幾百萬,但建成了中國自主產權的高鐵係統,其價值何止萬億。鄧小平還利用高幹子女經商,將其政治對手的吸引力集中於賺錢而不是和自己作對。這些舉措客觀上使得中國政治上不再那麽肅殺,社會也更加寬鬆,多元,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習近平認為這些是不可容忍的。
在習近平的領導下,黨內鬥爭已經沒有界限,政治局常委照樣被判無期徒刑,退休後要倒查十年。清洗常態化,似乎沒有人是安全的。由於AI的進步,習近平比斯大林更容易了解到官僚的動態,任何細微的不忠,貪汙都會被偵及,這點是和斯大林相通的,在斯大林手下,沒有人是安全的,他也隨時隨地發出威脅,不讓任何一個人有恃無恐。如在戰爭中,朱可夫一度功高自恃,斯大林馬上提拔其他將領,並調查朱可夫的貪汙行徑,嚇得朱可夫趕快求饒,不敢怠慢。
習近平也一樣,他對屬下的清洗,似乎沒有界限。一度被認為是他的親信,轉頭就被清洗,特別是在軍隊,外交,公安係統。如最近一次對軍隊的大規模清洗,一度讓海外以為發生了政變。這些運動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黨內普遍存在的腐敗,更重要的是,讓黨內幹部始終處於不確定與服從狀態,從而加強了習近平對他們的掌控。
美國開放社會的一項基本信條,認為開放辯論和質疑是係統自我糾錯的基礎。但斯大林和習近平的製度,完全排除了開放辯論和質疑,似乎也具有一定糾錯能力。斯大林在蘇德戰爭初期受挫後,迅速改革蘇聯軍隊,甚至取消了被認為蘇維埃基石的政委製度。習近平在抗疫政策走偏後,迅速糾正政策,以及在特朗普第一任期貿易戰挫敗後,迅速改變,從而形成了一整套對策,在特朗普重開貿易戰時,取得了優勢。
獨裁製度的另一個明顯缺點,就是周圍的人都報喜不報憂,不會提出和獨裁者不同的意見,從而使得獨裁者決策失誤。但在斯大林身上,好像他對實際情況還是有了解的,作出的決策也基本正確。他的成功經驗,似乎是與其無孔不入的秘密警察係統,以及有個由親信組成的政治局有關。親信提意見,和同僚提意見是不一樣的,前者被認為是自家人,私人謀士,後者提意見就會被認為不懷好意。
習近平似乎也是這樣,他現在有一個有AI加持的情報係統,方方麵麵的事都知道,不容易出現實際情況被隱瞞的事。政治局內全是親信,一個意見,李強提和李克強提,意義是不一樣的,前者會被認為是肺腑之言,後者則是別有用心。中共也建立專門的智囊集團,為最高領導人出謀劃策,最近貿易戰的一些對策,都非常專業,絕非個人拍腦袋所舉!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習近平營造的緊張政治氛圍,本身也提供了另一條獲取真實反饋的路徑。和其他高效的威權領導人一樣,習近平可以利用他在下屬間培養的不信任,將他們彼此對立,通過比較不同的信息,推斷出更接近真相的判斷,即便信息來源本身並不可靠。
對於中國的經濟下滑,房地產崩盤,產能過度問題,習近平的對策也是反常識的。房地產一直是中國經濟內需的脊骨,甚至貨幣的真正的錨,是習近平一意孤行地戳破了這個泡沫。當然關於這個問題,還是有爭議的,因為泡沫總是要破的,當它太大了自破時,可能危害會變得不可承受。而自我戳破,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總體經濟還不到崩潰的境地。
由於房地產崩盤帶來的內需崩盤,一般的措施,是加強社會保障,提高福利,使得人民沒有養老,生病需要錢的顧慮,而去放心花錢,提高內需。但習近平是個國家主義者,根本不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他的理念,還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通過生產和創新,會產生新的價值,從而根本上解決社會的危機。亞馬遜的橡膠樹林裏,生長著窮苦的原居民,靠給他們補貼,一輩子也不會變富,也不會產生什麽內需。隻有發明了汽車,讓本無價值的橡膠樹變成有價值的東西,那些原居民靠賣橡膠發了財,這才根本上解決了內需問題。
所以,中共四中全會決議,及其五年計劃綱要,明確中國不會放棄國家資本主義政策,將繼續那種由國家主導的產業政策,占據各個科技產業的自主甚至壟斷地位。特朗普上個任期的貿易戰的目標,就是要中國改變這種產業政策,但反而促使中國在這條道路走得更快。
這個政策說來簡單,就是靠國家補貼,培養新興產業,對外衝擊占領市場,對內培育市場,中國的電動汽車,太陽能板,電池就是成功的例子,現在要把這些政策複製造到AI等領域。美國和西方國家對此膽戰心驚,中國的製度以及極限競爭的文化,是它們無法匹敵的,戰爭擊毀中國幾無可能,貿易戰也搞不定,未來的中國,就像一個製造業猛獸,將別的國家的一切產業都吞沒。而居於食物鏈頂端的優勢,將使得中國擁有壟斷利潤,這樣,也就不需要去考慮什麽內需了!
就像斯大林一樣,習近平是可能成功的,非常成功。但即使他成功了,對中國,以及他本人的曆史地位,可能落得和斯大林一樣!
斯大林的成功,更多是他個人的成功,並未給治下的人民帶來更多的幸福,還給他征服的人民帶來痛苦。他的lengend 甚至沒維持到死後幾年,就被銷骨揚灰。他建立的政權也早已消失,斯大林更多地以壓迫者,暴君而不是英雄留存在大多數國家人民的記憶中!
美國繼承英國,領導這個世界已經有快100年了。應該說,在美國的領導下,這個世界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了,建立了一個總體上說更文明,更公平,更正義的社會。而美國社會,不管它有多少缺點,還是世界的榜樣!
有人不承認,那我就舉個例子,如果你一直在西方公司工作,讓你換到中國公司如何?我曾經在有次失業後,到一個中國公司裏幹過,隻呆了不到一個月,就哭著喊著跑了,根本受不了那個鳥氣。996是常態(這個公司地址在加拿大),老板還半夜打電話來,因為有些業務需要和中國客戶通話,因此我必須24小時值班,沒有一分錢加班費的。每人的業績都掛在黑板上,也不管你是剛來的或老家夥了,老板會公開批評業績差的,用的詞也很粗魯,什麽狗也比你聰明之類的。每次發工資的時候,可不是確定的,總要找很多理由克扣一下,還要拿發票去抵(老板可以用以減少稅務)。那一個月,我都要神經衰弱了,再找到美國公司,簡直就像上了天堂,容忍度好了許多。
這可能是那麽多國家現在的感受。如果美國跑了,倒了,他們將不得不過上中國式的生活,就這個工作文化,你忍受不了,以前還可以到美國式公司去,現在美國沒有了,你跑哪裏去?還有,監控無處不在,世界人民都會生活在一個老大哥世界,你放個屁係統都知道,要想看看黃片,對政府發發牢騷,根本是找死!和公務搭上一點關係的人員,如小學老師,公立醫院護士,護照上交,出國要審批,不許上涉外的社交網站,參加任何群聚,如同學會,都要報告。從銀行裏取款,要提交收入證明。房貸還不上了,即使房子被拍賣,信用記錄爛了,還得還差價,去跳樓了兒子也得繼續還。而在美國的貸款製度下,這種情況,隻要房子被銀行拍賣,不管是否抵債,債務就清了,這也是種人道的做法,不把人逼到死路,但這不是中國主流銀行的做法。還有很多很多不人道的中國式方法,會流行世界!
美國式的民主也會式微,主流的政治製度會變成獨裁,黨國或假民主。老百姓用選票來維護自己的利益的時代也過去了,議員不會為你說話了,上街遊行結果就是坐牢,或者你還未上街,就有警察堵在你家裏了。出了官司,再也不會有什麽陪審團了,而是比關係的遊戲。雖然陪審團製度有很多弊病,但至少還有一點客觀性和公正性,而到了中國的法庭,那這點公平也沒有了。有不明白的,可以看看慕容雪村的描寫中國法庭的小說。
斯大林以及他以後的蘇聯,曾經很偉大,第一個發射了人造衛星,第一個載人太空飛行。但國家是偉大,人卻是不自由的。自由的美國,最後完勝了它。習近平的中國也會很偉大,甚至比蘇聯更偉大,但缺少的是同一樣東西,自由!它也會和斯大林的蘇聯,贏政的大秦一樣,二世或寡世而亡,最後取勝的,一定是一個符合人性的製度和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