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還是覺得紐約極左市長候選人的名字應該是“媽媽打你”,為MIT老爸的妙譯。媽媽養出了一個信仰社會主義的家夥,眾人都想打,媽媽還愛他。
社會主義者“媽媽打你”,甚至連左派大佬奧巴馬都不想靠近,因為害怕讓民主黨失去未來。另一位競選者紐約前州長科莫也是民主黨人,他們再怎麽都是贏。
羅姆尼當年敗選後說很難打敗奧巴馬的原因是,他們開出讓年輕人可以隨父母買健康保險到26歲的條件,幾乎就是花聯邦的錢買選票。現在“媽媽打你”買年輕人選票的操作更加明顯,他開出了房租凍結、巴士免費和公立平價超市的世界大同的支票,問題是誰來買單?
紐約客真是有種,他們對24年前穆斯林恐怖分子炸毀雙子塔的悲劇早忘了,現在紐約人居然想嚐鮮勇敢地選出穆斯林市長。如果明天“媽媽打你”成功,紐約可以與倫敦遙相呼應,世界兩大都市均被他們掌控。
紐約市民將會在明天投下神聖的一票,華裔紐約選民在投票時一定應該三思,你們或者你們的父母來自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理應知道公有製超市等殺富濟貧的政策將會給紐約市帶來災難。

同濟紐約心髒名醫寫的貼子,這家夥是火力全開,我們感興趣的問題是腰纏萬貫的醫生捐了多少:“馬姆達尼從小到大在很多場合表達美國對他和穆斯林的歧視,他對美國的仇恨來源於此。他號召全世界的穆斯林武裝起義。他要效仿1960年代卡斯特羅在古巴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當時在古巴的華人慘遭迫害。繁榮的經濟變得一片蕭條。貧窮,落後。仇恨美國的馬姆達尼號是美國的敵人。”
這是來自同濟美國心髒名醫牆報內容:“馬姆達尼是個虛偽的騙子,是美國的敵人
“馬姆達尼是個激進的共產主義者,主張免費分享他人的資產。他出生並成長於非洲。他憎恨西方文明,從未真正愛過美國。他想摧毀美國,將其變成南非。他憎恨我們開國元勳建立的、獎勵辛勤納稅人的資本主義製度。他竭盡所能地剝削納稅人。
“2001年9月11日,伊斯蘭恐怖分子摧毀了世界貿易中心雙子星大樓。當時馬姆達尼隻有9歲,他根本沒有機會表達對恐怖分子的支持和對美國的仇恨。然而,在大學期間,他發表了32篇文章來表達他對美國的仇恨。馬姆達尼對在恐怖攻擊中喪生的3,000多名無辜受害者沒有絲毫同情,反而指責美國人民歧視穆斯林和恐怖分子。
“多年來,他一直支持巴勒斯坦哈馬斯恐怖分子襲擊以色列。他呼籲全世界穆斯林發動武裝起義。如果他當選紐約市長,他想在紐約逮捕以色列總理。
“同樣是兩房公寓,前州長科莫每月租金8000美元,而狡猾的馬姆達尼每月隻付2300美元。他為了自己的私利,想在未來四年內凍房租。他是個自私自利的偽君子,總是想辦法佔別人的便宜。
“馬姆達尼希望超市由政府控製。雖然價格可以定得很低,但那樣一來,很多商品就買不到了,古巴和蘇聯的例子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我對這個議題已經有點疲憊了,之前也寫過好幾篇文章。現在再提起,多少有點“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無奈。既然到了關鍵時刻,還是想把以前寫過的兩篇文章分享出來,希望能在大家投票時提供一些參考。
從紐約市長選舉談到非洲的印度人
雅美之途寫於2025年06月26日
紐約市長選舉的民主黨初選,瘋狂左派印度裔Zohran Mamdani擊敗老派意大利裔Cuomo的政客家族。在70-80%民主黨的地方,這就是決賽,但是朱利安尼這位共和黨員也當過紐約市長。
我開始的反應是,這樣也好,那有當完州長還當市長的。看了Zohran Mamdani的政綱,讓我對他大失所望。
Zohran Mamdani現在隻有33歲,他出生在非洲烏幹達的印度裔移民家庭,5歲隨父母去南非,從7歲開始在美國成長。他在美國長期沒有歸屬感,大學畢業後好久才在2018年成為美國公民。他的父親在印度屬於少數族群的穆斯林,母親是印度教徒。從他的成長經曆看,他的宗教情節應該不會太重,但是他在大學就是為巴勒斯坦戰鬥的學生領袖。
Zohran Mamdani最像哪位美國政客?最像奧巴馬。他們都擁有共產主義的美好理想,Mamdani無法成總統,但是奧巴馬可以搞挎美國。
對於在街頭走的任何都不覺得自己是外國人的紐約市,他們想折騰成什麽樣子那是紐約客自己的事,我們中西部的人管不著。我們現在仍在還奧巴馬的債,他真是美國的一個敗家子總統。他對內以種族分裂美國,搞亂哈佛;對外免費送給伊朗現金的重量恐怕比B2上的鑽地彈還重。
Zohran Mamdani是真正的共產主義信徒,他自己都直言是社會主義者,為參議員桑德斯的同類人。Mamdani居然要求紐約市政府負責開超市,然後供給低收入的家庭消費。這難道是憑發票購物,像大國以前那樣的供銷合作社?
民調顯示大多數亞裔選他恐怕以南亞人居多,在共產黨國家呆過的老中是不會選他的。他主張免費住房、交通和教育,幸好我們的西區出租房在聖路易斯。
與奧巴馬的第二個相似處是他們在年輕時皆無所事事,他們毫無任何有意義的工作經驗,都是以幹革命為己任的政治鼓動家。奧巴馬去南部芝加哥將那裏變得更像人間地獄,芝大最好的出路是搬家。奧巴馬還吹牛是芝大教授,從芝大核實出來的信息證明他在扯謊。
似乎Zohran Mamdani隻有幾年銀行法拍屋的工作經驗,然後就是唱hip hop地灘音樂。他對美國房地產的主要貢獻是為被銀行收回房子的人爭權利,那些法拍屋本身就是投資失敗或丟工作所導致的,理應付出相應的代價。這是當年2008年次貸危機的原因,美國改革貨款規定後才好轉。Zohran Mamdani想要什麽?繼續讓人們好逸惡勞,他開出的漂亮支票誰來買單?
Zohran Mamdani與奧巴馬的另一個相似處是他們都有位從哈佛畢業或讀過書的老爸。奧巴馬依靠賣慘騙人,但是普通民眾很少人知道奧巴馬的父母都是博士或研究生畢業,他從夏威夷最貴的私立高中畢業。Zohran Mamdani的父親是大學教授和院長,母親是電影製片人,現在養了一個從窮人那裏獲利的共產主義者,今年33歲的他剛與在美國德州出生的敘利亞裔藝術家成婚。
Zohran Mamdani的父親早年從印度遷往烏幹達並且在那裏長大,美國當年為了資助非洲,將他的聰明老爸接到美國受教育,父親得U Pitts 本科學位和哈佛博士。他在哈佛畢業後重返烏幹達,但是因為種族原因被那裏的總統趕了出來。
他父親還擔任過哥大非洲研究科係的主任,兒子也繼續了父親的衣缽,哥大向川普低頭同意重整該係。
他們父子兩代都受過良好的教育,Zohran Mamdani從紐約最好的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畢業。那是一個擁有9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科學高中,AMC總裁蘇姿豐就是從Bronx Science去讀的MIT。
Bronx Science是紐約市的8所需要SHSAT (Specialized High Schools Admissions Test,SHSAT)考試才能進的紐約特別公立高中之一。SHSAT也是考類似SAT等標準考試的英語和數學,這樣導致亞裔比例奇高。每年有2萬多名學生參加考試,僅約5,000人錄取,最難進的是 Stuyvesant,常年最低錄取分數線超過560(滿分約為 700+)。
Zohran Mamdani應該是考進Bronx Science的,但是他對SHSAT入學考試的看法發生過明顯的變化。在 2022 年 2 月,Mamdani 在自由民主俱樂部講話中表明,他認為 SHSAT 製度帶有種族偏見,導致紐約頂尖公立高中(如 Bronx Science)嚴重種族隔離,並表示支持廢除考試入學製度,主張推進學校融合與全額教育資助。
他說:“As a graduate of Bronx Science, I have personally witnessed just how segregated New York City public schools are… I support measures to integrate our public schools and fully fund our educ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abolition of the SHSAT”
(“作為布朗克斯科學高中的畢業生,我親眼目睹了紐約市公立學校的嚴重隔離現象……我支持推進公立學校融合的舉措,並主張為我們的教育係統提供充足資金,其中包括廢除 SHSAT 考試”)。
他與美國左派政客的嘴臉相似,他們隻看結果,從來不去分析為什麽會是這樣?
但是他現在沒有計劃反對 SHSAT,他在競選紐約市長期間,他的團隊向媒體表示:“has no plans” to oppose the current testing system if elected”。(“如果當選,他“沒有計劃”反對現行的考試製度”)。
Mamdani應該在Bronx Science也沒有好好讀書,MIT就不指望了,他去讀不錯的緬因州文理學院Bowdoin學院,專業也是與科學無關的為社會培養噴子的非洲問題研究。
在此分享個故事,我有一位北京的喜歡打籃球的小中男學生,他因為崇拜NBA球星想去Case Western主修非洲研究。我當時盡力勸他,主要爭辯點是那專業也不是學習北非或南非的文明史,而是向學生灌輸什麽美國的係統性歧視,裏麵充斥著仇恨美國白人和美國社會的意識形態,出來恐怕就是個刺頭。
感謝上帝,他真聽了我的話。那學生最後從Case的強項工程專業畢業。多少年後他父親還感謝我,吳老師確實給出過很多改變學生命運的建議,家長的錢是花在了刀刃上。
紐約的猶太人應該著急了,這是《紐約時報》在首位印度裔穆斯林即將成為紐約市長後的評論:“offered the starkest evidence yet that outspoken opposition to Israel and its government — and even questioning its existence as a Jewish state — is increasingly acceptable to broader swaths of the party, even in areas where pro-Israel Jews have long been a bedrock part of the Democratic coalition."
(“這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明確的證據,表明對以色列及其政府的公開反對——甚至質疑其作為猶太國家的存在本身——在民主黨內越來越被更廣泛的群體所接受,即便是在那些長期以來親以色列猶太人一直是民主黨聯盟基石的地區”)。
借此機會說些英國佬怎麽成船地將印度人運到非洲,當時的目的是為了填補廢奴後的勞工緊缺狀況。Zohran Mamdani父子不是,但是他們的很多印度祖先(高達300多萬)是這樣去的非洲。
根據虎媽的膚色淺的優秀少數族裔領導大多數的理論,印度裔在非洲比較成功,他們往往在經濟、教育和醫學上都有傑出的表現。與邵峰和Judy Lieberman同時發現Pyroptosis原理的Vishva Dixit就是從肯尼亞到美國的印度裔。他曾經是華大病理住院醫和博士後,在Ann Arbor成就職業人生,現為Genentech的VP。
可見ChatGPT為我們普及印度人去非洲的曆史,為很有趣的人類遷移史。印度人也在新加坡生存與發展,但是新加坡擁有辦法將華裔始終處於支配的地位,那是另外的議題。
“英國人大量把印度人運往非洲,主要發生在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特別是在1830年代到1910年代之間。英國在1833年廢除奴隸製後,非洲的殖民地(如毛裏求斯、南非、烏幹達和肯尼亞)等地的種植園失去了大量勞動力。為了解決勞工短缺,英國開始推行一種製度,叫做契約勞工製度(indentured labor system),印度成為契約勞工的主要來源。
從1834年起,大量印度契約勞工被運往非洲和加勒比海等地。高峰期為 1870年代至1910年代,成千上萬的印度人被送到:肯尼亞、烏幹達、坦桑尼亞(當時稱為德屬東非)、南非、毛裏求斯、塞舌爾等地。為了建設烏幹達鐵路(1896–1901):英國從印度招募了超過3萬名勞工建造連接肯尼亞和烏幹達的鐵路。
大約有超過15萬名印度契約勞工在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被英國人運往非洲各地。下麵是一些主要地區的估算數字:
印度契約勞工赴非洲的估算人數:毛裏求斯約45,000–50,000 ,為最早接收印度勞工的非洲地區之一。約15,000–30,000 主要是去納塔爾(Natal)種植園工作,東非(肯尼亞、烏幹達、坦桑尼亞) 約32,000–40,000,其中約32,000人用於修建烏幹達鐵路(1896–1901)。塞舌爾、留尼旺等島嶼幾千人,小型殖民地也有接收總計約150,000人以上。
上述數字主要是契約勞工(Indentured laborers),不包括後來自由移民的印度商人、家庭成員等。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在勞工合約期滿後留在當地定居,成為今天非洲印度裔社群的祖先。今天的肯尼亞和南非都有重要的印度裔少數族群”。

印度裔紐約市長候選人以黑人身份申請哥大
雅美之途2025年07月04日
根據《紐約時報》最近的獨家報道,紐約市首位穆斯林和印度裔市長候選人Zohran Mamdani在申請哥大時填寫自己是黑人,他想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為根據普林斯頓講座教授的專著,在其他條件相似的情況下,哥大錄取黑人的機率是亞裔的16倍。
即使如此擦社會的油,作為頂尖紐約著名公立高中Bronx Science的學生,在他老爸還是哥大教授的時候,他仍然被哥大拒絕了。以此可見這家夥當年學的是多麽不堪,他沒有機會去培養共產主義接班人的哥大讀書。
他隻能去緬因州的文理學院Bowdoin主修非洲研究專業,並在那裏為他的社會主義理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Zohran Mamdani出生和成長在相當富有的父親為哥大教授和母親為奧斯卡提名的電影製片人的家庭,他還欺騙使用非洲奴隸的身份為自己謀利,他的人品之不堪以此可見一斑。
其實他不僅僅是使用黑人身份申請了哥大,他是申請了所有表中的大學。因為在美國大學普通申請表中,種族信息的欄目是填在所有大學都能看得到的分享區域,不僅僅在哥大的輔助申請材料中。
在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兩位候選人小布什和John Kerry都是耶魯大學校友。媒體對他們的耶魯成績的披露時間存在差異:小布什的大學成績早在2000年首次競選總統時就已公開,而克裏的成績則直到2005年大選結束後才被媒體揭露。他們的耶魯成績都隻屬於當年的中下等水準,但是這種時間差引發了一些關於媒體在選舉中是否公平對待兩黨的質疑。
那麽我們要問《紐約時報》是如何知道Zohran Mamdani的哥大申請表的,他們說是通過黑客從哥大校方知道的,所以我們還不能說《紐約時報》拿哥大說事是有目的,因為哥大正在被川普政府調查反猶。
《紐約時報》如此迅速大作文章自然有其目的,直覺告訴我,現在Zohran Mamdani已經動了猶太人的根本利益。幾位華爾街猶太大佬己經籌集到數以千萬美元的資金加入到紐約市長的選戰,《紐約時報》的猶太從業人員自然加入到對穆斯林的戰鬥中,雖然我們不能說《紐約時報》是猶太人控製的媒體。
在競選過程中,從民主黨初選中勝出的Zohran Mamdani始終說他不認為自己是黑人或非洲裔美國人。但是透露出來的信息是,他在申請表的種族欄裏確實選了“亞裔”以及“黑人或非洲裔美國人”。
Zohran Mamdani向《紐約時報》的解釋是: “Most college applications don’t have a box for Indian-Ugandans, so I checked multiple boxes trying to capture the fullness of my background."
(“大多數大學申請表上並沒有“印度裔烏幹達人”這一選項,所以我勾選了多個選項,試圖全麵展現我的背景”)。
Zohran Mamdani 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裏斯都是印度裔,他們都以種族身份為自己謀利,哈裏斯還有黑人的血。Zohran Mamdani 父母均為印度人,他隻能說自己出身在非洲烏幹達,但是不能說自已擁有非洲的血脈。
Zohran Mamdani 屬於印度裔裏偏白的人種,我遇到過幾乎就是白人長相的印度人,當年在華大醫學院準備醫生執照考試時,我問他是哪裏人。他說自己不屬於任何國家,在印度和中國占領的地區長大,那個地方叫克什米爾,當時弄得我一頭霧水。
但是Mamdani 確實為自己的南亞和穆斯林身份自豪:“As the first South Asian elected official, the first Muslim elected official to ever run for mayor, the turnout in those same communities has been incredible to see,”
(“作為第一位當選的南亞裔官員、第一位競選市長的穆斯林民選官員,看到這些族裔社區的投票熱情如此高漲,真的令人振奮”)。
我們可以理解,最為生氣的是紐約現任市長和真黑人Adams。他雖然在初選中失敗,但是通過發言人指出:
“It’s now clear that Zohran Mamdani misrepresented his racial identity to gain admission to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at the time, he wasn’t even a U.S. citizen,”
(“現在已經很清楚,Zohran Mamdani 曾在申請哥倫比亞大學時虛報了自己的種族身份,而那時他甚至還不是美國公民。”)
“We need answers. Because the people of New York deserve to know whether the man asking for their vote built his career on a possibly fraudulent foundation.”
(“我們需要一個解釋。因為紐約人民有權知道,那個正在尋求他們選票的人,是否是靠一個可能存在欺詐行為的基礎建立起自己的事業。”)
“an insult to every student who got into college the right way.”
(“這對每一個靠自身實力正當進入大學的學生來說,都是一種侮辱。”)
“The African American identity is not a checkbox of convenience,”. “It’s a history, a struggle, and a lived experience. For someone to exploit that for personal gain is deeply offensive.”
(“非裔美國人的身份不是一個可以隨意勾選的便利選項。” “它是一段曆史、一場鬥爭,更是一種真實的生活經曆。有人將它拿來謀取私利,這是極其令人反感的”)
美國大學申請的種族歧視政策可以讓人性扭曲,讓學生們使勁全力查看自己的皮膚,尋找自己祖宗的任何蛛絲馬跡,從而能應用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理論使自己在殘酷的競爭中獲利。
這些種族歧視政策不僅在大學申請中體現,也通過多樣化的政治運動貫徹在美國社會的方方麵麵,這也是川普能夠獲得美國大多數民眾支持的根本原因。
我們不希望這種政策以任何形式在美國存在,因為我看到太多失望的華裔優秀申請人含眼淚對我說:“吳老師我盡了全力,我唯一不能改變的是我的中國姓氏!”
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寫文章希望改革中國的高考製度,他設想未來將憑考試錄取改成根據做項目的表現錄取。這些想法很好,問題是如何實施,需要消耗多少資源。這些在美國都沒有實施,在大量行騙的山賽大國如果付諸行動,會讓沒有資源的窮人家的孩子更加沒有機會。高考仍然是最公平的做法,雖然很殘酷。如果放開申請肯定不行,看看老中要把以誠信為基準的大學申請製度做殘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