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遊記:理發
人到中年的摩羯 (2025-10-28 18:56:13) 評論 (1)那天下雨,行程意外空出一個下午。我閑逛在濕漉漉的步行街上,忽然想去剪個頭發。回國剪頭發就像開盲盒,踩坑是常態,驚喜是意外。坑大,寫博客素材就好,可我的形象犧牲也大呀。
四、五線城市消費低,剪個頭發,也許還帶按摩肩頸,不過幾十塊。幾年前,我在北京連三百塊的都剪了,不差錢。打開高德搜搜,附近評分最高的兩家,正好在我所在的步行街上,其中一家還寫著“建議預約”。我想下雨天的工作日下午,顧客不會多,就去碰碰運氣。
一推門,店堂寬敞明亮,和外麵潮濕昏暗的街頭判若兩界。店裏很安靜,隻有一個店員,沒有顧客。他熱情地接過我的包和外套,放進儲物櫃,給我一個鑰匙環戴在手腕上。正要帶我去洗頭,總監過來了,跟我說:“您請這邊坐一下,跟我說說您的需求,我看看怎麽剪。”
聽到這話,我心裏一陣舒坦——上檔次的果然不一樣,先傾聽需求,再溝通、設計,多貼心的服務。
“想剪什麽樣子的?”
“簡單修一下,清爽。”我實話實說。最近大半年,我試行簡單生活,跟著視頻學習自己給自己當Tony老師,效果還湊合,就是厚了點。
“要長還是要短?”
“快入冬了,不要太短,打薄可以。”
“如果剪短,你有自來卷,要短到耳朵上麵。”
“太短了吧。” 我反抗。我耳朵本來就有點招風,在這個季再現身多招寒風也是沒必要。
“那要留長?”
“我短發好多年了,不想留長。”看來這位總監隻認“長短”,聽不懂“修剪”。
我想換個角度,“盡量保持現在的造型吧,剪個層次就行。”
“已經有層次了,你看——上麵短,下麵長。” 他用手拉起我參差不齊的頭發。“修一下也沒有意義,過兩個星期長出來,還是會像現在這樣。”
我被他的話給震住了,愣在原座。聽起來好有道理啊,餓了吃飯會再餓,髒了洗澡會再髒,病了吃藥會再病。照他這麽說,隻有不會再長的頭發,才值得剪。
“你的意思是……不剪?”
“對,留著慢慢長。”他一臉嚴肅地指給我一條明路。
“就這樣,走了?”
“對,你可以走了。” 然後,我就聽話地走了。
走出店門,回到陰冷潮濕的街上,覺得這事好荒謬。開門做生意的,好歹不得先把顧客按住,開始剪了再討論,即使隨便應付幾下,錢也賺到手了。當然,他什麽都沒做,也可以理解成對我自己打理的肯定。不是內卷嘛,不是倒閉潮嘛,期待中的套路、推銷,統統沒有,還被推出來,佛係總監真為顧客所想,顧客權益高於老板利益。當然也有可能我頭發太炸,他水平太差。
我本來想聽勸,但如果就這樣放棄了,這盲盒算開還是沒開呢?開一半又關上了,人家不讓我看。 於是我拐進隔壁另一家理發店。
這家的前台櫃員是位小妹,熱情地迎上來,第一句話就說,“現在隻有一位發型師在,價位是58元,請問老師您能不能接受呢?”接受啊,這有什麽不能接受的,比88的總監,128的店長都更能接受。於是,Tony上手,二十分鍾搞定,照照鏡子,挺好。
回到親戚家,表姐問我剪頭發多少錢。“30。”“這麽貴!我們平時路邊攤都是15!摩羯你又被人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