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完 NPR 廣播裏討論的“未來卡車”這個話題,心裏非常不安。這不是什麽遙遠的技術討論,這是關於我們這些普通人吃飯的大事。
我們都知道,卡車司機是美國物流的頂梁柱,可現在,他們麵臨的困境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
AI來了,工作沒了,怎麽辦?
新聞裏說到的“未來卡車”,最厲害的就是無人駕駛。一旦這個技術成熟了,那些大型集裝箱卡車就可以自己跑長途了。到時候,卡車司機短缺的問題可能解決了,但緊接著就會出現一個更大的問題:數百萬司機要失業了。
這不僅僅是卡車司機一個行業的事。現在連那些高大上的科技公司,像亞馬遜和穀歌,都在用 AI 裁員。很多學了好幾年電腦的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如果連這些白領都保不住飯碗,那麽靠體力開卡車為生的藍領們,又該去哪裏找工作呢?
我的擔憂很簡單:自動化一旦普及,這些被機器取代的司機們,誰來管?他們要到哪裏去生活? 社會為這麽多人失業做好準備了嗎?
有人會說,卡車不行了,我們還有別的辦法運貨啊。比如空運、水運或者鐵路。在西部旅遊的時候,我們也知道這些方式確實很方便:空運快,鐵路能拉得多。但這些都代替不了卡車——因為卡車能直接把貨送到你家門口,送到商店門口。鐵路再厲害,也得卡車把集裝箱從火車站拉走;空運再快,也得卡車從機場把包裹送出去。所以,無人駕駛的卡車是遲早要來的,我們躲不開它。
車變成無人駕駛了,很酷。
那些要失業的人(司機)出路在哪裏?其實高速公路和基礎設施都要好好修一修、維護好。這些能創造出很多需要人手去做的工作。同時,那些被淘汰的司機中到老齡估計就退了。相對年輕的人參加實用的培訓班,學會新技能,比如修理電動車或安裝太陽能板。產業自動化要慢慢來,需要時間去學習和轉型,不能一下子把人都推到社會上。更重要的是,以前總想著去政府打工、拿“鐵飯碗”的人,現在有的已意識到穩定工作正在消失,因為 AI 的衝擊是全麵的,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科技進步最終是服務於人的,是為了讓人的生活更輕鬆容易。麵對這場變革,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改變思路,調整心態,做到能上能下,開拓視野。 這不光是針對卡車司機,更是我們任何一個人在麵對未來時,都需要具備的關鍵能力。
(一些個人的想法,歡迎指正。)
我眼中的美國公路與卡車運輸未來—2
北美新疆妞 (2025-11-18 20:51:16) 評論 (1)
我聽完 NPR 廣播裏討論的“未來卡車”這個話題,心裏非常不安。這不是什麽遙遠的技術討論,這是關於我們這些普通人吃飯的大事。
我們都知道,卡車司機是美國物流的頂梁柱,可現在,他們麵臨的困境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
AI來了,工作沒了,怎麽辦?
新聞裏說到的“未來卡車”,最厲害的就是無人駕駛。一旦這個技術成熟了,那些大型集裝箱卡車就可以自己跑長途了。到時候,卡車司機短缺的問題可能解決了,但緊接著就會出現一個更大的問題:數百萬司機要失業了。
這不僅僅是卡車司機一個行業的事。現在連那些高大上的科技公司,像亞馬遜和穀歌,都在用 AI 裁員。很多學了好幾年電腦的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如果連這些白領都保不住飯碗,那麽靠體力開卡車為生的藍領們,又該去哪裏找工作呢?
我的擔憂很簡單:自動化一旦普及,這些被機器取代的司機們,誰來管?他們要到哪裏去生活? 社會為這麽多人失業做好準備了嗎?
有人會說,卡車不行了,我們還有別的辦法運貨啊。比如空運、水運或者鐵路。在西部旅遊的時候,我們也知道這些方式確實很方便:空運快,鐵路能拉得多。但這些都代替不了卡車——因為卡車能直接把貨送到你家門口,送到商店門口。鐵路再厲害,也得卡車把集裝箱從火車站拉走;空運再快,也得卡車從機場把包裹送出去。所以,無人駕駛的卡車是遲早要來的,我們躲不開它。
車變成無人駕駛了,很酷。
那些要失業的人(司機)出路在哪裏?其實高速公路和基礎設施都要好好修一修、維護好。這些能創造出很多需要人手去做的工作。同時,那些被淘汰的司機中到老齡估計就退了。相對年輕的人參加實用的培訓班,學會新技能,比如修理電動車或安裝太陽能板。產業自動化要慢慢來,需要時間去學習和轉型,不能一下子把人都推到社會上。更重要的是,以前總想著去政府打工、拿“鐵飯碗”的人,現在有的已意識到穩定工作正在消失,因為 AI 的衝擊是全麵的,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科技進步最終是服務於人的,是為了讓人的生活更輕鬆容易。麵對這場變革,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改變思路,調整心態,做到能上能下,開拓視野。 這不光是針對卡車司機,更是我們任何一個人在麵對未來時,都需要具備的關鍵能力。
(一些個人的想法,歡迎指正。)
我們都知道,卡車司機是美國物流的頂梁柱,可現在,他們麵臨的困境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
AI來了,工作沒了,怎麽辦?
新聞裏說到的“未來卡車”,最厲害的就是無人駕駛。一旦這個技術成熟了,那些大型集裝箱卡車就可以自己跑長途了。到時候,卡車司機短缺的問題可能解決了,但緊接著就會出現一個更大的問題:數百萬司機要失業了。
這不僅僅是卡車司機一個行業的事。現在連那些高大上的科技公司,像亞馬遜和穀歌,都在用 AI 裁員。很多學了好幾年電腦的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如果連這些白領都保不住飯碗,那麽靠體力開卡車為生的藍領們,又該去哪裏找工作呢?
我的擔憂很簡單:自動化一旦普及,這些被機器取代的司機們,誰來管?他們要到哪裏去生活? 社會為這麽多人失業做好準備了嗎?
有人會說,卡車不行了,我們還有別的辦法運貨啊。比如空運、水運或者鐵路。在西部旅遊的時候,我們也知道這些方式確實很方便:空運快,鐵路能拉得多。但這些都代替不了卡車——因為卡車能直接把貨送到你家門口,送到商店門口。鐵路再厲害,也得卡車把集裝箱從火車站拉走;空運再快,也得卡車從機場把包裹送出去。所以,無人駕駛的卡車是遲早要來的,我們躲不開它。
車變成無人駕駛了,很酷。
那些要失業的人(司機)出路在哪裏?其實高速公路和基礎設施都要好好修一修、維護好。這些能創造出很多需要人手去做的工作。同時,那些被淘汰的司機中到老齡估計就退了。相對年輕的人參加實用的培訓班,學會新技能,比如修理電動車或安裝太陽能板。產業自動化要慢慢來,需要時間去學習和轉型,不能一下子把人都推到社會上。更重要的是,以前總想著去政府打工、拿“鐵飯碗”的人,現在有的已意識到穩定工作正在消失,因為 AI 的衝擊是全麵的,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科技進步最終是服務於人的,是為了讓人的生活更輕鬆容易。麵對這場變革,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改變思路,調整心態,做到能上能下,開拓視野。 這不光是針對卡車司機,更是我們任何一個人在麵對未來時,都需要具備的關鍵能力。
(一些個人的想法,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