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歸途餘波 10 月 29 日,我踏上返美航班,思緒卻仍係於台灣——更確切地說,是台灣的命運。我們在台灣前後不過七八天,國際上已風雲變幻:中共四中全會重申統一大勢,十五五規劃已把統一大業納入其中,並將 10 月 25 日定為“台灣光複日”;APEC 韓國峰會,特朗普與習近平握手寒暄,雖無聯合公報、未提台灣,但“未提”不等於“未談”?或許早在私下談妥。國民黨的鄭麗文當選新主席,習近平親致賀電。提到中國人的骨氣,鄭麗文在以前的演講中也提到國民黨要有骨氣,可謂是一拍即合。於是在11 月 1 日就職演說就放言:為和平統一,“見習近平一百次都行”。
台北101 大廈的穩定靠的是一個660噸的平衡器,而台海的平衡器則是統一。

   川習會  
                    
               
 國民黨新主席鄭麗文(女)
9. 島上憂慮  旅行途中,從台北到台中、再到台南,大巴一路南下,導遊以地圖為經、曆史為緯,娓娓道來:荷蘭人據島,鄭成功驅逐,清廷入主,甲午割讓,日本統治,1945 年光複。數百年間,主人換了又換。她苦笑道:“We have a lot of owners.”
蔣公紀念館的老照片更添悲情:1971 年聯合國席位易手,國際孤立,街頭遊行,淚眼與標語交織。我們感同身受,卻也忍不住想:政客高喊“台灣命運由台灣人民決定”,可荷蘭人、日本人可曾征求過台灣人意見?若真能自決,何來數世紀的“換主”?
台獨論者幻想美國會為台灣、為台積電出兵。我想起華盛頓韓戰紀念碑上的銘文:“Freedom is not free.”
美國大兵確曾為素未謀麵的國度、陌生的民族灑血——卻在 1953 年因國內反戰浪潮撤軍。若為“未見之自由”繼續流血才算高尚,那撤軍豈不是不高尚了嗎?實際上不過是意識形態之戰,美蘇爭霸的延續。今日“美國優先”當道,答案不言自明。
10. 祥和表象 台海被列世界三大火藥桶,島內卻仍馬照跑、歌照唱,夜市燈火、美食飄香,一派升平。作為五星級酒店的過客——每日兩趟泳池健身房跑步、三頓高熱量美食、 四天胖五磅的吃貨——我本可無視風雲。但吃貨也是人,位卑未敢忘憂國。遠觀之下,總覺大變將至,恰似泰坦尼克號沉沒前夜的華爾茲。
11. 鄉音餘韻 當年台灣校園歌曲風靡大陸,正值改革開放,我們青春正盛,磁帶裏循環播放的是《橄欖樹》,《外婆的澎湖灣》。我還發現,鄧麗君是河北邯鄲人——和我同鄉。原來,台灣最動聽的歌,是老鄉唱的呀!最喜歡的是1985年的《明天會更好》,由60位台灣歌星的接力演唱。如今我們唱給21世紀的台灣大學生,引來極大的好評。
12.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日月潭,湖光山色讓人流連忘返。願再來觀光時,中國已經統一樂了。神州合唱團2010年初訪台灣,15年之後再次光臨,相信第三次再來時,不用等15年。
台灣旅遊隨想曲 (續)
白熊from北京 (2025-11-03 05:02:58) 評論 (0)8. 歸途餘波 10 月 29 日,我踏上返美航班,思緒卻仍係於台灣——更確切地說,是台灣的命運。我們在台灣前後不過七八天,國際上已風雲變幻:中共四中全會重申統一大勢,十五五規劃已把統一大業納入其中,並將 10 月 25 日定為“台灣光複日”;APEC 韓國峰會,特朗普與習近平握手寒暄,雖無聯合公報、未提台灣,但“未提”不等於“未談”?或許早在私下談妥。國民黨的鄭麗文當選新主席,習近平親致賀電。提到中國人的骨氣,鄭麗文在以前的演講中也提到國民黨要有骨氣,可謂是一拍即合。於是在11 月 1 日就職演說就放言:為和平統一,“見習近平一百次都行”。
台北101 大廈的穩定靠的是一個660噸的平衡器,而台海的平衡器則是統一。

   川習會  
                    
               
 國民黨新主席鄭麗文(女)
9. 島上憂慮  旅行途中,從台北到台中、再到台南,大巴一路南下,導遊以地圖為經、曆史為緯,娓娓道來:荷蘭人據島,鄭成功驅逐,清廷入主,甲午割讓,日本統治,1945 年光複。數百年間,主人換了又換。她苦笑道:“We have a lot of owners.”
蔣公紀念館的老照片更添悲情:1971 年聯合國席位易手,國際孤立,街頭遊行,淚眼與標語交織。我們感同身受,卻也忍不住想:政客高喊“台灣命運由台灣人民決定”,可荷蘭人、日本人可曾征求過台灣人意見?若真能自決,何來數世紀的“換主”?
台獨論者幻想美國會為台灣、為台積電出兵。我想起華盛頓韓戰紀念碑上的銘文:“Freedom is not free.”
美國大兵確曾為素未謀麵的國度、陌生的民族灑血——卻在 1953 年因國內反戰浪潮撤軍。若為“未見之自由”繼續流血才算高尚,那撤軍豈不是不高尚了嗎?實際上不過是意識形態之戰,美蘇爭霸的延續。今日“美國優先”當道,答案不言自明。
10. 祥和表象 台海被列世界三大火藥桶,島內卻仍馬照跑、歌照唱,夜市燈火、美食飄香,一派升平。作為五星級酒店的過客——每日兩趟泳池健身房跑步、三頓高熱量美食、 四天胖五磅的吃貨——我本可無視風雲。但吃貨也是人,位卑未敢忘憂國。遠觀之下,總覺大變將至,恰似泰坦尼克號沉沒前夜的華爾茲。
11. 鄉音餘韻 當年台灣校園歌曲風靡大陸,正值改革開放,我們青春正盛,磁帶裏循環播放的是《橄欖樹》,《外婆的澎湖灣》。我還發現,鄧麗君是河北邯鄲人——和我同鄉。原來,台灣最動聽的歌,是老鄉唱的呀!最喜歡的是1985年的《明天會更好》,由60位台灣歌星的接力演唱。如今我們唱給21世紀的台灣大學生,引來極大的好評。
12.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日月潭,湖光山色讓人流連忘返。願再來觀光時,中國已經統一樂了。神州合唱團2010年初訪台灣,15年之後再次光臨,相信第三次再來時,不用等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