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美之途

雅美之途 名博

高院可能判川普的關稅政策違憲?

雅美之途 (2025-11-06 18:48:35) 評論 (1)


川普總統在今年4月針對中國和墨西哥等國實施的新關稅政策,以及對數十個國家采取的對等關稅措施,引發了美國企業界與民主黨左派的強烈不滿。他們告美國政府的案件一路上訴,現已進入到最高法院的昨天的口頭辯論階段。

本案的核心問題在於:總統是否可以依據1977年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簡稱 IEEPA),在“國家緊急狀態”下單方麵對外國進口商品征收大規模的關稅。

這場關乎川普貿易政策命運的辯論,實質上是關於美國行政權力是否可以越過國會的憲政爭議。美國憲法明確規定:“征稅與設關稅的權力屬於國會。”

川普律師辯稱,IEEPA 賦予總統在應對“非常規經濟威脅”時“調節進口”的廣泛權力,其中理應包括征收關稅的手段。

反方則認為,IEEPA 的立法原意在於讓總統在麵對恐怖主義或敵對國家時凍結資產和切斷金融往來,但是並未授權總統征關稅。正如上訴法院多數意見所指出的那樣:“該法案的字麵內容中,並未出現‘tariff’或‘duty’這樣的字眼。”

從目前公布的口頭辯論內容來看,大法官們的立場已經初見端倪,這些辯論對他們的最終投票具有預測性,我們在判平權違憲的高院辯論就看出過。當然媒體給的各位大法官的發言,隻是2.5小時高院漫長辯論的很少部分。

九位大法官中,有三位是民主黨總統任命的鐵定自由派女性法官,其中兩位畢業於哈佛,一位出自耶魯。若再有兩位相對保守的大法官倒向自由派,法院就可能以 5比4 判定川普的關稅政策違憲。

現實情況是,首席大法官John Roberts、以及川普任命的Neil Gorsuch和Amy Coney Barrett, 都對川普政府的解釋表示強烈質疑。即便耶魯出身的三位保守派大法官力挺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部分仍然可能被判違憲。

首席大法官羅伯茨質疑道:IEEPA 是否真的允許總統“any product, from any country, in any amount, for any length of time.” ,即 “對任何國家、任何商品、以任何比例、在任何期限內”征收關稅”?他警告說,這樣的授權“幾乎沒有邊界”。

信奉憲法原旨主義的大法官Neil Gorsuch則指出,如果總統能夠以“國家緊急狀態”解釋為無限製征收關稅,將導致“行政權力的單向擴張”,使權力“逐漸而持續地遠離人民選出的代表”。他強調:“伸手進入美國人民口袋的權力,理應屬於國會。”

他在聽證會上說的原話是:”It’s a one-way ratchet toward the gradual but continual accretion of power in the executive branch and away from the people’s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Power to reach into the pockets of the American people must be done locally, through our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這是一個單向的齒輪機製,使權力逐漸而持續地積聚到行政部門手中,並遠離人民選出的代表。”; “要伸手到美國人民口袋裏去拿錢的權力,必須在地方層麵、通過我們民選的代表來行使。”

聖母大學法學院畢業生Amy Coney Barrett 大法官也對政策範圍提出質疑:“西班牙?法國?——我的意思是,對某些國家或許可以理解,但請解釋一下,為什麽這麽多國家都必須被納入對等關稅政策之中?”。



這裏直指川普可能的權力濫用,所以我覺得川普對中國和墨西哥等國的關稅可能以緊急法豁免,因為貿易逆差太大,但是對幾十國家的對等關稅可能會被推翻。

Brett Kavanaugh則擔憂如果法院過度限製總統權力,可能削弱行政部門在外交與安全事務上的應變能力。他指出:“你要求總統在麵對緊急情況時迅速反應,卻又剝奪他主要的應對工具,這聽起來自相矛盾”。

而主張限製行政權的一派則認為,若法院不設界限,未來任何總統都可能以“國家緊急”為由繞過國會,任意征關稅、凍結或調配資金。

美國的權力製衡能夠防止獨裁者出現,但是美國人民相應也需要付出效率相對低的代價。

川普本人稱此案為“國家曆史上最重要的案件之一”,並警告若判決不利,將“對美國經濟造成災難性影響”。他強調,這些關稅“為美國帶來了數千億美元的收入”,並“有助於削減赤字”。

英國殖民者因為稅收不公曾經誘發美國獨立戰爭,從而丟了美國殖民地。若法院認定關稅就是“稅”,那麽川普律師在辯論中將處於不利的地位,因為憲法明確將征稅權賦予國會。在英文中Duty與tariff (關稅) 幾乎同義,所以美國憲法中也將關稅權歸國會。

美國憲法:“Article I, Section 8. The Congress shall have Power To lay and collect Taxes, Duties, Imposts and Excises, to pay the Debts and provide for the common Defence and general Welfare of the United States; but all Duties, Imposts and Excises shall be uniform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國會有權征收和收取稅款、關稅、進口稅及消費稅,以償還國債,保障合眾國的共同防禦與普遍福利;但所有關稅、進口稅與消費稅在全國範圍內應保持一致。”

如果最終判決川普敗訴,現行關稅被判無效,需由國會重新立法授權,現在共和黨控製著參眾兩院。已征收的部分關稅需要退還給企業,任何總統都必須在國會明確授權下,方能以關稅作為經濟或外交手段。

但是即便川普在此案中受挫,有些專家認為川普增加的一些關稅仍然會存在,白宮仍可依據 1962年《貿易擴張法》 或 1974年《貿易法》 等其他法案實施有限的關稅措施。再加上憲法學界的“重大問題原則(major questions doctrine)”日益強化,法院仍可能為行政部門保留一定的彈性空間。

川普已經使美國多收了900億美元的關稅,我不認為美國會大規模還關稅,因為那會亂成一團的。如果美國真還了,我會很吃驚。這次關健是征稅規模或幅度太大,企業或州政府上告。上屆川普政府增加關稅有限,一點問題都沒有。

我也不喜歡法院過度限製行政,他們怎麽不管那麽多國家長期對美國的超高關稅,川普的對等關稅隻代表著美國的反擊。

哈佛校友:“波士頓華裔市長Michelle Wu再次成功當選市長。她在波士頓做的太受歡迎了,以至於和黨都不敢派人出來和她compete。主黨這次新人輩出啊[Party] 今年很多亞裔參選,數名亞裔成功創造曆史,都是主黨。而且波士頓還是全美最安全,醫療和教育都是最好的城市之一[愉快]”

我的回答:“當然應該為吳家兒女在美國政壇出彩道賀,但是波士頓是個充滿欺騙的地方,從Patriots 到Red Sox,做假成風[偷笑][呲牙]。哈佛人的特點是自我感覺好,喜歡用“最”,其實那校園是“臭”的很。有位在WashU得博士的哈佛老爸去波士頓看兒子,兒子說:“你早己知道哈佛校園比WashU差很遠[偷笑][呲牙][強]””

同濟美國牛人:“哈佛院士論文造假被我抓住揭批都隻有裝孫子不還嘴。我還抓了好幾波偷我科學發現的小偷,他們都是在哈佛時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