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雲知道:何維淩傳(11)

馮墟 (2025-11-06 18:51:35) 評論 (11)
最早上維淩家的,不隻薑洪一人,還有他的搭檔陳子明。陳子明是四五運動英雄,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80級研究生,學分子生物學,同時擔任研究生院研究生會主席。80年他競選海澱區人大代表,也當選了。

薑洪、陳子明想成立自己的組織,向維淩請教怎樣協調內部關係。維淩答,不背後說人壞話,好事兒自己往後稍(shào)。維淩個人的原則是,深攻讀、廣交遊、不出頭。他跟薑、陳二人傾蓋如故,關係處得非常融洽。發展組內人大校友較多,對薑洪看法不好,維淩也沒辦法。85年前後,薑、陳二人鬧翻。薑洪後來也對維淩不滿,認為他幫諮先生太多。維淩沒見怪,89年5月主辦第三代高層俱樂部,參加者有唐若昕、唐欣、白若冰、王岐山、李湘魯、陳小魯、秦曉、劉京、賈虹生等,也請了薑洪。學潮高峰,薑洪參加了維淩的斡旋活動,搶功,引起李凡不滿。維淩說,都什麽時候了,還在乎這些?

薑洪走了陳元路線,後來進入建製,當上國家行政學院教務長、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子明(1952-2014)始終不忘初心,87年成立北京社會經濟科學研究所,88年主辦《經濟學周報》,89年10月被捕、2002年刑滿,2004年創辦《改造與建設》網站,2014年死於胰腺癌。

王軍濤讀中學時就參加了四五運動,遭到關押。他是維淩北大技術物理係78級小師弟,入學後作為四五英雄當選團中央候補委員。他上維淩家多次,是維淩非建製派朋友中年齡最小的、但最堅定,對共產黨一開始就不抱希望,基本沒有合作意願。他觀點一旦形成,便無可更改,維淩領教過他這個特點。

79年王軍濤去見胡耀邦,兩人談了幾個鍾頭。王軍濤說我反對抓魏京生,耀邦顧左右而言他,“我想改革,想得牙都疼了。”耀邦說,你有理想、知識、熱情、精力,但不現實、太急躁。王軍濤還見過胡喬木,談腐敗問題。胡喬木說腐敗哪個朝代都有,解決不了。王軍濤認為他冥頑不化,我倒認為在這個問題上,他實事求是。我擁護腐敗。

王軍濤跟維淩討論問題,時有爭論,但彼此尊重。王軍濤雖然是幹部子弟,但對特權問題認識較深,讚同維淩的平滑過渡、漸進理論。每次見維淩,都勸他“振臂一呼”,不要滿足於“通天”。

學潮當中,體改所副所長李峻說,王軍濤是廣場靜坐絕食的後台指揮。維淩想起其人頑固,暗暗叫苦。其實王軍濤沒那麽死腦筋,後來表示歡迎他斡旋,但斡旋剛有進展,維淩就被抓了。維淩被抓後,王軍濤往他家打過電話。90年11月王軍濤在湖南長沙被抓,那時維淩剛放出來。王軍濤94年保外就醫,流亡美國。2010年任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共同主席,終於完成了維淩、諮先生夢想的建黨大業。完成了嗎?有時夢想的實現,不啻夢想的幻滅。

維淩學潮末期被抓,自己也成了非建製派,比薑洪都還非建製。按他自己的話說,知識精英中建製派和非建製派的分野已失去意義,殊途同歸。

四簽名

改革之初,發展組外,有所謂“四君子”,起初稱作“四簽名”,上呈的報告由四個人聯名,黃江南、朱嘉明、王岐山和翁永曦。發展組突破農村改革,四君子鼓吹城市改革。四君子合作持續時間隻有一兩年,因為城市改革碰壁,其中兩位轉向農村。

四人各有所長,黃江南的頭,朱嘉明的手,王岐山的腿,翁永曦的嘴。黃江南腦子好,點子多。朱嘉明不但口才好,更重要的筆頭雄健。王岐山嶽父是姚依林,所到之處,暢通無阻。翁永曦的嘴含英咀華,給首長匯報能抓住要害,像諮先生。

維淩見黃、朱、翁三人,最早是在79年底《中國農民報》社那場碰頭會上。

翁永曦爭強好勝,語不驚人死不休。中學時代造走資派的反,上山下鄉不甘人後。在東北農場苦幹,被推薦上了北大國際政治係。75年批鄧,他不知深淺,口誅筆伐。民主牆時他躍躍欲試,得知上麵正在收網,居然搖身一變,支持“強化專政”。

翁永曦是最早受重用的,杜潤生看重他,胡、趙、萬批準,一年之內,連升三級,從一般辦事員、聯絡室主任(局級)到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副部級)。才34歲,怎麽不叫人眼紅呢?他中學同學、一幫北京市委幹部子弟、以賈岩岩為首,向鄧小平告發他曾經積極批鄧,當年女友手裏還捏著他一封信,他誓言跟中國的鄧納吉血戰到底。他升副部不到一年,鄧納吉就下令把他一擼到底。

翁永曦是柯雲路小說《新星》的原型。他升副部,萬裏讓他先下基層,帶職到安徽鳳陽當縣委書記。行前他谘詢維淩他們,維淩告誡他不要卷入當地糾紛。他到了鳳陽,跟“不正之風”死磕,全縣幹部都指著他倒黴,不久如願以償。

諮先生跟翁永曦有瑜亮情節,這個時候反倒到鄧力群那兒幫他求情。鄧力群又怎能違抗鄧小平的命令?杜潤生、萬裏乃至胡耀邦都想保他,拖了一年沒有執行。他以為沒事,上《人民日報》,上中央電視台,頭銜仍是副主任。告發者再告,鄧小平生氣了。翁永曦回到北京,養病、讀書、盡孝。賈岩岩維淩也認識,也沒落著好,遭到報複。兩敗俱傷,都在家賦閑了幾年,然後經商。

翁永曦前腳到鳳陽,王岐山後腳就填補空當——聯絡室主任。

八十年代初的一天,維淩在朋友陳慶立、陳必陶兄弟家裏侃山。突突突突,門口來了輛日產摩托。騎士拿著頭盔走進來,並不寒暄,一進來就接著維淩關於第三代人的話題,“這代人是受創傷的一代,也是探索的一代,必將是大有作為的一代。”不同凡響,很對維淩胃口。互通姓名,才知道,他叫王岐山。

王岐山是老五屆中學生。在延安插隊,跟姚明珊在一起。姚依林正受衝擊,王岐山將姚明珊照顧得無微不至。姚依林複出擔任要職,王岐山注定扶姚直上。四簽名,沒有王岐山,就是白簽。

王岐山既屬太子黨,也算知識精英。他能幹,但不似翁永曦才氣逼人,也不像朱嘉明、黃江南傲氣。笑臉常掛,還算真誠。各種奇談怪論,經他加工、重新包裝,常讓人點頭稱是。他善於辨別政治風向。理論務虛會期間,他對維淩講,批毛就是批共產黨,再批就批到共產黨頭上了。果然,上麵踩刹車。王岐山不愧是共產黨的乘龍快婿。85年春在蛇口,金觀濤說,“王岐山是政治活動家,何維淩是社會活動家。”金觀濤《走向未來》叢書請王岐山當常務編委,是尋求保護;二十一世紀研究院,也是倚靠王岐山。

有人說杜潤生重用王岐山,是在趙紫陽和姚依林之間玩平衡。王岐山替杜潤生聯係發展組,85年成立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所,他當第一任所長,收編了十幾名發展組成員,包括鄧英淘、周其仁、羅小朋、陳錫文、杜鷹、高山、白南生、白若冰、張木生等。王岐山有手段,鄧英淘不喜歡他,但真到了他手下,也相安無事。

維淩跟王岐山沒有深交,也沒有衝突,彼此尊重。諮先生跟王岐山明爭暗鬥,但麵子上過得去。王岐山臉上掛笑,諮先生也繞不過他。李湘魯跟王岐山磕磕碰碰,但沒撕破臉。

2012-17年間王岐山擔任政治局常委,幫習近平反腐,其個人權力達到頂峰。一個知識精英,卻自願替一個半文盲衝鋒陷陣、清除異己、鞏固權力。善於辨別政治風向的他,十九大被習近平拋棄,離開權力中樞。2016年7月16日,王岐山召集舊部,“這是跟大家最後一次見麵聚餐,以後應該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我也老了,沒有能力再為大家撐傘擋雨,大家好自為之。”2020年其多年好友、原華遠集團董事長任誌強被判18年徒刑。2022-24年其舊屬董宏、田惠宇、範一飛都被判處死緩。以前是王岐山清算別人,現在別人在清算他的人。

黃江南和朱嘉明都是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78級研究生。

黃江南七十年代末提出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周期性危機理論。計劃經濟的本質決定了其中基本建設和長線投資比例過重、周期過長,導致事後財政收支失衡、產業比例失調,造成經濟危機,不得不停止發展、實施調整。這是計劃經濟結構的痼疾,大致以5-8年為周期不斷發作。

這個理論基本符合實際,但未必因為基本建設和長線投資,中央其它高瞻遠矚的計劃也會導致周期性失調。遠的不說,中國政府2016年2月發文件說,前幾年因為經濟增速放緩、能源結構調整,煤炭需求大幅下降,供給能力持續過剩,供求關係嚴重失衡,導致企業效益普遍下滑,市場競爭秩序混亂,安全生產隱患加大。煤炭產能過剩,這是周期的起點、波峰。

文件要求用3-5年時間,適度減少煤礦數量,較大幅度壓縮煤炭產能。煤炭去產能的後果,到2020年冬開始顯現,城市出現煤炭短缺,供暖受限,電廠缺煤,造成電力供應不足,工廠停工,電梯停用。煤炭產能不足,這是周期的波穀。煤炭從產能過剩到產能不足——黨中央的決策始終是正確的,中間大致間隔4年時間。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這種周期性失調不會停止。黃江南早就把其中道理給琢磨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