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對大衛王酒店恐怖襲擊的直接反應,英國政府采取了加強安全的軍隊與警察行動措施“鯊魚行動”(Operation Shark),對特拉維夫和雅法等地實施大規模搜索、戒嚴、逮捕。整個特拉維夫市和雅法猶太區被封鎖,逐棟建築物進行搜查,除老人和兒童外的所有猶太人都被抓走審訊。英國選擇搜索特拉維夫,是因為有錯誤情報稱襲擊者來自特拉維夫,而實際上他們的基地是耶路撒冷。從1946年7月30日到8月2日,“鯊魚行動”期間英軍搜查了數萬座建築物,對大部分猶太居民進行了篩查。特拉維夫實行每天22小時的宵禁,居民每天晚上隻允許離開家兩個小時。總共逮捕了787人,據前伊爾貢高級指揮成員什穆埃爾·卡茨(Shmuel Katz)稱,這次行動成功逮捕了“地下武裝伊爾貢和萊希的所有領導成員”。後來的以色列四屆總理萊希領導人伊紮克·沙米爾混入猶太居民中險些逃脫,因為其濃厚的眉毛被英國警察認出逮捕;後來的以色列兩屆總理伊爾貢領導人梅納赫姆·貝京,躲在自家牆內的一個秘密隔間裏逃脫了追捕。
英國軍隊在“鯊魚行動”期間把守特拉維夫的一個十字路口

在“鯊魚行動”期間,由英國陸軍傘兵團士兵看守的猶太平民等待接受審訊
大衛王酒店爆炸事件發生後,駐巴勒斯坦英軍總司令伊夫林·巴克爵士(Sir Evelyn Barker)命令:作為回應,所有英國人員必須抵製猶太機構、餐館、商店和私人住宅,任何英國士兵都不得與任何猶太人進行社交,“我理解這些措施會給我們的部隊帶來一些困難,但我確信,如果我能充分向士兵們解釋,他們會理解這種的行為,以最不喜歡的方式懲罰猶太人,他們會搜猶太人的口袋,表現出我們對他們的蔑視!”
巴克爵士在給其他人的信中發表了許多反猶太主義言論,猶太事務局不斷向英國政府抱怨英國士兵的反猶太言論:“他們經常說‘該死的猶太人’或‘豬’,有時高喊‘希特勒萬歲’,承諾他們將完成希特勒已經開始的事情。”丘吉爾寫道,“大多數駐巴勒斯坦的英國軍官都強烈支持阿拉伯人。”
英國政府動用大量軍隊與警察,采取聲勢浩大“阿加莎行動”和“鯊魚行動”,嚴厲鎮壓猶太抵抗運動,在英國軍警強力打擊下,猶太叛亂分子骨幹力量損失慘重,猶太複國主義組織的暴力恐怖行動不得不有所收斂。巴勒斯坦猶太事務局決定繼續采取兩麵手法,宣布結束猶太抵抗運動,於8月23日正式解散聯合抵抗運動聯盟。從那時起,巴勒斯坦猶太事務局屬下的主流準軍事組織哈加納,將目標集中於幫助非法移民,偶爾與阻止非法移民的英國軍警發生衝突;而另外兩個準軍事組伊爾貢和萊希,仍然集中於針對英國的持續恐怖襲擊行動。猶太事務局則繼續公開譴責伊爾貢和萊希的行動,但不會采取行動鎮壓這兩個組織。
“阿加莎行動”和“鯊魚行動”之後,英國巴勒斯坦托管地相對平靜僅一個多月。
1946年9月,猶太叛亂分子恐怖襲擊再次爆發。9月9日,萊希實施了兩起暗殺事件:英國陸軍情報官員德斯蒙德·多蘭(Desmond Doran)在家中遭手榴彈襲擊身亡,負責逮捕萊希領導人伊紮克·沙米爾的英國警長T.G. 馬丁(T.G. Martin)在網球場被刺殺。9月10日淩晨,佩塔提克瓦附近猶太叛亂分子用衝鋒槍火力伏擊軍車,導致一名英國士兵身亡。9月20日,海法火車站遭到炸彈襲擊,兩天後,一名英國士兵在特拉維夫被槍殺。一名英國士兵在騎摩托車從呂達前往內坦亞的途中被殺死。
1946年10月,猶太叛亂分子開始使用地雷伏擊英國車輛。整個十月,八名英國士兵被地雷炸死。除了地雷以外,叛亂分子還以把炸彈藏在垃圾桶、商店門口等方式,殺死了兩名英國警察。此外,在耶路撒冷針對兩名英國飛行員的槍擊事件造成一人死亡,另一人重傷;英國警官威廉·布魯斯( William Bruce)在帕爾馬赫的一次暗殺中被刺殺,以報複他虐待猶太囚犯的指控。
10月30日,伊爾貢襲擊了耶路撒冷火車站。英國人事先了解了該計劃,一支警察小組向襲擊者開火,打傷四人,並迫使他們在放置炸藥後撤退。四名襲擊者後來被抓獲,其中包括兩名受傷者。英國警察在試圖拆除炸彈時,因炸彈意外引爆導致一人死亡,車站內部隨後遭到嚴重破壞。
10月31日,意大利的伊爾貢特工炸彈襲擊了英國駐意大利大使館,在使館正門附近放置了兩個裝有定時炸彈的手提箱,大使館和旁邊的一所學校被炸毀,兩名意大利人被炸傷。伊爾貢之所以將使館作為襲擊目標,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是猶太人非法移民進入巴勒斯坦托管地的障礙。伊爾貢的目標是英國大使諾埃爾·查爾斯(Noel Charles),碰巧在襲擊期間正在度假。他曾向英國政府發送了一份備忘錄,建議他們敦促意大利建立出境許可證發放製度,以防止意大利被用作猶太人潛入以色列的通道。他的家在炸彈襲擊中遭到嚴重損壞。在英國的壓力下,意大利警方、憲兵隊和盟軍警察部隊圍捕了眾多貝塔爾組織的成員,該組織從流離失所的猶太難民中招募武裝分子。意大利當局隨後圍捕了九名了伊爾貢嫌疑人,並在羅馬發現了伊爾貢的秘密基地。被捕的伊爾貢成員之一是伊斯雷爾·愛潑斯坦(Israel Epstein) ,他是伊爾貢指揮官梅納赫姆·貝京的兒時好友,曾在伊爾貢高級指揮部從事宣傳和聯絡工作,不過他在試圖逃離拘留時被槍殺。意大利隨後頒布了嚴格的移民改革,英國的反猶情緒也隨之高漲。
被炸成廢墟的英國駐意大利大使館
此次伊爾貢英國使館爆炸案(1946 British Embassy bombing),係伊爾貢在歐洲領土上首次針對英國人員的襲擊,這證實了人們對猶太恐怖主義擴張到巴勒斯坦托管地以外地區的擔憂。
伊爾貢和萊希進而襲擊英國在歐洲的目標,發動了一係列針對包括英國本土目標的恐怖主義行動。1946年末至1947年初,伊爾貢對被占領德國境內的英軍運輸路線進行了一係列破壞性襲擊。大約在同一時期,萊希試圖從一架法國飛來的包機上向英國下議院投擲炸彈;這一企圖在即將實施之前被阻止,因為法國警方發現萊希成員正準備乘坐一架攜帶大型炸彈的飛機穿越英吉利海峽。1946年10月,倫敦發生了多起炸彈爆炸事件,其中一枚發生在倫敦殖民俱樂部,該俱樂部為來自非洲和西印度群島的英國殖民地士兵和學生提供服務。爆炸沒有造成人員死亡,但造成一些軍人受傷。一枚大型炸彈也曾試圖摧毀倫敦的殖民地辦公室,但該炸彈的定時器發生故障。據一位高級警官稱,如果爆炸,造成的死亡率將與大衛王酒店爆炸案相似。約有21枚郵遞炸彈寄給了英國高級政要,包括首相克萊門特·艾德禮、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前首相丘吉爾,甚至時任美國總統哈裏·杜魯門。許多炸彈被截獲,而其他一些炸彈雖然抵達目標,但在引爆前被發現。倫敦甚至還發現了一座伊爾貢地下炸藥工廠。
11月,局勢持續升級。11月9日,三名英國警察被電話引誘進入一所布滿炸藥的房屋後身亡。兩天後,又有兩名警察被炸彈炸死。11月14日,鐵路係統遭到大規模襲擊。 11月17日晚,一輛警車被特拉維夫附近的一個地雷炸毀,四人死亡,三人受傷。襲擊發生後,憤怒的英國軍隊在特拉維夫爆發了騷亂,造成數家咖啡館受損,29名猶太人受傷。接下來的兩天內,一名英國軍官觸地雷爆炸喪生,耶路撒冷的稅務辦公室也遭到炸彈襲擊,一名猶太工人喪生。12月,又有九名英國士兵在針對車輛的地雷襲擊中喪生,另有兩人在薩拉凡德基地前引爆一輛載有定時炸彈的車輛時喪生。
12月29日,伊爾貢進行了一場被稱為“毆打之夜”(Night of the Beatings)的行動。三名伊爾貢成員因為於12月13日參與搶劫銀行而被捕,法院對他們定罪判處重刑。伊爾貢組織成員之一本雅明·金奇 (Binyamin Kimchi) 除監禁外,還被判處18下鞭笞。伊爾貢警告英國人,如果實施鞭打,他們將報複——鞭打英國軍人。金奇於12月28日被實施鞭刑後,第二天,伊爾貢小組開始綁架英國士兵,對他們施以十八下鞭打。在內坦亞,一名英國軍官在一家酒店被綁架,被帶到樹林裏受到鞭打,然後被放回酒店。一名英國士兵在裏雄萊錫安的一家咖啡館被綁架,在街上遭到鞭打;兩名中士在特拉維夫的一家酒店被綁架,綁在公園的一棵樹上,被鞭打十八下。
在行動中,一輛載著五人伊爾貢小隊的汽車撞上了英軍路障,在隨後的交火中,一名伊爾貢成員被打死,其餘四人被俘。英軍車內發現各種武器和兩根鞭子。三名被俘的伊爾貢成員——耶希爾·德雷斯納 (Yehiel Dresner) 、莫迪凱·阿爾卡希 (Mordechai Alkahi ) 和埃利澤·卡沙尼 (Eliezer Kashani ) 隨後被判處死刑,關押在阿卡監獄,於1947年4月16日被處決。1946年12月30日至1947年1月17日,英國在內坦亞、佩塔提克瓦、裏雄萊錫安、特拉維夫和雷霍沃特等地展開搜查行動,發現了少量武器和彈藥。超過6,000人接受了檢查,其中一小部分人被拘留。
進入1947年,伊爾貢和萊希繼續擴大恐怖襲擊行動。1月2日晚發生了一係列襲擊事件。一名英國士兵在莫茨金村遭遇地雷襲擊喪生。耶路撒冷的四個軍事設施遭到手榴彈襲擊。許多車輛下被埋雷,特拉維夫和哈伊姆城附近的警察和軍事設施遭到迫擊炮、炸彈和槍擊襲擊。伊爾貢還襲擊了位於特拉維夫的英國軍事總部,一名猶太警察在襲擊中喪生。伊爾貢成員試圖用火焰噴射器摧毀停在大樓外的裝甲車,英軍向伊爾貢火焰噴射器操作員開火,迫使他們撤退。接下來的幾天裏,三輛軍用和警用車輛被地雷炸毀,造成多人受傷,哈代拉的火車站也遭到襲擊。1月12日,萊希使用一輛停在海法警察局大樓旁邊的卡車進行爆炸襲擊,兩名英國警察和兩名阿拉伯警察被殺,這也是第一次汽車炸彈襲擊,後來一直為中東恐怖分子效仿。
在此期間,英國繼續加強在巴勒斯坦的駐軍,高峰時達十萬英國正規軍隊、四千名巴勒斯坦警察隊。英國人員的行動實行嚴格限製,以減少他們被襲擊的可能。士兵們被指示在離開基地時隻能以不少於四人的群體行走,盡量避開咖啡館。
1月24日,伊爾貢成員多夫·格魯納(Dov Gruner)被耶路撒冷軍事法庭判處死刑後,伊爾貢人綁架了兩名英國人質:一名退役英國少校海·柯林斯(HAI Collins),一名在特拉維夫法庭審理案件時英國法官拉爾夫·溫德姆(Ralph Windham)。英國立即對特拉維夫以及耶路撒冷和海法的大部分地區實施宵禁。在猶太事務局被非正式告知格魯納不會被處決後,兩人被釋放。
1947年2月上旬,英國發起“波利行動”(Operation Polly),從巴勒斯坦撤離所有非必要的英國平民。2月份發生了多起地雷襲擊事件,石油管道遭到破壞。2月19 日,艾因謝梅爾機場發生迫擊炮襲擊,位於海法的巴克萊銀行也遇襲,造成一名英國平民和兩名猶太人死亡。
麵臨日漸頻繁的猶太恐怖分子暴力襲擊,英國巴勒斯坦托管地政府越來越多地威脅要對猶太地區實施戒嚴,以應對持續的叛亂活動。伊爾貢針鋒相對,決定故意挑釁,在巴勒斯坦全境發動新一波恐怖襲擊。
1947年3月1日,伊爾貢在巴勒斯坦各地發動了一係列襲擊,首先襲擊了位於耶路撒冷安全區的戈德史密斯軍官俱樂部。在機關槍的掩護下,伊爾貢突擊隊開著一輛偷來的軍用卡車來到俱樂部,這輛卡車穿過俱樂部附近一個軍用停車場入口周圍鐵絲網防禦的缺口。三名偽裝成英國陸軍的伊爾貢成員從卡車上跳下來,向建築物投擲炸藥包,然後迅速撤退。爆炸對大樓造成嚴重破壞,樓內13人致死。襲擊期間,附近的一輛英國警車被機關槍掃射,造成一名警察死亡,三人受傷。伊爾貢還在城際道路上對英國軍用車輛進行了地雷襲擊。一輛偵察車在海法-雅法公路上引爆地雷,造成兩名士兵死亡;另一名士兵在特拉維夫被地雷炸毀車輛致死。位於哈德拉、帕爾德斯漢納和拜特利德的陸軍倉庫遭到迫擊炮和機關槍的襲擊,海法的一個軍車停車場遭到襲擊,15輛汽車被毀。一係列的襲擊共造成18人死亡,其中包括13名平民。
英國迅速實施宵禁並進行搜查。第二天,當局宣布在特拉維夫大都市區實施戒嚴行動,範圍包括特拉維夫、拉馬特甘、貝內貝拉克、吉夫阿塔伊姆和佩塔提克瓦、沙龍平原以及位於耶路撒冷的四個猶太人區。在特拉維夫地區,該行動代號為“河馬行動”(Operation Hippo);在耶路撒冷地區,該行動代號為“大象行動”(Operation Elephant)。多達30萬猶太人受到影響。戒嚴地區的猶太居民每天除了三個小時外都實行宵禁。民事服務被暫停,對民事刑事犯罪的管轄權從民事法院轉移到軍事法院。大多數電話服務被切斷,禁止駕駛非安全部隊車輛,進出受影響地區需要許可證。英國士兵在整個受影響地區進行了搜查。士兵們被授予治安權力,並被告知一見到違反宵禁的人就開槍射擊。在特拉維夫,行人和駕車者遭到軍隊射擊,一名猶太官員的汽車也被子彈打得千瘡百孔。在耶路撒冷,英國軍隊在戒嚴期間槍殺了兩名猶太平民,其中包括一名站在耶路撒冷家陽台上的四歲女孩。實施戒嚴令的目的既是為了搜查伊爾貢和萊希成員,也是為了給猶太定居點造成經濟損失,作為對猶太事務局和猶太人未能與當局合作鎮壓叛亂的集體懲罰。
戒嚴期宵禁三小時休息期間,英國陸軍車輛在特拉維夫的街道上巡邏
盡管如此,伊爾貢和萊希在戒嚴區內外的襲擊仍在繼續。宣布戒嚴當天,三名英國士兵在海法的卡梅爾山的地雷襲擊中喪生,另一名士兵在哈德拉被地雷炸死。在整個戒嚴期間,對軍事和警察設施和車輛的襲擊以及鐵路破壞仍在繼續。海法市政府的辦公室於3月5日被摧毀,兩天後,伊爾貢突擊隊同時襲擊了特拉維夫的三個目標,其中包括陸軍總部。3月12日,伊爾貢在黎明前襲擊了耶路撒冷施奈勒爾孤兒院的皇家陸軍軍餉營地,該孤兒院位於英國安全區內的戒嚴地區。在突破外圍防禦工事,剪斷鐵絲網後,他們在火力掩護下在設施內設置了炸藥。由此產生的爆炸嚴重損壞了設施,殺死了一名英國士兵。3月14日,海法的一條石油管道和貝爾雅科夫附近的一段鐵路線被炸毀。
戒嚴期間襲擊事件持續不斷,3月1日至13日期間,14名英國人員和15名平民在叛亂分子襲擊中喪生。
戒嚴令於3月17日解除。當局宣布,已有78人因涉嫌叛亂活動而被捕,其中15人被確定為萊希成員,12人為伊爾貢成員,其餘人“有關聯”。戒嚴令導致定居點遭受了估計1,0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
戒嚴令解除後,針對安全部隊的襲擊和石油管道破壞仍在繼續,3月20日拉姆拉的襲擊導致一名軍官死亡,雷霍沃特的一次地雷襲擊導致一名士兵死亡。3月29日,一名英國軍官和一名警察在騎馬時被槍殺。
3月31日淩晨,萊希對石油工業發起了猶太抵抗運動中最具破壞性的襲擊。海法煉油廠內引爆了兩枚炸彈,導致該設施起火。油罐失控燃燒了近三周,直到4月18日火勢才得到控製。4月8日,兩名英國警員在耶路撒冷遭到槍擊,其中一人死亡。特拉維夫、海法和內坦亞發生了一係列伊爾貢襲擊事件。
麵對持續不斷的襲擊,英國人以集體懲罰和死刑作為回應,以重新確立英國政府的權威。4月14 日,當局把110名猶太人驅逐出海法哈達爾哈卡梅爾社區的家中,作為對十天前附近道路上一輛英國吉普車遭到地雷襲擊的集體懲罰。4月16日,四名被判處死刑的伊爾貢戰士在阿卡監獄被處決。第二天,英國當局計劃於4月21日處決伊爾貢戰士梅厄·範斯坦 (Meir Feinstein)和萊希戰士摩西·巴拉紮尼 (Moshe Barazani) 。在耶路撒冷中央監獄等待處決其間,伊爾貢試圖綁架英國人質以挽救他們的生命,但英國人預料到了這一點,因此將幾乎所有部隊限製在軍營或安全區內。伊爾貢遊擊隊在街道上徘徊尋找防範脆弱的士兵,但徒勞無功。然而,伊爾貢確實成功地將一枚手榴彈運給了這兩名待處決者。盡管他們原本計劃用手榴彈殺死劊子手,但在得知拉比將陪他們上絞刑架後,他們在處決前幾個小時擁抱在一起,引爆手榴彈自殺。伊爾貢隨後試圖綁架英國人並絞死以示報複,但始終失敗,最終一群伊爾貢從酒吧抓住了一名英國商人,但在得知他是猶太人後饒了他一條命。
在此期間,伊爾貢和萊希繼續進恐怖襲擊行動。4月18日,一名英國士兵在針對醫療設施襲擊中喪生,兩天後紅十字會倉庫遭到轟炸,造成多名士兵受傷。4月21日,三個地點發生針對軍車的襲擊,兩輛吉普車被炸毀。4月22日,開羅至海法列車出軌後在雷霍沃特附近遭遇襲擊,五名英國士兵和三名平民被殺。另一名士兵在耶路撒冷的襲擊中喪生。4月25日,一輛載有炸彈的麵包車襲擊了位於薩羅納的警察局,造成四名英國警員死亡。第二天,萊希刺殺了海法刑事調查局局長、助理警察局長阿爾伯特·康奎斯特(Albert Conquest)。
1947年5月4日,伊爾貢組織了一場越獄行動(Acre Prison break)。一支偽裝成英國軍車隊的伊爾貢車隊進入阿卡,偽裝成英國士兵的伊爾貢成員用炸藥在阿卡監獄的牆上炸出一個大洞,41名伊爾貢和萊希成員則衝上前帶著偷運給他們的炸藥穿過內門。他們逃跑時點燃了炸藥,導致監獄內進一步混亂。囚犯們趁機從洞口逃脫,登上卡車,然後卡車沿著指定的逃生路線逃離阿卡。與此同時,伊爾貢封鎖小隊在除指定逃生路線外的所有通往阿卡的道路上埋下了地雷,伊爾貢小隊對英國陸軍營地發動迫擊炮襲擊,然後撤退以拖延英軍的反應。五名英國士兵在地雷爆炸中受傷。然而,其中一支阻擊小隊未能及時撤退,被俘虜。第一輛逃生卡車撞上了英國的路障,所有逃亡者被殺或被抓獲,其中一人被友軍誤傷身亡。第二輛卡車突然起火,但仍然成功逃脫。伊爾貢襲擊方共有四人被殺,五人被俘,其中五名逃亡者被殺。在41名越獄者中,有27人成功逃脫。另外還有214名阿拉伯囚犯趁亂逃跑。

被炸出破洞的阿卡監獄圍牆
突襲阿卡監獄兩天後,英軍少校羅伊·法蘭(Major Roy Alexander Farran)指揮的特警部隊綁架的17歲萊希成員亞曆山大·魯博維茨 (Alexander Rubowitz),隨後魯博維茨被法蘭殺害,釀成醜聞。法蘭因這件事受到審判,但被無罪釋放。
伊爾貢和萊希繼續不時發動恐怖襲擊,破壞鐵路,炸彈襲擊公共設施,公路埋地雷,槍擊英國軍警,破壞石油管道。伊爾貢高級指揮部最緊迫的問題是在襲擊阿卡監獄期間,他們有五名成員被抓獲。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將受到審判被判死刑,雖然其中兩人在法律上是未成年人,因此太年輕,不能被絞死,但其他三人,不是未成年人,因此被判處死刑的幾率很大。
伊爾貢立即開始尋找人質來進行交換。兩名警察在海爾茲利亞的一個遊泳池中被綁架,但不久後逃脫。在此期間,哈加納開展了一場被伊爾貢稱為“小狩獵季節”(Little Saison)的戰役。由於聯合國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委員會(United Nations Special Committee on Palestine,UNSCOP)於6月16日抵達巴勒斯坦,調查巴勒斯坦局勢並提出解決方案,哈加納采取行動限製伊爾貢,阻止了伊爾貢的幾次行動。然而,哈加納並沒有像上次“狩獵季節”期間那樣,直接與官方巴勒斯坦安全部隊合作,將地下組織成員交給英國人。聯合國特別報告員抵達的同一天,英國軍事法庭判處三名劫獄被俘伊爾貢成員哈維夫(Avshalom Haviv)、納卡爾(Meir Nakar)和韋斯(Yaakov Weiss)死刑。萊希決定通過襲擊英國人來為亞曆山大·魯博維茨的死報仇時,伊爾貢繼續搜尋人質的行動麵臨著進一步的複雜化。由於擔心英國會采取更多更嚴密的安全措施,尋找人質會更加困難,伊爾貢要求萊希推遲計劃中的襲擊,萊希同意推遲一周。在試圖抓捕一名警察和一名行政官員失敗後,萊希發起了一係列槍擊襲擊。三名英國士兵在特拉維夫的一次襲擊中喪生,一名英國軍官在海法一家咖啡館的襲擊中喪生;四名士兵也在海爾茲利亞的海灘的一次襲擊中受傷。
7月11日,伊爾貢在內坦亞綁架了兩名英國士兵克利福德·馬丁(Clifford Martin)和默文·佩斯(Mervyn Paice),作為交換三名被判處死刑的伊爾貢成員的人質。英國陸軍隨後在內坦亞和周邊地區的二十個猶太人定居點周圍設置了警戒線,行動代號為“老虎行動”(Operation Tiger)。英國軍隊在該地區搜尋人質,哈加納也參與針對兩名人質的搜查。與此同時,猶太事務局要求饒恕三名被定罪的伊爾貢成員的性命。兩名人質被關在一家鑽石工廠下麵的掩體裏,英國安全部隊盡管對工廠進行了兩次搜查,但仍未找到該掩體。
7月,伊爾貢和萊希發起了大規模攻擊,哈加納也對英國采取了行動,帕爾馬赫襲擊了位於卡梅爾山的雷達站,並破壞了英國的一艘運輸船。7月的最後兩周,發生了100多起襲擊事件,造成英國安全部隊13人死亡、77人受傷,僅殺死一名猶太叛亂分子。
7月29日,英國當局在阿卡監獄處決了哈維夫、納卡爾和韋斯。隨後。伊爾貢處決了被他們綁架的人質馬丁和佩斯,還將他們的屍體掛在內坦亞的樹林中進行報複。屍體上被暗藏了爆炸品,當馬丁的屍體被英國人放下時,炸彈爆炸,炸傷了一名英國軍官。
被伊爾貢綁架,吊在樹上絞死的兩名英國士兵人質克利福德·馬丁和默文·佩斯
兩名英軍人質被處決事件引起英國政府、巴勒斯坦安全部隊以及英國公眾和的廣泛憤怒。英國警察在特拉維夫發動了暴亂,造成5名猶太平民死亡、15人受傷。英國爆發了針對此次事件的反猶太騷亂。英國的反應是逮捕了包括特拉維夫、內坦亞和拉馬特甘市長在內的35名猶太政治領導人,未經審判就關押他們,貝塔爾被取締,其總部遭到突襲,軍隊被授權懲罰性拆除猶太人的房屋。8月5日,在例行搜查中發現耶路撒冷的一處猶太人住宅內藏有武器後,該住宅被英國軍警拆除。
該事件被被廣泛視為一個轉折點,最終破滅了英國留在巴勒斯坦的意願。英國國內逐漸形成共識,認為是撤離巴勒斯坦的時候了。
與此同時,伊爾貢對鐵路係統發起了新一波襲擊,一名伊爾貢成員在耶路撒冷皇家空軍駐地的襲擊中喪生。8月5日,伊爾貢轟炸耶路撒冷勞工部大樓,造成3名英國警察死亡。整個八月,英國士兵因為處決人質的事件而廣泛憤怒,猶太平民多次遭到英國軍隊的襲擊。英國軍隊在裏雄萊錫安的軟飲料攤向一群男子開槍,並向前來調查的猶太警察開槍,導致一名猶太男子被殺,一名9歲的兒童在耶路撒冷的一場亂槍中喪生。盡管如此,隨著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衝突逐漸加劇,猶太人和英國人的衝突開始逐漸減弱。
1947年9月,英國內閣決定撤離巴勒斯坦,結束托管,將之交還國際社會——聯合國。但從9月到11月底,仍然發生了一些槍擊和爆炸襲擊事件,導致多名英國士兵和警察死亡。10月底,哈加納與伊爾貢內哄夥並,再次爆發衝突,哈加納在裏雄萊錫安射殺了兩名伊爾貢成員,但衝突最終平息。包括三名女性成員在內的五名萊希成員也在對賴阿納納的安全屋的突擊中被殺,這引發了萊希對英國士兵、警察和平民的報複性殺害。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根據聯合國大會第181號決議中的《聯合國巴勒斯坦分治計劃》,建議將巴勒斯坦分為猶太國家和阿拉伯國家。隨後,托管地就陷入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內戰。盡管哈加納、伊爾貢和萊希的重點是與阿拉伯人作戰,但針對英國的叛亂仍在繼續。1948年2月29日和3月31日,加掛了四節軍用車廂開羅至海法客運快車,兩次遭到猶太複國主義武裝組織萊希的布雷襲擊,史稱“開羅-海法火車爆炸襲擊事件”(Cairo–Haifa train bombings 1948),造成28名英國士兵、40名阿拉伯平民死亡。

被猶太複國主義武裝組織萊希布雷炸翻的列車
巴勒斯坦猶太事務局領導人大衛·本-古裏安在英國宣布結束托管,聯合國根建議將巴勒斯坦分為猶太國家和阿拉伯國家後,立即招兵買馬,竭力擴大屬下準軍事組織哈加納,1947年11月19日,下令所有巴勒斯坦的猶太社區伊舒夫17至25歲的男性和女性都必須服兵役。截至1948年3月底,已有21,000人應征入伍。3月30日,征兵範圍擴大到26至35歲的男性和單身女性。五天後,向所有40歲以下男性發布了總動員令。半年之內,哈加納開始從一支地下民兵組織轉變為擁有十萬之眾的正規軍。
兵強馬壯之後,趁著英國即將撤離巴勒斯坦,軍心渙散,管控真空之際,猶太事務局領導人大衛·本-古裏安推出達萊特計劃(Plan Dalet,意為“D計劃”), 旨在征服托管巴勒斯坦的領土,為建立猶太國做準備。
達萊特軍事計劃係大衛·本-古裏安提出,由哈加納製定,並於1948年3月10日最終確定,隨即實施,標誌著巴勒斯坦戰爭新階段的開始,猶太複國主義軍隊轉向進攻戰略,它是一套旨在控製托管巴勒斯坦,宣布建立猶太國並保衛其邊界和人民(包括邊界外的猶太人口)的指導方針,其目標是在正規阿拉伯軍隊入侵之前啟動。達萊特計劃特別包括控製所有猶太定居點伊舒夫(Yishuv)所在的地區,包括擬議猶太國邊界之外的地區。該計劃的策略包括圍困巴勒斯坦阿拉伯村莊,轟炸城市街區,強迫驅逐居民,以及放火焚燒田地和房屋並在廢墟中引爆炸藥,以阻止他們返回。猶太複國主義軍事單位掌握著待摧毀的街區和村莊以及待驅逐的阿拉伯居民的詳細清單。曆史學家把這一策略描述為旨在驅逐該地區原住民的種族清洗計劃組成部分。
英國撤離巴勒斯坦的數月前,巴勒斯坦托管地內戰中阿拉伯聯盟支持的阿拉伯解放軍,占領了在耶路撒冷至特拉維夫沿線的幾個戰略要點,以阻斷耶路撒冷猶太區的物資供應。到1948年3月時,耶路撒冷與特拉維夫之間的道路已被阻斷,耶路撒冷猶太區被包圍。哈加納發起了納赫雄行動(Operation Nachshon),作為達萊特計劃的一部分,該軍事行動目標是打通被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封鎖的特拉維夫至耶路撒冷公路,向被圍困的耶路撒冷猶太社區提供武器和補給。
納赫雄行動中的哈加納部隊
代爾亞辛(Deir Yassin)為耶路撒冷至特拉維夫沿線的戰略要點之一。1948年4月6日,哈加納攻擊代爾亞辛以北兩公裏處的村莊阿爾蓋斯泰爾,並占據了耶路撒冷與特拉維夫之間的道路。
4月9日,伊爾貢和萊希約120名戰士,與哈加納協同作戰,攻占了代爾亞辛,連夜製造了舉世震驚的代爾亞辛村大屠殺(Deir Yassin massacre),約107名穆斯林村民被槍殺或被手榴彈炸死,其中包括婦孺。一些村民被俘虜至西耶路撒冷遊街示眾,然後被處決。
參與代爾亞辛村屠殺的伊爾貢武裝份子
代爾亞辛村大屠殺受到國際輿論與阿拉伯國家的強烈譴責。猶太當局,包括哈加納、最高拉比團、猶太事務局以及大衛·本-古裏安本人,表麵上都譴責這次襲擊,承認此次行動為大屠殺。猶太事務局甚至向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一世寄信以表譴責、道歉與哀悼之情。
代爾亞辛村發生的殘暴大屠殺的慘景,與隨即傳開的各種傳言,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中引發了巨大的恐慌。隨後4月21日至22日在海法,哈加納通過一天半的戰鬥和心理戰,導致了大規模逃亡。最後,由梅納赫姆·貝京領導的伊爾貢組織向雅法的基礎設施發射了迫擊炮彈。這些軍事行動,加上代爾亞辛事件引發的恐懼,促使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紛紛撤離。到5月1日,即以色列宣布獨立的兩周前,近175,000名巴勒斯坦人(約占總人口25%)已經逃離家園,成為流亡到周邊阿拉伯國家的難民,使以色列在不需作戰和吸收很多阿拉伯人口的情況下,即獲取很多領土。
代爾亞辛村大屠事件為戰爭轉為對猶太人有利的轉折點。萊希領導人伊斯雷爾·伊利達(Israel Eldad)在其回憶錄中稱:“沒有代爾亞辛,以色列國就不會成立”!
4月13日,爆發了阿拉伯武裝實施的哈達薩醫療車隊大屠殺作為報複。為耶路撒冷斯科普斯山哈達薩醫院提供運輸服務的醫療車隊,在路上遭到阿拉伯民兵的狙擊。阿拉伯武裝先是用地雷阻止了車隊的前進,隨後對車上的乘客進行掃射。該事件造成79人死亡,包括兩名在代爾亞辛村受傷的伊爾貢武裝分子、猶太裔醫師、護士、病人、實習生和一名英國士兵。
代爾亞辛村的殘暴屠殺令很多阿拉伯人恐懼,大大加速1948年巴勒斯坦人的驅逐和逃亡,並增強了周邊阿拉伯國家政府幹預的決心。阿拉伯世界對即將建立的猶太國,排斥也達到高峰,導致以色列一建國阿拉伯諸國即向它開戰,繼而發生了第一次中東戰爭。
1948年9月17日,萊希成員在耶路撒冷暗殺了聯合國調停官福克·伯納多特(Count Folke Bernadotte)。福克·伯納多特伯爵,瑞典國王奧斯卡二世次子奧斯卡·貝爾納多特之子。1943年,任瑞典紅十字會副總裁。二戰期間從納粹集中營解救了3.1萬人,其中包括約6,000名猶太人。1948年,他被委任聯合國巴勒斯坦調停官,負責調停第一次以阿戰爭,主張耶路撒冷不屬於以色列,要求聯合國監管以色列的機場及港口,引發以色列拒絕,繼而因之遭刺殺。
聯合國安全理事將此次暗殺事件描述為“一次懦弱的行為,係由一個恐怖犯罪集團實施”。對新成立的以色列政府強烈抗議,要求它嚴懲凶手。
刺殺事件的三天後,以色列政府通過“防範恐怖主義條例”,宣布萊希為恐怖組織。萊希的很多成員被捕,其中包括領導人拿單·耶林-莫爾(Natan Yellin-Mor)和馬蒂蒂亞胡·施穆萊維茨(Matityahu Shmulevitz),兩者被控領導恐怖組織,被分別判處8年和5年徒刑。然而,以色列政府很快宣布大赦萊希成員,這些人便被釋放。
1945年5月二戰結束至1948年5月英國結束托管撤離巴勒斯坦、以色列建國,三年來哈加納、伊爾貢、萊希進行的巴勒斯坦猶太人暴亂運動,通過係統性的暴力恐怖襲擊,綁架、暗殺英國軍官、警察、法官、情報人員,炸毀英軍軍營、鐵路樞紐、警察局、監獄、油庫等基礎設施,造成英國軍警與行政人員370人死亡,逾800人受傷;阿拉伯平民約300人死亡,500人受傷;猶太平民約120人死亡,300人受傷。
2025年11月7日,作於芝加哥西郊
(圖片來自網絡。參照相關論著、報道、維基百科、猶太人大屠殺百科全書、ChatGPT等資料。博文非論文,篇幅限製,不一一注出。)
長文分載。待續。
以色列——被逐出歐洲家園猶太人的無奈歸宿(十五)
橡溪 (2025-11-07 08:18:07) 評論 (0) 作為對大衛王酒店恐怖襲擊的直接反應,英國政府采取了加強安全的軍隊與警察行動措施“鯊魚行動”(Operation Shark),對特拉維夫和雅法等地實施大規模搜索、戒嚴、逮捕。整個特拉維夫市和雅法猶太區被封鎖,逐棟建築物進行搜查,除老人和兒童外的所有猶太人都被抓走審訊。英國選擇搜索特拉維夫,是因為有錯誤情報稱襲擊者來自特拉維夫,而實際上他們的基地是耶路撒冷。從1946年7月30日到8月2日,“鯊魚行動”期間英軍搜查了數萬座建築物,對大部分猶太居民進行了篩查。特拉維夫實行每天22小時的宵禁,居民每天晚上隻允許離開家兩個小時。總共逮捕了787人,據前伊爾貢高級指揮成員什穆埃爾·卡茨(Shmuel Katz)稱,這次行動成功逮捕了“地下武裝伊爾貢和萊希的所有領導成員”。後來的以色列四屆總理萊希領導人伊紮克·沙米爾混入猶太居民中險些逃脫,因為其濃厚的眉毛被英國警察認出逮捕;後來的以色列兩屆總理伊爾貢領導人梅納赫姆·貝京,躲在自家牆內的一個秘密隔間裏逃脫了追捕。
英國軍隊在“鯊魚行動”期間把守特拉維夫的一個十字路口

在“鯊魚行動”期間,由英國陸軍傘兵團士兵看守的猶太平民等待接受審訊
大衛王酒店爆炸事件發生後,駐巴勒斯坦英軍總司令伊夫林·巴克爵士(Sir Evelyn Barker)命令:作為回應,所有英國人員必須抵製猶太機構、餐館、商店和私人住宅,任何英國士兵都不得與任何猶太人進行社交,“我理解這些措施會給我們的部隊帶來一些困難,但我確信,如果我能充分向士兵們解釋,他們會理解這種的行為,以最不喜歡的方式懲罰猶太人,他們會搜猶太人的口袋,表現出我們對他們的蔑視!”
巴克爵士在給其他人的信中發表了許多反猶太主義言論,猶太事務局不斷向英國政府抱怨英國士兵的反猶太言論:“他們經常說‘該死的猶太人’或‘豬’,有時高喊‘希特勒萬歲’,承諾他們將完成希特勒已經開始的事情。”丘吉爾寫道,“大多數駐巴勒斯坦的英國軍官都強烈支持阿拉伯人。”
英國政府動用大量軍隊與警察,采取聲勢浩大“阿加莎行動”和“鯊魚行動”,嚴厲鎮壓猶太抵抗運動,在英國軍警強力打擊下,猶太叛亂分子骨幹力量損失慘重,猶太複國主義組織的暴力恐怖行動不得不有所收斂。巴勒斯坦猶太事務局決定繼續采取兩麵手法,宣布結束猶太抵抗運動,於8月23日正式解散聯合抵抗運動聯盟。從那時起,巴勒斯坦猶太事務局屬下的主流準軍事組織哈加納,將目標集中於幫助非法移民,偶爾與阻止非法移民的英國軍警發生衝突;而另外兩個準軍事組伊爾貢和萊希,仍然集中於針對英國的持續恐怖襲擊行動。猶太事務局則繼續公開譴責伊爾貢和萊希的行動,但不會采取行動鎮壓這兩個組織。
“阿加莎行動”和“鯊魚行動”之後,英國巴勒斯坦托管地相對平靜僅一個多月。
1946年9月,猶太叛亂分子恐怖襲擊再次爆發。9月9日,萊希實施了兩起暗殺事件:英國陸軍情報官員德斯蒙德·多蘭(Desmond Doran)在家中遭手榴彈襲擊身亡,負責逮捕萊希領導人伊紮克·沙米爾的英國警長T.G. 馬丁(T.G. Martin)在網球場被刺殺。9月10日淩晨,佩塔提克瓦附近猶太叛亂分子用衝鋒槍火力伏擊軍車,導致一名英國士兵身亡。9月20日,海法火車站遭到炸彈襲擊,兩天後,一名英國士兵在特拉維夫被槍殺。一名英國士兵在騎摩托車從呂達前往內坦亞的途中被殺死。
1946年10月,猶太叛亂分子開始使用地雷伏擊英國車輛。整個十月,八名英國士兵被地雷炸死。除了地雷以外,叛亂分子還以把炸彈藏在垃圾桶、商店門口等方式,殺死了兩名英國警察。此外,在耶路撒冷針對兩名英國飛行員的槍擊事件造成一人死亡,另一人重傷;英國警官威廉·布魯斯( William Bruce)在帕爾馬赫的一次暗殺中被刺殺,以報複他虐待猶太囚犯的指控。
10月30日,伊爾貢襲擊了耶路撒冷火車站。英國人事先了解了該計劃,一支警察小組向襲擊者開火,打傷四人,並迫使他們在放置炸藥後撤退。四名襲擊者後來被抓獲,其中包括兩名受傷者。英國警察在試圖拆除炸彈時,因炸彈意外引爆導致一人死亡,車站內部隨後遭到嚴重破壞。
10月31日,意大利的伊爾貢特工炸彈襲擊了英國駐意大利大使館,在使館正門附近放置了兩個裝有定時炸彈的手提箱,大使館和旁邊的一所學校被炸毀,兩名意大利人被炸傷。伊爾貢之所以將使館作為襲擊目標,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是猶太人非法移民進入巴勒斯坦托管地的障礙。伊爾貢的目標是英國大使諾埃爾·查爾斯(Noel Charles),碰巧在襲擊期間正在度假。他曾向英國政府發送了一份備忘錄,建議他們敦促意大利建立出境許可證發放製度,以防止意大利被用作猶太人潛入以色列的通道。他的家在炸彈襲擊中遭到嚴重損壞。在英國的壓力下,意大利警方、憲兵隊和盟軍警察部隊圍捕了眾多貝塔爾組織的成員,該組織從流離失所的猶太難民中招募武裝分子。意大利當局隨後圍捕了九名了伊爾貢嫌疑人,並在羅馬發現了伊爾貢的秘密基地。被捕的伊爾貢成員之一是伊斯雷爾·愛潑斯坦(Israel Epstein) ,他是伊爾貢指揮官梅納赫姆·貝京的兒時好友,曾在伊爾貢高級指揮部從事宣傳和聯絡工作,不過他在試圖逃離拘留時被槍殺。意大利隨後頒布了嚴格的移民改革,英國的反猶情緒也隨之高漲。
被炸成廢墟的英國駐意大利大使館
此次伊爾貢英國使館爆炸案(1946 British Embassy bombing),係伊爾貢在歐洲領土上首次針對英國人員的襲擊,這證實了人們對猶太恐怖主義擴張到巴勒斯坦托管地以外地區的擔憂。
伊爾貢和萊希進而襲擊英國在歐洲的目標,發動了一係列針對包括英國本土目標的恐怖主義行動。1946年末至1947年初,伊爾貢對被占領德國境內的英軍運輸路線進行了一係列破壞性襲擊。大約在同一時期,萊希試圖從一架法國飛來的包機上向英國下議院投擲炸彈;這一企圖在即將實施之前被阻止,因為法國警方發現萊希成員正準備乘坐一架攜帶大型炸彈的飛機穿越英吉利海峽。1946年10月,倫敦發生了多起炸彈爆炸事件,其中一枚發生在倫敦殖民俱樂部,該俱樂部為來自非洲和西印度群島的英國殖民地士兵和學生提供服務。爆炸沒有造成人員死亡,但造成一些軍人受傷。一枚大型炸彈也曾試圖摧毀倫敦的殖民地辦公室,但該炸彈的定時器發生故障。據一位高級警官稱,如果爆炸,造成的死亡率將與大衛王酒店爆炸案相似。約有21枚郵遞炸彈寄給了英國高級政要,包括首相克萊門特·艾德禮、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前首相丘吉爾,甚至時任美國總統哈裏·杜魯門。許多炸彈被截獲,而其他一些炸彈雖然抵達目標,但在引爆前被發現。倫敦甚至還發現了一座伊爾貢地下炸藥工廠。
11月,局勢持續升級。11月9日,三名英國警察被電話引誘進入一所布滿炸藥的房屋後身亡。兩天後,又有兩名警察被炸彈炸死。11月14日,鐵路係統遭到大規模襲擊。 11月17日晚,一輛警車被特拉維夫附近的一個地雷炸毀,四人死亡,三人受傷。襲擊發生後,憤怒的英國軍隊在特拉維夫爆發了騷亂,造成數家咖啡館受損,29名猶太人受傷。接下來的兩天內,一名英國軍官觸地雷爆炸喪生,耶路撒冷的稅務辦公室也遭到炸彈襲擊,一名猶太工人喪生。12月,又有九名英國士兵在針對車輛的地雷襲擊中喪生,另有兩人在薩拉凡德基地前引爆一輛載有定時炸彈的車輛時喪生。
12月29日,伊爾貢進行了一場被稱為“毆打之夜”(Night of the Beatings)的行動。三名伊爾貢成員因為於12月13日參與搶劫銀行而被捕,法院對他們定罪判處重刑。伊爾貢組織成員之一本雅明·金奇 (Binyamin Kimchi) 除監禁外,還被判處18下鞭笞。伊爾貢警告英國人,如果實施鞭打,他們將報複——鞭打英國軍人。金奇於12月28日被實施鞭刑後,第二天,伊爾貢小組開始綁架英國士兵,對他們施以十八下鞭打。在內坦亞,一名英國軍官在一家酒店被綁架,被帶到樹林裏受到鞭打,然後被放回酒店。一名英國士兵在裏雄萊錫安的一家咖啡館被綁架,在街上遭到鞭打;兩名中士在特拉維夫的一家酒店被綁架,綁在公園的一棵樹上,被鞭打十八下。
在行動中,一輛載著五人伊爾貢小隊的汽車撞上了英軍路障,在隨後的交火中,一名伊爾貢成員被打死,其餘四人被俘。英軍車內發現各種武器和兩根鞭子。三名被俘的伊爾貢成員——耶希爾·德雷斯納 (Yehiel Dresner) 、莫迪凱·阿爾卡希 (Mordechai Alkahi ) 和埃利澤·卡沙尼 (Eliezer Kashani ) 隨後被判處死刑,關押在阿卡監獄,於1947年4月16日被處決。1946年12月30日至1947年1月17日,英國在內坦亞、佩塔提克瓦、裏雄萊錫安、特拉維夫和雷霍沃特等地展開搜查行動,發現了少量武器和彈藥。超過6,000人接受了檢查,其中一小部分人被拘留。
進入1947年,伊爾貢和萊希繼續擴大恐怖襲擊行動。1月2日晚發生了一係列襲擊事件。一名英國士兵在莫茨金村遭遇地雷襲擊喪生。耶路撒冷的四個軍事設施遭到手榴彈襲擊。許多車輛下被埋雷,特拉維夫和哈伊姆城附近的警察和軍事設施遭到迫擊炮、炸彈和槍擊襲擊。伊爾貢還襲擊了位於特拉維夫的英國軍事總部,一名猶太警察在襲擊中喪生。伊爾貢成員試圖用火焰噴射器摧毀停在大樓外的裝甲車,英軍向伊爾貢火焰噴射器操作員開火,迫使他們撤退。接下來的幾天裏,三輛軍用和警用車輛被地雷炸毀,造成多人受傷,哈代拉的火車站也遭到襲擊。1月12日,萊希使用一輛停在海法警察局大樓旁邊的卡車進行爆炸襲擊,兩名英國警察和兩名阿拉伯警察被殺,這也是第一次汽車炸彈襲擊,後來一直為中東恐怖分子效仿。
在此期間,英國繼續加強在巴勒斯坦的駐軍,高峰時達十萬英國正規軍隊、四千名巴勒斯坦警察隊。英國人員的行動實行嚴格限製,以減少他們被襲擊的可能。士兵們被指示在離開基地時隻能以不少於四人的群體行走,盡量避開咖啡館。
1月24日,伊爾貢成員多夫·格魯納(Dov Gruner)被耶路撒冷軍事法庭判處死刑後,伊爾貢人綁架了兩名英國人質:一名退役英國少校海·柯林斯(HAI Collins),一名在特拉維夫法庭審理案件時英國法官拉爾夫·溫德姆(Ralph Windham)。英國立即對特拉維夫以及耶路撒冷和海法的大部分地區實施宵禁。在猶太事務局被非正式告知格魯納不會被處決後,兩人被釋放。
1947年2月上旬,英國發起“波利行動”(Operation Polly),從巴勒斯坦撤離所有非必要的英國平民。2月份發生了多起地雷襲擊事件,石油管道遭到破壞。2月19 日,艾因謝梅爾機場發生迫擊炮襲擊,位於海法的巴克萊銀行也遇襲,造成一名英國平民和兩名猶太人死亡。
麵臨日漸頻繁的猶太恐怖分子暴力襲擊,英國巴勒斯坦托管地政府越來越多地威脅要對猶太地區實施戒嚴,以應對持續的叛亂活動。伊爾貢針鋒相對,決定故意挑釁,在巴勒斯坦全境發動新一波恐怖襲擊。
1947年3月1日,伊爾貢在巴勒斯坦各地發動了一係列襲擊,首先襲擊了位於耶路撒冷安全區的戈德史密斯軍官俱樂部。在機關槍的掩護下,伊爾貢突擊隊開著一輛偷來的軍用卡車來到俱樂部,這輛卡車穿過俱樂部附近一個軍用停車場入口周圍鐵絲網防禦的缺口。三名偽裝成英國陸軍的伊爾貢成員從卡車上跳下來,向建築物投擲炸藥包,然後迅速撤退。爆炸對大樓造成嚴重破壞,樓內13人致死。襲擊期間,附近的一輛英國警車被機關槍掃射,造成一名警察死亡,三人受傷。伊爾貢還在城際道路上對英國軍用車輛進行了地雷襲擊。一輛偵察車在海法-雅法公路上引爆地雷,造成兩名士兵死亡;另一名士兵在特拉維夫被地雷炸毀車輛致死。位於哈德拉、帕爾德斯漢納和拜特利德的陸軍倉庫遭到迫擊炮和機關槍的襲擊,海法的一個軍車停車場遭到襲擊,15輛汽車被毀。一係列的襲擊共造成18人死亡,其中包括13名平民。
英國迅速實施宵禁並進行搜查。第二天,當局宣布在特拉維夫大都市區實施戒嚴行動,範圍包括特拉維夫、拉馬特甘、貝內貝拉克、吉夫阿塔伊姆和佩塔提克瓦、沙龍平原以及位於耶路撒冷的四個猶太人區。在特拉維夫地區,該行動代號為“河馬行動”(Operation Hippo);在耶路撒冷地區,該行動代號為“大象行動”(Operation Elephant)。多達30萬猶太人受到影響。戒嚴地區的猶太居民每天除了三個小時外都實行宵禁。民事服務被暫停,對民事刑事犯罪的管轄權從民事法院轉移到軍事法院。大多數電話服務被切斷,禁止駕駛非安全部隊車輛,進出受影響地區需要許可證。英國士兵在整個受影響地區進行了搜查。士兵們被授予治安權力,並被告知一見到違反宵禁的人就開槍射擊。在特拉維夫,行人和駕車者遭到軍隊射擊,一名猶太官員的汽車也被子彈打得千瘡百孔。在耶路撒冷,英國軍隊在戒嚴期間槍殺了兩名猶太平民,其中包括一名站在耶路撒冷家陽台上的四歲女孩。實施戒嚴令的目的既是為了搜查伊爾貢和萊希成員,也是為了給猶太定居點造成經濟損失,作為對猶太事務局和猶太人未能與當局合作鎮壓叛亂的集體懲罰。
戒嚴期宵禁三小時休息期間,英國陸軍車輛在特拉維夫的街道上巡邏
盡管如此,伊爾貢和萊希在戒嚴區內外的襲擊仍在繼續。宣布戒嚴當天,三名英國士兵在海法的卡梅爾山的地雷襲擊中喪生,另一名士兵在哈德拉被地雷炸死。在整個戒嚴期間,對軍事和警察設施和車輛的襲擊以及鐵路破壞仍在繼續。海法市政府的辦公室於3月5日被摧毀,兩天後,伊爾貢突擊隊同時襲擊了特拉維夫的三個目標,其中包括陸軍總部。3月12日,伊爾貢在黎明前襲擊了耶路撒冷施奈勒爾孤兒院的皇家陸軍軍餉營地,該孤兒院位於英國安全區內的戒嚴地區。在突破外圍防禦工事,剪斷鐵絲網後,他們在火力掩護下在設施內設置了炸藥。由此產生的爆炸嚴重損壞了設施,殺死了一名英國士兵。3月14日,海法的一條石油管道和貝爾雅科夫附近的一段鐵路線被炸毀。
戒嚴期間襲擊事件持續不斷,3月1日至13日期間,14名英國人員和15名平民在叛亂分子襲擊中喪生。
戒嚴令於3月17日解除。當局宣布,已有78人因涉嫌叛亂活動而被捕,其中15人被確定為萊希成員,12人為伊爾貢成員,其餘人“有關聯”。戒嚴令導致定居點遭受了估計1,0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
戒嚴令解除後,針對安全部隊的襲擊和石油管道破壞仍在繼續,3月20日拉姆拉的襲擊導致一名軍官死亡,雷霍沃特的一次地雷襲擊導致一名士兵死亡。3月29日,一名英國軍官和一名警察在騎馬時被槍殺。
3月31日淩晨,萊希對石油工業發起了猶太抵抗運動中最具破壞性的襲擊。海法煉油廠內引爆了兩枚炸彈,導致該設施起火。油罐失控燃燒了近三周,直到4月18日火勢才得到控製。4月8日,兩名英國警員在耶路撒冷遭到槍擊,其中一人死亡。特拉維夫、海法和內坦亞發生了一係列伊爾貢襲擊事件。
麵對持續不斷的襲擊,英國人以集體懲罰和死刑作為回應,以重新確立英國政府的權威。4月14 日,當局把110名猶太人驅逐出海法哈達爾哈卡梅爾社區的家中,作為對十天前附近道路上一輛英國吉普車遭到地雷襲擊的集體懲罰。4月16日,四名被判處死刑的伊爾貢戰士在阿卡監獄被處決。第二天,英國當局計劃於4月21日處決伊爾貢戰士梅厄·範斯坦 (Meir Feinstein)和萊希戰士摩西·巴拉紮尼 (Moshe Barazani) 。在耶路撒冷中央監獄等待處決其間,伊爾貢試圖綁架英國人質以挽救他們的生命,但英國人預料到了這一點,因此將幾乎所有部隊限製在軍營或安全區內。伊爾貢遊擊隊在街道上徘徊尋找防範脆弱的士兵,但徒勞無功。然而,伊爾貢確實成功地將一枚手榴彈運給了這兩名待處決者。盡管他們原本計劃用手榴彈殺死劊子手,但在得知拉比將陪他們上絞刑架後,他們在處決前幾個小時擁抱在一起,引爆手榴彈自殺。伊爾貢隨後試圖綁架英國人並絞死以示報複,但始終失敗,最終一群伊爾貢從酒吧抓住了一名英國商人,但在得知他是猶太人後饒了他一條命。
在此期間,伊爾貢和萊希繼續進恐怖襲擊行動。4月18日,一名英國士兵在針對醫療設施襲擊中喪生,兩天後紅十字會倉庫遭到轟炸,造成多名士兵受傷。4月21日,三個地點發生針對軍車的襲擊,兩輛吉普車被炸毀。4月22日,開羅至海法列車出軌後在雷霍沃特附近遭遇襲擊,五名英國士兵和三名平民被殺。另一名士兵在耶路撒冷的襲擊中喪生。4月25日,一輛載有炸彈的麵包車襲擊了位於薩羅納的警察局,造成四名英國警員死亡。第二天,萊希刺殺了海法刑事調查局局長、助理警察局長阿爾伯特·康奎斯特(Albert Conquest)。
1947年5月4日,伊爾貢組織了一場越獄行動(Acre Prison break)。一支偽裝成英國軍車隊的伊爾貢車隊進入阿卡,偽裝成英國士兵的伊爾貢成員用炸藥在阿卡監獄的牆上炸出一個大洞,41名伊爾貢和萊希成員則衝上前帶著偷運給他們的炸藥穿過內門。他們逃跑時點燃了炸藥,導致監獄內進一步混亂。囚犯們趁機從洞口逃脫,登上卡車,然後卡車沿著指定的逃生路線逃離阿卡。與此同時,伊爾貢封鎖小隊在除指定逃生路線外的所有通往阿卡的道路上埋下了地雷,伊爾貢小隊對英國陸軍營地發動迫擊炮襲擊,然後撤退以拖延英軍的反應。五名英國士兵在地雷爆炸中受傷。然而,其中一支阻擊小隊未能及時撤退,被俘虜。第一輛逃生卡車撞上了英國的路障,所有逃亡者被殺或被抓獲,其中一人被友軍誤傷身亡。第二輛卡車突然起火,但仍然成功逃脫。伊爾貢襲擊方共有四人被殺,五人被俘,其中五名逃亡者被殺。在41名越獄者中,有27人成功逃脫。另外還有214名阿拉伯囚犯趁亂逃跑。

被炸出破洞的阿卡監獄圍牆
突襲阿卡監獄兩天後,英軍少校羅伊·法蘭(Major Roy Alexander Farran)指揮的特警部隊綁架的17歲萊希成員亞曆山大·魯博維茨 (Alexander Rubowitz),隨後魯博維茨被法蘭殺害,釀成醜聞。法蘭因這件事受到審判,但被無罪釋放。
伊爾貢和萊希繼續不時發動恐怖襲擊,破壞鐵路,炸彈襲擊公共設施,公路埋地雷,槍擊英國軍警,破壞石油管道。伊爾貢高級指揮部最緊迫的問題是在襲擊阿卡監獄期間,他們有五名成員被抓獲。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將受到審判被判死刑,雖然其中兩人在法律上是未成年人,因此太年輕,不能被絞死,但其他三人,不是未成年人,因此被判處死刑的幾率很大。
伊爾貢立即開始尋找人質來進行交換。兩名警察在海爾茲利亞的一個遊泳池中被綁架,但不久後逃脫。在此期間,哈加納開展了一場被伊爾貢稱為“小狩獵季節”(Little Saison)的戰役。由於聯合國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委員會(United Nations Special Committee on Palestine,UNSCOP)於6月16日抵達巴勒斯坦,調查巴勒斯坦局勢並提出解決方案,哈加納采取行動限製伊爾貢,阻止了伊爾貢的幾次行動。然而,哈加納並沒有像上次“狩獵季節”期間那樣,直接與官方巴勒斯坦安全部隊合作,將地下組織成員交給英國人。聯合國特別報告員抵達的同一天,英國軍事法庭判處三名劫獄被俘伊爾貢成員哈維夫(Avshalom Haviv)、納卡爾(Meir Nakar)和韋斯(Yaakov Weiss)死刑。萊希決定通過襲擊英國人來為亞曆山大·魯博維茨的死報仇時,伊爾貢繼續搜尋人質的行動麵臨著進一步的複雜化。由於擔心英國會采取更多更嚴密的安全措施,尋找人質會更加困難,伊爾貢要求萊希推遲計劃中的襲擊,萊希同意推遲一周。在試圖抓捕一名警察和一名行政官員失敗後,萊希發起了一係列槍擊襲擊。三名英國士兵在特拉維夫的一次襲擊中喪生,一名英國軍官在海法一家咖啡館的襲擊中喪生;四名士兵也在海爾茲利亞的海灘的一次襲擊中受傷。
7月11日,伊爾貢在內坦亞綁架了兩名英國士兵克利福德·馬丁(Clifford Martin)和默文·佩斯(Mervyn Paice),作為交換三名被判處死刑的伊爾貢成員的人質。英國陸軍隨後在內坦亞和周邊地區的二十個猶太人定居點周圍設置了警戒線,行動代號為“老虎行動”(Operation Tiger)。英國軍隊在該地區搜尋人質,哈加納也參與針對兩名人質的搜查。與此同時,猶太事務局要求饒恕三名被定罪的伊爾貢成員的性命。兩名人質被關在一家鑽石工廠下麵的掩體裏,英國安全部隊盡管對工廠進行了兩次搜查,但仍未找到該掩體。
7月,伊爾貢和萊希發起了大規模攻擊,哈加納也對英國采取了行動,帕爾馬赫襲擊了位於卡梅爾山的雷達站,並破壞了英國的一艘運輸船。7月的最後兩周,發生了100多起襲擊事件,造成英國安全部隊13人死亡、77人受傷,僅殺死一名猶太叛亂分子。
7月29日,英國當局在阿卡監獄處決了哈維夫、納卡爾和韋斯。隨後。伊爾貢處決了被他們綁架的人質馬丁和佩斯,還將他們的屍體掛在內坦亞的樹林中進行報複。屍體上被暗藏了爆炸品,當馬丁的屍體被英國人放下時,炸彈爆炸,炸傷了一名英國軍官。
被伊爾貢綁架,吊在樹上絞死的兩名英國士兵人質克利福德·馬丁和默文·佩斯
兩名英軍人質被處決事件引起英國政府、巴勒斯坦安全部隊以及英國公眾和的廣泛憤怒。英國警察在特拉維夫發動了暴亂,造成5名猶太平民死亡、15人受傷。英國爆發了針對此次事件的反猶太騷亂。英國的反應是逮捕了包括特拉維夫、內坦亞和拉馬特甘市長在內的35名猶太政治領導人,未經審判就關押他們,貝塔爾被取締,其總部遭到突襲,軍隊被授權懲罰性拆除猶太人的房屋。8月5日,在例行搜查中發現耶路撒冷的一處猶太人住宅內藏有武器後,該住宅被英國軍警拆除。
該事件被被廣泛視為一個轉折點,最終破滅了英國留在巴勒斯坦的意願。英國國內逐漸形成共識,認為是撤離巴勒斯坦的時候了。
與此同時,伊爾貢對鐵路係統發起了新一波襲擊,一名伊爾貢成員在耶路撒冷皇家空軍駐地的襲擊中喪生。8月5日,伊爾貢轟炸耶路撒冷勞工部大樓,造成3名英國警察死亡。整個八月,英國士兵因為處決人質的事件而廣泛憤怒,猶太平民多次遭到英國軍隊的襲擊。英國軍隊在裏雄萊錫安的軟飲料攤向一群男子開槍,並向前來調查的猶太警察開槍,導致一名猶太男子被殺,一名9歲的兒童在耶路撒冷的一場亂槍中喪生。盡管如此,隨著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衝突逐漸加劇,猶太人和英國人的衝突開始逐漸減弱。
1947年9月,英國內閣決定撤離巴勒斯坦,結束托管,將之交還國際社會——聯合國。但從9月到11月底,仍然發生了一些槍擊和爆炸襲擊事件,導致多名英國士兵和警察死亡。10月底,哈加納與伊爾貢內哄夥並,再次爆發衝突,哈加納在裏雄萊錫安射殺了兩名伊爾貢成員,但衝突最終平息。包括三名女性成員在內的五名萊希成員也在對賴阿納納的安全屋的突擊中被殺,這引發了萊希對英國士兵、警察和平民的報複性殺害。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根據聯合國大會第181號決議中的《聯合國巴勒斯坦分治計劃》,建議將巴勒斯坦分為猶太國家和阿拉伯國家。隨後,托管地就陷入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內戰。盡管哈加納、伊爾貢和萊希的重點是與阿拉伯人作戰,但針對英國的叛亂仍在繼續。1948年2月29日和3月31日,加掛了四節軍用車廂開羅至海法客運快車,兩次遭到猶太複國主義武裝組織萊希的布雷襲擊,史稱“開羅-海法火車爆炸襲擊事件”(Cairo–Haifa train bombings 1948),造成28名英國士兵、40名阿拉伯平民死亡。

被猶太複國主義武裝組織萊希布雷炸翻的列車
巴勒斯坦猶太事務局領導人大衛·本-古裏安在英國宣布結束托管,聯合國根建議將巴勒斯坦分為猶太國家和阿拉伯國家後,立即招兵買馬,竭力擴大屬下準軍事組織哈加納,1947年11月19日,下令所有巴勒斯坦的猶太社區伊舒夫17至25歲的男性和女性都必須服兵役。截至1948年3月底,已有21,000人應征入伍。3月30日,征兵範圍擴大到26至35歲的男性和單身女性。五天後,向所有40歲以下男性發布了總動員令。半年之內,哈加納開始從一支地下民兵組織轉變為擁有十萬之眾的正規軍。
兵強馬壯之後,趁著英國即將撤離巴勒斯坦,軍心渙散,管控真空之際,猶太事務局領導人大衛·本-古裏安推出達萊特計劃(Plan Dalet,意為“D計劃”), 旨在征服托管巴勒斯坦的領土,為建立猶太國做準備。
達萊特軍事計劃係大衛·本-古裏安提出,由哈加納製定,並於1948年3月10日最終確定,隨即實施,標誌著巴勒斯坦戰爭新階段的開始,猶太複國主義軍隊轉向進攻戰略,它是一套旨在控製托管巴勒斯坦,宣布建立猶太國並保衛其邊界和人民(包括邊界外的猶太人口)的指導方針,其目標是在正規阿拉伯軍隊入侵之前啟動。達萊特計劃特別包括控製所有猶太定居點伊舒夫(Yishuv)所在的地區,包括擬議猶太國邊界之外的地區。該計劃的策略包括圍困巴勒斯坦阿拉伯村莊,轟炸城市街區,強迫驅逐居民,以及放火焚燒田地和房屋並在廢墟中引爆炸藥,以阻止他們返回。猶太複國主義軍事單位掌握著待摧毀的街區和村莊以及待驅逐的阿拉伯居民的詳細清單。曆史學家把這一策略描述為旨在驅逐該地區原住民的種族清洗計劃組成部分。
英國撤離巴勒斯坦的數月前,巴勒斯坦托管地內戰中阿拉伯聯盟支持的阿拉伯解放軍,占領了在耶路撒冷至特拉維夫沿線的幾個戰略要點,以阻斷耶路撒冷猶太區的物資供應。到1948年3月時,耶路撒冷與特拉維夫之間的道路已被阻斷,耶路撒冷猶太區被包圍。哈加納發起了納赫雄行動(Operation Nachshon),作為達萊特計劃的一部分,該軍事行動目標是打通被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封鎖的特拉維夫至耶路撒冷公路,向被圍困的耶路撒冷猶太社區提供武器和補給。
納赫雄行動中的哈加納部隊
代爾亞辛(Deir Yassin)為耶路撒冷至特拉維夫沿線的戰略要點之一。1948年4月6日,哈加納攻擊代爾亞辛以北兩公裏處的村莊阿爾蓋斯泰爾,並占據了耶路撒冷與特拉維夫之間的道路。
4月9日,伊爾貢和萊希約120名戰士,與哈加納協同作戰,攻占了代爾亞辛,連夜製造了舉世震驚的代爾亞辛村大屠殺(Deir Yassin massacre),約107名穆斯林村民被槍殺或被手榴彈炸死,其中包括婦孺。一些村民被俘虜至西耶路撒冷遊街示眾,然後被處決。
參與代爾亞辛村屠殺的伊爾貢武裝份子
代爾亞辛村大屠殺受到國際輿論與阿拉伯國家的強烈譴責。猶太當局,包括哈加納、最高拉比團、猶太事務局以及大衛·本-古裏安本人,表麵上都譴責這次襲擊,承認此次行動為大屠殺。猶太事務局甚至向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一世寄信以表譴責、道歉與哀悼之情。
代爾亞辛村發生的殘暴大屠殺的慘景,與隨即傳開的各種傳言,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中引發了巨大的恐慌。隨後4月21日至22日在海法,哈加納通過一天半的戰鬥和心理戰,導致了大規模逃亡。最後,由梅納赫姆·貝京領導的伊爾貢組織向雅法的基礎設施發射了迫擊炮彈。這些軍事行動,加上代爾亞辛事件引發的恐懼,促使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紛紛撤離。到5月1日,即以色列宣布獨立的兩周前,近175,000名巴勒斯坦人(約占總人口25%)已經逃離家園,成為流亡到周邊阿拉伯國家的難民,使以色列在不需作戰和吸收很多阿拉伯人口的情況下,即獲取很多領土。
代爾亞辛村大屠事件為戰爭轉為對猶太人有利的轉折點。萊希領導人伊斯雷爾·伊利達(Israel Eldad)在其回憶錄中稱:“沒有代爾亞辛,以色列國就不會成立”!
4月13日,爆發了阿拉伯武裝實施的哈達薩醫療車隊大屠殺作為報複。為耶路撒冷斯科普斯山哈達薩醫院提供運輸服務的醫療車隊,在路上遭到阿拉伯民兵的狙擊。阿拉伯武裝先是用地雷阻止了車隊的前進,隨後對車上的乘客進行掃射。該事件造成79人死亡,包括兩名在代爾亞辛村受傷的伊爾貢武裝分子、猶太裔醫師、護士、病人、實習生和一名英國士兵。
代爾亞辛村的殘暴屠殺令很多阿拉伯人恐懼,大大加速1948年巴勒斯坦人的驅逐和逃亡,並增強了周邊阿拉伯國家政府幹預的決心。阿拉伯世界對即將建立的猶太國,排斥也達到高峰,導致以色列一建國阿拉伯諸國即向它開戰,繼而發生了第一次中東戰爭。
1948年9月17日,萊希成員在耶路撒冷暗殺了聯合國調停官福克·伯納多特(Count Folke Bernadotte)。福克·伯納多特伯爵,瑞典國王奧斯卡二世次子奧斯卡·貝爾納多特之子。1943年,任瑞典紅十字會副總裁。二戰期間從納粹集中營解救了3.1萬人,其中包括約6,000名猶太人。1948年,他被委任聯合國巴勒斯坦調停官,負責調停第一次以阿戰爭,主張耶路撒冷不屬於以色列,要求聯合國監管以色列的機場及港口,引發以色列拒絕,繼而因之遭刺殺。
聯合國安全理事將此次暗殺事件描述為“一次懦弱的行為,係由一個恐怖犯罪集團實施”。對新成立的以色列政府強烈抗議,要求它嚴懲凶手。
刺殺事件的三天後,以色列政府通過“防範恐怖主義條例”,宣布萊希為恐怖組織。萊希的很多成員被捕,其中包括領導人拿單·耶林-莫爾(Natan Yellin-Mor)和馬蒂蒂亞胡·施穆萊維茨(Matityahu Shmulevitz),兩者被控領導恐怖組織,被分別判處8年和5年徒刑。然而,以色列政府很快宣布大赦萊希成員,這些人便被釋放。
1945年5月二戰結束至1948年5月英國結束托管撤離巴勒斯坦、以色列建國,三年來哈加納、伊爾貢、萊希進行的巴勒斯坦猶太人暴亂運動,通過係統性的暴力恐怖襲擊,綁架、暗殺英國軍官、警察、法官、情報人員,炸毀英軍軍營、鐵路樞紐、警察局、監獄、油庫等基礎設施,造成英國軍警與行政人員370人死亡,逾800人受傷;阿拉伯平民約300人死亡,500人受傷;猶太平民約120人死亡,300人受傷。
2025年11月7日,作於芝加哥西郊
(圖片來自網絡。參照相關論著、報道、維基百科、猶太人大屠殺百科全書、ChatGPT等資料。博文非論文,篇幅限製,不一一注出。)
長文分載。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