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那個年代的人,都得學黨史,都得了解黨內的路鬥爭。我記得瞿秋白是左傾機會主義的代表人物,還是叛徒,如今怎麽成了常州三傑之一了呢?我在百度百科上查找,才知道1980年瞿秋白己經被平反,都幾十年過去了,怎麽一點都不知道,我對另外兩傑張太雷和惲代英也就僅知道其名而已。
常州城市不太,景點也不多。我遊了天寧寺和皮果巷後,還有不少時間,就到了三傑的故居。如此一來,我的常州一日遊,分成了半天曆史文化之旅,半天的"紅色之旅"。
第一站我去了張太雷故居,張太雷故居是一座兩進三開間磚木結構的江南老式民居建築,張太雷在此房居住了七年,在這裏他與陸靜華結婚.並有了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此故居並非張太雷所有,他是向姐姐的嶽父家借的。1920牟張太雷結識了李大釗,加入了共產黨的早期組織,1921年被派到蘇聯的共產國際中國科工作,他曾見過列寧。張太雷曾任共青團書記,在組織廣州起義時,遭遇伏擊身亡,年僅29歲。張太雷的名言"謀將來永遠幸福"。張太雷故居邊還建了一個張太雷紀念館,他的名言懸掛在紀念館大廳中央。
第二站我去了惲代英住地,惲代英祖籍揚州,出生在湖北武昌。惲代英住地房間很多,房間裏用圖片的形式展示了他的一生,也是他的紀念館。1921年惲代英加入共產黨,曾在上海協助周恩來工作。惲代英是一個理論家,翻譯家,他精通英,日,德語。他翻譯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中的有關譯文和考茨基的《階段鬥爭》,並發表《論社會主義》一文。他創辦並主編了《中國青年》雜誌,我曾看過《中國青年》雜誌,此前不知道是惲代英創辦的。1931年他在南京被槍殺,年僅36歲,他的名言"有生一日,必須做事一日"。
最後一站,我到了瞿秋白故居和紀念館。瞿秋白故居故居原為瞿氏家族祭祖的祠堂,1912年至1916年間,瞿秋白一家曾在這裏居住。故居共有大小房間八十餘間,1985年在故居旁新建了兩層的瞿秋白紀念館。1922年瞿秋白的同學和老鄉張太雷的介紹下,加入了共產黨。瞿秋白在1927年8月至1928年7月和1930年9月到1931年1月曾兩次擔任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人。1945年在毛澤東主持的共產黨全會上通過的《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中說瞿秋天犯了左傾盲動主義路線錯誤。
1967年瞿秋白和瞿秋白父親瞿世瑋的墓被砸毀,1972年在中共中央12號文件裏稱瞿秋白在獄中寫了《多餘的話》,自首叛變。近日我看了瞿秋白的《多餘的話》一文,我認為《多餘的話》是他被殺害之前寫的遺書,他在文中總結了他的一生,可以說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文中雖沒有豪言壯語,但是沒有一點叛黨之意。為什麽在文革中給他扣上叛徒的帽子呢?現在瞿秋白成為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文學家和宣傳家"(摘自百度百科)。"我是江南第一燕,為銜春色上分梢"。這句話是瞿秋白的名言。
我沒去常州三傑紀念館,隻是去了三傑各自的故居和住地。常州三傑誌同道合,才華橫溢,卻都英年早逝,我為之惋惜。
張太雷故居大門
張太雷雕像
張太雷故居
張太雷紀念館
張太雷紀念館
張太雷紀念館
惲代英住址
惲代英住址
惲代英住址
惲代英雕像
惲代英創辦的雜誌中國青年
惲代英隻穿粗布長杉,人稱長杉先生。
瞿秋白故居
故居是江蘇省文物
瞿秋白紀念館
瞿秋白雕像
瞿秋白的雕像和名言
瞿秋白故居
瞿秋白父母的臥室
瞿秋白家的廚房
瞿秋白家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