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計劃訪問的幾個印度北方城市,距離新德裏都不算太遠。我們下一個要拜訪的城市是齋浦爾。齋浦爾是印度著名古城,有幾個很有名的世遺古建築,如琥珀堡、城市宮殿、風之宮殿等等。除此之外舊城區古跡比較多,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整個舊城區都算作世遺。
我們過去以為在印度英文通用,沒有語言問題。其實到了印度才發現,滿街都是那種豆芽菜似的文字,像天書般根本看不懂。同孟買不同,當地人能說英語的並不多,而且他們的英語口音很重,語速還特快,也是相當難懂。在這些小城市乘火車,對我們這樣的自助遊客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幸虧我們在亨比乘了一回短途火車有點經驗了,加上我們在孟買已經把所有的火車票都買好了,否則在焦特布爾這樣偏僻的地方,僅僅買張火車票可能都是個大挑戰。出發的前一天的晚上,我們仔細查看了車票,上麵印度文和英文都有。我們辨認出來發車時間是上午9 點半,有車次、車箱號和座位號,還有很多印度文字就完全看不懂了。第二天我們早早就退了房,交鑰匙的時候還特地請房東給我們換了幾張100盧比的零錢,免得突突車主不給找錢。
突突車把我們放到車站,車站挺大有很多站台,但隻有一間不大的候車室,裏麵裝修的古色古香的。我們把行李放上安檢的傳送帶,等了好一會沒動靜,坐在機器旁有位穿製服的大姐,看我們在傻等,指了指一塊髒兮兮的牌子,上麵用英文寫著“午飯時間”。現在是午飯時間?我們也懶得問,提著行李從安檢旁邊的大門直接走了進去,看來這裏安撿不安撿無所謂。站台上人很多,都是本地印度人,沒有看見一個外國遊客,當地印度人都手提肩扛著各種花花綠綠的行李,在站台上走來走去,也有席地而坐的,也有婦女小孩擠睡在一塊破塑料布上的,我們隻能拖著行李從他們中間穿來穿去。我們應該在哪個站台上車?周圍沒見一個車站工作人員。回到進站的大門,剛才候車室裏的大姐也消失了,不知道去問誰,難道都去吃午飯了嗎。
拿出從孟買帶來的車票,又仔細看了一遍,確實沒有站台號。抬頭一看有塊大電子顯示牌正對著候車室的大門,一排排的數字在上下滾動。我們盯住看了一會兒,出現了我們的車次號碼,發車時間,還緊跟著寫了個4 字,猜想這就是站台號了。可在我們麵前有好幾個站台,領導趕緊順著站台來回走了一趟,沒有發現任何地方有站台號,這個印度火車站真是奇葩,站台上貼個號碼又沒啥成本為啥沒有。看看手機還有20分鍾就要發車了,哪個是4 號站台?找不到站台搭不上車怎麽辦,我對領導說希望這趟車最好晚點。領導說我們上天橋去,看看哪個站台是4號站台,說不定能找到。高高的天橋沒電梯,時間緊迫我們顧不上了,提著重重的行李就上去了,也沒感覺辛苦。上了天橋,踏破鐵鞋無覓處呀,發現天橋上每個下樓的出口都標有一個數字,這一定是站台號了。
我們從標有4 的樓梯下到站台,站台上的電子顯示牌,上麵有我們的車次號,這下就放心了。幾分種後火車進了站台,居然準點到達。車廂怎麽找?原來站台上每隔十幾米距離就 有一塊長方形的小電子顯示牌,上麵顯示D1,D2…, B1,B2…, A1,A2 等等,這就是火車停車時車廂的位置,注意每趟車都是不同的。根據顯示牌我們很快找到了我們的車廂,上了車就找到了我們的座位號,實際上就是臥鋪第一層上麵寫的號碼。印度火車站的站台上,一般沒有任何工作人員,火車無論是停車還是在鐵軌上飛馳,車箱大門都隨時敞開著,站台上的人們隨上隨下沒人管,這也算是印度火車的一景。印度火車怎樣防止逃票?我們發現進站、上車都沒人查票,出站也沒人查票,但是在途中車廂裏,一定有人查票,至少在我們的坐過的空調臥鋪車箱裏是這樣。說到查票,不得不提我們在去克久拉霍的火車上遇到的奇葩事,這事以後再寫。
乘火車從焦特布爾到齋浦爾距離大約320公裏,我們上午9 點半上的車,直到下午5 點15分才到,這麽短的距離用了大約8 個小時。車上一直都有人主動幫忙,要查看我們的車票,幫我們找座位,還給我們電話號碼,說有事就打這個電話,其實這些人根本不是火車上的工作人員。有了上次在亨比乘火車的經驗,我們對這些主動的幫助都應付自如,絕不掉進任何圈套。午飯時間到了,車上有賣熱盒飯的,賣熱奶茶的,還有賣像麵餅一樣叫不上名的食物,我們都不敢買。車廂裏的印度人吃的很香,滿車箱都是濃濃的咖喱味。對麵的印度老哥很友好,看見我倆隻吃香蕉,明知故問我們為什麽不買午飯,領導說 Indian food very delicious, but not for us. 那印度老哥聽了忍不住笑了起來。
到了齋浦爾站,找了輛會講一點英語的突突車老哥,把我們拉到了預定的旅店。很難得這次我們住的旅店不是民宿,是比較正規的連鎖店。已經5點多了,天還很亮。從車站到旅店的路上,我們在突突車上能仔細觀察這座小城,還拿著手機拍了不少片子。這座城市有四百萬人口,要是在其它國家可是個大城市了,但是在印度,它卻仍然是一個偏僻的小城市。像樣的寬一點的街道隻有幾條,像樣的大一點的商店隻有幾家,剩下的全是密密麻麻的小街小巷、成片的小房子和滿大街的小商販。
我們在齋浦爾住了兩天,感覺齋浦爾被選為世遺一點都沒誇大,整座城市布滿了珍貴的古跡。知名的古堡就有六座:奇托加爾堡、貢巴爾加爾堡、倫滕波爾堡、加格隆堡、琥珀堡、齋沙默爾堡。還有風之宮、城市宮殿、水宮、簡塔·曼塔天文台等一大批古代宮殿和建築。我們兩天的時間排的滿滿的,主要參觀了琥珀堡、城市宮殿和風之宮殿,這三個古跡最為有名,其它很多古跡隻能走馬觀花了。齋浦爾最具特色的旅遊項目是騎大象上阿拉瓦利山,旅店工作人員也多次推薦。我們猶豫了半天,對印度人駕馭大象總感到有些不靠譜,為了安全最後還是選擇乘出租上的山。
2025印度遊記(13) 齋浦爾:無奈爬天橋,沒敢騎大象
如詩如畫 (2025-11-16 20:15:55) 評論 (0)我們計劃訪問的幾個印度北方城市,距離新德裏都不算太遠。我們下一個要拜訪的城市是齋浦爾。齋浦爾是印度著名古城,有幾個很有名的世遺古建築,如琥珀堡、城市宮殿、風之宮殿等等。除此之外舊城區古跡比較多,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整個舊城區都算作世遺。
我們過去以為在印度英文通用,沒有語言問題。其實到了印度才發現,滿街都是那種豆芽菜似的文字,像天書般根本看不懂。同孟買不同,當地人能說英語的並不多,而且他們的英語口音很重,語速還特快,也是相當難懂。在這些小城市乘火車,對我們這樣的自助遊客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幸虧我們在亨比乘了一回短途火車有點經驗了,加上我們在孟買已經把所有的火車票都買好了,否則在焦特布爾這樣偏僻的地方,僅僅買張火車票可能都是個大挑戰。出發的前一天的晚上,我們仔細查看了車票,上麵印度文和英文都有。我們辨認出來發車時間是上午9 點半,有車次、車箱號和座位號,還有很多印度文字就完全看不懂了。第二天我們早早就退了房,交鑰匙的時候還特地請房東給我們換了幾張100盧比的零錢,免得突突車主不給找錢。
突突車把我們放到車站,車站挺大有很多站台,但隻有一間不大的候車室,裏麵裝修的古色古香的。我們把行李放上安檢的傳送帶,等了好一會沒動靜,坐在機器旁有位穿製服的大姐,看我們在傻等,指了指一塊髒兮兮的牌子,上麵用英文寫著“午飯時間”。現在是午飯時間?我們也懶得問,提著行李從安檢旁邊的大門直接走了進去,看來這裏安撿不安撿無所謂。站台上人很多,都是本地印度人,沒有看見一個外國遊客,當地印度人都手提肩扛著各種花花綠綠的行李,在站台上走來走去,也有席地而坐的,也有婦女小孩擠睡在一塊破塑料布上的,我們隻能拖著行李從他們中間穿來穿去。我們應該在哪個站台上車?周圍沒見一個車站工作人員。回到進站的大門,剛才候車室裏的大姐也消失了,不知道去問誰,難道都去吃午飯了嗎。
拿出從孟買帶來的車票,又仔細看了一遍,確實沒有站台號。抬頭一看有塊大電子顯示牌正對著候車室的大門,一排排的數字在上下滾動。我們盯住看了一會兒,出現了我們的車次號碼,發車時間,還緊跟著寫了個4 字,猜想這就是站台號了。可在我們麵前有好幾個站台,領導趕緊順著站台來回走了一趟,沒有發現任何地方有站台號,這個印度火車站真是奇葩,站台上貼個號碼又沒啥成本為啥沒有。看看手機還有20分鍾就要發車了,哪個是4 號站台?找不到站台搭不上車怎麽辦,我對領導說希望這趟車最好晚點。領導說我們上天橋去,看看哪個站台是4號站台,說不定能找到。高高的天橋沒電梯,時間緊迫我們顧不上了,提著重重的行李就上去了,也沒感覺辛苦。上了天橋,踏破鐵鞋無覓處呀,發現天橋上每個下樓的出口都標有一個數字,這一定是站台號了。
我們從標有4 的樓梯下到站台,站台上的電子顯示牌,上麵有我們的車次號,這下就放心了。幾分種後火車進了站台,居然準點到達。車廂怎麽找?原來站台上每隔十幾米距離就 有一塊長方形的小電子顯示牌,上麵顯示D1,D2…, B1,B2…, A1,A2 等等,這就是火車停車時車廂的位置,注意每趟車都是不同的。根據顯示牌我們很快找到了我們的車廂,上了車就找到了我們的座位號,實際上就是臥鋪第一層上麵寫的號碼。印度火車站的站台上,一般沒有任何工作人員,火車無論是停車還是在鐵軌上飛馳,車箱大門都隨時敞開著,站台上的人們隨上隨下沒人管,這也算是印度火車的一景。印度火車怎樣防止逃票?我們發現進站、上車都沒人查票,出站也沒人查票,但是在途中車廂裏,一定有人查票,至少在我們的坐過的空調臥鋪車箱裏是這樣。說到查票,不得不提我們在去克久拉霍的火車上遇到的奇葩事,這事以後再寫。
乘火車從焦特布爾到齋浦爾距離大約320公裏,我們上午9 點半上的車,直到下午5 點15分才到,這麽短的距離用了大約8 個小時。車上一直都有人主動幫忙,要查看我們的車票,幫我們找座位,還給我們電話號碼,說有事就打這個電話,其實這些人根本不是火車上的工作人員。有了上次在亨比乘火車的經驗,我們對這些主動的幫助都應付自如,絕不掉進任何圈套。午飯時間到了,車上有賣熱盒飯的,賣熱奶茶的,還有賣像麵餅一樣叫不上名的食物,我們都不敢買。車廂裏的印度人吃的很香,滿車箱都是濃濃的咖喱味。對麵的印度老哥很友好,看見我倆隻吃香蕉,明知故問我們為什麽不買午飯,領導說 Indian food very delicious, but not for us. 那印度老哥聽了忍不住笑了起來。
到了齋浦爾站,找了輛會講一點英語的突突車老哥,把我們拉到了預定的旅店。很難得這次我們住的旅店不是民宿,是比較正規的連鎖店。已經5點多了,天還很亮。從車站到旅店的路上,我們在突突車上能仔細觀察這座小城,還拿著手機拍了不少片子。這座城市有四百萬人口,要是在其它國家可是個大城市了,但是在印度,它卻仍然是一個偏僻的小城市。像樣的寬一點的街道隻有幾條,像樣的大一點的商店隻有幾家,剩下的全是密密麻麻的小街小巷、成片的小房子和滿大街的小商販。
我們在齋浦爾住了兩天,感覺齋浦爾被選為世遺一點都沒誇大,整座城市布滿了珍貴的古跡。知名的古堡就有六座:奇托加爾堡、貢巴爾加爾堡、倫滕波爾堡、加格隆堡、琥珀堡、齋沙默爾堡。還有風之宮、城市宮殿、水宮、簡塔·曼塔天文台等一大批古代宮殿和建築。我們兩天的時間排的滿滿的,主要參觀了琥珀堡、城市宮殿和風之宮殿,這三個古跡最為有名,其它很多古跡隻能走馬觀花了。齋浦爾最具特色的旅遊項目是騎大象上阿拉瓦利山,旅店工作人員也多次推薦。我們猶豫了半天,對印度人駕馭大象總感到有些不靠譜,為了安全最後還是選擇乘出租上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