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與馬田的私人交往
德國人一般不會和同事有私人間的來往。由於和馬田一起共事時間長了,而且不在同一個部門工作,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因此就有了更多的交往。
馬田一家是虔誠的基督徒。每到星期天,全家都會前往海牙附近的一家教堂做禮拜,然後去海牙的一家中餐館用餐。應他們的邀請,幾次與他們在中餐館相聚。海牙市中心有兩家著名中餐館:一家是廣東人經營的老字號餐館,另一家是香港商人經營的豪華餐館。馬田一家偏愛老字號餐館,那裏的粵菜和廣式點心味道正宗,深受當地華人的好評。
馬田習慣了太太燒的重口味飯菜,總覺得中餐館的粵菜和點心過於清淡,每次都要在飯菜和點心上加入大量醬油、醋和辣椒醬一類調料,似乎不吃到額頭出汗和舌尖麻木,這頓飯就沒有吃過癮。有一次,當馬田在往燒麥上猛倒醬油和辣椒油時,實在看不下去他這副不雅吃相,便忍不住用調侃口吻低聲問道:“加這麽多免費調料,是不是想把這頓飯的老本吃回來?”馬田不好意思地笑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見他像以前那樣猛加調料了。
有一次,馬田誠懇地說:“我兒子很喜歡你,他希望你周末來家裏做客。”那時,他和露西的獨生子克勞斯正在上中學,這個有著亞洲人外表的瘦弱小夥子是個愛學習的好學生。第一次應邀去馬田家做客,除了給女主人送上一束鮮花以外,還特地帶了一瓶成年法國波多紅葡萄酒,另外送給克勞斯一本英語科普讀物。主人在花園裏準備了咖啡和茶水以及精心製作的茶點,還請來了鄰居家的一位長者,大家在午後的陽光下享受著花園裏的清馨氣息,輕鬆地交談。
就在前不久,一名極端環保主義分子在光天化日之下槍殺了荷蘭的一位右翼政治新星福圖恩(Pim Fortuyn, 1948-2002),大家的話題不免集中在這次槍殺事件上。這位鄰居是萊頓大學社會學專業的榮休教授,是一位自由派知識分子。在談話中,他嚴厲地譴責了謀殺政治家的行為,同時也批評了思想極端的環保主義者,稱他們是一批“生態狂熱分子”。平時在工作單位,同事之間一般不談論敏感的政治話題,這是因為不同觀點很容易引起爭論,甚至有可能導致爭論雙方不歡而散。在與馬田和他的鄰居的私人閑聊中,大家都可以十分坦誠地表達對時事政治的真實想法。
克勞斯拿來一種拚圖數字遊戲“Sudoku(數獨)”。這個拚圖包含九組3乘3的九宮格,每個宮格中給定了數字1到9中的部分數字,需要在空格中填入適當的數字,使得每個宮格中填入不重複的1到9的數字,同時滿足9乘9的大九宮格中,每一行和每一列也都包含1到9的不重複數字。克勞斯的數學和物理成績都特別優秀,玩這種智利遊戲遊刃有餘,很快就能得到正確答案。當時就有一種預感:這個瘦弱的少年日後一定有作為。果然,幾年後,他在一次由英國廣播公司組織的荷蘭中學生英語演講大賽中獲獎。
到了晚飯時間,女主人擺出一桌亞洲風味的飯菜。酒足飯飽之後,年長的鄰居禮貌地告退。應妻兒的要求,馬田彈奏了貝多芬的鋼琴曲“Für Elise(致愛麗絲)”。馬田在演奏過程中出了幾處明顯差錯,一曲彈過後,他不好意思地表示了歉意。露西不失時機地抱怨丈夫幾乎每天都在單位加班,周六的很大一部分時間也在單位裏工作,難得在家休息時隻顧埋頭看書,已經很久沒有陪家人一起逛街,也很久不碰鋼琴了。從她的語氣中可以感覺到,妻子的抱怨完全出於對丈夫的關愛,因為她害怕丈夫因工作過量而損害健康。露西的擔憂不無道理:自從和丈夫來到荷蘭,她就放棄了自己的工作,選擇在家相夫教子,一心撲在操持家務上。現在兒子還在上中學,萬一丈夫的健康出點狀況,全家人的生活就會陷入困境。然而馬田考慮的是:研究人員雖有豐厚的收入,但卻難得有加薪的機會,平時超時和超量工作、發表研究論文,為的是積累科研成果,這樣就不會錯過下一次可能的提級機會。這就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事業和家庭生活不能兩全。
十八、女警官的故事
在回家的路上,露西抱怨馬田的情景多次在腦海中浮現。由於駕車時分神,誤入了一條鮮有車輛行駛的車道。在駛入一個黑暗地段時,發現前方不遠處有一輛警車正在發出停車信號,於是趕緊把車停在指定的位置。這時,迎麵走來一位眼熟的女警官,按照她的要求先出示了駕駛證,然後接受酒精含量測試。在確定體內酒精含量沒有超過規定的界限後,女警官便給出了放行手勢。
荷蘭的交通管理相當嚴格,如果駕駛員被查出體內酒精含量超過規定,不僅會受到高額罰款,還會受到禁止駕車數周的處罰。那天晚上雖然喝了一點酒,但在飯後一邊聊天一邊喝濃茶,路檢時體內酒精含量已經明顯下降,幸運地躲過了違章處罰。自從經曆了那次路檢,以後無論在外麵參加哪一類聚會,都沒有再沾過酒精飲料。
執勤的女警官是研究所職工家屬,她父親是研究所的退休職工。她在幼年時隨父母來荷蘭生活,中學畢業後考入警校,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成為一名警官。她有時會在周末休息日來健身房,和一群女青年參加室內足球訓練,然後和姑娘們一起泡酒吧聊天。無論她在哪裏現身,身邊總會出現一個留著披肩長發、身著舊運動衫和破牛仔褲的男青年。據說這個男青年是她的男朋友,是個一貫不修邊幅、整天無所事事的德國小青年。
有一次,弗雷茨在酒吧和女警官聊天,在閑聊中,他們忽略了坐在一旁的男朋友,這個蓬頭垢麵的小夥子露出不快的表情。不知為了什麽小事,兩個男人發生了口角,男青年罵弗雷茨是個“Ossi(東德佬)”,而弗雷茨則回罵他是個“Taugenichts(廢物)”,這下觸到了男青年的痛處,他忍不住要動手揍弗雷茨,在眾人的勸解下,口角才沒有升級為肢體衝撞。
不久後的一天,在泡桑拿時,有個同事問弗雷茨,為什麽要去和女警官搭訕?難道不知道這會惹怒那個嫉妒心極重的男朋友嗎?弗雷茨尷尬地解釋道,他深為女警官找到這樣男朋友感到惋惜,所以想和她隨便聊聊,沒有想到那個遊手好閑的家夥竟然差點動手。此時,有人在一旁半開玩笑地說,弗雷茨和女警官搭訕完全不懷好意,難怪她的男朋友會動怒,另外一人冷冷地加了一句:“如果那個男朋友發現你在桑拿浴室注視她的裸體,大概會釀成流血事件了。”這句尖刻的話引來眾人的一陣哄笑。
那一年的足球世界杯賽期間,酒吧主管在大廳裏放置了一個巨大的電視屏幕,還特地搬來不少長凳,供酒吧客人觀賞比賽的現場直播。荷蘭隊與葡萄牙隊的那場球賽,酒吧裏座無虛席,幾乎所有在場者都是荷蘭隊的支持者。比賽開始後,酒吧裏的起哄聲和叫罵聲不絕於耳。
弗雷茨是唯一為葡萄牙隊鼓勁的觀眾。他在觀戰時大聲叱責荷蘭球員動作粗野,有意傷害對方球員。他偏袒葡萄牙隊的態度引起了眾球迷的強烈不滿,特別是女警官的男朋友,多次揮動拳頭高聲吼道:“蠢貨,滾出去!”弗雷茨也並不甘示弱,隔著一大群觀眾大聲回應道:“蠢貨,滾出去!”
那場比賽自始至終充滿肢體衝撞,雙方球員都把暴力對抗發揮到了極致。比賽接近尾聲時,觀眾的不滿情緒開始升級,他們憤憤不平地譴責裁判偏袒葡萄牙隊。最終,這場近乎野蠻的惡戰以荷蘭隊敗給葡萄牙隊而告終。也許害怕眾人會因荷蘭隊輸球而渲泄憤怒,弗雷茨趁大家不注意時悄悄溜走了。
十九、告別荷蘭
那幾年中,研究所裏發生了不少人事變動:平時來往較多的德國同事,如西蒙先生和埃裏克先生,都已先後退休並搬回德國居住。他們在荷蘭工作了幾十年,雖然沒有語言交流的障礙,而且早已習慣了當地的生活環境,但最後仍然選擇回德國定居,除了不太喜歡荷蘭社會和荷蘭人的個性外,另外一個原因是對荷蘭醫療係統缺乏信心。
在研究所工作的幾年中,為了定期出研究成果,除了每天工作將近十個小時,經常還在星期六加半天班。那時經常在思考:做這份工作難道僅僅為了掙一份薪水嗎?這個職業的前途在哪裏呢?經過深思熟慮後,終於決定辭去研究所的工作。
離開研究所之前,特意約馬田去咖啡廳見麵。馬田已經到了退休年齡,因手上還有幾個未完成的項目,研究所答應給他延長一年工作合同。許多年前,第一次來荷蘭出差時,也是在研究所的咖啡廳,馬田是東道主,而這次,在即將離開荷蘭時,他是客人。大家喝著咖啡豆現磨的卡普奇諾,嚼著酒心巧克力,一起回顧幾年來的一些共同經曆,最後,互道珍重後告別。
從搬家服務公司租來一輛麵包車,裝上十幾紙箱書刊、專業資料以及所有衣物,在秋季的一個陰雨天,駕駛著麵包車離開荷蘭。許多年前,第一次來荷蘭出差時,當車駛入荷蘭邊境後,眼前的一切曾是那麽新鮮。如今,在荷蘭生活多年後,所有的新鮮感早已褪去。當麵包車緩緩離開荷蘭駛入闊別數年的德國邊境時,不禁想起了德國詩人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在結束流放後,從法國回到德國時寫下的著名長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1844)中的詩句:
Als ich an die Grenze kam / Da fühlt ich ein stärkeres Klopfen / In meiner Brust……
這幾句詩的譯文如下:
當我來到國境線上 / 我感到了胸中更強烈的跳動……
這時映入眼簾的是公路兩旁的農田景色:成熟的麥子在微風中低垂麥穗,仿佛正在低頭向遠道而來的車輛致意;天空中飄來蒙蒙細雨,似乎要為過往的路人洗去一路風塵…… 眼前的這一切是多麽的親切!
回到德國後,由於忙於手頭的工作,一直沒有機會去拜訪那些曾經的同事。幾次想在德國的傳統節假日給馬田和其他幾位熟悉的同事打個電話,但每次都選擇了作罷。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過去的同事似乎已找不到可以暢談的話題,時間一長,便放棄了與他們聯係的念頭。
現在偶爾也會想起他們,不知道當年的同事們現在一切可好?為了留下那些美好的記憶,斷斷續續地記錄了與幾個同事交往的一些片段,以此感謝初到荷蘭時他們所盡的地主之誼。
(全文完)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六)
yefang (2025-10-18 03:02:21) 評論 (2)十七、與馬田的私人交往
德國人一般不會和同事有私人間的來往。由於和馬田一起共事時間長了,而且不在同一個部門工作,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因此就有了更多的交往。
馬田一家是虔誠的基督徒。每到星期天,全家都會前往海牙附近的一家教堂做禮拜,然後去海牙的一家中餐館用餐。應他們的邀請,幾次與他們在中餐館相聚。海牙市中心有兩家著名中餐館:一家是廣東人經營的老字號餐館,另一家是香港商人經營的豪華餐館。馬田一家偏愛老字號餐館,那裏的粵菜和廣式點心味道正宗,深受當地華人的好評。
馬田習慣了太太燒的重口味飯菜,總覺得中餐館的粵菜和點心過於清淡,每次都要在飯菜和點心上加入大量醬油、醋和辣椒醬一類調料,似乎不吃到額頭出汗和舌尖麻木,這頓飯就沒有吃過癮。有一次,當馬田在往燒麥上猛倒醬油和辣椒油時,實在看不下去他這副不雅吃相,便忍不住用調侃口吻低聲問道:“加這麽多免費調料,是不是想把這頓飯的老本吃回來?”馬田不好意思地笑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見他像以前那樣猛加調料了。
有一次,馬田誠懇地說:“我兒子很喜歡你,他希望你周末來家裏做客。”那時,他和露西的獨生子克勞斯正在上中學,這個有著亞洲人外表的瘦弱小夥子是個愛學習的好學生。第一次應邀去馬田家做客,除了給女主人送上一束鮮花以外,還特地帶了一瓶成年法國波多紅葡萄酒,另外送給克勞斯一本英語科普讀物。主人在花園裏準備了咖啡和茶水以及精心製作的茶點,還請來了鄰居家的一位長者,大家在午後的陽光下享受著花園裏的清馨氣息,輕鬆地交談。
就在前不久,一名極端環保主義分子在光天化日之下槍殺了荷蘭的一位右翼政治新星福圖恩(Pim Fortuyn, 1948-2002),大家的話題不免集中在這次槍殺事件上。這位鄰居是萊頓大學社會學專業的榮休教授,是一位自由派知識分子。在談話中,他嚴厲地譴責了謀殺政治家的行為,同時也批評了思想極端的環保主義者,稱他們是一批“生態狂熱分子”。平時在工作單位,同事之間一般不談論敏感的政治話題,這是因為不同觀點很容易引起爭論,甚至有可能導致爭論雙方不歡而散。在與馬田和他的鄰居的私人閑聊中,大家都可以十分坦誠地表達對時事政治的真實想法。
克勞斯拿來一種拚圖數字遊戲“Sudoku(數獨)”。這個拚圖包含九組3乘3的九宮格,每個宮格中給定了數字1到9中的部分數字,需要在空格中填入適當的數字,使得每個宮格中填入不重複的1到9的數字,同時滿足9乘9的大九宮格中,每一行和每一列也都包含1到9的不重複數字。克勞斯的數學和物理成績都特別優秀,玩這種智利遊戲遊刃有餘,很快就能得到正確答案。當時就有一種預感:這個瘦弱的少年日後一定有作為。果然,幾年後,他在一次由英國廣播公司組織的荷蘭中學生英語演講大賽中獲獎。
到了晚飯時間,女主人擺出一桌亞洲風味的飯菜。酒足飯飽之後,年長的鄰居禮貌地告退。應妻兒的要求,馬田彈奏了貝多芬的鋼琴曲“Für Elise(致愛麗絲)”。馬田在演奏過程中出了幾處明顯差錯,一曲彈過後,他不好意思地表示了歉意。露西不失時機地抱怨丈夫幾乎每天都在單位加班,周六的很大一部分時間也在單位裏工作,難得在家休息時隻顧埋頭看書,已經很久沒有陪家人一起逛街,也很久不碰鋼琴了。從她的語氣中可以感覺到,妻子的抱怨完全出於對丈夫的關愛,因為她害怕丈夫因工作過量而損害健康。露西的擔憂不無道理:自從和丈夫來到荷蘭,她就放棄了自己的工作,選擇在家相夫教子,一心撲在操持家務上。現在兒子還在上中學,萬一丈夫的健康出點狀況,全家人的生活就會陷入困境。然而馬田考慮的是:研究人員雖有豐厚的收入,但卻難得有加薪的機會,平時超時和超量工作、發表研究論文,為的是積累科研成果,這樣就不會錯過下一次可能的提級機會。這就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事業和家庭生活不能兩全。
十八、女警官的故事
在回家的路上,露西抱怨馬田的情景多次在腦海中浮現。由於駕車時分神,誤入了一條鮮有車輛行駛的車道。在駛入一個黑暗地段時,發現前方不遠處有一輛警車正在發出停車信號,於是趕緊把車停在指定的位置。這時,迎麵走來一位眼熟的女警官,按照她的要求先出示了駕駛證,然後接受酒精含量測試。在確定體內酒精含量沒有超過規定的界限後,女警官便給出了放行手勢。
荷蘭的交通管理相當嚴格,如果駕駛員被查出體內酒精含量超過規定,不僅會受到高額罰款,還會受到禁止駕車數周的處罰。那天晚上雖然喝了一點酒,但在飯後一邊聊天一邊喝濃茶,路檢時體內酒精含量已經明顯下降,幸運地躲過了違章處罰。自從經曆了那次路檢,以後無論在外麵參加哪一類聚會,都沒有再沾過酒精飲料。
執勤的女警官是研究所職工家屬,她父親是研究所的退休職工。她在幼年時隨父母來荷蘭生活,中學畢業後考入警校,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成為一名警官。她有時會在周末休息日來健身房,和一群女青年參加室內足球訓練,然後和姑娘們一起泡酒吧聊天。無論她在哪裏現身,身邊總會出現一個留著披肩長發、身著舊運動衫和破牛仔褲的男青年。據說這個男青年是她的男朋友,是個一貫不修邊幅、整天無所事事的德國小青年。
有一次,弗雷茨在酒吧和女警官聊天,在閑聊中,他們忽略了坐在一旁的男朋友,這個蓬頭垢麵的小夥子露出不快的表情。不知為了什麽小事,兩個男人發生了口角,男青年罵弗雷茨是個“Ossi(東德佬)”,而弗雷茨則回罵他是個“Taugenichts(廢物)”,這下觸到了男青年的痛處,他忍不住要動手揍弗雷茨,在眾人的勸解下,口角才沒有升級為肢體衝撞。
不久後的一天,在泡桑拿時,有個同事問弗雷茨,為什麽要去和女警官搭訕?難道不知道這會惹怒那個嫉妒心極重的男朋友嗎?弗雷茨尷尬地解釋道,他深為女警官找到這樣男朋友感到惋惜,所以想和她隨便聊聊,沒有想到那個遊手好閑的家夥竟然差點動手。此時,有人在一旁半開玩笑地說,弗雷茨和女警官搭訕完全不懷好意,難怪她的男朋友會動怒,另外一人冷冷地加了一句:“如果那個男朋友發現你在桑拿浴室注視她的裸體,大概會釀成流血事件了。”這句尖刻的話引來眾人的一陣哄笑。
那一年的足球世界杯賽期間,酒吧主管在大廳裏放置了一個巨大的電視屏幕,還特地搬來不少長凳,供酒吧客人觀賞比賽的現場直播。荷蘭隊與葡萄牙隊的那場球賽,酒吧裏座無虛席,幾乎所有在場者都是荷蘭隊的支持者。比賽開始後,酒吧裏的起哄聲和叫罵聲不絕於耳。
弗雷茨是唯一為葡萄牙隊鼓勁的觀眾。他在觀戰時大聲叱責荷蘭球員動作粗野,有意傷害對方球員。他偏袒葡萄牙隊的態度引起了眾球迷的強烈不滿,特別是女警官的男朋友,多次揮動拳頭高聲吼道:“蠢貨,滾出去!”弗雷茨也並不甘示弱,隔著一大群觀眾大聲回應道:“蠢貨,滾出去!”
那場比賽自始至終充滿肢體衝撞,雙方球員都把暴力對抗發揮到了極致。比賽接近尾聲時,觀眾的不滿情緒開始升級,他們憤憤不平地譴責裁判偏袒葡萄牙隊。最終,這場近乎野蠻的惡戰以荷蘭隊敗給葡萄牙隊而告終。也許害怕眾人會因荷蘭隊輸球而渲泄憤怒,弗雷茨趁大家不注意時悄悄溜走了。
十九、告別荷蘭
那幾年中,研究所裏發生了不少人事變動:平時來往較多的德國同事,如西蒙先生和埃裏克先生,都已先後退休並搬回德國居住。他們在荷蘭工作了幾十年,雖然沒有語言交流的障礙,而且早已習慣了當地的生活環境,但最後仍然選擇回德國定居,除了不太喜歡荷蘭社會和荷蘭人的個性外,另外一個原因是對荷蘭醫療係統缺乏信心。
在研究所工作的幾年中,為了定期出研究成果,除了每天工作將近十個小時,經常還在星期六加半天班。那時經常在思考:做這份工作難道僅僅為了掙一份薪水嗎?這個職業的前途在哪裏呢?經過深思熟慮後,終於決定辭去研究所的工作。
離開研究所之前,特意約馬田去咖啡廳見麵。馬田已經到了退休年齡,因手上還有幾個未完成的項目,研究所答應給他延長一年工作合同。許多年前,第一次來荷蘭出差時,也是在研究所的咖啡廳,馬田是東道主,而這次,在即將離開荷蘭時,他是客人。大家喝著咖啡豆現磨的卡普奇諾,嚼著酒心巧克力,一起回顧幾年來的一些共同經曆,最後,互道珍重後告別。
從搬家服務公司租來一輛麵包車,裝上十幾紙箱書刊、專業資料以及所有衣物,在秋季的一個陰雨天,駕駛著麵包車離開荷蘭。許多年前,第一次來荷蘭出差時,當車駛入荷蘭邊境後,眼前的一切曾是那麽新鮮。如今,在荷蘭生活多年後,所有的新鮮感早已褪去。當麵包車緩緩離開荷蘭駛入闊別數年的德國邊境時,不禁想起了德國詩人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在結束流放後,從法國回到德國時寫下的著名長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1844)中的詩句:
Als ich an die Grenze kam / Da fühlt ich ein stärkeres Klopfen / In meiner Brust……
這幾句詩的譯文如下:
當我來到國境線上 / 我感到了胸中更強烈的跳動……
這時映入眼簾的是公路兩旁的農田景色:成熟的麥子在微風中低垂麥穗,仿佛正在低頭向遠道而來的車輛致意;天空中飄來蒙蒙細雨,似乎要為過往的路人洗去一路風塵…… 眼前的這一切是多麽的親切!
回到德國後,由於忙於手頭的工作,一直沒有機會去拜訪那些曾經的同事。幾次想在德國的傳統節假日給馬田和其他幾位熟悉的同事打個電話,但每次都選擇了作罷。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過去的同事似乎已找不到可以暢談的話題,時間一長,便放棄了與他們聯係的念頭。
現在偶爾也會想起他們,不知道當年的同事們現在一切可好?為了留下那些美好的記憶,斷斷續續地記錄了與幾個同事交往的一些片段,以此感謝初到荷蘭時他們所盡的地主之誼。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