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德國移民對美國的影響(多圖)
德國移民對美國的影響(多圖)
2025-10-13 07:28:37
sce 發表評論於
2025-10-14 19:15:23
80年為止人口普查英裔比例還是最高,但在後來的普查中比例開始下降,低於德裔,一個原因就是不少英裔直接稱自己是美國人,不再強調自己的族源。有調查認為英裔的比例被大大低估,實際上人數在6到8千萬之間,取決於算不算蘇格蘭和威爾士裔。一戰時期對德裔的歧視一個直接結果就是第一個德裔總統哈定的上台。
棗泥 發表評論於
2025-10-14 17:10:57
我也曾經有過一些德國後裔的同事。感覺他們一開始不好親近,但是時間長了都非常舒服,他們也不會無故刁難別人。菲兒介紹的市場真好。我們曾經在克利夫蘭住過三年,現在在底特律,離Cincinnati不遠。可是從來沒有去過。謝謝菲兒好介紹!
水星98 發表評論於
2025-10-14 16:27:53
我家裏網絡斷了三天,漏掉了好多好文章。菲兒這篇德國篇讓我大漲知識,以前不知道有這麽多德裔人住在美國。我去華盛頓州時也逛過一個德國村小鎮Leavenworth, Washington 萊文沃斯德國風情小鎮,深具巴伐利亞風格,整個鎮子的建築、街牌、餐廳、節慶活動都充滿德國南部風情。後來我去法蘭克福,看見有一片街道和它幾乎一模一樣。再過幾周我去歐洲乘坐河輪遊,要在德國待好幾天,屆時會懷揣菲兒的美文好好體會一下德國風情。
侃-侃 發表評論於
2025-10-14 13:54:42
長見識的美篇+美片,得讚!
不過提起德裔美國人,就不得回顧德裔差點掉到“背井離鄉”那個坑裏的一段曆史。https://www.163.com/dy/article/G6EA2UJC054396Y6.html
搬到美國來,成為美國人,才是尋找新大陸、建立新家園的移民們應該走的路。隻奔著美國的物質生活來,卻要把美國社會、美國製度破壞成S坑那種樣子的人口,比作蛀蟲病毒也不過分。隻可惜“進步主義者們”盡幹以醜為美、把臭當香的蠢事壞事,脆弱的民主法治社會正麵臨這樣來自內部的破壞和挑戰。
德裔美國人作為群體,在曆史上站在了正確的一邊,值得推崇和學習。
清漪園 發表評論於
2025-10-14 09:51:51
我居住的東北部有不少Germantown,嗬嗬,當然也少不了Jermantown。希望在美國的德國後裔真的能與留在祖國的德國人一樣勤勞嚴謹,腳踏實地,一絲不苟,樸實善良,幹淨整潔。德國人非常能夠吃苦耐勞,有種逆來順受的內在精神。比如他們的貨幣被幾次作廢,最近的一次是馬克換歐元,不少人都要從頭開始。試想美元被作廢,要我們換一種新貨幣,讓我們的資產大縮水,那是一種什麽樣的痛苦體驗。
加拿大姥姥 發表評論於
2025-10-14 08:49:42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感謝文學城廣闊天地裏的天地菲兒你好,在我的本子上有好多你的名字,說明你和我的本子有交情,和我的圓珠筆有交情,和我的心裏有交情,讓我不經意間就想到了你。因為你和廣闊天地連著,和我的知青生活連著,又和文學城裏的天地菲兒連著,一句話,感謝你對我的幫助,本來應該單寫出文章來,但是現在有點來不及,時間太快,我出門用跑著都不行,都沒來得及寫出你,那我就好好看你的文章。感恩節一謝謝你。
goingplace 發表評論於
2025-10-14 08:43:39
“忽然覺得,旅行的意義,或許正在於此:不僅是看風景,更是在不經意間,與一座城市的靈魂,悄然相遇。”菲兒總結得太好了,有時看書或者看電影,就是這種感受。不是單看一個件事,一個故事,讓人感受到的是文化的震撼。
申嵐 發表評論於
2025-10-14 08:03:03
早年在辛市呆過。真高興Findlay Market,和Jungle Jim’s還在。恍若隔世。那時侯Over-the-Rhine是毒品集散地,輕易不去的。
那時很多朋友,一次看《辛德勒名單》回來問眾人是否看了。大家都說老一套,不看。 才知道朋友們都是德裔後代。
暖冬cool夏 發表評論於
2025-10-14 07:16:00
昨天上班有點忙,晚上還加班,顧不上讀。
菲兒的辛辛那提印象記寫得很美,文學味夾著煙火味,賦予這座城市特別的感覺。我對中部城市知之甚少,跟著漲知識了!那個Elon Musk也是德裔的啊,我隻知道他是南非移民過來的:)菲兒周二好!
多倫多橄欖樹 發表評論於
2025-10-14 06:14:08
旅行,就是和曆史,美食,陽光聯係在一起的,菲兒寫得好~~
甫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4 04:21:32
多次去到德國旅遊,對德國人特性的體驗主要在服務行業,與你很有同感。
同意蘑菇,長茄子確實蒸著好吃。拌茄泥。蒸過的茄子用蒜泥瀉好的芝麻醬最後加香菜末…拌。
diaoerlang 發表評論於
2025-10-14 04:05:12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辛辛那提德國街讓人想到盎撒圈唐人街的牌樓廟宇,想到魔都梧桐區的歐陸風情。
越live越精彩 發表評論於
2025-10-14 02:35:41
謝謝菲兒分享豐富的精神食糧:)德國人的嚴謹是出了名的,所以我喜歡德國的產品,當年買車時我堅持非德國車不買。現在看來,當時做得是對的,我丈夫至今很愛他那輛德國車。
我有個德國學生,跟著我學習中文快三年了,特別認真,字也寫得非常漂亮。我想這與他的父親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每年教師節,因為和中秋節很靠近,這個德國學生家長都會讓孩子給我送上一盒Conrad的月餅,讓我挺感動。
黑貝王妃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23:25:51
4000多萬德國後裔確實數目可觀,比澳洲總人口還多!澳洲南澳有一個德國鎮,很有特色,我們也有德國的朋友,但比起地中海一帶的歐洲人,德國移民比例很小。最後那個雕塑原來是來自辛辛那提,我們這裏的和公園有個一模一樣的頭像雕塑,我手機上也存了好多一樣的照片。
陶次瓦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22:32:36
以前上班時有許多德國同事。說起德國人,印象最深的是一扳一眼。我擁有過至少二十輛車,都是自己換機油和其它小維修。日本車和美國車的機油注口蓋都是圓的,旋緊就好。隻有我的德國組裝530i是方的,必需轉四分之三才上緊,而且正好是蓋子的標記正對著車頭。我開日本車從來不急著加油,燈亮了也不急。開美國車更不急,開到燈亮,指針都到底好久了才找油站。唯有我的BMW530i,燈亮了趕快開去最近的油站加油,德國人從來不開玩笑,說沒油了可是真沒油了:)
灣區金頭腦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21:55:51
我以前在舊金山上班時,有個同事是德國人,叫漢斯,娶了華人老婆,70歲了還在工作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8:42:24
回複 'xyz66' 的評論 : 回複 '唐宋韻' 的評論 :
哈哈,謝謝詳細回複,是的,Jobs有德裔血統:)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8:24:44
回複 'gaobeibei' 的評論 : 謝謝菲兒的介紹。德國人的個性看上去冷漠古板,但是他們做事認真自律,你對他提出建議,他也會理智思考,並不會因此給你穿小鞋。德國在二戰前後,經濟不是太好,有許多人前往美國移民。老公的家族中也有許多親戚去了美國,有的留在了那裏,有的後來又回歸。“德國這個民族嚴於思考,他們出了許多哲學家。德國還有如巴赫貝多芬那樣的大音樂家,德國還有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對世界的文化科學和藝術做出了貢獻。所以,我對這個民族很尊重。
---------------------------
謝謝蓓蓓分享德國的第一手資料!“德國這個民族嚴於思考,他們出了許多哲學家。德國還有如巴赫貝多芬那樣的大音樂家,德國還有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對世界的文化科學和藝術做出了貢獻。所以,我對這個民族很尊重。”
德國人有許多優點,對人類曆史有許多貢獻,否則也不能從一戰二戰的戰敗國振奮出來,成為GDP領先的世界的工業強國之一。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8:21:37
回複 '光鹽行者' 的評論 : 美國立國時用德語還是英語做官方語言有個投票,結果德語以微弱劣勢敗給英語。我們係裏有個德國教授,父母從德國移民過來,他自己是4,5歲時到美國的。他老爸曾經被提名獲諾貝爾獎。他在美國長大,能說流利的德語,但行事為人一點不象德國人。我跟他開玩笑說,他是德國的硬件美國的軟件。還是軟件更重要。
-------------------
哈哈哈,謝謝光鹽分享,“德國的硬件美國的軟件。還是軟件更重要。” ,太幽默了!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8:18:51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川普是有德國血統。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8:10:28
回複 'xyz66' 的評論 : ~~~~~菲兒談到德國裔的性格特點和處事方式,頗有共鳴:“德裔群體強調紀律、教育、工匠精神、宗教信仰。“
聯想到在研究生院和職場上打過交道的德國留學生和德裔同事(or 對手)們,他們是極好的並肩作戰的夥伴(和值得尊敬的對手),認真,專注,客觀,理性,契約精神杠杠滴。但是,一般說來,他們碧藍/灰藍眼睛時時透出淡淡的疏離和冷漠,讓人很難與之在人際關係上走得那麽熱絡,相知交心。
無妨,正如菲兒細心總結的,德裔美國人對這塊新大陸的貢獻是首屈一指的,從科技到文化,不勝枚舉。在這種相對理性、平和和包容的氛圍中,可以說,走在美國無數大大小小的“German Towns”, 你可以完全放下戒備,變成吃貨,徜徉在如山如海的麵包,香腸,豬肘和啤酒中,開心又放鬆。哈哈,菲兒用“吃貨的迪士尼”完美詮釋了這一點:)
-------------------------------
謝謝XYZ的分享,“德裔群體強調紀律、教育、工匠精神、宗教信仰。” ”“但是,一般說來,他們碧藍/灰藍眼睛時時透出淡淡的疏離和冷漠,讓人很難與之在人際關係上走得那麽熱絡,相知交心”,你的描述非常精準,把我想說卻沒能說清的都完美表達了。回頭加一點到文裏去,多謝!:)
輕羥鬆鬆活一回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8:09:08
有旅行家拿渃獎的.中國莫言還拿了呢?你比他強太多了.有啥不可?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8:03:01
回複 'xyz66' 的評論 : ““我在其中一把椅子上坐下,歇息片刻,靜靜地觀賞著四周的景致。” 咦,菲兒的美麗背影呢?哈哈,照片放大了也沒找著,a bit disappointed:)”,哈哈哈,謝謝親,放太多片片了,這篇就免了。下次再給你看。:)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8:01:50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辛辛那提現在城市並不太重要,原先是被稱為皇後城市的美國重鎮。:)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8:00:52
回複 '明了的土垚' 的評論 : 謝謝明了的土垚朋友鼓勵。欣賞了你婆婆的好文,感人。:)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8:00:09
回複 '輕羥鬆鬆活一回' 的評論 : 你這是捧殺嗎?:)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57:32
回複 '百萬莊大俠' 的評論 : 德國除去在二戰中的角色,以及這角色帶來的曆史包袱,除去這底潮的(曆史反革命)帽子,德國就是一個在經濟科技方麵成績斐然的國家,在二戰前德國就擁有發達的工業體係,在中國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就有不少當年德國的痕跡,現在的德國也是歐盟的經濟火車頭,在社會習俗方麵,德國人在守時,嚴謹,注重規則方麵也令人稱讚,總之德國是一個優秀的民族、、、
----------------------
謝謝大俠臨帖,分享!德國人有許多優點,否則也不能從一戰二戰的戰敗國振奮出來,成為GDP領先的世界的工業強國之一。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55:12
回複 '藍山清風' 的評論 : 估計澳洲的德裔數目不會太多,沒想到他們在戰爭期間也受到種族歧視。。。謝謝藍山兄分享,鼓勵!
你的“愛在新西蘭” 無敵,太美了!:)
明了的土垚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54:59
然覺得,旅行的意義,或許正在於此:不僅是看風景,更是在不經意間,與一座城市的靈魂,悄然相遇。+1,的確,讚!文美,圖美!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52:56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既然美國德裔數目在歐裔數目中最多,有幾個州德裔數目是第一就不奇怪了。 現代的Mercedes-Benz沒有空調有點奇怪,也許是個古董車?鹿肉朋友經常送,我感覺一半,肉有點柴,不太做得好。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51:08
回複 '唐宋韻' 的評論 :~~~“ 我過去博文中提到的布魯克林大橋的設計師John A. Roebling也是德國移民。這個橋是劃時代的。”,謝謝分享補充!:)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49:49
回複 '小火花' 的評論 : 多謝小火花臨帖分享。Over-the-Rhine街區是一個較大的區域,但不知道是不是全美最大的德國區。辛辛那提是個中等城市,和紐約,洛杉磯等不能比。:)
你今天的好文很讚,想跟著你去遊!:)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48:14
回複 '伽子羅衿' 的評論 : 多謝鼓勵謬讚。謝謝分享,好像看到辛辛納提德國餐館有,但我們這次沒去吃,隻吃了德國香腸。:)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45:21
回複 'ytwadk' 的評論 : 沒錯,Wernher von Braun是德國貴族的移民。他原先是德國二戰中V2火箭的總設計師,戰後,美國將他和他的設計小組帶到美國。NASA說:“無庸置疑的,他是史上最偉大的火箭科學家。他最大成就是在擔任NASA馬歇爾空間飛行中心總指揮時,主持土星五號的研發,成功地在1969年7月首次達成人類登陸月球的壯舉。”
輕羥鬆鬆活一回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31:11
諾貝爾文學獎一定要發給菲兒女士了.
1.上知世界美食,旅遊.
2.理財.投資
3.偉人的世界觀,,使很多人開了竅
4棒極的英文.敖人的視野
共同發起投票.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27:55
回複 'GoneWithWind2' 的評論 : 哈哈哈,謝謝飄班,就是一個普通的中型城市。:)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27:03
回複 'canhe' 的評論 :~~~~~~~ “旅行不但是飽了眼福口福,更有心靈的碰撞,從景點的曆史文化和人文景觀體會景點地人們的精神境界和追求.漲知識了,開眼界了,那超市裝潢布置很文藝,還有那堆成山的各式奶酪和巨無霸的麵包,令人印象深刻.房屋建築很中規中矩,有德國人嚴謹,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風範.”,多謝荷姐,你的總結更棒,回頭加一點,進去!:)
GoneWithWind2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26:09
菲兒好文!路過辛城一次,感覺普通的一個城市,讓你的妙筆生花啦,讚!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25:34
回複 '燕京夜話' 的評論 : 多謝燕京,好啊,下次可以國慶節去,看中西部最大的國慶煙火。:)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24:45
回複 '銀月亮' 的評論 : 多謝大作家!:)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24:27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哈哈哈,謝謝老鄉鼓勵,瞎遊,瞎寫:)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22:47
回複 'joycewu12' 的評論 : 我有個小學同學在德國,聽她說德國比較保守,不像紐約~~
紐約有德國餐廳和賣香腸店,香腸不錯,但是肘子就一般般,啤酒不錯~~
-----------------------
紐約真是哪裏的美食都有,羨慕老鄉。:)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21:14
回複 '唐宋韻' 的評論 : Ben Affleck 有English, Irish, Scottish, German, Swedish, Swiss, Northern Irish, and French 祖先的血緣。
Steve Jobs的生母 Joanne Schieble 是瑞士和德國血統,他本人也受到了德國設計原則的影響。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19:09
回複 '海邊紅樹' 的評論 : 謝謝紅樹分享德國朋友!:)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17:02
回複 'water_color' 的評論 : 很像,Pike Place Market更大一些:)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16:03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哈哈哈,蘑菇看見中國茄子了,今天做的是朋友種的美國茄子,就覺得沒這個長的好吃,嫩。歐洲風情還是得到蘑菇的英國,羨慕你,哈哈!:)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14:02
回複 '五湖以北' 的評論 : 五湖兄也經常遊,下次和小C一樣去辛辛那提吧:)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13:02
回複 '何必在意' 的評論 : 哇塞,在意是在秋遊嗎?好羨慕啊!:)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09:49
回複 'yuntai' 的評論 : “這是巴塞羅那雕塑家普倫薩的另一尊作品,菲兒以前寫的邁阿密一個博物館也介紹過他的作品,我們澤西市也有他創作的《水之魂》巨型雕塑。謝謝分享!哥倫布節快樂!”,雲台兄真是好記性,記得你也介紹過,握手!哥倫布節快樂,今天我們這裏銀行不開,白跑一趟。:)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08:12
回複 'regions' 的評論 : 我也有點驚訝。:)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07:28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美國真是不少德國裔呢。謝謝領導。:)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06:12
回複 '寒墨' 的評論 : 謝謝寒墨兄總是鼓勵,謬讚!:)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05:28
回複 'yefang' 的評論 : 看見你正好在些德國人,握手!:)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04:53
回複 '海邊紅樹' 的評論 : 紅樹的遊記和小說都好看!:)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04:11
回複 '娜佳85' 的評論 : 謝謝娜佳鼓勵。你的維也納遊記更精彩!大學博物館有的收藏很讚,很全!
“是老派的美國白人。”,這個形容很貼切。:)
亮亮媽媽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03:55
謝謝菲兒介紹。我曾去看辛辛那提大師賽,隻是看完比賽就開車回家了。如果有時間一定跟著你的腳步去辛辛那提轉轉。問好,新周快樂!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7:00:07
回複 'cxyz' 的評論 : 沒事的,遵命:)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6:59:39
回複 'cxyz' 的評論 :是的。
小C雖然在加拿大,美國去過不少地方。:)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6:56:23
回複 '杭州阿立' 的評論 : 哈哈哈,問好阿立。你對那一帶熟悉。:)
xyz66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6:30:34
回複 '唐宋韻' 的評論 :
I got curious, too and did a brief search online. Here is what I found:
“(Steve Jobs’ 同胞biological sister) Mona Jandali was born on June 14, 1957, in Green Bay, Wisconsin, to a Swiss-German American mother, Joanne Carole Schieble, and a Syrian father, Abdulfattah "John" (al-)Jandali.” (Wiki)
做為哥哥的Steve Jobs 在舊金山出生,當時他的父母Abdulfattah "John" (al-)Jandali and Joanne Carole Schieble未婚,因為Joanne的父親強烈反對女兒嫁給來自敘利亞的Jandali, 不得不將Steve Jobs送給領養的Jobs 一家。後來Joanne父親去世後,這對苦命鴛鴦才結成婚,生了Mona Jandali.
所以,Steve Jobs因為生母而具有瑞士德裔血統:)
燕京夜話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6:29:45
沒想到辛辛那提這麽值得一遊,謝謝菲兒介紹!列入要去名單。
銀月亮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5:49:57
讚菲兒好文!
canhe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4:55:24
跟著菲兒雲遊辛辛那提,感受德國移民的精致,豐盛,歐洲風情的日常生活.
"旅行的意義,或許正在於此:不僅是看風景,更是在不經意間,與一座城市的靈魂,悄然相遇"菲兒總結精辟!旅行不但是飽了眼福口福,更有心靈的碰撞,從景點的曆史文化和人文景觀體會景點地人們的精神境界和追求.漲知識了,開眼界了,那超市裝潢布置很文藝,還有那堆成山的各式奶酪和巨無霸的麵包,令人印象深刻.房屋建築很中規中矩,有德國人嚴謹,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風範.謝謝菲兒好分享.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4:15:19
沒去過辛辛那提,見識了,出遊就應該向老鄉學習,不僅欣賞風景,還得欣賞文化:)
百萬莊大俠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3:44:50
德國除去在二戰中的角色,以及這角色帶來的曆史包袱,除去這底潮的(曆史反革命)帽子,德國就是一個在經濟科技方麵成績斐然的國家,在二戰前德國就擁有發達的工業體係,在中國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就有不少當年德國的痕跡,現在的德國也是歐盟的經濟火車頭,在社會習俗方麵,德國人在守時,嚴謹,注重規則方麵也令人稱讚,總之德國是一個優秀的民族、、、
joycewu12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3:25:13
我有個小學同學在德國,聽她說德國比較保守,不像紐約~~
紐約有德國餐廳和賣香腸店,香腸不錯,但是肘子就一般般,啤酒不錯~~
藍山清風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3:19:10
在美國德裔美國人的占比這麽高,還真是沒想到。澳洲的德國移民群體相對較小,他們也曾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備受不公平對待。謝謝菲兒介紹辛辛那提(Cincinnati)——曾經是美國最重要的德國移民聚居城市之一。跟著菲兒的文字遊走四方,每次都有不少收獲。祝菲兒新周快樂!
新林院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3:16:22
我過去在中西部的時候,該州第一大族裔是德裔,第二大族裔是愛爾蘭裔,第三大族裔才是英裔。
後來我在德國短期工作,合作夥伴高管請我吃午飯,那是我第一次吃鹿肉。那家餐館做得很好,一點也不硬,甚至有點像豬肝的質地。
我工作的地方離 Sindelfingen 很近。那裏有一個百年曆史的 Mercedes-Benz 工廠。
當地人大概是為了表示支持地方經濟,更傾向於買 Mercedes-Benz 車。
帶我去餐館的合作夥伴高管也開了一輛 Mercedes-Benz。
令我驚訝的是,雖然是豪華品牌,但車裏竟沒有配備空調!
唐宋韻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3:09:42
謝謝菲兒介紹辛辛那提,我從未去過,以後有機會去看一看。
我過去博文中提到的布魯克林大橋的設計師John A. Roebling也是德國移民。這個橋是劃時代的。
Ben Affleck和Steve Jobs好像沒有德國血統,你再去查查?
xyz66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3:05:49
回複 'gaobeibei' 的評論 : +1
“我在其中一把椅子上坐下,歇息片刻,靜靜地觀賞著四周的景致。” 咦,菲兒的美麗背影呢?哈哈,照片放大了也沒找著,a bit disappointed:)
菲兒談到德國裔的性格特點和處事方式,頗有共鳴:“德裔群體強調紀律、教育、工匠精神、宗教信仰。“
聯想到在研究生院和職場上打過交道的德國留學生和德裔同事(or 對手)們,他們是極好的並肩作戰的夥伴(和值得尊敬的對手),認真,專注,客觀,理性,契約精神杠杠滴。但是,一般說來,他們碧藍/灰藍眼睛時時透出淡淡的疏離和冷漠,讓人很難與之在人際關係上走得那麽熱絡,相知交心。
無妨,正如菲兒細心總結的,德裔美國人對這塊新大陸的貢獻是首屈一指的,從科技到文化,不勝枚舉。在這種相對理性、平和和包容的氛圍中,可以說,走在美國無數大大小小的“German Towns”, 你可以完全放下戒備,變成吃貨,徜徉在如山如海的麵包,香腸,豬肘和啤酒中,開心又放鬆。哈哈,菲兒用“吃貨的迪士尼”完美詮釋了這一點:)
小火花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3:01:50
原來德國移民是美國最大的單一歐洲裔族群,難怪精英層裏也有那麽多德裔。辛辛那提竟是這樣一個文化豐厚,又充滿人間煙火的地方。很多地方都有Germen Town,但這個Over-the-Rhine 街區可能是最大的一個德國城了吧。Findlay Market真是熱鬧,應有盡有,特別喜歡逛這種Market。以前還以為辛辛那提是個小地方呢,謝謝飛兒圖文並茂的介紹,長知識,有機會也去看看。
伽子羅衿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2:55:09
讚博主好文!不想辛辛納提還有這麽一處人文之地,竟和德國移民有這麽一番特別的曆史情緣。千禧年前曾被派到德國工作過三個月,好客的德國人便帶我四處體驗,唯一過失掉的是沒能嚐吃到德國豬蹄子。不知辛辛納提有沒有這個德國風味?朋友有在多倫多不遠的那滑鐵盧城市找到過,風味很特別。
water_color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2:46:44
Findlay Market看起來有點和西雅圖的Pike Place Market相像,但估計規模沒有那麽大罷了。
海邊紅樹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2:24:27
我讀牙科助理專業的時候,和一個德裔老師成了好朋友。去她家過聖誕節。數年前曾幾次邀請她來我家來玩,後來就中斷了聯係。很可惜。平安是福。
ytwadk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2:13:27
再替博主補充一位當年負責土星五號火箭的總設計師Wernher von Braun,他也是德國人,美國就是憑借這款火箭將美國人送上了月球,實現了人類的首次登月。
五湖以北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1:48:09
跟著菲兒逛辛辛那提。辛城還沒去過,沒想到德國的淵緣很深,以後去時要好好看
五湖以北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1:48:04
跟著菲兒逛辛辛那提。辛城還沒去過,沒想到德國的淵緣很深,以後去時要好好看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1:46:22
那麽多食品,一眼就看到了那個長茄子,蒸了好吃:)辛辛那提的確很有歐洲風情,難得那裏也有免費的博物館,莫奈、梵高和畢加索的作品,都那麽特點鮮明,放在一起,很有趣。原來美國還有那麽多的德國人和德國文化的影響,謝謝菲兒介紹
regions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1:37:37
沒想到德國裔居然是美國最大的單一歐洲裔族群,原來認為應該是英國裔呢。
光鹽行者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1:19:49
美國立國時用德語還是英語做官方語言有個投票,結果德語以微弱劣勢敗給英語。
我們係裏有個德國教授,父母從德國移民過來,他自己是4,5歲時到美國的。他老爸曾經被提名獲諾貝爾獎。他在美國長大,能說流利的德語,但行事為人一點不象德國人。我跟他開玩笑說,他是德國的硬件美國的軟件。還是軟件更重要。
何必在意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0:19:59
在外遊,雖然在山中有時無法聯網,還是要冒泡點讚,菲兒這篇讓我也想去一趟辛辛那提!
林向田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10:14:55
看標題:“德國移民對美國的影響”, 我就想到了川普。
曉青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09:57:28
美國有不少德國人,但不知道有這麽多!讀菲兒的文就是漲知識!
可能成功的P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09:49:16
謝謝菲兒的介紹,感覺這個城市融合了嚴謹和生趣,那個吃貨的“博物館”太有趣了!菲兒的遊記總是結合了人文曆史,很耐讀。
德國人的個性鮮明,很多地方和日本人有點像,但是更加藝術和厚重。
yuntai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09:41:57
哇,辛辛那提有這麽多好看的地方啊,那些市場很接地氣,音樂廳相當漂亮,藝術博物館展品豐富,“這座雕塑,上次見到時就讓我印象深刻,至今難忘。”這是巴塞羅那雕塑家普倫薩的另一尊作品,菲兒以前寫的邁阿密一個博物館也介紹過他的作品,我們澤西市也有他創作的《水之魂》巨型雕塑。謝謝分享!哥倫布節快樂!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09:33:04
回複 'gaobeibei' 的評論 : “德國人的個性看上去冷漠古板,但是他們做事認真自律,你對他提出建議,他也會理智思考,並不會因此給你穿小鞋。”
+100!日耳曼民族在歐洲很多國家都占主導,而且非常成功!
寒墨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09:32:22
菲兒天地的文章涉獵麵實在是太廣泛了,跟著你長知識。
gaobeibei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09:07:24
謝謝菲兒的介紹。德國人的個性看上去冷漠古板,但是他們做事認真自律,你對他提出建議,他也會理智思考,並不會因此給你穿小鞋。德國在二戰前後,經濟不是太好,有許多人前往美國移民。老公的家族中也有許多親戚去了美國,有的留在了那裏,有的後來又回歸。德國這個民族嚴於思考,他們出了許多哲學家。德國還有如巴赫貝多芬那樣的大音樂家,德國還有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對世界的文化科學和藝術做出了貢獻。所以,我對這個民族很尊重。
yefang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08:52:25
“他們的個性都有點古板,尤其是那個老板,做事特別一板一眼,不苟言笑。” 德國人的古板,比如遵守時間,做事認真,大概應當算普魯士傳統。我本人比較喜歡和古板的德國人打交道,他們雖然不夠靈活,但做人比較誠實,做事也比較可靠。
海邊紅樹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08:31:41
“忽然覺得,旅行的意義,或許正在於此:不僅是看風景,更是在不經意間,與一座城市的靈魂,悄然相遇。”菲兒好文,菲兒見識多廣,圖文並茂,從中學到了知識。有一次先生去辛辛那提開會,我沒去,現在想來後悔。謝謝菲兒,平安是福。
娜佳85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08:27:23
讚菲兒好文!
忽然覺得,旅行的意義,或許正在於此:不僅是看風景,更是在不經意間,與一座城市的靈魂,悄然相遇。+1
辛辛那提真是漂亮呢!古樸端莊,就像德國人一板一眼的性格。紅磚建築好看,像是到了中歐的哪個城市:)
原來美國有那麽多德國後裔,學習了。我隻知道中西部挺多的,我們公司在奧馬哈的同事,很多是德國後裔,他們做事認真,待人真誠,信仰虔誠,是老派的美國白人。
Jungle Jim’s International Market好有趣,記下了,下次去辛辛那提,一定要去見識一番。
喜歡那個免費的藝術館。有點像我們這兒普利斯頓大學的藝術博物館,也是免費的,以前我隔一陣就要去一下,看看有沒有換展品。新冠以後就關了,整修擴建後,10月底新開張,不知會不會收費。現在美國免費的博物館真不多了呢。
菲兒新周好,握手老鄉!
cxyz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07:50:05
不好意思 點了兩下發布, 菲兒刪掉一個吧 :)
cxyz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07:49:14
原來川普竟然有德裔血統。
辛辛那提我們自駕奧蘭多時曾經經過, 吃了一種上麵堆滿黃色cheese絲帶當地小吃。
杭州阿立 發表評論於
2025-10-13 07:37:31
跟著菲兒漲姿勢!
以前一直以為蘇格蘭移民在米國最多,原來還是敵不過德國佬兒 :-))) 再一回想,真的哪裏都有德國村、德國鎮、德國啤酒的趕腳。
Jungle Jim's我們也去過幾次。讀博士我在啃它雞,高速到辛辛那提一個多小時的樣子。去辛辛那提很多次,大多是當天往返,但也住過酒店。有一兩次是專場笑拚,直奔Jungle Ji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