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兒天地

菲兒天地 名博

實現你的“美國夢”, 到底值多少錢?

菲兒天地 (2025-10-09 08:33:19) 評論 (43)
“American Dream”這個詞在美國家喻戶曉,幾乎人人都聽說過。“American Dream”最早是由一個叫詹姆斯·特拉斯洛·亞當斯的作家在1931年提出來的,他說,美國夢就是“對這樣一個國度的憧憬,在那裏每個人都可以生活得更好,更富足,更充實,每個人都有依照自己的能力實現目標的機會”。



美國夢代表著一種深植於美國文化中的理想:民主、權利、自由、機會和平等。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自由,還包括了經濟上的繁榮與成功的機會,以及向上流動的可能性。簡單來說,“美國夢”是一種信念——隻要你足夠努力,就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買得起房子,養得起家庭,最終安享退休生活。



聽起來是不是挺勵誌的,但你有沒有想過,實現“美國夢”到底得花多少錢?“美國夢”值得追嗎?

最近財經網站Investopedia做了個有意思的調查,他們采訪了1263名美國人,看看大家眼中的經濟版本的美國夢長啥樣,然後再算了筆賬,發現要實現美國夢,一輩子得花上500多萬美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美國夢的“標配”是什麽?

根據調查,大多數美國人心中的美國夢包括這8樣東西:

1. 退休後過得舒服(86%)

2. 能負擔得起高質量的醫療(86%)

3. 買得起房子(85%)

4. 能養孩子(78%)

5. 買輛新車(72%)

6. 每年出去度假(71%)

7. 養寵物(66%)

8. 辦個像樣的婚禮(55%)

聽起來好像也不算多奢侈吧?但一項項加起來,還真不是個小數目……

我們來看看每項一輩子要花多少錢:

1. 退休生活:160萬美元

這個是大頭,基本上你退休後能不能安穩過日子,全看你有沒有準備好這筆錢。專業的財務顧問建議,你的退休金每年隻能取出4%來花,也就是說你得有160萬,每年才能有6.4萬美元花。這在美國隻能算是“體麵”,談不上奢侈。

2. 買房:將近96萬美元

2023年,美國擁有自己住房的家庭比例大約為 65%。美國現在一套房中位價大概41萬,剩下的就是房貸利息(以30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貸款融資的平均成本)、保險、地稅……,買房可不隻是房價那麽簡單。

我以前有個朋友在紐約市上班,每天通勤兩個多小時,就是為了買得起郊區便宜一點的房子——他說:“每天像打仗,但至少有個屬於自己的窩。”

3. 買車:將近90萬美元

這不是什麽豪車的價格,而是一輩子從22歲到75歲,每10年買一輛新車,加上保養、保險的平均成本。美國人沒車寸步難行,但美國的平均汽車使用年限已接近13年,創曆史新高。

4. 養兩個孩子+上大學:約88萬美元

光是把兩個娃從小拉扯大,再支付每個孩子四年州內公立大學學費的費用,就接近百萬元美金了。

教育被視為通往“更好生活”的通道。但如果高等教育成本高昂或難以進入,“美國夢”也會遙不可及。大約62%的美國高中畢業生進入大學,約 40% 能順利拿到學位。我認識一對夫婦,他們孩子去一家私立大學上本科,每年學費加生活費6-7萬,他們說:“我們真的是在‘投資未來’。”

5. 醫療:41萬美元

美國人需要醫療保健,但他們想要高質量的醫療保健。但美國看病貴是出了名的,所以不少人拚命找有好醫保的工作。

6. 每年去個小假日旅行:18萬美元

美國人很看重work-life balance,大多數人希望每年能有一次家庭出遊。大多數美國人認為假期是美國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不需要什麽環遊世界,也沒有什麽五星酒店,航空商務艙,平均每次僅花$2,800左右。

7. 養寵物:4萬美元

有趣的是,養寵物竟然也排進了美國夢的前八。三分之二的美國家庭都養寵物,大多數人認為這些動物朋友是美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人把寵物當家人,定期體檢、美容、買玩具、買保險……真不便宜。 這個數字代表了僅養一隻狗和一隻貓的終生成本,包括食物和醫療保健。

8. 舉辦婚禮:3.8萬美元

雖然現在婚禮開銷有所下降,但大部分人還是希望有個像樣的儀式。有蛋糕、有戒指、有朋友、有爸媽落淚……你知道的。

最終美國夢的總賬是多少?

把這八項加在一起,得準備 5,043,323美元。而目前美國大學本科畢業生一生的平均收入是多少?隻有280萬美元。也就是說,理想中的“美國夢”遠遠超過了一般人能賺到的工資。

那美國夢是不是已經“買不起”了?



其實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有人覺得,這樣算太誇張了,誰會真按這個清單來人生打卡?畢竟每個人的夢想都不同。有人說,這個是沒有將畢生財政投資算進去的結果。 也有學者指出,美國夢不該被等同於“高消費生活”,認為可能不應該將美國夢與美國收入最高的10%人群所享受的生活方式劃等號。真正的美國夢應該是:有機會向上,有希望改變命運,有尊嚴地活著。

其實,對我們每個人來說,‘美國夢’並不局限於美國(尤其是對不生活在美國的朋友們)。隻要是在我們努力奮鬥的地方,能按自己的方式生活,那就是一種自由。成功,不一定非要實現某種‘全套模板’的夢想。關鍵是,我們是不是清楚自己的夢想是什麽?我們是不是真的有在為它做計劃、做準備?

如果你正在追夢,無論你的夢是不是“美國夢”,都值得認真思考幾個問題: 你的夢想到底是什麽?你現在的財務規劃能支持它嗎?你願意為它犧牲什麽、堅持什麽?

希望我們都能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美國夢想版本”,不一定昂貴,但真實、可達、值得。

也歡迎大家分享你“美國夢想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