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國居委會打交道

水沫 (2025-10-21 07:29:38) 評論 (10)

美國的社區通常設有一個房主協會(Home Owner Association,簡稱 HOA),許多華人戲稱其為“美國居委會”。這是一個民間組織,主要負責社區的管理與維護。顧名思義,社區的房主都是其會員,每年還要上繳會員費。

我們起初居住在一個中等社區。除了每年繳費,HOA從未打擾過我們。不過,有位鄰居也曾頗有怨言。他們酷愛種菜,不滿足於僅在後院開辟菜園,又將菜種到了前院。HOA就出麵警告了,稱前院種菜有礙觀感,違反規定,不予允許。鄰居隻得忍疼將那片綠油油的菜苗拔掉,重新鋪上青草。

後來,我們搬進了一個新社區,這裏家家都是大房子、大院子,各戶自成體係。社區的HOA自詡為“高尚社區”,對社區的外觀要求甚為嚴苛,我們深受困擾。

先生第一次割草,便被HOA挑三揀四,嫌草坪不夠平整,邊緣修剪不到位。眼見自己無法達到HOA的標準,先生隻得改為請專業公司打理。從此我們家的草坪由專業人士定期割草修邊、施肥除蟲,草地自是綠意勻整,再無疵點,HOA也終於滿意,不再找茬。

在車庫前放一個籃球架,被告知必須經過HOA審批;想種兩棵樹,更要層層報批。一方麵因為地下管道密布,必須明確樹木根係不會造成影響;另一方麵,種植的樹不能影響整體美觀,樹的位置和形狀必須與環境風格相符。

最令人頭疼的,莫過於窗欞的問題。我們家正牆上有16扇窗,每扇窗的兩側都有窗欞,純屬裝飾,毫無實際功能,卻容易被大風吹落。其實有無窗欞對視覺感受並無差別,隔壁鄰居就沒有窗欞,我從未覺得哪裏不對。若是完全沒有窗欞倒也清靜,偏我們家有這32扇窗欞,一旦被風吹掉一扇,我尚未有所察覺,HOA的通知就到了,要求修複如初。每次都得請人再裝上去,前前後後,已花費了不少安裝費。



(掉了一扇窗欞的汽車間,被勒令趕緊修複)

最近,我們家安裝了太陽能發電係統。為了在停電時仍能供電,還額外加裝了蓄電池。工人把一個設備裝在了房子前側的一角,體積大約厚厚的兩本書。先生問為什麽要裝在前麵?工人答這是法律規定。然而,HOA很快跳出來反對,表示這些設備絕不允許出現在房屋正麵。太陽能公司援引法規,HOA堅持小區規章,雙方各執一詞,而我們被夾在中間,反複傳話協調,疲於應付。來來回回折騰了好久,最後HOA要求我們種兩棵樹遮擋設備,並且罰款500美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太陽能的事尚未解決時,HOA又來通知,說我們家側牆上長了苔蘚,必須清洗幹淨。

HOA和中國的居委會雖然名稱不同,本質上都是社區管理機構。不同的是,中國居委會是政府的基層延伸,著重於人的管理。而HOA則是獨立運作的民間組織,著重於物業的管理。HOA雖不隸屬政府,卻因業主契約而擁有權力。契約長達數頁,規章繁複,總能找出一條來“規範”你。

HOA最主要的職責是維持社區的整潔與秩序,隻不過對“整潔有序”的標準,各個社區大相徑庭。我們最初居住的社區管理寬鬆,從未對我們有過任何要求;而如今所住的社區規矩森嚴,屢屢收到各種警示。不過,HOA也並非隻是監督各家,它也提供社區服務,比如冬天掃雪就非常及時。它是社區品質的守護者,有時也是令人頭痛的"規矩警察"。

入鄉隨俗,來了美國,就免不了與“美國居委會”打交道。有利有弊,冷暖自知。

《世界日報》家園版2025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