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出國的時候在大學上班,中午在MENSA吃飯。大多數時候跟同事一起,偶爾想清靜一下或趕到單獨出去聽外係的報告或跟著上課之類會自己。
當時旁聽了幾門課。是的我一直對自己沒在國外上過學有點小小心虛,當然後來(被)補上了。
遇到過一個特別猥瑣的上來搭訕。
你是中國人嗎。。。哎呀你很漂亮啊。。。哎呀你很害羞啊。。。你想學德語嗎。。。(他用中文)
第一次第二次我還禮貌性擠個笑出來回一下——後來發現他好像根本不記得跟我說過話,因為每次都是那幾句。
再聽說的是,他專門找看著象新來的亞洲臉往上湊。
跟同事聊天說到這個,同事側臉不看我象自言自語評價,Aschloch(那是我第一次聽人用這個詞)。
就是那個著名的A**hole啦。
每天早晨我經常在收拾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聽YouTube推薦各種Video大多時候屬於聽而不見,能記住的了了。但是有一個比較有印象,40 Harsh Truths I Wish I Knew In My 20s,講的那個人叫Daniel Pink。我記住他的原因很簡單,我被要求看過他寫的一本書。
40條裏,他提到的第一條是,Don't work with Assholes。當時一下就笑出來了(第一次聽人明確地這麽說),真對啊。
這是他的那個Video
這些我覺得多大年紀知道都不晚甚至年長一點更好。太年輕的時候沒什麽社會經驗,可能隨耳聽隨心忘,反而是年紀大了印證自己或者親見的經曆才有資格評價這種斷言的對錯。
AS***E往輕了說是招人煩惹人厭,往重了說是危害社會(有直接的統計數據表明AS***E的人會讓公司損失多少錢)
AS***E肯定離不開“我永遠是下一個我永遠要拿最大最好的那塊蛋糕我永遠要把我放在所有人前麵......”是的就是Egoismus。這個詞的原型當然是拉丁文,ego=我,ismus是古希臘文後綴,意思是,自私。
具體表現?我想COVID時候的瘋搶瘋屯手紙和口罩就很典型(那個太讓我吃驚了我甚至見到過拿到網上來吹的)。
人當然有motivation使自己生活的好一點,(本能會)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考慮問題,那是人性。如同任何其他“性”一樣,那是有邊界的,過線就是犯(了做人的)規矩。
成年人應該都有經驗,不是任何一種自利的行為都被稱為Egoismus,那個度量也是有標尺的,從輕微的人人可以理解接受幾乎不被察覺的的Egoismus,到中等程度,到被稱為AS***E都有行為判斷標準,網上很多資料,有興趣可以自己查。
對了,Nazismus特征是屬於AS***E的,屬於Egoismus之一。
(被)稱為AS***E級沒那麽容易,也很多參數做指標,要打分的(心理學社會學養那麽多人)。
主要結論有三點。1,人要SURVIVE,必須得知道而且保證自己。2,人和人之間共生才能維持正常的社會體係運轉,有為別人幫忙的準備也被認為是人的天性之一。
人的Egoismus行為在標尺的哪個格,50%天生,是基因裏帶來的——另50%,取決於後天的生存環境,所受的教育,接觸的人群。很常見的一個說法是,XX(國家,地區,城市,etc.)人,也就是culture那一部分。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
2015年阿姆斯特丹大學公布了一項長期研究。575名8到11歲的兒童,被觀察Nazismus特質在其成長中因教育不同而不同的程度。需要回答的問題包括,
I especially deserve somthing special.
The class would be boring without me.
......
父母被評價的談話內容,包括,
My kids are cleverer than others.
結果表明,這樣環境長大的孩子更不易服從管理與人合作,對批評一類負麵評價超級敏感對抗情緒強烈,永遠是我(最好),我(最聰明),我(最對)。也就是說,有特別的的Egoismus體現出來,真的一定要(不擇手段)搶(眼前)那塊最大最好的蛋糕。
也沒什麽奇怪啊。就是我們說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人品不行。
第三點可能不是那麽直接,是situation,即人在的當時所處的環境。因為不尋常(極限情況)迫使人不願意想很多很長遠,隻看到眼前而不考慮後果——COVID期間的囤積廁所手紙應該算比較典型。
2006年瑞士科學家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腦中負責Egoismus的那一部分在the prefrontal cortex(前額葉皮層)。同時,青少年時期的兒童Egoismus比較大也被解釋——因為那一部分大腦沒有發育好。
過了18—20歲的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還有一個實驗,叫dark factor of personality test。
很常見的方法。
讓實驗者對一些比如,“我自己的東西最重要”,“隻要我能得到我想要的,我會什麽話都說的出來”給自己(1—5)打分。1是完全不會,5是一定會,這樣。最後給出成績。
實驗結果,樂觀的一點是,大部分人在小於2到3的範圍,也就是還算心理健康,能交往,當然,也有人4—5,屬於AS***E檔。
還有一個數據也很好玩。男的,在42,71歲出現的Egoismus行為特征最大,而且,和從事行業很有關係,更典型的是等級比較分明的地方(具體什麽行業比較常見成年人應該都有體會我不多說)。
這也就是大家習慣從行業評價一個人的原因。
AS***E的直接危害?可以用錢來衡量,TAC(total asshole costs)。僅US的數據,每年因為公司裏AS***E的行為,可以導致24,000,000,000$.
怎麽算出來的?1,直接損失。比如工作不能完成,或質量低下。2,管理花費,比如處理因AS***E帶來的工作中衝突,員工離職帶來的損失3,因此造成的法律糾紛花費4,對整個公司形象損失帶來的負麵影響後果。
所以,業界有公司明文規定,不招AS***E,哪怕技術再好。
是的,人品第一。
(太長了,下次接著說JA—SAGER,就是不懂說“不”的壞)
那麽就聊幾句不太文明的話題AS***E還有貌似的另一麵(1)
donau (2025-10-06 04:43:36) 評論 (1)我剛出國的時候在大學上班,中午在MENSA吃飯。大多數時候跟同事一起,偶爾想清靜一下或趕到單獨出去聽外係的報告或跟著上課之類會自己。
當時旁聽了幾門課。是的我一直對自己沒在國外上過學有點小小心虛,當然後來(被)補上了。
遇到過一個特別猥瑣的上來搭訕。
你是中國人嗎。。。哎呀你很漂亮啊。。。哎呀你很害羞啊。。。你想學德語嗎。。。(他用中文)
第一次第二次我還禮貌性擠個笑出來回一下——後來發現他好像根本不記得跟我說過話,因為每次都是那幾句。
再聽說的是,他專門找看著象新來的亞洲臉往上湊。
跟同事聊天說到這個,同事側臉不看我象自言自語評價,Aschloch(那是我第一次聽人用這個詞)。
就是那個著名的A**hole啦。
每天早晨我經常在收拾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聽YouTube推薦各種Video大多時候屬於聽而不見,能記住的了了。但是有一個比較有印象,40 Harsh Truths I Wish I Knew In My 20s,講的那個人叫Daniel Pink。我記住他的原因很簡單,我被要求看過他寫的一本書。
40條裏,他提到的第一條是,Don't work with Assholes。當時一下就笑出來了(第一次聽人明確地這麽說),真對啊。
這是他的那個Video
這些我覺得多大年紀知道都不晚甚至年長一點更好。太年輕的時候沒什麽社會經驗,可能隨耳聽隨心忘,反而是年紀大了印證自己或者親見的經曆才有資格評價這種斷言的對錯。
AS***E往輕了說是招人煩惹人厭,往重了說是危害社會(有直接的統計數據表明AS***E的人會讓公司損失多少錢)
AS***E肯定離不開“我永遠是下一個我永遠要拿最大最好的那塊蛋糕我永遠要把我放在所有人前麵......”是的就是Egoismus。這個詞的原型當然是拉丁文,ego=我,ismus是古希臘文後綴,意思是,自私。
具體表現?我想COVID時候的瘋搶瘋屯手紙和口罩就很典型(那個太讓我吃驚了我甚至見到過拿到網上來吹的)。
人當然有motivation使自己生活的好一點,(本能會)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考慮問題,那是人性。如同任何其他“性”一樣,那是有邊界的,過線就是犯(了做人的)規矩。
成年人應該都有經驗,不是任何一種自利的行為都被稱為Egoismus,那個度量也是有標尺的,從輕微的人人可以理解接受幾乎不被察覺的的Egoismus,到中等程度,到被稱為AS***E都有行為判斷標準,網上很多資料,有興趣可以自己查。
對了,Nazismus特征是屬於AS***E的,屬於Egoismus之一。
(被)稱為AS***E級沒那麽容易,也很多參數做指標,要打分的(心理學社會學養那麽多人)。
主要結論有三點。1,人要SURVIVE,必須得知道而且保證自己。2,人和人之間共生才能維持正常的社會體係運轉,有為別人幫忙的準備也被認為是人的天性之一。
人的Egoismus行為在標尺的哪個格,50%天生,是基因裏帶來的——另50%,取決於後天的生存環境,所受的教育,接觸的人群。很常見的一個說法是,XX(國家,地區,城市,etc.)人,也就是culture那一部分。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
2015年阿姆斯特丹大學公布了一項長期研究。575名8到11歲的兒童,被觀察Nazismus特質在其成長中因教育不同而不同的程度。需要回答的問題包括,
I especially deserve somthing special.
The class would be boring without me.
......
父母被評價的談話內容,包括,
My kids are cleverer than others.
結果表明,這樣環境長大的孩子更不易服從管理與人合作,對批評一類負麵評價超級敏感對抗情緒強烈,永遠是我(最好),我(最聰明),我(最對)。也就是說,有特別的的Egoismus體現出來,真的一定要(不擇手段)搶(眼前)那塊最大最好的蛋糕。
也沒什麽奇怪啊。就是我們說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人品不行。
第三點可能不是那麽直接,是situation,即人在的當時所處的環境。因為不尋常(極限情況)迫使人不願意想很多很長遠,隻看到眼前而不考慮後果——COVID期間的囤積廁所手紙應該算比較典型。
2006年瑞士科學家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腦中負責Egoismus的那一部分在the prefrontal cortex(前額葉皮層)。同時,青少年時期的兒童Egoismus比較大也被解釋——因為那一部分大腦沒有發育好。
過了18—20歲的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還有一個實驗,叫dark factor of personality test。
很常見的方法。
讓實驗者對一些比如,“我自己的東西最重要”,“隻要我能得到我想要的,我會什麽話都說的出來”給自己(1—5)打分。1是完全不會,5是一定會,這樣。最後給出成績。
實驗結果,樂觀的一點是,大部分人在小於2到3的範圍,也就是還算心理健康,能交往,當然,也有人4—5,屬於AS***E檔。
還有一個數據也很好玩。男的,在42,71歲出現的Egoismus行為特征最大,而且,和從事行業很有關係,更典型的是等級比較分明的地方(具體什麽行業比較常見成年人應該都有體會我不多說)。
這也就是大家習慣從行業評價一個人的原因。
AS***E的直接危害?可以用錢來衡量,TAC(total asshole costs)。僅US的數據,每年因為公司裏AS***E的行為,可以導致24,000,000,000$.
怎麽算出來的?1,直接損失。比如工作不能完成,或質量低下。2,管理花費,比如處理因AS***E帶來的工作中衝突,員工離職帶來的損失3,因此造成的法律糾紛花費4,對整個公司形象損失帶來的負麵影響後果。
所以,業界有公司明文規定,不招AS***E,哪怕技術再好。
是的,人品第一。
(太長了,下次接著說JA—SAGER,就是不懂說“不”的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