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在《圍城》裏有句名言,婚姻像座城,城裏的想出來,城外的想進去。其實,在國共這些年的纏鬥中,何嚐不是這樣?如果說這城是國民黨,吳石陳寶倉從裏麵出來,穀正文蔡孝乾之類就進去;如果這城是共產黨,裏麵的蔡孝乾等出來,外麵的吳石們就進去。於是,就像戲劇舞台上的跑龍套,上上下下,出出進進;政治舞台上也是上去下來,出來進去,走馬燈般令人眼花繚亂,演繹著人間悲喜,時代大戲。
台灣這波間諜案國共雙方的特工們典型地詮釋了這一點。
上文我們說了吳石,這回說說穀正文和蔡孝乾。
穀正文原名郭守紀,可謂老資格的共產黨,一二九運動後參加的共產黨,而且是北平學運的書記,還在林彪的115師當過偵察隊長,後來投戴笠軍統,再投汪精衛,為日本人搜捕共產黨抗日遊擊隊,抗戰勝利,又回到軍統,改名穀正文。可見他自己也不看好自己“漢奸”的曆史。穀正文的政治表現絕對屬於變色龍,是個見風使舵的投機分子(風燭殘年時又咬了李登輝一口)。實際生活中,這樣品行的人一定不能結交。但是他確實嗅覺靈敏超乎常人,是搞偵破的一把好手,再加上在共產黨組織裏的經曆,讓他成為“反共專家”。
有意思的是,國民黨還有一個老資格的反共專家名叫穀正綱,中國國民黨中央社會部部長,後任亞洲自由國家聯合反共聯盟中國總會理事長,世界人民反共聯盟主席,老蔣之後還給小蔣當過總統府資政。穀正綱三兄弟均為國民黨中委鐵杆反共,可惜跟穀正文沒關係。
《沉默的榮耀》裏飾演穀正文的是餘皚磊。長相很一般很一般,但是演技很不一般很不一般,看過他的戲,一定不會忘記這張亦正亦邪的臉。在《懸崖之上》、《白日焰火》中表現不俗。
他從一開始就嗅到了吳石身上不一樣的味道,從此咬住不放。雖然在香港沒有抓住把柄,甚至受到軍方訓斥,但是他始終不渝,這一點也應該算是這個行當應有的“優秀品質”
網上找到《穀正文口述回憶錄》,執筆者叫林正融。講述穀正文在台灣各地剿滅共匪。
《沉默的榮耀》第8集寫穀正文被趕出偵訊處後,到基層去應該就是這段經曆。
第9集,蔡孝乾終於露麵了。飾演他的是喻恩泰,這可能是學曆最高的中國演員了。我記住他一是“武林外傳”,再有就是“詩詞大會”。
比穀正文“革命資曆”更老——蔡孝乾是14歲參加共產黨的“紅小鬼”,是“長征老幹部”,是經過嚴酷的延安整風審查的共產黨員,所以是當之無愧的台工委一把手。
他被捕後,同為一個戰壕的穀正文這樣評價:“從他渾身上下所散發出來長征老幹部特有的傲慢”。
就是這麽一個“久經考驗的老幹部”被捕後很快就坦白了。這個坦白跟吳石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出賣同誌出賣戰友。
法王路易十五說過,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蔡孝乾的行徑則是:我活著,讓別人下地獄。
讀他的簡曆,最為人不齒的還有他跟小姨子馬雯鵑的曖昧關係。他的發妻劉月蟾在五次反圍剿失敗開始長征時,因為懷孕被他遺棄在蘇區,接著又結婚,在台灣又跟小姨子曖昧,要知道,這個小姨子當時隻有14歲!甚至在他被捕後,又一再要求能與馬雯鵑一同生活,無語。。。
穀正文在回憶錄中感慨:“我認為,共產黨在台灣的地下工作之所以失敗,除了組織成員過於樂觀,以致形跡過於暴露之外,其領導人蔡孝乾的浮奢個性更是一個嚴重的致命傷!”
“能有幾分周恩來或者羅榮桓的才氣,那麽中共在島內這頁隱蔽戰線鬥爭史,恐怕要改寫。”
蔡孝乾出賣組織以至於將整個台灣的共產黨組織一舉毀掉,可謂居功至偉,但是他並沒有得到多少賞識,不受重用。
穀正文說:“蔡孝乾的人品最令我不滿;而張誌忠後來雖然被判死刑,但我對他評價卻最高”
這個張誌忠第一次知道,他是台工委四個領導人之一。他被捕後受盡嚴刑拷打,老虎凳、拔指甲、指甲穿鐵線,再加上日以繼夜不讓睡覺,照射強烈燈光的疲勞轟炸式詢問。。。。但他從始至終都是一條鐵骨錚錚的硬漢。
穀正文說:“在主義與生存之間,許多人選擇了生存。這也不能責怪這些人,因為在當時的時空環境之下,相信不少人難以承受嚴刑拷打。”這也是為自己辯白吧?
但是他也承認:“仍有不少人如張誌忠、計梅真或林英傑那般,放棄這種生存,寧願選擇死亡。”
《沉默的榮耀》在第7集出現一個無比大的bug。吳石痛斥嘲笑陳寶倉的國民黨將領時,居然用了“抗戰十四年”這樣的字眼。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
“抗戰八年”無論是曆史文獻還是官方文件一直沿用了幾十年,直到2017年才正式改為“抗戰十四年”。
讓一個曆史人物說出60年後的話,豈非大笑話?
奉勸於和偉:趕緊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