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開埠時間短,城市裏的真正本地人很少。郊縣本地人多。本地人講話,“我”字的讀音可分。
上海居民分區基本是,市民:石庫門房子,大學職工宿舍,棚戶區,工人新村。少數49年上了當的資本家後代,擠在被72家房客分掉的洋房一間裏。上海市民喜歡用上隻角,下隻角來區分。實際上上隻角裏也有棚戶區。喝過洋墨水的文化人,可能保住了住在公寓房子的權利,比如和平公寓,常德公寓,克萊門公寓等等。不過這些公寓中原來下人住的小宿舍,後來也是一家家的煙火。
來上海的江浙人多,多是早年來上海做小生意的。寧波人和蘇州人,保留各自講話的風格。寧波人家教甚嚴,特別是做事方式。同事裏有做事清清爽爽,說家裏從小訓練如是。寧波人喉嚨響,講話如吵架,蘇州話軟糯,吵架如講話。
上海廣東人也不少,主要是生意人的後代,小廣東是常常聽得到的外號。文革時,不少黑五類,被遣返廣東。
蘇北人被看不起是因為幾次大災荒,逃難到上海,建立棚戶區。棚戶區內的通用語言就是蘇北話。殃及了非逃難來的蘇北人。
其他地區來上海的人,人數不多形不成氣候。比如南下幹部以山東人居多,他們有些後代說著是一種很特別的上普(上海普通話)既不是上海話也不是普通話,也不會講山東話,算是個小型的大院生活後遺症。
徐家匯曆史悠久,徐光啟的後人,包括宋家三姐妹。這就是為啥我們曆史書上說宋慶齡是海南人,她一開口,是上普。宋美齡英文那麽典型美國南方口音,國語一講,是比伊拉姐姐還要上普的上普。
解放前,來上海的人,都是慢慢融入上海,說上海話,包括魯迅,沈從文,還包括我自己的父母。後來曾經居住在上海去了台灣的文人以及他們的後代,喜歡在文章中寫上海話,比如白先勇和李敖。
改開後來上海的滬漂,讀了研究生,留了上海,做了幹部,開始打擊上海話。比如在小學語文書中,用姥姥作為外婆的的正式用語替代。本分的上海人發出了抗議的呼聲,於是“硬盤”這個詞在網上流行。 來由是,當“外地人“禁用後,用WD來代表,當WD也禁用後,用WD= Western Digital 生產硬盤的廠家,於是”硬盤“被用來形容外地人。
曾經上海人心中最好的學校不是北大清華,而是上工大,上科大,無他,本地分配。這倆所大學現在名字都掉了,被合並到上海大學去了。
寫改開前的上海,我最喜歡的是王安憶的小說《長恨歌》,那就是講住在上隻角石庫門房子裏的中產上海女人的一生。她模仿悲慘世界的寫作方式,每篇正文有大段大段的城市素描。沒有人比她更能寫出1940 - 1980 年的上海。
有關上海的速寫
加州lalin (2025-10-15 17:46:30) 評論 (3)上海開埠時間短,城市裏的真正本地人很少。郊縣本地人多。本地人講話,“我”字的讀音可分。
上海居民分區基本是,市民:石庫門房子,大學職工宿舍,棚戶區,工人新村。少數49年上了當的資本家後代,擠在被72家房客分掉的洋房一間裏。上海市民喜歡用上隻角,下隻角來區分。實際上上隻角裏也有棚戶區。喝過洋墨水的文化人,可能保住了住在公寓房子的權利,比如和平公寓,常德公寓,克萊門公寓等等。不過這些公寓中原來下人住的小宿舍,後來也是一家家的煙火。
來上海的江浙人多,多是早年來上海做小生意的。寧波人和蘇州人,保留各自講話的風格。寧波人家教甚嚴,特別是做事方式。同事裏有做事清清爽爽,說家裏從小訓練如是。寧波人喉嚨響,講話如吵架,蘇州話軟糯,吵架如講話。
上海廣東人也不少,主要是生意人的後代,小廣東是常常聽得到的外號。文革時,不少黑五類,被遣返廣東。
蘇北人被看不起是因為幾次大災荒,逃難到上海,建立棚戶區。棚戶區內的通用語言就是蘇北話。殃及了非逃難來的蘇北人。
其他地區來上海的人,人數不多形不成氣候。比如南下幹部以山東人居多,他們有些後代說著是一種很特別的上普(上海普通話)既不是上海話也不是普通話,也不會講山東話,算是個小型的大院生活後遺症。
徐家匯曆史悠久,徐光啟的後人,包括宋家三姐妹。這就是為啥我們曆史書上說宋慶齡是海南人,她一開口,是上普。宋美齡英文那麽典型美國南方口音,國語一講,是比伊拉姐姐還要上普的上普。
解放前,來上海的人,都是慢慢融入上海,說上海話,包括魯迅,沈從文,還包括我自己的父母。後來曾經居住在上海去了台灣的文人以及他們的後代,喜歡在文章中寫上海話,比如白先勇和李敖。
改開後來上海的滬漂,讀了研究生,留了上海,做了幹部,開始打擊上海話。比如在小學語文書中,用姥姥作為外婆的的正式用語替代。本分的上海人發出了抗議的呼聲,於是“硬盤”這個詞在網上流行。 來由是,當“外地人“禁用後,用WD來代表,當WD也禁用後,用WD= Western Digital 生產硬盤的廠家,於是”硬盤“被用來形容外地人。
曾經上海人心中最好的學校不是北大清華,而是上工大,上科大,無他,本地分配。這倆所大學現在名字都掉了,被合並到上海大學去了。
寫改開前的上海,我最喜歡的是王安憶的小說《長恨歌》,那就是講住在上隻角石庫門房子裏的中產上海女人的一生。她模仿悲慘世界的寫作方式,每篇正文有大段大段的城市素描。沒有人比她更能寫出1940 - 1980 年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