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 名博

哥兒倆的出國歸國

帕格尼尼 (2025-10-24 07:32:44) 評論 (0)

李瑞麒和李瑞驊兄弟二人,年齡隻差不到一歲。他們上個世紀20年代出生在上海一個富商家庭,家裏給他們提供了優渥的生活條件,從小衣食無憂。哥兒倆小學在英國人辦的育才公學,中學在光華附中,都是上海最好的學校,還是同班同學。要說全麵發展,這哥兒倆可算是夠全麵的。從書法、繪畫、籃球、遊泳,到航模、照相、養鴿子、逗蛐蛐,小時候都玩了個遍。下麵後排右一是哥哥李瑞麒,左一是弟弟李瑞驊。



中學畢業後,為了祖業有接班人,父親讓李瑞麒讀經濟,李瑞驊則選擇讀土木工程,二人上的都是上海交大。畢業後,他們都考取了公費留學,於1948年一同赴加拿大,就讀於多倫多大學。

由於從小上課都是用英文,父親還請英國人來家教,他們在加拿大上學一點語言問題都沒有,上課很輕鬆。李瑞驊還找到了一個建築公司的工作,半工半讀,手頭很闊綽,課餘時間經常打牌、打網球、滑雪、跳舞。他買了一輛車,學會帶女生兜風。開車還不過癮,還去學開飛機。在舞會上,李瑞麒認識了一個女生,是當地華僑的女兒,二人墜入愛河,不久就結婚了。

1952年,哥兒倆都畢業了,拿到碩士學位,而且都有綠卡。此時,李瑞麒想的是安居樂業,而李瑞驊卻想家了。國內改朝換代,李瑞驊心裏沒底,就給周恩來寫了一封信。國務院回信,歡迎他回國,讓李瑞驊決定回國。

兄弟二人情如手足,多少年形影不離,像雙胞胎一樣。弟弟要回國,哥哥不會跟弟弟分手,新婚妻子也同意去中國。就這樣,他們決定繞道歐洲回國。一路上經過法國、瑞士、摩納哥、德國、荷蘭、英國、印度、新加坡等11個國家,遊山玩水,參觀名勝。他們乘火車蹬上少女峰,坐遊輪暢遊萊茵河,在摩納哥賭場賭了一把,在英國看芭蕾舞,在瑞士買勞力士手表,在德國買相機。李瑞驊買了一架帶萬次閃光燈的萊卡,李瑞麒更是不得了,買了一台專業用的Linhof,廠家一共隻生產了兩台。一路上還買了墨鏡、漁具、皮手套、開司米等奢侈物品。

在路上四個月後,他們終於抵達了香港。過關入境深圳時,海關查出他們買的昂貴商品,要他們交稅。周恩來知道了,親自批準免稅。

李瑞驊回國後,被分配到北京設計院,很快進入工作狀態,接手多項工程任務。1958年建築人大會堂,李瑞驊攻克結構難關,受到周恩來的讚許。以後參與全國許多重大工程的設計與建造。他回國後不改“大款”的做派,買了台蘇聯電視和一輛捷克摩托車,並娶光緒翰林、出版商張元濟的孫女為妻。

李瑞麒被分配到外貿部,由於西方經濟學理論當時在中國無用武之地,他基本處於閑置狀態。1960年困難時期,妻子想回自己的國家,李瑞麒便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又回到加拿大。兒時玩伴,同班同學,一同出國,一同拿到碩士學位,一同回國,親如手足。哥兒倆第一次分手,難舍難分,隔海相望。

李瑞驊經曆了所有的運動和苦難,沒有改變他對自己事業的熱愛,對國家貢獻很大,卻不為世人所知。改革開放後,李瑞麒多次回國,兄弟二人久別重逢,有說不完的話。2001年李瑞麒最後一次回國,身體大不如以前,不幸在回加拿大的飛機上中風,不久後去世,終年77歲。幾年後,李瑞驊的身體也逐漸虛弱,於2009年隨哥哥而去,終年8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