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辦喪事 劉振墉
一九七一年的一天,我的夫人陳醫生,突然接到消息,她鄉下的大弟弟溺水身亡了,要趕快回去處理後事。我立即到銀行去取出一百一十塊人民幣,又將所有煙票買了二三十包香煙,又找出一些糧票,再到車站預先買好車票,下午就將她送上回鄉的長途汽車。太座兄妹四人,她排行老大,父親患胃癌正在上海醫院治療,母親在政治運動中被提升為富農,還在受管製中。家裏出了大事,她不得不承擔起主要的責任。
太座的兩個弟弟,大弟名持和,小弟名持平。都出生在抗戰後期,父親給他們取這樣的名字,本是祈求持久和平的意思,卻命運多舛,始則有抗戰和內戰兩場戰爭,繼而政治風暴不斷,和平隻是奢望。持和弟直接死因是溺水,但追根溯源,卻是“反右”運動造成的不幸。
我的嶽父本來在江浦縣立中學任校長,反右運動前期,領導上號召大鳴大放,他講了一句“上梁不正下梁歪”,就落到了領導人布下的“陽謀”大網中,被定性為“右傾分子”。撤職、降工資,下放原籍靖江任普通教師,嶽母不得不帶著兒女回到鄉下老家種地。當地是血吸蟲感染區,持和弟不幸患上了腦型血吸蟲病,表現為不時發作癲癇。記得有一次來我家作客,本來像正常人一樣的,一天突然癲癇大發作,伴隨有嚴重的精神錯亂,影響到宿舍區的安寧。幸而工作單位是醫院,緊急情況之下,請求單位幫忙,醫院就派了兩位工友,用救護車送過長江,到鎮江精神病院去治療的。
癲癇病人最容易發生的意外,一個是跌倒,腦袋碰到硬物或尖銳的物體上,或者被燙傷、割傷等等,家人如果注意預防,可以減少事故發生的幾率。另一個最容易發生意外的就是溺水,家住農村的人發生的可能性很大,而且無法預防。持和弟就是給地裏施肥,收工回來在河邊上洗糞桶時,癲癇發作,倒栽了河裏,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
當我將鈔票、糧票和香煙交給太座時,提示了一句話:“對於幫忙的人要大方些,別忘了趙部長家的教訓”,得到的反應是個會心的微笑。故事是這樣的,有個趙姓同鄉,在城裏做部長,夫人也是負責幹部,為人卻是出名的“小氣”。有一年鄉下老人去世了,女主人回去辦理喪事,村上幫忙的人吃得不開心,於是就故意捉弄她。很輕的簿板棺材,十幾個強勞力輪流抬,中間還坐下來休息了好幾次,每次休息,家屬就要去道乏、敬煙,才肯重新起步。此事在鄉間傳為笑談。
三天後,太座回來了,一身疲憊,但情緒還不錯。她告訴我說:辦事順利,鄉親們都很友善,熱情幫忙。開喪的那天,飯菜很豐盛,每人一個的“獅子頭”,有的人當時捨不得吃,放在茶缸裏帶回家。喪事辦妥了,香煙散光了,錢也用完了,總算盡了做大姐的責任。
我心中很明白,她的責任遠沒有完成呢!弟媳婦才二十幾歲,年輕輕的成了寡婦,又留下三歲到七歲的三個小孩,後麵的路將怎樣走還不確定,作為大姐,她能不管不問嗎!
回鄉辦喪事
UH (2025-10-24 04:57:26) 評論 (1)回鄉辦喪事 劉振墉
一九七一年的一天,我的夫人陳醫生,突然接到消息,她鄉下的大弟弟溺水身亡了,要趕快回去處理後事。我立即到銀行去取出一百一十塊人民幣,又將所有煙票買了二三十包香煙,又找出一些糧票,再到車站預先買好車票,下午就將她送上回鄉的長途汽車。太座兄妹四人,她排行老大,父親患胃癌正在上海醫院治療,母親在政治運動中被提升為富農,還在受管製中。家裏出了大事,她不得不承擔起主要的責任。
太座的兩個弟弟,大弟名持和,小弟名持平。都出生在抗戰後期,父親給他們取這樣的名字,本是祈求持久和平的意思,卻命運多舛,始則有抗戰和內戰兩場戰爭,繼而政治風暴不斷,和平隻是奢望。持和弟直接死因是溺水,但追根溯源,卻是“反右”運動造成的不幸。
我的嶽父本來在江浦縣立中學任校長,反右運動前期,領導上號召大鳴大放,他講了一句“上梁不正下梁歪”,就落到了領導人布下的“陽謀”大網中,被定性為“右傾分子”。撤職、降工資,下放原籍靖江任普通教師,嶽母不得不帶著兒女回到鄉下老家種地。當地是血吸蟲感染區,持和弟不幸患上了腦型血吸蟲病,表現為不時發作癲癇。記得有一次來我家作客,本來像正常人一樣的,一天突然癲癇大發作,伴隨有嚴重的精神錯亂,影響到宿舍區的安寧。幸而工作單位是醫院,緊急情況之下,請求單位幫忙,醫院就派了兩位工友,用救護車送過長江,到鎮江精神病院去治療的。
癲癇病人最容易發生的意外,一個是跌倒,腦袋碰到硬物或尖銳的物體上,或者被燙傷、割傷等等,家人如果注意預防,可以減少事故發生的幾率。另一個最容易發生意外的就是溺水,家住農村的人發生的可能性很大,而且無法預防。持和弟就是給地裏施肥,收工回來在河邊上洗糞桶時,癲癇發作,倒栽了河裏,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
當我將鈔票、糧票和香煙交給太座時,提示了一句話:“對於幫忙的人要大方些,別忘了趙部長家的教訓”,得到的反應是個會心的微笑。故事是這樣的,有個趙姓同鄉,在城裏做部長,夫人也是負責幹部,為人卻是出名的“小氣”。有一年鄉下老人去世了,女主人回去辦理喪事,村上幫忙的人吃得不開心,於是就故意捉弄她。很輕的簿板棺材,十幾個強勞力輪流抬,中間還坐下來休息了好幾次,每次休息,家屬就要去道乏、敬煙,才肯重新起步。此事在鄉間傳為笑談。
三天後,太座回來了,一身疲憊,但情緒還不錯。她告訴我說:辦事順利,鄉親們都很友善,熱情幫忙。開喪的那天,飯菜很豐盛,每人一個的“獅子頭”,有的人當時捨不得吃,放在茶缸裏帶回家。喪事辦妥了,香煙散光了,錢也用完了,總算盡了做大姐的責任。
我心中很明白,她的責任遠沒有完成呢!弟媳婦才二十幾歲,年輕輕的成了寡婦,又留下三歲到七歲的三個小孩,後麵的路將怎樣走還不確定,作為大姐,她能不管不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