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預製菜

木子力_ (2025-09-27 05:33:32) 評論 (0)

最近因為羅永浩懟西貝這件事,讓預製菜一次次上了熱搜,似乎好像大家對這個特別的有情緒,非常反感,網上新段子堆如山:

因為不想做飯去了餐館,結果餐館也不想做飯!

我家表姐在西貝權勢熏天,一人管9個微波爐!

真是好笑!

在國外生活,感覺對國內吐糟最嚴重的一是環境不好,二是吃的不健康,這個怎麽說呢,空氣質量,水確實差,工業化飛升的過程中,免不了。吃的方麵,像人造雞蛋,複合肉,孔雀綠保鮮之類的事不少,各種化學品用在食品上,為了賣相好;養殖業用各種藥,抗生素什麽的,種植業各種農藥,說起來確實問題一大堆,不過有些方麵我到並不覺得那麽糟糕,因為一定程度上這是趨勢,尤其是養殖、種植業上的各種做法,那些早已工業化標準化的發達國家,早就這樣了,廋肉精什麽的,歐美國家一直用,大規模養殖業你不用藥的話,基本沒法兒幹;種植業也一樣,包括各種轉基因食品,我信任這些發達國家的標準,能賣就能吃,我不CARE,也不會去交這個智商稅,任何個人是無法回避時代潮流帶來的變化的,像什麽有機食品,那東西完全胡扯,在南極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淺一點的冰層裏都能檢測出很多現代化工微粒,你怎麽在這樣的大環境裏給我造有機食品?商業噱頭而已。

中國吃的再不健康,大概比不過老外家裏一打開食品儲藏室,一牆的罐頭和包裝食品那麽誇張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搞過一次測評,認為大量食用罐頭食品非常不好,可是但是,人家人均壽命不低啊!其實從新鮮度和多樣性方麵,中國其實是遙遙領先的,堅持原材料自己采購的話,稍微提高一點辨識力,還是很有保證的,但問題是,要吃的這麽“健康”好味,你得花時間,家有保姆、阿姨、鍾點工,買汰燒全包,那麽你就享受到了,否則,睜眼的16小時,不少時間分配給了吃上,玩得起嗎?

我回國盡孝,為滿足老人習慣,很多時間花在這上麵,天天跑菜場,方便是方便,出門10分鍾就有大菜場,各種小超市,走一圈,至少半小時,回去再處理又是一大段時間,天天如此,實在心有不甘,好在待的日子不長,現在老人做不動了,請了住家保姆,也就解放了。

在國外就比較好,一周一采購,回來把後麵六天的吃食一次性安排好了,處理成能立即下鍋燒的狀態,魚統一清理好,排骨預先飛水,雞切塊,然後凍起來,蔬菜相對好辦,吃之前再弄,總之保證一葷一素,營養對路就OK,早餐牛奶雞蛋,其它花樣也是周末一次性弄好,這樣每天花在吃上的時間就很有限了。

我看了一下預製菜的標準,我這種玩法,基本妥妥的就是了,最近預製菜快被噴成貶義詞了,豈不是在自作孽嗎?

我倒不是不講究,烹飪是我的天賦之一,剛出來還在租公寓的時候,請新認識的幾家鄰居吃飯,被評為他們出國以後吃的最高質量的一餐,這還真不是虛誇,我不謙虛,要麽不弄,要弄就色香味俱全。鍋氣菜當然好吃,但是初來租房那時,同住的一位廣西人,炒一個菜爆一次蘑菇雲,沒幾周就把人家廚房禍禍完蛋了,不好吧!後來獨立屋了,我也不願意家裏油煙,要吃火候菜,或者氣味大的菜都到後院外麵燒烤爐邊上明火灶去弄,家裏廚房一般不炒菜,後來買了電高壓鍋,很多菜一燜了事,省事,沒氣味,也挺好吃。

確實犧牲了一些講究,但節省大量時間,比較下來,我很樂意,現代化生活的趨勢大概就是這樣的,不是甚至有人提出,以後食品業牙膏化嗎,營養都給你配好,打成醬,擠到牙膏筒裏,到了餐點擠一罐完事,和我家貓貓的貓糧一樣,頓頓如此,還吃的蠻好,不忍心給它換點花樣它還給你不適應,鬧肚子,簡單了反而好。

中國人對吃的重視程度,大概可以在世界上做頭牌,我每次回去麵對花樣多到一日十餐也幾年吃不過來的多樣性,反而有點無所適從,覺得還是簡單些更好,對新鮮的要求也是,豬肉絕對是國內香,熱氣豬總是很容易找到,就算是冷氣的,也不會儲存太久,北美這邊的豬肉,真是吃不出新鮮感,也不知冷凍多久,大概COSTCO 的還好些。

不過,這些新鮮度和多樣性,發展的趨勢最終是會像發達國家看齊的,吃會越來越工業化,標準化,預製化,年輕人會越來越不願意像老一輩那樣在吃上麵花費太多時間,餐飲從業者也是的,這是個辛苦程度遠超一般人想象的行業,尤其是那些沒有實現標準化的小餐飲店,真的幹不了,除非是熱愛,作為一種工作,365天無休天天這樣幹,年輕一代是無法接受的了的,所以很多東西會慢慢消失的,想保留就標準化,工業化,也就是預製菜化,所以,為適應現代化生活,收起你的講究,趕緊加入預製菜行列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