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真相” 網傳前總理李克強遺孀程虹發聲
9月1日,網傳中共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遺孀程虹,在北戴河麵對中共“老人們”發出呐喊:“如果今天我們可以容忍一個前總理的死因不明,那明天還會有誰是安全的?我要真相,不要敷衍。”目前該消息無法確定真假,仍引發網民關注。
9月1日,原中國大陸律師、現任美國一家律師事務所法務助理的周君紅在其X帳戶推文指:“來自李克強夫人程虹的絕望呐喊”。其全文如下:
“各位長者,各位領導同誌:
今天我站在這裏,不是一位大學教授的身份,不是一位前總理夫人的身份,而是以一個失去了至親的寡婦,一個被巨大的疑問壓得透不過氣的女人來和諸位說話。
海風很大,把我心頭的那份思緒吹得作響,可我的心比這海風更亂。我本不該出現在這裏,按照規矩,我隻是個遺屬,北戴河的議事本不容我插話,可想起兩年前當我目送我丈夫那副棺木緩緩蓋上蓋板,我心裏那股不安就再也壓不下去,如今我別無選擇。
2023年10月27日淩晨,我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頭的聲音顫抖急促,隻說了一句話:“李總理走了!“那一刻我覺得整個世界都失真了。電話掛斷,我的腦海隻剩下兩個字:不信。因為就在前一天晚上,他還在視頻裏笑著對我說:“阿虹,等我回來,我們一起去看秋天的銀杏。"那笑容那聲音,那精神狀態,像一個正值壯年的男人。可第二天,他卻被告知死於突發心髒病。沒有病史,沒有征兆,沒有搶救的細節,沒有任何可信的醫療文件,隻有一個冰冷的結論。各位長者,這像話嗎?
我想了解更多的細節,中央辦公廳告訴我:一切已經定性,不必再追問。他們告訴我:李克強勞累過度,在上海休假時突發心髒病,經搶救無效。他們告訴我,這是自然規律,節哀順變。可我問,既然是搶救無效,搶救過程在哪裏?我問,既然是心髒病,為什麽沒有任何既往病曆?我問,既然是突發事件,為什麽第一時間通知我的不是醫院?而是另一條信息渠道?我沒有得到回答;得到的隻是一個又一個沉默的眼神,以及一句重複的口頭禪:不要往複雜處想。可人死的這樣莫名,我能不往複雜處想嗎?
中共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遺孀程虹。(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我第一次來到北戴河,是20多年前,陪同丈夫參加會議。那時的海風是清新的,元老們的談話是坦誠的,可今天我感到一股沉沉的壓抑,像烏雲壓在這片海麵上。我知道這裏有些事不能明說,有些名字不能直呼,有些真相不能正麵碰觸。可諸位都是經曆過風浪的老人,你們知道,有些話不說就是對死者的背叛,對自己的良心的背叛。我不怕得罪人。我已經失去了最重要的人,還能失去什麽?
李克強一生,從安徽鳳陽的農家子弟,到北京大學的才子,再到國務院總理,他走的一步一印。他曾經站在人民大會堂的講台上,說過那句人在幹天在看,他的性格你們都清楚,直率務實,有時固執,但絕不彎腰討好。也正因為這樣,他得罪過人。他在任期內,堅持不搞大規模印鈔,不隨意加碼舉債,不盲目搞形象工程。他在疫情期間,說了那句6億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讓一些人臉色難看。他卸任後,還時常對朋友感慨,有些事等我退休再說。可他等不到了。
我本是學術出身,相信證據和邏輯。在這個問題上,證據被掩埋,邏輯被扭曲,隻有一個空洞的結論被硬塞到我麵前。我今天站在這裏,不是為了政治鬥爭,不是為了報複誰,我隻求一件事:調查真相。
我請求諸位元老,以你們的資曆和影響力推動一次獨立調查,查清那一夜到底發生了什麽。我不怕過程有多艱難,不怕結論有多驚人,隻怕這件事就這樣被塵封被遺忘,被寫進一行冷冰冰的簡曆:因病去世。如果今天我們可以容忍一個前總理的死因不明,那明天還會有誰是安全的?
中共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2022年10月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等黨內職務,2023年3月卸任中共國務院總理,以67歲之齡正式退休。2023年10月27日0時10分在上海去世,終年68歲。李克強成為1949年中共成立以來離任年紀最輕、離世最早的總理。
網友“胡姬花”評論:“李克強是怎麽死的?對嘍,是被自己信任的組織和信任的‘人’害死的。而你說李克強遺孀和子女不知道嗎?知道怎樣?它們那幫紅代代們會拋棄組織還政於民?”
有網民提出質疑:“她就想發言也發不出來。”“被最大的恐怖分子殺人禁聲還能有講真相的機會嗎?”“前總理夫人即使心裏這麽想,也不會說岀來。她知道說岀來意味著什麽。她不會這麽蠢!”
還有網民留言:“全國人民都知道他的死亡肯定有內幕。”“有冤無處訴。”“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二把手說沒就沒,那麽14億人讓誰死都不奇怪了。”“共產黨本就是一個黑幫,而李克強就是被黑幫的手法處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