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早茶裏含著千年古城的韻味,含著揚州人傳統的文化。我覺得不吃揚州早茶,就不能算真正到揚州。
中國近代文學巨匠朱自清曾在揚州生活了十三歲,在他的一生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揚州度過的。他在《揚州夏日》散文中這樣描述揚州早茶,"一個人最好上茶館,可以永晝消磨,永夜消磨"。"茶館裏花樣之多,非外地人所及。點心來時,說是'五味俱全',其實又是幹濕互搭,冷熱雜陳"。朱先生的寥寥數語,淋漓盡致地展現出揚州這座城市的漫生活節奏,厚重的飲食文化習俗和揚州早茶當時的地位。
揚州始建於春秋末期的公元前486年,由吳王夫差所建。隨著大運河的開挖,唐朝時期揚州成為東南第一大都城,當時有"揚一益二"之說,意思是天下繁榮,揚州第一,益州第二,益州即現在的成都。到了清朝,康熙和乾隆皇帝都六下江南,揚州是必到之處,這為揚州的經濟發展和飲食文化起到了推動作用。據AI提供的數據,揚州早茶誕生在十八世紀康乾盛事時期,而廣東早茶在十九世紀中期才出現。
在揚州吃早茶,不是去"飯店",要去茶社。揚州有三大茶社,富春茶社冶春茶社,趣園茶社。我到揚州的第二天,去了排在第一的富春茶社。富春是富貴長春的意思。
富春茶社位於老城區一個專賣揚州“三把刀”的胡同裏,三把刀是指廚刀,修腳刀,理發刀。這三把刀並非單純指三種工具,而是代表三種精湛的技藝。這三種技藝構建了揚州的美食文化,洗浴文化和精細生活的核心。
富春茶社始建於1885年,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和小巧別致的院落,給我這頓早茶增添了雅興。我按服務員的推薦,點了魁龍珠茶和套歺點心。
"一壺水泡三省茶",這是富春茶社獨創的拚配茶魁龍珠的特點。一個茶包裏含有三種茶,茶水裏融合了浙江龍井的味,安徽魁真的色,揚州朱蘭的香。淺綠色的茶水,清澈透明。喝起來濃鬱醇厚,順口解膩。我不太懂茶,隻覺得這茶與眾不同。
揚州點心是淮揚菜的重要組成部分,講究做工精細,口味鮮美,口感豐富。揚州點心的經典代表有"揚州雙絕"的翡翠燒麥和千層油糕,還有"天下第一品"的蟹黃湯包,"包子之王"的三丁包和五丁包。
富春茶社的套歺點心看來是專門為外地遊客準備的,我點的套歺,共有六種點心,每樣一個。有精品蟹黃包,五丁包,海鮮餃,烏米鬆子燒麥,千層油糕,雙麻酥餅。吃完後仔細回味,覺得各具特色,值得一吃。富春茶社還有很多種點心和揚州的名菜,遺憾的是六種點心下肚,什麽也吃不下去了。
過去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如今沒有十萬貫,也能下揚州。揚州的物價比北京,上海,南京低很多很多。從南京到揚州的城際鐵路,隻需一個小時,34元人民幣。揚州泰州國際機場為國內外的遊客提供著便捷的服務。
有這樣一句話,揚州人"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早上肚子裏裝滿了茶水,晚上浴池裏的熱水浸泡著皮膚。揚州特色的早茶文化正等待著八方遊客去體驗。我隻吃了兩頓早茶,尚沒品嚐完所有的點心,隻能期待下次再去揚州了。



茶社的大廳

庭院內的小樓,我在這裏就歺的。









雙麻酥餅。酥餅兩麵都有芝麻,被稱為雙麻酥餅。我拿到盤子時,不小心踫掉了上麵的皮,芝麻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