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發現新聞被中國閱兵霸屏。小紅書上好些網友評論中國閱兵式如此壯觀,相比之下美國前些日子搞的那個實在太拉垮,上不了台麵。
閱兵式沒看。俺對那種秀肌肉的儀式毫無興趣。之前納粹德國發動二戰前也常搞閱兵式,也很雄偉壯觀。網上還能找到舊黑白片視頻,有興趣的網友可以找來看看。
俺的觀點是,這閱兵式其實不能反應一個國家軍隊的作戰能力。往往,獨裁國家的閱兵式更加整齊劃一,步調一致,甚至選出來的士兵高矮胖瘦都一致,要賞心悅目一些。但是能走正步就能打仗嗎?我看未必。給大家講個真實的曆史故事:
話說北宋初年,宋太宗趙光義不明不白地通過燭光釜影就取代哥哥當了皇帝。可是啊,他幾乎沒領導過軍隊,打過仗。要知道他哥哥趙匡胤可是響當當的武將出身,在戰場上指揮過千軍萬馬跟敵人廝殺的。太宗不知怎地上了台,突然信心爆棚,覺得自己文治肯定是古今中外天下第一,武功也不輸哥哥。那怎麽證明武功了得呢?那個時候宋遼關係還沒有破裂,兩國也還常派使節逢年過節地去覲見一下。太宗就特地找了幾千士兵,專門排練陣法,把諸葛亮的八陣圖研究了個透。 這些士兵都是精挑萬選,又是沒日沒夜地排練,自然陣法練的爐火純青。號角一響,陣法變化那叫一個整齊劃一,非常好看。等下回遼使來了,太宗就專門給遼使來了個閱兵式。遼使一看,目瞪口呆。這些宋兵穿的各色戰袍,列在隊列裏非常嚴整。令旗一動,號角一吹,霎那間,陣型變換猶如山崩海嘯,而且整個幾千人竟無聲息。 號角又一響,隻見那幾千人同時把手中刀拋向天空,然後步伐變換,陣型移動,幾千把明晃晃的刀落下來,竟然都被士兵接住,無一落地。遼使大吃一驚,這整齊程度,這紀律性,遼軍再幾百年也做不到!宋太宗麵露得意之色,問遼使,如何啊?遼使膽寒,顫巍巍地答曰,天兵神威!
年後,太宗率大軍禦駕親征,滅了北漢,並且摧毀了北漢都城太原(如今的太原是重建的)。 隨後,太宗馬不停蹄率軍殺奔幽州,準備北伐遼國收複燕雲十六州。如果成功,那麽太宗確實可以自詡武功超過哥哥趙匡胤。宋軍浩浩蕩蕩,殺到幽州城下,不慌不忙地開始攻城。幽州是燕雲十六州最大的城市,城防堅固。而且,出乎太宗意料,城裏的大多數漢人並沒有站在宋朝一邊,反而是幫助遼軍守城。一時宋軍攻城不下,在城外跟遼軍僵持。這時,還有遼國從太原撤退的殘軍在如今北京昌平一代駐紮。因為兵力不多,又是敗軍,太宗根本就沒把這支部隊放在眼裏。幾日之後,遼國增援部隊在北院大王耶律休哥率領下急行軍數百裏,在夜裏趕到幽州。這隻部隊也隻有十萬人而已,跟北宋五十萬大軍一比也是毛毛雨。但是耶律休哥久經戰陣,熟知兵法。在接近北宋軍隊之前,命士兵每人持兩個火把。這樣,看起來漫天火光,好像來了非常大股遼軍部隊。北宋軍隊一看這架勢,也不管當初排兵布陣多麽整齊有素,立刻軍心崩潰。耶律休哥率幾名親兵直撲宋軍的中軍寶帳。太宗正在觀陣,突然發現陣腳大亂,一對遼兵極為凶猛,直衝自己而來,一時間就到了百步開外。太宗慌不擇路,扭頭縱馬狂奔。耶律休哥緊追不舍,連連在馬上開弓放箭。其中兩箭射中太宗大腿。
追了許久,由於耶律休哥的馬是蒙古馬,跑得不如太宗所乘西域大宛進貢的汗血寶馬快,最終還是被太宗跑掉了。但是因為馬跑得太顛,太宗忍受不了箭傷劇痛,後改乘驢車逃離了戰場。
皇上不知所終,軍心早就崩潰的北宋大軍在耶律休哥軍,耶律斜軫軍(就是駐紮昌平的遼軍)和幽州城遼軍三麵夾擊下,潰不成軍。幾十萬大軍死傷大半,逃離了戰場。這個古戰場今天還在。北京的網友們可以周末去看看。當年那地方叫“高粱河”,如今這個地方叫做“紫竹院公園”。
其後十餘年,太宗因腿上的箭傷反複發作, 不斷地長壞痂。太醫素手無策,太宗不得不找江湖道士做法。有宋一朝,道教大行其道,就是太宗這裏開始的。然而,道士法術和仙丹也無效,終有一日,壞痂引發敗血病,“厲害”的太宗掛了。
北宋的子民們,不知會不會喊:“厲害了!我的宋!”
厲害了!我的國!
luren_1970 (2025-09-03 06:41:06) 評論 (1)早上起來發現新聞被中國閱兵霸屏。小紅書上好些網友評論中國閱兵式如此壯觀,相比之下美國前些日子搞的那個實在太拉垮,上不了台麵。
閱兵式沒看。俺對那種秀肌肉的儀式毫無興趣。之前納粹德國發動二戰前也常搞閱兵式,也很雄偉壯觀。網上還能找到舊黑白片視頻,有興趣的網友可以找來看看。
俺的觀點是,這閱兵式其實不能反應一個國家軍隊的作戰能力。往往,獨裁國家的閱兵式更加整齊劃一,步調一致,甚至選出來的士兵高矮胖瘦都一致,要賞心悅目一些。但是能走正步就能打仗嗎?我看未必。給大家講個真實的曆史故事:
話說北宋初年,宋太宗趙光義不明不白地通過燭光釜影就取代哥哥當了皇帝。可是啊,他幾乎沒領導過軍隊,打過仗。要知道他哥哥趙匡胤可是響當當的武將出身,在戰場上指揮過千軍萬馬跟敵人廝殺的。太宗不知怎地上了台,突然信心爆棚,覺得自己文治肯定是古今中外天下第一,武功也不輸哥哥。那怎麽證明武功了得呢?那個時候宋遼關係還沒有破裂,兩國也還常派使節逢年過節地去覲見一下。太宗就特地找了幾千士兵,專門排練陣法,把諸葛亮的八陣圖研究了個透。 這些士兵都是精挑萬選,又是沒日沒夜地排練,自然陣法練的爐火純青。號角一響,陣法變化那叫一個整齊劃一,非常好看。等下回遼使來了,太宗就專門給遼使來了個閱兵式。遼使一看,目瞪口呆。這些宋兵穿的各色戰袍,列在隊列裏非常嚴整。令旗一動,號角一吹,霎那間,陣型變換猶如山崩海嘯,而且整個幾千人竟無聲息。 號角又一響,隻見那幾千人同時把手中刀拋向天空,然後步伐變換,陣型移動,幾千把明晃晃的刀落下來,竟然都被士兵接住,無一落地。遼使大吃一驚,這整齊程度,這紀律性,遼軍再幾百年也做不到!宋太宗麵露得意之色,問遼使,如何啊?遼使膽寒,顫巍巍地答曰,天兵神威!
年後,太宗率大軍禦駕親征,滅了北漢,並且摧毀了北漢都城太原(如今的太原是重建的)。 隨後,太宗馬不停蹄率軍殺奔幽州,準備北伐遼國收複燕雲十六州。如果成功,那麽太宗確實可以自詡武功超過哥哥趙匡胤。宋軍浩浩蕩蕩,殺到幽州城下,不慌不忙地開始攻城。幽州是燕雲十六州最大的城市,城防堅固。而且,出乎太宗意料,城裏的大多數漢人並沒有站在宋朝一邊,反而是幫助遼軍守城。一時宋軍攻城不下,在城外跟遼軍僵持。這時,還有遼國從太原撤退的殘軍在如今北京昌平一代駐紮。因為兵力不多,又是敗軍,太宗根本就沒把這支部隊放在眼裏。幾日之後,遼國增援部隊在北院大王耶律休哥率領下急行軍數百裏,在夜裏趕到幽州。這隻部隊也隻有十萬人而已,跟北宋五十萬大軍一比也是毛毛雨。但是耶律休哥久經戰陣,熟知兵法。在接近北宋軍隊之前,命士兵每人持兩個火把。這樣,看起來漫天火光,好像來了非常大股遼軍部隊。北宋軍隊一看這架勢,也不管當初排兵布陣多麽整齊有素,立刻軍心崩潰。耶律休哥率幾名親兵直撲宋軍的中軍寶帳。太宗正在觀陣,突然發現陣腳大亂,一對遼兵極為凶猛,直衝自己而來,一時間就到了百步開外。太宗慌不擇路,扭頭縱馬狂奔。耶律休哥緊追不舍,連連在馬上開弓放箭。其中兩箭射中太宗大腿。
追了許久,由於耶律休哥的馬是蒙古馬,跑得不如太宗所乘西域大宛進貢的汗血寶馬快,最終還是被太宗跑掉了。但是因為馬跑得太顛,太宗忍受不了箭傷劇痛,後改乘驢車逃離了戰場。
皇上不知所終,軍心早就崩潰的北宋大軍在耶律休哥軍,耶律斜軫軍(就是駐紮昌平的遼軍)和幽州城遼軍三麵夾擊下,潰不成軍。幾十萬大軍死傷大半,逃離了戰場。這個古戰場今天還在。北京的網友們可以周末去看看。當年那地方叫“高粱河”,如今這個地方叫做“紫竹院公園”。
其後十餘年,太宗因腿上的箭傷反複發作, 不斷地長壞痂。太醫素手無策,太宗不得不找江湖道士做法。有宋一朝,道教大行其道,就是太宗這裏開始的。然而,道士法術和仙丹也無效,終有一日,壞痂引發敗血病,“厲害”的太宗掛了。
北宋的子民們,不知會不會喊:“厲害了!我的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