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鹿到處都是,看到一隻鹿並不稀奇,隻不過來一趟斯瓦爾巴(Svalbad)可不容易。斯瓦爾巴是北冰洋上的一個有人居住的群島,地處北極圈內,距離歐洲大陸約一千公裏,距離北極隻有650公裏,可以說斯瓦爾巴是地球上最北而且又有人居住的地區。很多人會想,除了北極熊以外,誰會去北冰洋上的那個冰天雪地的島上居住?!但人們想像不到的是,因為氣流的原因,斯瓦爾巴群島比地球上同樣緯度的地區相對溫暖,具備基本的居住條件,似乎沒有想像的那麽糟糕。正因為斯瓦爾巴附近的海水相對較溫暖,到夏季時,斯瓦爾巴和歐洲大陸之間的水域實際上可以通航,這對斯瓦爾巴的發展帶來極大便利。
斯瓦爾巴自從十七世紀就有人來過,但直到二十世紀初才開始有俄國人和挪威人來此定居,主要是因為發現了煤礦。1925年,斯瓦爾巴群島正式歸屬於挪威管轄,行政中心設在朗伊爾城(Longyearbyen)。朗伊爾城位於斯瓦爾巴群島中最大的斯匹次卑爾根島(Spitzbergen)上,地處北緯78度,這也是斯瓦爾巴大多數居民都集中居住的小城。朗伊爾城建有現代化的機場和碼頭,朗伊爾城和挪威本土城市Tromso 之間的飛行時間隻需一個小時,和首都奧斯陸(Oslo)之間的飛行時間隻需要三個小時。朗伊爾城的港口大半年的時間都能正常使用,直到北半球的冬季時,朗伊爾城的港口會因寒冷而封凍,海上運輸受到限製,隻能依賴空中運輸。幾年前在美國華爾街日報(WSJ)看到過一篇關於國際互聯網的報道,據說當時挪威使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來裝備斯瓦爾巴的互聯網絡,說明了挪威對斯瓦爾巴群島的重視。如果沒有先進的互聯網,斯瓦爾巴可真的與世隔絕,估計更沒人願意去斯瓦爾巴島了。 雖然斯瓦爾巴屬挪威管轄,但斯瓦爾巴是國際免簽證地區,斯瓦爾巴允許來自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公民來此定居和工作而無需簽證。此外,斯瓦爾巴是個自由貿易區,所得稅低於挪威本土,無增值稅(VAT)。
斯瓦爾巴的總麵積約六萬二千平方公裏,和愛爾蘭國土麵積相當,是海南島麵積的近兩倍。斯瓦爾巴的60%為冰川覆蓋,可居住的地域極其有限,斯瓦爾巴目前的總居住人口隻有兩千多人。 斯瓦爾巴的經濟主要來源於煤礦,旅遊和科研。斯瓦爾巴的人均收入比挪威本土的人均收入高出百分之二十以上。斯瓦爾巴屬於寒冷地區,即使是在夏季,大多數時候的氣溫也隻在攝氏十度以下。此外,斯瓦爾巴地處北極圈內,大半年生活在“極晝”,其餘在“極夜”。也就是說,大半年極晝裏看不到黑夜,極夜時見不到陽光。所以,這種地理環境不是所有人都能適應的。因為斯瓦爾巴的醫療條件有限,當地政府不鼓勵孕婦在當地生產嬰兒。同時,當地政府也不允許埋葬死人,因為寒冷的氣候不易於屍體分解,天暖之後容易造成病毒傳播隱患。人死在島上無法避免,但死者必須運出斯瓦爾巴。
斯瓦爾巴有眾多的野生動物,包括北極地區特有的北極熊,北極狐,馴鹿,海鳥和海象等。北極熊幾乎沒有天敵,對當地的居民有危害,所以,當地居民出門需要帶槍防範。 我們這次是乘郵輪來到斯瓦爾巴的,郵輪停靠在朗伊爾城的碼頭。我們以為來到北極圈,就能看到北極熊,這顯然是過於天真了。其實,斯瓦爾巴群島的北極熊一共也隻有兩百多隻,並不容易看到。當地人告訴我們,夏天不太容易看到北極熊,尤其是在沒有冰雪覆蓋的地區。我們到達朗伊爾城時,已是八月底,周圍山上冰雪早已融化,氣溫在華氏50度以下,感覺還是有點冷的。雖然看到北極熊的可能性不大,但看到其它動物的機會還是有的。
朗伊爾城很小,能活動的範圍也很小。郵輪上提供了一些陸地活動項目,包括乘小船出去看峽灣,冰川等,但性價比太低,我們沒有參加,所以選擇在城外附近山穀走走。我們沿著小路往城外冰川方向走,意外的收獲是,在山邊看到了一隻鹿。看到的是一隻馴鹿(Reindeer) ,離路邊非常近。顯然,在這個附近沒有北極熊,否則這些鹿早就跑了。其實,這個地區的馴鹿是應該有不少的,但我們也隻發現了這麽一隻。從前,除了北極熊以外,當地的居民也會獵殺馴鹿。 但現代社會的發展已經不需要以打獵為生了,斯瓦爾巴的食品供應充足,捕殺馴鹿也隻是一種體育娛樂項目。雖然鹿肉也是當地的一大特色,但食用的鹿肉應該不是野生的。我們坐的這艘郵輪的餐廳裏就供應過鹿肉(Venison), 有點像牛肉,隻是味道比較特別。
目前,斯瓦爾巴的大多數人都定居在朗伊爾城,以挪威人為主體。斯瓦爾巴有幾百名泰國人來此定居,從事服務行業,主要是因為在斯瓦爾巴的淨收入要遠高於在泰國的收入。實際上,朗伊爾城的物質條件還是很豐富的,基本生活用品都能在附近的超市商場買到,很多東西價格比挪威本土的要便宜,如果能夠忍受斯瓦爾巴的這種極端的氣候環境,生活在斯瓦爾巴也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據說朗伊爾城中心開有一家泰國餐館,還是家網紅店。
斯瓦爾巴路德教堂(Svalbard kirke)
朗伊爾城座落在北緯78度的北極圈內。郵輪碼頭有車去市中心。
朗伊爾城
遠處可見冰川
本想去前麵的房子裏上廁所,結果沒開門,門都是鎖著的。
山上有許多廢棄的礦井
往冰川方向走,離城越來越遠
上山走了一陣子,冰川還是那麽遠
路邊發現一隻鹿,離我們十來米遠
這隻鹿不怕我們靠近,安然的吃草。
下山的時候,難得見到的太陽光
朗伊爾城中心
因為免稅,這裏的東西賣得比其它地方便宜
這是郵局
雪撬摩托到了冬天會非常實用。
街景
這附近有一所科研性的大學,城裏還建有一所小學
超市的供應充足
朗伊爾城的酒不貴
朗伊爾城是極地科考和探險基地。圖中的小船是法國Ponant公司的郵輪,具有破冰功能,可以航行到北極。我們去南極時乘過這個公司的船。
在斯瓦爾巴看到一隻鹿
威伯 (2025-09-04 06:04:52) 評論 (3)地球上的鹿到處都是,看到一隻鹿並不稀奇,隻不過來一趟斯瓦爾巴(Svalbad)可不容易。斯瓦爾巴是北冰洋上的一個有人居住的群島,地處北極圈內,距離歐洲大陸約一千公裏,距離北極隻有650公裏,可以說斯瓦爾巴是地球上最北而且又有人居住的地區。很多人會想,除了北極熊以外,誰會去北冰洋上的那個冰天雪地的島上居住?!但人們想像不到的是,因為氣流的原因,斯瓦爾巴群島比地球上同樣緯度的地區相對溫暖,具備基本的居住條件,似乎沒有想像的那麽糟糕。正因為斯瓦爾巴附近的海水相對較溫暖,到夏季時,斯瓦爾巴和歐洲大陸之間的水域實際上可以通航,這對斯瓦爾巴的發展帶來極大便利。
斯瓦爾巴自從十七世紀就有人來過,但直到二十世紀初才開始有俄國人和挪威人來此定居,主要是因為發現了煤礦。1925年,斯瓦爾巴群島正式歸屬於挪威管轄,行政中心設在朗伊爾城(Longyearbyen)。朗伊爾城位於斯瓦爾巴群島中最大的斯匹次卑爾根島(Spitzbergen)上,地處北緯78度,這也是斯瓦爾巴大多數居民都集中居住的小城。朗伊爾城建有現代化的機場和碼頭,朗伊爾城和挪威本土城市Tromso 之間的飛行時間隻需一個小時,和首都奧斯陸(Oslo)之間的飛行時間隻需要三個小時。朗伊爾城的港口大半年的時間都能正常使用,直到北半球的冬季時,朗伊爾城的港口會因寒冷而封凍,海上運輸受到限製,隻能依賴空中運輸。幾年前在美國華爾街日報(WSJ)看到過一篇關於國際互聯網的報道,據說當時挪威使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來裝備斯瓦爾巴的互聯網絡,說明了挪威對斯瓦爾巴群島的重視。如果沒有先進的互聯網,斯瓦爾巴可真的與世隔絕,估計更沒人願意去斯瓦爾巴島了。 雖然斯瓦爾巴屬挪威管轄,但斯瓦爾巴是國際免簽證地區,斯瓦爾巴允許來自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公民來此定居和工作而無需簽證。此外,斯瓦爾巴是個自由貿易區,所得稅低於挪威本土,無增值稅(VAT)。
斯瓦爾巴的總麵積約六萬二千平方公裏,和愛爾蘭國土麵積相當,是海南島麵積的近兩倍。斯瓦爾巴的60%為冰川覆蓋,可居住的地域極其有限,斯瓦爾巴目前的總居住人口隻有兩千多人。 斯瓦爾巴的經濟主要來源於煤礦,旅遊和科研。斯瓦爾巴的人均收入比挪威本土的人均收入高出百分之二十以上。斯瓦爾巴屬於寒冷地區,即使是在夏季,大多數時候的氣溫也隻在攝氏十度以下。此外,斯瓦爾巴地處北極圈內,大半年生活在“極晝”,其餘在“極夜”。也就是說,大半年極晝裏看不到黑夜,極夜時見不到陽光。所以,這種地理環境不是所有人都能適應的。因為斯瓦爾巴的醫療條件有限,當地政府不鼓勵孕婦在當地生產嬰兒。同時,當地政府也不允許埋葬死人,因為寒冷的氣候不易於屍體分解,天暖之後容易造成病毒傳播隱患。人死在島上無法避免,但死者必須運出斯瓦爾巴。
斯瓦爾巴有眾多的野生動物,包括北極地區特有的北極熊,北極狐,馴鹿,海鳥和海象等。北極熊幾乎沒有天敵,對當地的居民有危害,所以,當地居民出門需要帶槍防範。 我們這次是乘郵輪來到斯瓦爾巴的,郵輪停靠在朗伊爾城的碼頭。我們以為來到北極圈,就能看到北極熊,這顯然是過於天真了。其實,斯瓦爾巴群島的北極熊一共也隻有兩百多隻,並不容易看到。當地人告訴我們,夏天不太容易看到北極熊,尤其是在沒有冰雪覆蓋的地區。我們到達朗伊爾城時,已是八月底,周圍山上冰雪早已融化,氣溫在華氏50度以下,感覺還是有點冷的。雖然看到北極熊的可能性不大,但看到其它動物的機會還是有的。
朗伊爾城很小,能活動的範圍也很小。郵輪上提供了一些陸地活動項目,包括乘小船出去看峽灣,冰川等,但性價比太低,我們沒有參加,所以選擇在城外附近山穀走走。我們沿著小路往城外冰川方向走,意外的收獲是,在山邊看到了一隻鹿。看到的是一隻馴鹿(Reindeer) ,離路邊非常近。顯然,在這個附近沒有北極熊,否則這些鹿早就跑了。其實,這個地區的馴鹿是應該有不少的,但我們也隻發現了這麽一隻。從前,除了北極熊以外,當地的居民也會獵殺馴鹿。 但現代社會的發展已經不需要以打獵為生了,斯瓦爾巴的食品供應充足,捕殺馴鹿也隻是一種體育娛樂項目。雖然鹿肉也是當地的一大特色,但食用的鹿肉應該不是野生的。我們坐的這艘郵輪的餐廳裏就供應過鹿肉(Venison), 有點像牛肉,隻是味道比較特別。
目前,斯瓦爾巴的大多數人都定居在朗伊爾城,以挪威人為主體。斯瓦爾巴有幾百名泰國人來此定居,從事服務行業,主要是因為在斯瓦爾巴的淨收入要遠高於在泰國的收入。實際上,朗伊爾城的物質條件還是很豐富的,基本生活用品都能在附近的超市商場買到,很多東西價格比挪威本土的要便宜,如果能夠忍受斯瓦爾巴的這種極端的氣候環境,生活在斯瓦爾巴也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據說朗伊爾城中心開有一家泰國餐館,還是家網紅店。
斯瓦爾巴路德教堂(Svalbard kirke)
朗伊爾城座落在北緯78度的北極圈內。郵輪碼頭有車去市中心。
朗伊爾城
遠處可見冰川
本想去前麵的房子裏上廁所,結果沒開門,門都是鎖著的。
山上有許多廢棄的礦井
往冰川方向走,離城越來越遠
上山走了一陣子,冰川還是那麽遠
路邊發現一隻鹿,離我們十來米遠
這隻鹿不怕我們靠近,安然的吃草。
下山的時候,難得見到的太陽光
朗伊爾城中心
因為免稅,這裏的東西賣得比其它地方便宜
這是郵局
雪撬摩托到了冬天會非常實用。
街景
這附近有一所科研性的大學,城裏還建有一所小學
超市的供應充足
朗伊爾城的酒不貴
朗伊爾城是極地科考和探險基地。圖中的小船是法國Ponant公司的郵輪,具有破冰功能,可以航行到北極。我們去南極時乘過這個公司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