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兒天地

菲兒天地 名博

勞動節也放煙火?(圖)

菲兒天地 (2025-09-05 07:50:49) 評論 (49)
幾年前的國慶節,LD非要到聖路易的拱橋下“朝聖”。我們住在拱橋邊的酒店,參加了三天三夜的音樂會、飛機秀、拱橋下盛大的煙火慶典。我可謂舍命陪君子。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182/201907/6646.html

這次勞動節,人家又故伎重演,還冠冕堂皇地說是為了給我過生日,這是他的愛的語言(love language)。可惜這次沒有上次的大型飛機秀,但人家說了,這次的煙火卻是中西部最大的,況且你還可以看到二戰的戰鬥機,一起慶祝抗戰80周年慶,艾瑪。

最怕開長途的我,隻好帶上換洗衣服,住進了酒店——結果床軟得像棉花,第二天早晨起來腰酸得不得了,真是花錢買罪受,家裏好好的床不睡。

不過,他也不是完全瞎扯。辛辛那提的巨型煙花嘉年華的確堪稱全民狂歡、文化盛宴與自然風光的完美結合,是對辛勤工作一年的勞動者的最好的犒賞。Western & Southern/WEBN Fireworks 每年在河濱公園舉行,現場有音樂演出、美食攤位和互動活動,最後由全球享有盛譽的 Rozzi 煙花團隊奉上壓軸大秀,場麵壯觀。據說這是中西部規模最大的煙花表演,早已成為辛辛那提的年度盛典,被稱為 “Riverfest” 的高潮,也被譽為“辛辛那提最璀璨的一夜”,吸引成千上萬的人潮。

原本我們計劃到對岸肯塔基觀看,但晚上橋被封,我們隻好留在這邊。少了高樓的映襯,景色多少遜色了一些。

酒吧一條街,要查ID, 看了LD的, 我就懶得拿了,可人家非要再看我的,難道還能underage不成,這也太搞笑了吧。:)

隨著人流來到河濱公園。草坪上早已鋪滿了野餐墊和折疊椅,家庭聚會、朋友小圈子、情侶約會……大家都把這場煙火當作一年中不可錯過的盛典。有人帶來了冷飲和炸雞,有人帶著便攜音箱放搖滾樂,小孩則在噴泉間追逐嬉鬧,笑聲此起彼伏。

河對岸的肯塔基也同樣熱鬧,整個俄亥俄河兩岸像是搭起了一個巨大的舞台,等待夜幕拉開。

“Boom!”第一聲巨響震動了夜空。隨即,一束金色的煙火劃破天際,在俄亥俄河上空炸開。緊接著,一連串的煙火如潮水般湧出,有的如瀑布般傾瀉,有的像彩色的星雨四散,有的則拖著長長的尾焰,仿佛劃破夜空的流星。身邊一位與朋友同行的中年女遊客情不自禁地高聲連連驚歎:“Wow! I love it!” 人群的歡呼與煙火的轟鳴交織成一片,連河水都在輕輕顫動。LD緊緊握住我的手,那一刻,我們仿佛真切感受到這座城市與彼此的心跳。







最震撼的是最後的 finale ——無數煙火幾乎在同一瞬間衝天而起,轟鳴聲此起彼伏,炸裂的光彩鋪滿整個夜空,輝映得河麵宛如流動的星海。俄亥俄州和肯塔基州仿佛在光的橋梁下融為一體,兩岸人群一同仰望、驚歎、歡呼。





*  *  *  *  *

其實這裏帶小時候的女兒來過幾次,去Cincinnati Zoo and Botanical Garden,藝術館看兵馬俑的特展,參加芭蕾audition等。這個中西部的中型城市,被邱吉爾稱為美國內陸最美的城市,19世紀初期,辛辛那提是中部地區第一個能與沿海大城市在麵積和財力上一較高下的新興城市。作為美國首個內陸大都市,辛辛那提被看作是第一個純粹的美國城。

 
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1788年建城時,最初被稱為 Losantiville。1790年,美國西北軍區總督阿瑟·聖克萊爾(Arthur St. Clair)將其改名為 Cincinnati。這一名字源自古羅馬傳奇人物 Lucius Quinctius Cincinnatus。據傳他在農田中被召去擔任獨裁官,帶領羅馬人迅速擊退敵軍,但戰後並未貪戀權力,而是回到農場繼續務農,成為謙遜、公民責任與共和精神的象征。

辛辛那提這個名字,正是當時人們對的華盛頓總統尊稱與比擬,寓意他像 Cincinnatus一樣,在帶領國家獨立與建國之後,並未以權力自居,而是體現出“謙遜、公民責任與共和精神”的美德。

作為美國中西部的重要交通樞紐和工業中心,辛辛那提在19世紀迎來了繁榮,但隨著工業轉型,也經曆了諸多挑戰。







白天的河濱,充滿了生機。孩子們踩在地上的foot piano玩耍,一邊還有像中國小區一樣的健身器材,看著好親切,我也過去整了幾下。



最讓我汗顏的,是遇到的這個帥哥,他自己帶著健身拉伸器材,在那兒堅持鍛煉,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陽光。反觀我這三天,除了到處走走,幾乎什麽運動都沒做。日本料理、中國菜、德國餐等地一通亂吃,白排毒了!安慰自己:等回去再說吧。





這裏有個德國社區(下次介紹),這德國豬排拿上來,竟然是日本炸豬排的四倍,幸好在市場買了新鮮的蔬果平衡。







從許多角度上來看辛辛那堤是一個前鋒城市,它在1850年這裏建立了美國第一座猶太醫院;1867年成立的辛辛那提紅人於1869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職業壘球隊;1902年市內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加強水泥摩天大樓;到1939年為止辛辛那堤的電台是美國第一家以50萬瓦功率發射的電台;1954年這裏建立了第一家公共電視台等等,數不盡的第一。

辛辛那提因依傍俄亥俄河而興,而最具代表性的地標,當屬羅布林懸索橋(Roebling Suspension Bridge)。走在橋上,你或許會恍惚以為身處紐約——因為這座橋正是布魯克林大橋的“前身”。羅布林懸索橋橫跨俄亥俄河,連接辛辛那提與肯塔基州的Covington。1866年12月1日,第一位行人通過橋麵時,它以 322米的跨度 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它的設計師正是John A. Roebling,這位工程天才後來又主持設計了紐約最著名的布魯克林大橋(被譽為工業革命時代全球七大劃時代工程奇跡之一)。難怪兩橋之間有著如此強烈的相似之處。





忍不住冒充到了紐約,哈哈。





晚上走在橋上,一邊聽著風吹過鐵索的嗡鳴聲,一邊看著河對岸的城市燈火,心裏有種奇妙的平衡感。橋連接的不隻是兩岸,更像是過去與現在、工業與浪漫的紐帶。



第二天LD想吃早茶,那就陪他吧。不過味道實在一般,和中國城的不能比。怕早茶對排毒不利,特意點了空心菜,一小盤10幾美元,同意曉青,現在東西不便宜,這早茶原來最多也就40多,現在近70。不過店的裝飾倒還挺講究的。





中間的這個名人大家知道他是誰嗎?



我們後來又去了總統博物館、藝術館,逛了mall,還順便去了outlet。皇後城的辛辛那提,雖沒有紐約的繁華,不及舊金山的旖旎風光,甚至連芝加哥的喧鬧都比不上,但它自有獨特的魅力:悠久的曆史、秀麗的自然風光、淳樸友善的居民,以及德裔移民留下的深厚文化底蘊。它不像其他大都市那樣張揚,而是以一種低調而舒適的姿態,緩緩展開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畫卷,讓我們的勞動節真正成為一次“休整”,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