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也是一種風景
老地雷 9/25/25
老公經常說我“你怎麽這麽宅?“。 是的,我能宅在家裏幾天不出門,完全沒問題。外麵陽光再好風景再美,我都能在家過得自在非常充足。甚至覺得,少出去反而減少了很多麻煩。因為一旦出門,總是會”狀況不斷“,不是生病就是受傷。N次後,搞得我對旅遊產生了心裏陰影。但是宅不代表無聊。相反,我的世界每天都很充實。對很多人來說,練琴是一件枯燥的事;但對我而言,它就像朋友一樣,陪伴著我。每天坐在琴前,我一點不覺得乏味,反而特別enjoy。我的鋼琴老師曾說過:“真正喜歡練琴的人,都得有點宅的特質”。這一點,我深以為然。我相信讀者中有這種“天賦”(宅)的人很多很多。
有些人可能會問:是不是特別宅的人都很自我、以自己為中心?其實並不然。宅隻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和自私並沒有必然關係。真正“自我中心”的人,是隻顧自己感受,不顧別人死活。而宅的人,往往隻是喜歡待在自己的節奏裏。宅,不僅僅沒有阻隔交流,反而創造了另一種聯結。與其說宅的人自我,不如說他們更專注,把時間和精力投向了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
有時候我在想,如今的社會似乎把旅遊當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征,動不動就是“世界那麽大,我要走出去看看”。仿佛隻有不斷“走出去”,才算是有追求、有格局。但我不這麽覺得。宅,不等於拒絕世界。互聯網和音樂就是我的窗口。通過琴鍵,我可以走進音樂家的夢境;透過屏幕,我能和世界的另一端的人產生共鳴。那種跨越時空的交流,並不比在機場裏排隊,在景點裏人擠人來得差。
當然,旅行有不可替代的魅力,親眼看到大峽穀的雄壯,親耳聽到大西洋的濤聲,親身體驗一下當地的風俗和文化,親自睡睡不是自己家的床,那種體驗是相片和視頻永遠傳達不了的。
昨天,我破天荒地第一次錄製了一個鋼琴獨奏教學視頻,曲子是《夢中的婚禮》,估計也是不少自學鋼琴人的夢中樂曲。我錄這個視頻是送給一位正在自學鋼琴的摯友。我一邊講一邊示範,從錄製剪輯到最後的完工,花了三個多小時。昨夜傳到油管,今天看看,已經200+觀看,還給我帶來三位新的訂閱者,更讓我開心的是,觀看時長比以前的視頻觀看時長多很多。我想想,如果我用三個多小時的時間換來的是數十或許將來的數百小時其他人的陪伴和分享,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旅行”嗎?隻不過,我的旅行目的地不是某個地方而是某些觀眾的心。
宅不等於封閉。宅是一種選擇,一種節奏,一種內心的風景。別人可以用行萬裏路來拓展人生,而我願意通過安靜的琴聲和千姿百態的音樂來打磨心靈。我們走的路不通,但最終都是為了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意義。世界上有兩種打開方式:一種是身體在路上,一種是心靈在路上,我選擇後者。隻要合適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附上這首保姆式的逐句講解《夢中的婚禮》視頻也許哪一天對你有用。我從來沒認為我是鋼琴老師,我沒這個水平當老師的,所以鋼琴老師不必嫉妒我的無償付出,我僅僅是一個在音樂道路上永遠在學習的好學生而已,更願意做同頻道夥伴中的一位好同學。
祝宅同學們都擁有自己的風景~
講解視頻鏈接:https://youtu.be/I311_CckkPI?si=1VlPuPiWTulZgsN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