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城網友槍迷球述和美國教授在我的博文後的留言:“華裔在數學競賽和其他類似競賽表現優異, 但估計進入學術界的比例會很低。 到文學城子女教育論壇去看看就知道, 老中隻熱衷子女賺錢, 現在的及格標準是40萬年薪。 跟那裏的家長談當教授投身科學必然遭到嘲笑。 周圍老中朋友的幾十個子女雖然大多是牛娃,隻有一兩個讀博士,沒一個當教授的。其實在美國當教授是個神仙職業”。
我的回複:“這種傾向確實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去改變,什麽事情都不能太極端。華裔在美國的第一代可能需要為生活操心,但是父母在美國立下腳跟後,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們在美國的各種領域裏追求夢想。在美國應該更有詩和遠方,這也是我為什麽時常調侃華裔醫生都逼孩子們學醫的原因”。

國內高考專業谘詢網紅張雪峰最近出現跨界的愛國爭議視頻,這是李承鵬(大眼哥) 的評論:“張雪峰因向家長推薦科舉方向,被奉為神級人生導師。其實就是我寫的教學生如何科學地吃屎......昨天他宣布,為了祖國統一收複舊河山,打台灣他至少捐五千萬……”。
同濟美國牛人如果捐5000萬人民幣需要請示領導,但是這小子也至少應該捐100萬美元打台灣, game on!
張雪峰對學生家長販賣焦慮,他完全以現在的市場導向告訴學生們選專業。一味追求熱門的STEM專業,貶低人文和藝術類的學科,這種觀點在美國的清華校友中也很普遍,他們的思辯能力相當令人擔憂。張雪峰則走過頭了,他甚至建議為了阻止孩子報新聞專業不惜把他或她在家裏關起來。
張雪峰的網號最近被中國大陸全封了,為所謂清朗網絡行動的一部分,所封的戶晨風所流露出的視頻也讓我們開中國億萬富豪的眼界。
鑒於這些發展,我這樣寫給特大粉紅以及毛粉、俄粉和貓兒粉同濟美國牛人:
“特大粉紅張雪峰基本上社死,他說出打台灣捐5000萬震驚全網。鑒於好幾位愛國僑領在天朝國坐牢,你別以為貓兒派人去北京機場是歡迎你去中南海,有可能是將你關在你媽媽出生的黃岡山裏。邏輯是這樣的,你在美帝政府研究空氣與環境,當年以相當權威的口吻說出新冠病毒美國製造,然後派人運到武漢。你在美國毒王院士Ralph Baric所在的北卡,自己又出生在武漢,你逃得了幹係?你最好在北卡幾百萬的豪宅裏挖坑,共產黨的牢是不好坐的。你應積蓄力量繼續與已經97歲的James Watson幹仗,如果他還讀得懂英文”。
我在讚揚華裔AI明星的文章中,也這樣為對人文和社科的學生們打氣:“我不認為學計算機或AI就是最強的大腦,各領域都有非常聰明的人。學純數學的人看不起學統計的,他們也不會仰望玩計算機的人。在我看來,在美國選擇文科作為職業活命的人,普遍比學計算機和醫學的人聰明,因為職場對他們更殘酷。我們應該這樣比較,全美大約每年隻有個位數的Faculty Positions available for History major, 與每年成千上萬MD出爐掙高薪相比較。所以主要大學曆史係的Assistant Professor是不可能笨的,拿tenure幾乎都需要寫書,但是差勁的醫生不少”。

在AI橫掃市場的情況下,美國通識教育更顯示它的價值,在美國頂尖大學最為重要的是學習思辯的方式與能力。
現在的問題是有誰能想像以前那麽風光的計算機專業,如今麵臨找不到工作?而在斯坦福學哲學的家夥可以成為億萬富翁。我問過在美國企業幹得出色的人士,他的解讀是,在美國商業領域的成功與你在大學所學的具體專業關係不大。
世界都在變化中,即使美國的醫學院也不是進了保險箱,原因是美國的這種醫生掙奇高工資的結果是政策支撐的。因為如果美國像我建議的讓華大醫學院擴招5倍,讓醫生成為僅是高級的白領,家庭醫生的工資則會迅速從50萬年薪降到15萬,開感冒藥的醫生確實不值那麽多錢。
人類最重要的財富仍然在於思想層麵,這也是為什麽在巴黎先賢祠中,盧梭和伏爾泰以巨型雕像紀念,而居裏夫婦則被賦予一隅之地的原因。
我不認為AI能代替人類思維與情感,所以美國耶魯本科的這個教育理念還是正確的:你需要先在耶魯學好人類的文明曆程,然後才是學習求生的本領。
在大學或研究生院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是,結交讓你終身受益的朋友,這樣名牌大學的功能就體現出來了。成功的關鍵因素確實是人的素質而不是專業,你就是在耶魯主修中文,出來也可以當美國或其他國家的總統。
普林斯頓家長:“那誰,還不趕緊出來點讚!教授說你們家呢,斯坦福學哲學的家夥照樣成為億萬富翁[偷笑][強][憨笑]而且出名成名還應了要趁早那句老話[偷笑][強]”,我的回複:“保密”。
中國人重視教育是好事,有人說以前中國人最早知道的英語詞匯是Harvard。這讓我想到一段往事,在十幾年前,我的一位學生家長是漢正街賣東西致富的。她有天這樣對我說:“吳老師,那個華盛頓大學在首都應該很好”,我說:“它在西雅圖”,學生家長:“對呀,應該也不遠”。
這裏又需要說出雅美之途在美國選擇專業的三項原則:
“第一:你必須非常喜歡。在選擇專業的時候,確認自己對那個專業或領域擁有濃厚的興趣與相當的激情。隻有最熱愛的東西才能做到極致的高度,因為你不會覺得累,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為人類貢獻自己的才華。在美國,隻要你把自己的東西做好,社會將會幫助你其他方麵的東西,包括豐厚的物質回報;
第二:你應該從各方麵測試或探索自己是否擁有,做你選擇的專業的天生的才華。我這裏不是說你後天的努力,雖然努力永遠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是說的你父母給你的那些遺傳的東西,天生的能力,花很少的勁就會的東西。這是我經常問學生的東西,你偏愛抽象思維和數理邏輯,還是你對形象思維和藝術欣賞更擅長。如果你父母給的固有的基因決定的能力,不適合你選的專業,你應該迅速在大學裏轉專業。這也是美國名牌大學學生平均換2-3次專業的原因;
第三:你應該知道一些市場行情,你的專業出來是否能在美國找到工作。這點對外國學生來說格外重要,因為他們留在美國的希望與此相關。美國學生即使學了沒太多用的文理學位也可以在社會上發展,但是外國學生則需要現實一點。但是這裏有個度的問題,因為你如果在第一和第二項特別出色,再怎麽你都可以在美國找到職位和發展人生”。
我在網上查找上述文字時,發現AI己經有所總結,還說的八九不離十,當年的小Sam Altman做出的產品真是厲害:
“雅美之途在美國選擇專業通常基於 “興趣驅動”、“學業匹配”和“職業規劃” 三項基本原則,以實現個人發展、專業深度與未來就業的平衡。這三個原則可以拆分為:明確自身興趣所在、評估自身學習能力以確保能適應專業要求、以及將所選專業與長遠的職業目標相結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選擇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專業,更容易激發學習動力,投入時間和精力,並在該領域取得更好的成績。 結合自己的優勢和天賦。了解自己的強項,選擇能夠發揮自身特長的專業,這樣更容易在學習和未來的職業發展中脫穎而出。
考慮長期的職業規劃。選擇那些在未來能夠帶來穩定工作和良好發展空間的專業,例如醫護、工程、IT 等領域。 了解美國就業市場的需求。研究哪些行業和職業對人才的需求量大,哪些領域在未來具有良好的就業機會。
關注專業與職業的匹配度。選擇的專業是否能為進入理想的職業崗位奠定基礎,例如商科畢業生需求廣泛,工程和計算機科學類專業薪資水平較高。
研究不同專業的薪資潛力。了解各行業的平均薪資水平和未來發展趨勢,優先選擇那些經濟回報率高的專業。關注新興行業。關注科技發展和產業轉型帶來的新機會,選擇在這些新興領域就業前景看好的專業。 ”

中國的清華、上海交大和浙大,他們需要做假到什麽程度才能讓他們在計算機排名中超過MIT, CMU和Stanford? 北大AI第一,他們如果攻陷圖靈獎,但是他們再怎麽也產生不出英偉達與OpenAI[偷笑][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