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隔著淚的知青故事一我哥和他的知青戰友
隔著淚的知青故事一我哥和他的知青戰友
2025年8月4號加拿大安省長周末當天,我收到了我哥寫給我的知青故事。讀完,我的感想就是上麵的標題。以下是原文,征得同意我轉給文學城大家。
吳珊兄弟,骨肉相依。吳珊命苦(苦盡甜來是後話),下鄉沒幾年忽然染上了肝炎!窮鄉僻壤,缺醫少藥,遠離家人,如何是好?
吳珊的第一件事是卷起鋪蓋遠離弟兄——他要保護同宿舍另兩位北京來的知青! 在村西的麥場上,他找了個空置的小屋把自己住了"單間"。
時值隆冬,麥場上北風呼嘯,黃沙迷目,夜晚恐怖得沒有鬼影。吳珊鑽進冰涼被窩,守著孤燈熬到天明……
我在學生灶聽到消息,沒說二話,卷起自己的被子從村東頭的五隊找到村西二隊的麥場,支塊木板,陪著吳珊住了下來,於是我們倆成了苦難年華中的最好朋友……
嚴冬、寒春、苦夏,吳珊奇跡般恢複了健康!
過了不久,縣裏開始招工,村裏大部分男生、高中生都走了。我沒有眼熱,還暗自為吳珊他們祝福……
這年冬天我回京探親,忽然接到知青來信,"快回來吧,先別去看吳珊……"
在縣廣播站門前,吳珊壓低帽沿,來回徘徊。我把他拉進屋,他哭了——原來他所在的百貨商場進了小偷,太原來的偵案高手認為臨街被砸的破窗戶是假像,吳珊宿舍前的通道才是做案的必經之路。高手們把疑點鎖定給了吳珊……
至今還得我和吳珊的對話:
"是你嗎?是就檢查;不是就咬死,不能含糊!"
"怎麽可能?你不信我!"
"當然信你!"
兩隻手緊緊握在一起……
接下來,是一段怎樣的曰子呢:聽說一開批鬥會,就叫吳珊提個小凳子去作陪——好人也會陪出病來呀!
從此吳珊深居簡行,他不再回村,鄉親們來看他,他就躱起來不見——後來,我們再見麵,也都不再提這段曆史。再後來我當了工農兵學員,他把我送上返京的列車——看得出他真心為我高興,也看得出他眼裏滿含的熱淚…… 一直到我大學畢業,分到十三陵教書,才盼來遲到的悲喜——天津公安局抓住了一個小偷團夥,小偷們(應該是救星吧?)供出幾年前在永濟做案——吳珊被還以清白!
組織上問"有什麽要求嗎?"於是出現了電視劇裏的感人畫麵——沒有述求,光榮入黨!
幾年後隨著知青的返城,吳珊回到北京並委以重任……
這次回村,吳珊是最早的響應者,也是最積極參與者——他背著最重的相機,走進深街小巷,入門串戶,他終於又融入了鄉親們的懷抱……
謝謝大家收看。
加拿大姥姥 發表評論於
讀前輩水晶98留言,得從成都茶館中跳出來,再讀您的留言。23個字,字字都有故事。連著我的小時候不算,重點連著我敬愛的家人。我公公我婆婆分別畢業於重慶大學和國立女子師範學院。重點是他們的愛起源於那裏了。我先生的原籍寫的四川不算。我是北京人,看過京戲,隻幾次不算。重點就是知青,點到我了,,,。我已經把您的留言發給我哥了。眼下我正在煮麥片粥,水煮雞蛋。下次見。謝謝前輩。
水星98 發表評論於
看了挺受感動,我也曾當過三年知青,受盡了苦,深有體會。
加拿大姥姥 發表評論於
山鄉不仕老了,前輩好,我讀書少,上網查,才知道了前輩筆名的出處,拆解,合起來的意思,好開心。讓我學到了我沒學過的知識。再次向您說,謝謝。我願意越老越向您學習。
加拿大姥姥 發表評論於
山鄉不仕老了,前輩好,讀您的留言正好是在動物園,和我小孫兒玩兒。您的筆名中的老正好與我有老有小一起玩耍契合,再讀您的留言,更多了一份開心,感謝您的留言,說到我心裏了。轉達給我哥和他的戰友,讓他們也開心。在此,我也替他們謝謝您。
格利 發表評論於
希望提供更多的曆史背景和故事細節,便於了解主角的行為。
加拿大姥姥 發表評論於
感謝前輩留言,我把文章讀了再讀,我的感想還是和我寫的標題一樣。吳珊和我不但認識而且家庭出身一樣,不是紅五類。在那個特定年月,才被當小偷,被批鬥。我母親有膽戰心驚分分秒秒害怕被批鬥的過去。對吳珊的遭遇我沒看見也看見。如果沒有高手破案,這個黑鍋要背多久,背幾代。我隔著淚就能想見,看見吳珊的淚。當然,我對於給前輩造成的問題深表歉意。剛剛,我哥的微信來了,是這麽寫的,讀者留言是什麽,好像有什麽疑問?所以我再繼續問我哥,我再繼續給您寫回複。一句話,再次謝謝您的留言。文章一定有不完善之處的。我也要注意改進。歡迎大家繼續提意見交流。這也是文學城的好風氣,魅力所在。感謝。
山鄉不仕老了 發表評論於
很感人。真實的回憶,不是文學作品,沒有扭捏造作。
加拿大姥姥 發表評論於
感謝格力前輩留言,我會把您的留言向我哥轉達,希望他改進,我更要改進。可能是我之前見過這位知青戰友,就先入為主。為此,我向您致歉。另,如果我哥有回複,我就在留言這裏寫出。也希望各位提意見交流。再次謝謝格力前輩。
格利 發表評論於
片段,碎語,情節不連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