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過後,我家屋側一塊外牆板被狂風掀起。位置太高,我無能為力,隻能仰頭看它在風中瑟瑟作響。撥打了幾家維修公司電話,都說排期已滿,最快也要等到下個月。
七月中,一家公司終於派人來了。是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他查看了受損位置,又繞著房子轉了一圈,拍照記錄。臨走前,說要回去起草合同。
幾天後,郵箱裏收到一份長達七頁的電子合同——要價近1300美元。
我繼續等待第二家公司。對這類“小活”,我已降低了期待。但來的人更令人失望。他對牆板維修毫無興趣,卻堅持要鑽進我家閣樓查看狀況。烈日之下,他龐大的身軀讓我暗暗擔心。之後我又打了幾次電話給他的老板,得到的答複是:“這種千八百塊的小事,不值得我們抽人手。”不過如果我願意整麵牆翻新,他們倒是樂意報價。
我試圖聯係上一次曾幫我修牆的那位工人,也無果。
看來美國的夏天,是維修工人“撈金”的季節。我這點“小問題”,根本排不上隊。
周末,我自己搬出長梯,試圖一搏。可梯子還是差了一截。鄰居見狀,走過來說,可以試試聯係他認識的一位老修理工,也許能幫上忙。
咋天清晨,一個比我年長的男人如約而至。
他沉默幹練,迅速修好了鬆動的牆板,又主動爬上我家屋頂,檢查屋麵狀況,在兩個出風口處加了密封膠。他事前報價160美元。我覺得他的活兒做得太實在,主動給了他200並問夠不夠。他高興地說:“More than enough.”
我們在屋簷下閑聊。他說自己72歲了,幹這行42年了,準備一直幹到幹不動為止。他還是一名空手道教練。他告訴他的少年學生們,每晚睡前,要對著鏡子問自己一句:“今天,我對自己做過的事盡心盡責了嗎?”
學生們常反問他:“那您呢?”
他說:“我每天盡力了。”
他不僅修好了我房子的牆板,更悄然補好了我心裏的那一道裂縫。
一個平凡老人,在夏日的屋簷下,給我上了一課。
夏日屋簷下,一課人生
徐徐道來 (2025-08-02 11:03:53) 評論 (2)
六月,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過後,我家屋側一塊外牆板被狂風掀起。位置太高,我無能為力,隻能仰頭看它在風中瑟瑟作響。撥打了幾家維修公司電話,都說排期已滿,最快也要等到下個月。
七月中,一家公司終於派人來了。是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他查看了受損位置,又繞著房子轉了一圈,拍照記錄。臨走前,說要回去起草合同。
幾天後,郵箱裏收到一份長達七頁的電子合同——要價近1300美元。
我繼續等待第二家公司。對這類“小活”,我已降低了期待。但來的人更令人失望。他對牆板維修毫無興趣,卻堅持要鑽進我家閣樓查看狀況。烈日之下,他龐大的身軀讓我暗暗擔心。之後我又打了幾次電話給他的老板,得到的答複是:“這種千八百塊的小事,不值得我們抽人手。”不過如果我願意整麵牆翻新,他們倒是樂意報價。
我試圖聯係上一次曾幫我修牆的那位工人,也無果。
看來美國的夏天,是維修工人“撈金”的季節。我這點“小問題”,根本排不上隊。
周末,我自己搬出長梯,試圖一搏。可梯子還是差了一截。鄰居見狀,走過來說,可以試試聯係他認識的一位老修理工,也許能幫上忙。
咋天清晨,一個比我年長的男人如約而至。
他沉默幹練,迅速修好了鬆動的牆板,又主動爬上我家屋頂,檢查屋麵狀況,在兩個出風口處加了密封膠。他事前報價160美元。我覺得他的活兒做得太實在,主動給了他200並問夠不夠。他高興地說:“More than enough.”
我們在屋簷下閑聊。他說自己72歲了,幹這行42年了,準備一直幹到幹不動為止。他還是一名空手道教練。他告訴他的少年學生們,每晚睡前,要對著鏡子問自己一句:“今天,我對自己做過的事盡心盡責了嗎?”
學生們常反問他:“那您呢?”
他說:“我每天盡力了。”
他不僅修好了我房子的牆板,更悄然補好了我心裏的那一道裂縫。
一個平凡老人,在夏日的屋簷下,給我上了一課。
七月中,一家公司終於派人來了。是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他查看了受損位置,又繞著房子轉了一圈,拍照記錄。臨走前,說要回去起草合同。
幾天後,郵箱裏收到一份長達七頁的電子合同——要價近1300美元。
我繼續等待第二家公司。對這類“小活”,我已降低了期待。但來的人更令人失望。他對牆板維修毫無興趣,卻堅持要鑽進我家閣樓查看狀況。烈日之下,他龐大的身軀讓我暗暗擔心。之後我又打了幾次電話給他的老板,得到的答複是:“這種千八百塊的小事,不值得我們抽人手。”不過如果我願意整麵牆翻新,他們倒是樂意報價。
我試圖聯係上一次曾幫我修牆的那位工人,也無果。
看來美國的夏天,是維修工人“撈金”的季節。我這點“小問題”,根本排不上隊。
周末,我自己搬出長梯,試圖一搏。可梯子還是差了一截。鄰居見狀,走過來說,可以試試聯係他認識的一位老修理工,也許能幫上忙。
咋天清晨,一個比我年長的男人如約而至。
他沉默幹練,迅速修好了鬆動的牆板,又主動爬上我家屋頂,檢查屋麵狀況,在兩個出風口處加了密封膠。他事前報價160美元。我覺得他的活兒做得太實在,主動給了他200並問夠不夠。他高興地說:“More than enough.”
我們在屋簷下閑聊。他說自己72歲了,幹這行42年了,準備一直幹到幹不動為止。他還是一名空手道教練。他告訴他的少年學生們,每晚睡前,要對著鏡子問自己一句:“今天,我對自己做過的事盡心盡責了嗎?”
學生們常反問他:“那您呢?”
他說:“我每天盡力了。”
他不僅修好了我房子的牆板,更悄然補好了我心裏的那一道裂縫。
一個平凡老人,在夏日的屋簷下,給我上了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