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報
《戲台》的背景設定在民國軍閥混戰時期,講述了江湖戲班在強權夾縫中求生的故事。聞名全國的五慶班將攜大名角兒金嘯天在德祥大戲院裏進行為期三天的演出。適逢剛打進城中的“大帥”點名要看金嘯天,並帶上部隊包圍了戲園子。 而金嘯天則沉溺鴉片、腳步踉蹌,根本無登台之力。前來送包子的夥計因為是戲迷,被臨時頂替名角上場,反而受到不懂戲的大帥的稱讚。誰料大帥不滿《霸王別姬》的悲劇結局,非要改戲,不然就要人頭落地,無奈中梨園班子隻好忍辱負重,委屈求全。
看完之後在喝彩之餘,有幾點感受。第一個感受是話劇這種藝術形式的節湊太慢了,也許是因為幾十年沒有看話劇的緣故吧。記得最近一次看話劇還是上個世紀了。 年輕的時候在北京人藝看的,還記得那些著名演員的樣子。 話劇的特點是有大量的對話,十分有限的表演空間。現代人整天生活在五光十色的信息碎片中,情感碎片中,依賴精神快餐,高能飲料,失去了慢慢享受藝術的能力和雅興,所以能否靜下心來看一整場話劇,的確是一個考驗。

劇照
第二個感受是陳佩斯的確是一個優秀的演員,盡管他在戲中演的角色不是主角,但如果沒有他的精湛演出,恐怕這部戲的精彩程度就要減去不少。 當年最早看過他在一部電影中飾演一個反派角色,隻覺得這個演員形象不佳。後來看過他演的《我這一家子》電影係列,開始看到他的演藝才華。後來他在春晚舞台上演小品,轟動一時。看過陳佩斯小品的觀眾,還能在戲中看到熟悉的他當年演小品時的風格。但他現在的演技更為爐火純青,深沉老練,情感真摯。他的精湛表演串聯了整出劇目,不時以精煉的語言點出戲中表達的重點。陳佩斯扮演的角色在舞台上摸爬滾打、真跪真爬,年近七十的陳佩斯的敬業精神著實令人敬佩。


時隔幾載重新又看話劇,《戲台》雖然無法與《茶館》,《日出》,《雷雨》在藝術上相提並論,但同樣有著深刻的內涵和哲理。不失為一部好戲,值得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