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年,正月乙醜日(初九),周天元帝改製為天製,敕為天敕。壬午日(二十六日),尊嫡母天元皇太後阿史那氏為天元上皇太後,生母天皇太後李氏為天元聖皇太後。癸未日(二十七日),下詔楊後與朱,元,陳三後都稱太皇後,小皇帝宇文闡的司馬後直稱皇後。
行軍總管杞公宇文亮,是天元帝的祖兄(同曾祖父的哥哥)。他的兒子西陽公宇文溫的妻子尉遲氏,是蜀公尉遲迥的孫女,長得頗有姿色,以宗婦的身份入朝參加酒宴,天元帝看中了她的美色,勸伊飲酒,灌醉後逼迫奸淫了她。宇文亮當時正隨周軍元帥韋孝寬出兵入侵陳朝淮南,在前方聽聞此事,害怕遭到不測,三月,從淮南回京,抵達豫州,密謀偷襲主帥韋孝寬營寨,兼並他的部眾後,擁立叔伯中一人為君,然後擊鼓西行。然而宇文亮手下官員茹寬知曉他的計劃,事先密告了韋孝寬,韋孝寬暗中做了防備。宇文亮乘夜率領百餘騎去偷襲韋孝寬營寨,卻反而中了埋伏,劫營失敗狼狽逃走。戊子日(初三),韋孝寬追斬宇文亮,宇文亮的兒子宇文溫也因牽連而被殺。天元帝在宇文亮宇文溫父子被殺後立即把宇文溫的妻子尉遲氏召入宮內,冊封為長貴妃。辛卯日(初六),冊立宇文亮的弟弟永昌公宇文椿為杞公,以代替其兄宇文亮之位。
周天元帝想要冊立五個皇後,問小宗伯辛彥之的意見。辛彥之說:“皇後與天子匹敵,不宜有五位皇後。”太學博士何妥卻說:“從前帝嚳有四妃,虞舜有二妃。先古皇後的數量,何曾有一定限額!”天元帝聽了龍顏大悅,免去了辛彥之的官職。甲辰日(十九日),下詔說:“大地比德,其數為五,四大皇後外,可增置天中太皇後一人。”於是冊立陳氏為天中太皇後,尉遲妃為天左太皇後。造下帳五具,讓五皇後各具一帳,陳列宗廟祭器於前,自讀祝文而祭拜。又以五輅大車載婦人於前,自率左右徒步跟隨在後。又喜歡在車上倒掛雞和碎瓦片,觀看雞驚號急叫,以為樂趣。
周天元太皇後楊氏,性情溫婉柔順,不妒忌人,其他四位皇後以及嬪妃,禦女等與她相處,都很喜歡而敬仰她。天元帝昏庸暴虐益發嚴重,喜怒無常,曾經無端責罵楊後,欲加之罪。楊後舉止端莊嫻雅,言辭臉色不屈不撓,天元帝惱羞成怒,就賜楊後自盡,逼迫她引訣自裁。楊後母親獨孤氏趕緊趕到宮閣,向天元帝叩頭流血,苦苦求情,揚後才得以免除一死。
楊後父親隋國公楊堅,地位崇高威望隆重,天元帝很猜忌他,曾經因憤怒而對楊後說:“必族滅你家宗族!”天元帝召楊堅入閣,吩咐左右侍衛說:“看他臉色若有變化,就立即殺掉他。”然而楊堅入閣後,神色鎮靜如常,於是躲過被殺。內史上大夫鄭譯,少時與楊堅是同學,因見楊堅相貌儀表非凡,傾心與他相結。楊堅既為天元帝所猜忌,內心非常不安,曾在宮中長巷私下對鄭譯說:“很久以來我都想出補外藩,公是知道的,希望公稍替我留意啊!”鄭譯說:“以公德望,天下歸心。我正想依靠公而求取多福,豈敢忘記公的囑托!我會很快向陛下轉達公的意思。”
不久之後,天元帝派遣鄭譯南侵陳朝,鄭譯請求選派元帥,天元帝說:“卿意如何?”鄭譯說:“若要平定江東,自然非至親重臣不可,不然不足以鎮壓安撫。可令隨公楊堅前去,且委任他為壽陽總管以都督軍事。”天元帝采納了鄭譯的提議。己醜日(初五),任命楊堅為楊州總管,令鄭譯發兵,在壽陽與楊堅會合。臨將出發時,正巧楊堅突發足疾,因而沒有成行。
甲午日(初十)夜,天元帝備好車駕,到天興宮,次日得病,從天興宮返回長安宮。小禦正下大夫劉昉一向憑借狡猾諂媚博得天元帝的寵幸,他與禦正中大夫顏之儀一同受到天元帝的親近信任。此時,天元帝召劉昉,顏之儀進入臥室,打算囑托身後之事,然而天元帝喉嚨已啞,說不出話來。劉昉見靜帝宇文闡幼小,認為楊堅是天元皇後楊氏的父親,享有盛名,於是和領內史鄭譯,禦飾大夫柳裘,內史大夫韋謩,禦正下士皇甫績等人合謀拉楊堅入受顧命,輔佐幼主執政,楊堅堅決推辭不敢當;劉昉說:“公若肯幹,就快去幹;若不幹,則我劉昉自己來幹。”楊堅於是答應下來,聲稱奉詔留居禁中侍候帝疾。
己酉日(二十二日),周天元帝宇文贇病逝,享年二十二歲。劉昉,鄭譯等人秘不發喪,矯詔令楊堅總掌天下兵馬事。顏之儀知道此詔並非真實出自天元帝,拒絕服從。劉昉等人在草詔上署名後,逼迫顏之儀連署,顏之儀厲聲說道:“主上駕崩,嗣主幼小,輔政人選,應選取宗室中才智過人者擔當。如今宗親之中趙王宇文招最年長,論親論德,他最適合擔當大任。公等倍受朝廷恩惠,應當思慮如何盡忠報國,奈何要將國君神器假借給外人呢!我顏之儀寧可一死,也不能誣蔑欺罔先帝。”劉昉等知道無法使他屈服,於是代他簽署後將詔書頒發出去。諸衛官既受敕命,就都聽從楊堅指揮節度。
(待續)
南北朝北齊北周的生死博弈和殘酷殺戮的政權更替(一百二十八)
玉米穗 (2025-08-30 07:10:31) 評論 (0) 580年,正月乙醜日(初九),周天元帝改製為天製,敕為天敕。壬午日(二十六日),尊嫡母天元皇太後阿史那氏為天元上皇太後,生母天皇太後李氏為天元聖皇太後。癸未日(二十七日),下詔楊後與朱,元,陳三後都稱太皇後,小皇帝宇文闡的司馬後直稱皇後。
行軍總管杞公宇文亮,是天元帝的祖兄(同曾祖父的哥哥)。他的兒子西陽公宇文溫的妻子尉遲氏,是蜀公尉遲迥的孫女,長得頗有姿色,以宗婦的身份入朝參加酒宴,天元帝看中了她的美色,勸伊飲酒,灌醉後逼迫奸淫了她。宇文亮當時正隨周軍元帥韋孝寬出兵入侵陳朝淮南,在前方聽聞此事,害怕遭到不測,三月,從淮南回京,抵達豫州,密謀偷襲主帥韋孝寬營寨,兼並他的部眾後,擁立叔伯中一人為君,然後擊鼓西行。然而宇文亮手下官員茹寬知曉他的計劃,事先密告了韋孝寬,韋孝寬暗中做了防備。宇文亮乘夜率領百餘騎去偷襲韋孝寬營寨,卻反而中了埋伏,劫營失敗狼狽逃走。戊子日(初三),韋孝寬追斬宇文亮,宇文亮的兒子宇文溫也因牽連而被殺。天元帝在宇文亮宇文溫父子被殺後立即把宇文溫的妻子尉遲氏召入宮內,冊封為長貴妃。辛卯日(初六),冊立宇文亮的弟弟永昌公宇文椿為杞公,以代替其兄宇文亮之位。
周天元帝想要冊立五個皇後,問小宗伯辛彥之的意見。辛彥之說:“皇後與天子匹敵,不宜有五位皇後。”太學博士何妥卻說:“從前帝嚳有四妃,虞舜有二妃。先古皇後的數量,何曾有一定限額!”天元帝聽了龍顏大悅,免去了辛彥之的官職。甲辰日(十九日),下詔說:“大地比德,其數為五,四大皇後外,可增置天中太皇後一人。”於是冊立陳氏為天中太皇後,尉遲妃為天左太皇後。造下帳五具,讓五皇後各具一帳,陳列宗廟祭器於前,自讀祝文而祭拜。又以五輅大車載婦人於前,自率左右徒步跟隨在後。又喜歡在車上倒掛雞和碎瓦片,觀看雞驚號急叫,以為樂趣。
周天元太皇後楊氏,性情溫婉柔順,不妒忌人,其他四位皇後以及嬪妃,禦女等與她相處,都很喜歡而敬仰她。天元帝昏庸暴虐益發嚴重,喜怒無常,曾經無端責罵楊後,欲加之罪。楊後舉止端莊嫻雅,言辭臉色不屈不撓,天元帝惱羞成怒,就賜楊後自盡,逼迫她引訣自裁。楊後母親獨孤氏趕緊趕到宮閣,向天元帝叩頭流血,苦苦求情,揚後才得以免除一死。
楊後父親隋國公楊堅,地位崇高威望隆重,天元帝很猜忌他,曾經因憤怒而對楊後說:“必族滅你家宗族!”天元帝召楊堅入閣,吩咐左右侍衛說:“看他臉色若有變化,就立即殺掉他。”然而楊堅入閣後,神色鎮靜如常,於是躲過被殺。內史上大夫鄭譯,少時與楊堅是同學,因見楊堅相貌儀表非凡,傾心與他相結。楊堅既為天元帝所猜忌,內心非常不安,曾在宮中長巷私下對鄭譯說:“很久以來我都想出補外藩,公是知道的,希望公稍替我留意啊!”鄭譯說:“以公德望,天下歸心。我正想依靠公而求取多福,豈敢忘記公的囑托!我會很快向陛下轉達公的意思。”
不久之後,天元帝派遣鄭譯南侵陳朝,鄭譯請求選派元帥,天元帝說:“卿意如何?”鄭譯說:“若要平定江東,自然非至親重臣不可,不然不足以鎮壓安撫。可令隨公楊堅前去,且委任他為壽陽總管以都督軍事。”天元帝采納了鄭譯的提議。己醜日(初五),任命楊堅為楊州總管,令鄭譯發兵,在壽陽與楊堅會合。臨將出發時,正巧楊堅突發足疾,因而沒有成行。
甲午日(初十)夜,天元帝備好車駕,到天興宮,次日得病,從天興宮返回長安宮。小禦正下大夫劉昉一向憑借狡猾諂媚博得天元帝的寵幸,他與禦正中大夫顏之儀一同受到天元帝的親近信任。此時,天元帝召劉昉,顏之儀進入臥室,打算囑托身後之事,然而天元帝喉嚨已啞,說不出話來。劉昉見靜帝宇文闡幼小,認為楊堅是天元皇後楊氏的父親,享有盛名,於是和領內史鄭譯,禦飾大夫柳裘,內史大夫韋謩,禦正下士皇甫績等人合謀拉楊堅入受顧命,輔佐幼主執政,楊堅堅決推辭不敢當;劉昉說:“公若肯幹,就快去幹;若不幹,則我劉昉自己來幹。”楊堅於是答應下來,聲稱奉詔留居禁中侍候帝疾。
己酉日(二十二日),周天元帝宇文贇病逝,享年二十二歲。劉昉,鄭譯等人秘不發喪,矯詔令楊堅總掌天下兵馬事。顏之儀知道此詔並非真實出自天元帝,拒絕服從。劉昉等人在草詔上署名後,逼迫顏之儀連署,顏之儀厲聲說道:“主上駕崩,嗣主幼小,輔政人選,應選取宗室中才智過人者擔當。如今宗親之中趙王宇文招最年長,論親論德,他最適合擔當大任。公等倍受朝廷恩惠,應當思慮如何盡忠報國,奈何要將國君神器假借給外人呢!我顏之儀寧可一死,也不能誣蔑欺罔先帝。”劉昉等知道無法使他屈服,於是代他簽署後將詔書頒發出去。諸衛官既受敕命,就都聽從楊堅指揮節度。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