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的普及,不少人爭先恐後分享自己的生活體驗。在油管還能靠收視率,訂閱,打賞還能夠有收入。可在文學城裏,啥都沒有,最多有點擊數,讓自己快樂一下。比較聰明的可以把博文分享鏈接到其它網絡平台,比如微信群裏,這樣可以增加點擊數。
分享生活體驗有很多種。富有富的體驗,窮有窮的體驗,但也不完全是。比較誇張的體驗一般都能夠被看出,畢竟不少人也都有類似的體驗。但是,在網絡世界,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各種意見看法都很正常,沒必要過分計較。每一件事情都有兩個方麵,有的人能夠看到,有的人看不到。網上的讀者那麽多,難免有人能看到體驗的不足。有的時候跟皇帝的新衣差不多,看到的不出聲,但總有出聲的。
有的博主選擇走高大上的凡爾賽風格。出門必須是頭等艙才行,否則拿不出手。海外住酒店非五星級以上才行。吃飯也必須是米其林級別的。他們的博文肯定會附上照片,好證明這些經曆是真的。世界上大概沒有幾個地方能同時滿足這些條件的。他們去的地方也極其有限。 至於這些人是否富裕卻很難說。
我的印象是一些富人對自己往往是最吝嗇的。有錢人出門不坐頭等艙的大有人在,低調得很。 巴菲特,蓋茨甚至經常光臨麥當勞。這些不健康的店連我都不願意光臨。吃慣了低鹽,低糖,低油脂的健康食品,再吃這樣的食品渾身會不舒服的。聽說過不少人過著一般人的生活,但對慈善事業卻是非常慷慨。我能夠理解。在他們眼裏,錢隻是用來做事的,而不是用來炫耀,讓人眼紅的。
喜歡凡爾賽的人往往是比較自卑,沒自信,擔心人家看不起自己。沒名牌,不比較,就沒法過日子。所以,他們出門必須要穿名牌,開名車,什麽都要最好的,最出名的,即使在家喝白開水過日子也是必須的。 這些人往往生活在,或者曾經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亞洲不少國家都是這樣,非常勢利。我曾經參加一個中韓的婚禮。見麵都要問做什麽的,哪裏畢業的,讓人緊張。在韓國,眾所周知,SKY畢業生是最出名的,相當於北大清華。我記得曾參加過老中的聚會,有一北大的女生,整天北大不離口,生怕人家不知道。不少國內來的留學生在簡曆上不寫上自己的本科,就是擔心被人歧視。土豪,錢來的容易的,生活比較空虛的也比較喜歡凡爾賽自己。
有的時候,炫耀跟驕傲容易被人誤解。美國人特別喜歡驕傲展示自己。剛來美國很難接受。在國內可不是這樣的。從小到大都是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讓人感覺自己老是做錯了什麽。即使拿到了百分,家長也不讚揚。這樣的環境,做人的壓力極大,不少人因為沒有達到完美的程度,有的選擇自殺。部分華人在美國也還是這樣的傳統,給自己和孩子甚至自己的婚姻壓力山大。
隻要不誇張的陳述事實,我相信很多人不會在意他人的生活體驗。當然也很難避免有妒忌的,變態的,心裏不平衡的。總之,網絡上啥人都有,你再怎麽做都很難讓每個人高興。既然你很難避免,就隨他去吧。
如何分享生活的體驗?
GoBucks! (2025-08-08 12:08:40) 評論 (4)隨著網絡的普及,不少人爭先恐後分享自己的生活體驗。在油管還能靠收視率,訂閱,打賞還能夠有收入。可在文學城裏,啥都沒有,最多有點擊數,讓自己快樂一下。比較聰明的可以把博文分享鏈接到其它網絡平台,比如微信群裏,這樣可以增加點擊數。
分享生活體驗有很多種。富有富的體驗,窮有窮的體驗,但也不完全是。比較誇張的體驗一般都能夠被看出,畢竟不少人也都有類似的體驗。但是,在網絡世界,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各種意見看法都很正常,沒必要過分計較。每一件事情都有兩個方麵,有的人能夠看到,有的人看不到。網上的讀者那麽多,難免有人能看到體驗的不足。有的時候跟皇帝的新衣差不多,看到的不出聲,但總有出聲的。
有的博主選擇走高大上的凡爾賽風格。出門必須是頭等艙才行,否則拿不出手。海外住酒店非五星級以上才行。吃飯也必須是米其林級別的。他們的博文肯定會附上照片,好證明這些經曆是真的。世界上大概沒有幾個地方能同時滿足這些條件的。他們去的地方也極其有限。 至於這些人是否富裕卻很難說。
我的印象是一些富人對自己往往是最吝嗇的。有錢人出門不坐頭等艙的大有人在,低調得很。 巴菲特,蓋茨甚至經常光臨麥當勞。這些不健康的店連我都不願意光臨。吃慣了低鹽,低糖,低油脂的健康食品,再吃這樣的食品渾身會不舒服的。聽說過不少人過著一般人的生活,但對慈善事業卻是非常慷慨。我能夠理解。在他們眼裏,錢隻是用來做事的,而不是用來炫耀,讓人眼紅的。
喜歡凡爾賽的人往往是比較自卑,沒自信,擔心人家看不起自己。沒名牌,不比較,就沒法過日子。所以,他們出門必須要穿名牌,開名車,什麽都要最好的,最出名的,即使在家喝白開水過日子也是必須的。 這些人往往生活在,或者曾經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亞洲不少國家都是這樣,非常勢利。我曾經參加一個中韓的婚禮。見麵都要問做什麽的,哪裏畢業的,讓人緊張。在韓國,眾所周知,SKY畢業生是最出名的,相當於北大清華。我記得曾參加過老中的聚會,有一北大的女生,整天北大不離口,生怕人家不知道。不少國內來的留學生在簡曆上不寫上自己的本科,就是擔心被人歧視。土豪,錢來的容易的,生活比較空虛的也比較喜歡凡爾賽自己。
有的時候,炫耀跟驕傲容易被人誤解。美國人特別喜歡驕傲展示自己。剛來美國很難接受。在國內可不是這樣的。從小到大都是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讓人感覺自己老是做錯了什麽。即使拿到了百分,家長也不讚揚。這樣的環境,做人的壓力極大,不少人因為沒有達到完美的程度,有的選擇自殺。部分華人在美國也還是這樣的傳統,給自己和孩子甚至自己的婚姻壓力山大。
隻要不誇張的陳述事實,我相信很多人不會在意他人的生活體驗。當然也很難避免有妒忌的,變態的,心裏不平衡的。總之,網絡上啥人都有,你再怎麽做都很難讓每個人高興。既然你很難避免,就隨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