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農學寫字

碼農學寫字 名博

一個醫學生的成長

碼農學寫字 (2025-07-05 09:04:17) 評論 (12)
美國醫學院必須大學畢業後才能報考,雖然是四年製,但是學科在一年半內大致完成,然後就開始在醫院實習。女兒奶茶妹從去年三月開始在醫院各科實習(Rotation)。每回家庭餐聚就愛聽她眉飛色舞地說自己學會什麽新技能或是又遇上什麽新鮮事。我不但聽得入迷,且開心奶茶妹有說書的淺藏天賦,日後若如比爾蓋茲預言AI會取代醫師,她還有別的技能傍身。


奶茶妹在急診室輪值的時候碰上美國萬盛節,有些護士醫師扮成警察與逃犯,偏偏那天真有警察帶著手鐐腳銬的犯人就醫。急診室慣常雞飛狗跳,這一天還讓人真假難辨,卻難得有了些許歡樂。

還有一次更具戲劇性,兒科住院部一個十幾歲的住院病人試圖逃離醫院。美國醫院有各式各樣的規定保護醫護人員及病人,包括如何應對逃跑病人,醫護人員不能直接站在病人麵前阻止。他們幾個醫學生剛轉進長廊,就聽到護士們著急喊讓開讓開。他們到院不久,不熟悉醫院布局,不知道往哪兒躲,看見身後有道門,慌亂中按下按鈕閃出門外,病人眼尖朝門飛奔而來。眼看笨重的電動門緩緩大開,一切仿如電影中的慢速播放,病人離門隻有幾步之遙,幾個學生奮力與門對抗,就在病人伸長的手臂即將碰上敞開的門,他們把自己的重量都壓在大門上,砰地一聲,門關上了。學生們頹坐在地,隻聽得門的另一邊被捶的砰砰做響間雜著病人的詛咒叫罵。

院裏曾經有一個年輕病人因為細菌感染傷口,腳掌腫脹到了幾乎必須截斷的程度,其疼痛自然不言而喻,但是年輕孩子總是安安靜靜不肯麻煩人。每天晚上年輕人的家人上至爺爺下至小弟弟,全都身著扣到脖頸的襯衫,女眷則身穿長裙,整裝立在病床邊合唱詩歌。這時候病房外也站著一群醫護人員靜心聆聽。病人家庭屬於美國麻州西部一個自給自足的社群(Mennonites),連健康保險與退休養老都有社群照顧。親眼見到這樣安寧友愛的生活方式,讓這些天天與生老病死搏鬥的人心生羨慕。年輕人出院後,人人爭著去他的社區做家訪。

這些經曆是從醫生涯的花絮。年輕的醫學生終將直麵死亡,它的發生又是這麽讓人措手不及。

這幾個星期,女兒在神經科學習。一個平常的工作日,她跟著神經科主治醫師來到ICU。病床上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纖長細指上是新塗的蔻丹,鮮豔耀眼襯得細指更顯蒼白。女兒猝不及防被主治醫師要求為小女孩把脈。那是已經失去跳動的心髒,沒有,脈搏、心跳與生命,都沒有。

此時坐在對麵的女兒早已紅了眼眶,眼淚撲簌簌的流,仍然哽咽,她還那麽小,那麽小,連14歲的生日都沒等到。

幸好女兒的知心好友也在醫院實習,她們同時見到生命的脆弱,她們仍然可以一起抱頭痛哭,共同經曆過生死的感情把她們聯結的更緊密。女兒告訴我,她忽然就懂了,從前對分數的糾結,與情人的齟齬,在生命麵前,是這麽微不足道。

《世界日報》 202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