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實現的預言——過度悲觀是投資的大敵

BrightLine (2025-07-05 12:40:52) 評論 (1)

在投資裏,最危險的不是判斷錯,而是你太怕判斷錯。結果不是錯過,就是買在最差的時機。



這就是所謂的“自我實現的預言”——你以為會虧錢,結果你真的虧了,不是因為市場,而是因為你的恐懼。

很多人對一個股票看好,但就是擔心會跌,遲遲不肯買。終於買了一點,剛好跌了,就再也不敢加倉了。過了幾個月,股票漲回去了,他卻還在回本邊緣。

還有人一看漲太多,更加不敢進。結果一路漲,一路看,一路歎氣:早知道我就上了。

到了真的下跌了,反而因為“終於來了”而滿倉抄底,結果又被套在半山腰。

這不是判斷錯,是沒有策略地活在情緒裏。

昨天論壇裏NB哥的發言又一次說明了:他從去年就做空,到今天還在等崩盤。他不是不聰明,而是太相信自己的悲觀判斷了。市場早就走出了AI行情,他卻還在拒絕改變認知。這種投資態度注定錯過整個時代。

悲觀一時可以理解,但趨勢變了你就得跟上,不能永遠活在“我等你跌”的執念裏。

真正成熟的做法,是像三心那樣,每一步都寫進小本本裏,不是憑感覺買入,而是提前設好計劃:

——如果第一筆建倉後跌10%,怎麽加倉?是翻倍加?是分段加?倉位上限是多少?

——如果連跌三天,是走人,還是反向加注?有沒有止損線?

——如果漲上去,是留底倉,還是分批止盈?什麽價格出第一批?第二批?

沒有計劃的投資,全靠運氣。而靠運氣的人,最終運氣都會用光。

投資不是猜漲跌,而是用策略管理不確定性。哪怕第一筆買貴了,靠計劃、靠節奏,也能把平均成本拉回來。

真正的高手,不是總猜對,而是跌了也能活,虧了也不慌。千百度過了7%就斬倉,永遠不會被套。

怕虧不是錯,但如果你什麽準備都沒做就進場,那你不是怕虧,你是在賭自己不會出事。

市場永遠給有準備的人機會。太悲觀,容易錯過機會;沒計劃,容易投壇雜音左右。

投資靠判斷,更靠節奏;靠認知,更靠紀律;靠邏輯,更靠預案。

“不是你對市場有信心,而是你對自己的策略有信心。”向獅山學習做好功課心裏有底。

情緒不能當指南針,計劃才是你穿越波動的航海圖。

別讓你自己對“可能虧錢”的恐懼,變成注定虧錢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