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你期盼為印度人工作嗎?
你期盼為印度人工作嗎?
2025-07-25 08:06:37
21世紀的第一個5年,美國公司把工作、特別是軟件開發外包到印度蔚然成風。 雖然後來發現得不償失,效率不高而偃旗息鼓,但印度人對美國的影響卻逐漸增強。
2014年2月4日,當微軟宣布將由印度裔高管納德拉正式擔任公司CEO時, 我的閨蜜受到了震動。 她當時已是微軟一個重要部門的總管,習慣了斯蒂夫·鮑默和以前的比爾·蓋茨。 2015年 印度裔的皮賈伊成為 Alphabet/穀歌的掌門人。 閨蜜給我的電話中說,如果薩比赫·汗(Khan)也成蘋果的CXO, 美國的三大控製移動互聯生態就全被印度人占領了。
那時薩比赫在蘋果已經幹了20年了,管理供應鏈。 如今印度基因已經滲入和占領矽穀。 她的話成為事實。蘋果前些天宣布薩比赫晉升蘋果的COO。 截至 2023 年,約有 16 位印度裔 CEO 正在領導《財富 500 強》公司。 尤其在科技行業占比更高。 微軟,穀歌,IBM, Adobe, Palo Alto Networks。。。
中印兩國 都是重要的科技人才輸出國,也是美國 重要的人才輸入國, 兩國大多數留學生的初期發展軌跡也 沒有明顯差別:都是從各自國內較好的理工院校畢業,來到美國優秀高校深造學習,而後加入矽穀科技公司,從初級研發人才開始自己的職業道路。
但在矽穀印度裔 CEO 和中高層數量井噴的同時,過去15年科技公司裏華裔這類人的數量卻越來越少, 除了華人自己創辦的Zoom、 Doordash, NVIDIA等企業,其他著名科技公司的核心管理層已經鮮少看到華人的身影。 曾經的微軟兩位執行副總裁陸奇和沈向洋好幾年前就已經離職,德州儀器高級副總裁謝兵也已經退休。
印度的教育資源向頂級精英傾斜,其頂級名校 IIT【*】 工程師培養的壓力訓練非常強大;印度移民社區中,許多人獲得美國或英國高等教育並積累國際經驗;印度文化中強調勤奮、忍耐、家族忠誠等軟技能;印裔在 STEM、產品和企業管理領域占比高。 但這些因素中國人也同樣具備。
印中個人區別比較大的是語言和文化。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高等教育用英文授課、作業和交流,英文運用自如。 印度文化鼓勵辯論和表達想法、追求權力、善於表現。
不光在經濟領域中如此。2020美國誕生了一位印度裔副總統哈裏斯,2022年英國誕生了一位42歲的印度裔首相蘇納克,是UK 200多年來最年輕的首相。全球至少還有其他四個國家的首腦是印度裔。
印度現在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印裔已經是加拿大最大移民群體; 留學生人數比前十名國家留學人數總和還多。 而美國2020年人口普查的結果,認同自己為“印度裔單一”的人數為 440 萬,而認同“華裔單一”的人數為 410 萬;在“新移民”和“高技能工作簽證”中印裔已居首位,在高工資收入人口中的印裔也領先華裔。
印度裔非常團結,形成自己族裔內高效的職場和社會支持係統。 在網絡上和現實中,印度人會辯論國家政治和宗教問題,但不會內訌、人身攻擊自己的同胞和辱罵自己的祖國。 美國公司裏一個印裔中層管理, 常常就會發展出一個印裔團隊, 而這在華裔中卻鮮見。
不知道再過十年,美國的職場會是什麽情況。 也許更多的華裔移二代要為印裔老板工作了。 在今天世界的政治大環境中,印度會不會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篇太長了, 以後有機會也寫寫。
【 * 】印度理工,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5:42:32
“hallucinations ,像Al一樣。”, 哈哈哈, 你這個hallucination 用得很到位。 人需要想象力, 但過了就不好。 @老泉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5:40:16
回複 '老泉' 的評論 : 問好老泉。 是這樣的。 中國人在這方麵要加強訓練。
==“與幾個印度人合作過。都能說,其中百分之四十有時會來點hallucinations ,像Al一樣。”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5:37:37
“語言優勢,有一說十,善於表達,團隊意識。含蓄內斂,固步自封,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對雙方的形容何其準確啊。 太棒了。 @小蘇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5:36:16
回複 '南瓜蘇' 的評論 : 你看問題總是入木三分,總結得真好啊。 謝謝。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5:35:02
有時間,我還準備謝謝兩國的經濟發展。 @小蘇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5:34:28
回複 '南瓜蘇' 的評論 : 謝謝作家的鼓勵。 我們理工生, 沒有深厚的人文功底。 印度人和中國人有不一樣的地方, 也有一樣的地方。
==“京妞這篇的思考角度很好,引出了兩個民族的特性,如果展開來些,會非常宏大。”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5:32:28
不過文還以為印度裔不愛體育呢。 他們中奧運會上幾乎拿不到獎牌。 @小蘇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8 05:31:45
回複 '南瓜蘇' 的評論 : 真的啊, 什麽球啊? 加拿大唄印度人占領了。
==“哈哈哈,這個基因用的絕妙。球場上,滿眼都是印度麵孔,滿耳都是拐彎兒英語。”
老泉 發表評論於
2025-07-27 13:49:29
與幾個印度人合作過。都能說,其中百分之四十有時會來點hallucinations ,像Al一樣。
南瓜蘇 發表評論於
2025-07-27 13:41:50
語言優勢,有一說十,善於表達,團隊意識。含蓄內斂,固步自封,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哈哈哈。
南瓜蘇 發表評論於
2025-07-27 13:36:42
京妞這篇的思考角度很好,引出了兩個民族的特性,如果展開來些,會非常宏大。
南瓜蘇 發表評論於
2025-07-27 13:33:14
如今印度基因已經滲入和占領矽穀。========哈哈哈,這個基因用的絕妙。球場上,滿眼都是印度麵孔,滿耳都是拐彎兒英語。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7 10:50:36
“現在網上在討論西史辯偽的問題。無數自認為公正而有良知的中國人站出來,反對西史辯偽。他們不允許任何中國人對西方曆史有任何的質疑。
這樣的中國人太多了。也許,要過幾代才會有改觀。”, 西史辯偽?謝謝分享這個信息和你的觀察。 ‘他們’應該多讀西方人寫的書。 @野彪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7 10:35:24
回複 '野彪' 的評論 : 是啊, 讓人無語。
==“印度人非常團結,他們以自己的民族為榮。
中國人最大的問題是不團結,以貶低自己的國家和文化為榮。文學城的一些網友也是這樣,罵中國人的時候,好像自己不是中國人一樣。”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7 10:25:29
中國人有“共享受難”的說法。 對於幹得好的人,有的人會有排斥心理。 可能中國人喜歡自己創業, 這也是一個原因。 @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7 10:18:59
回複 'f2022f' 的評論 : 問好 22f。 一些人中國人確實有這種傾向。 為啥呢。
==“印度人幫助印度人。中國人卻經常排斥中國人。”
野彪 發表評論於
2025-07-27 01:32:32
印度人非常團結,他們以自己的民族為榮。
中國人最大的問題是不團結,以貶低自己的國家和文化為榮。文學城的一些網友也是這樣,罵中國人的時候,好像自己不是中國人一樣。有以為網友發表長文,證明了中華民族不但是現在落後,而是自古以來就落後,馬上迎來了其他網友的紛紛讚譽,那位發長文的網友也得意洋洋,好像自己不是中國人一樣。
在文學城說任何中國的好話,就會被打成五毛紅粉大外宣。
現在網上在討論西史辯偽的問題。無數自認為公正而有良知的中國人站出來,反對西史辯偽。他們不允許任何中國人對西方曆史有任何的質疑。
這樣的中國人太多了。也許,要過幾代才會有改觀。
f2022f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22:02:31
印度人幫助印度人。中國人卻經常排斥中國人。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15:37:37
回複 'supercs88' 的評論 : 中國從下至上地形成了世界產業鏈; 印度從上至下地“占領”企業。 印度CEO 的影響可以很大啊。。。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15:28:18
“當印度有能力挑戰第二時,估計那時候的第二是美國,所以要問美國會不會答應。”, 你倒是很樂觀。 博客是有記錄的。 不過目前所有人, well 至少所有我看到的資料, 都說印度不可能有中國那樣的發展, 複製中國的成功。 但是印度精英已經“占領”了很多世界的“官位”。 @Super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15:22:16
回複 'supercs88' 的評論 : 哇, look who is here! 問好 Super。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15:21:36
剛才看到 中國四川錦屏二級水電站 的知乎上的資料介紹。
https://zhuanlan.zhihu.com/p/94729662
這個水電站的資料將成為雅江水電站的重要參考資料。
supercs88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14:35:55
“印度會不會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當印度有能力挑戰第二時,估計那時候的第二是美國,所以要問美國會不會答應。:)
問好京妞。:D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13:39:03
BeijingGirl12025-07-26 13:30:51網上有說5級發電, 那就是豎井分為多級, 隧道階梯式下降, 以緩解高壓水流的衝擊(類似雲南白鶴灘水電站的設計)。 比如第一級發電的引水隧道, 完全可以/至少部分可以是露天的水道不需挖洞。
發電後的水通過隧道流出至 U 彎的下遊, 目前沒說下遊要建水壩。 上遊建水壩可以控製水量。 中國是有這類發電例子的。 中國四川錦屏二級水電站:隧道長約17公裏,埋深2500米,穿越複雜岩層,可作為技術參考。 這確實是一個大工程, 目前計劃 8-10 年完成。 相信專家的經驗吧。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13:37:38
插播。 看到一個墨脫發電站工程的帖子, 記錄自己的留言 -
BeijingGirl12025-07-26 13:25:58回複 '方玉' 的評論 : 問好方玉, 好久沒見。
我理解的這個U 型拐彎,“直弦”是40公裏長, 但是U “彎”河道有200公裏長。 上下遊2000+米落差。 隧道也不是簡單的直通, 而是“引水隧道+豎井/壓力井” 的結合。 引水隧道會比較平緩, 通常設計為1%–5%(每公裏下降10–50米)落差,確保水流速度適中,避免水錘效應;
在接近發電廠時, 水流需通過垂直或陡傾角的壓力豎井(高度可達數百米)快速下落,將勢能轉化為動能驅動渦輪機。 有點 像 美加邊境的曾經的 Niagara Falls 發電廠。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11:56:07
我覺得,事情繼續發展, 大家會逐漸認識到問題的。 @loveBB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11:54:10
回複 'LoveBBJr' 的評論 : 謝謝 loveBB 臨帖留言。 希望不會那麽嚴重吧?
==“是否為印度人工作都不是個事了。現在這個問題應該是,將來還有工作嗎?”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11:51:52
中國人從小被教要謙虛。 到西方後才知道文化是如此不同。 不過有的印裔也太過分一些。 @yuan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11:50:05
我一個美國同事說, 美國人做5分, 會說做了5-8分, 印度人做1分, 會說做了10分, 我問那中國人呢,他說中國人做10分, 會說做2-3分。 @Yuan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11:47:51
回複 'Yu-Yuan17' 的評論 : 謝謝 Yu-Yuan 臨帖分享。 工作中確實見到類似的例子。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11:24:59
講得很是。 就是每一個人, 也有長處和短處。 謝謝 @山鄉兄的好分享。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11:17:11
對不起各位, 我想當然了。 波音確實有印度高管, 可以外包軟件到印度和招聘印度雇員。 幸虧還沒爬到 CEO 的位置, 不然可能乘客會遭殃更多了。 還好, 估計他們在波音的職業生涯的晉升到此為止了。 @all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10:59:21
我查了一下, 波音其實沒有印度CEO。 穀歌說印度裔在波音最高的“官”是:
Salil Gupte: President, Boeing India. He leads Boeing's overall strategy and operations in the region and holds a critical leadership position representing Boeing in India.
Shashank Jha: India Site Leader for Information Digital Technology & Security (IDT&S) and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CIO) for Boeing India. This role involves overseeing strategy and operations for a team of nearly 1,500 personnel in India and supporting global IDT&S functions.
Nikhil Joshi: Managing Director of Boeing Defence India (BDI). He is responsible for leading current and future programs for BDI, focusing on strengthening India's defense capabilities.
@all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09:52:47
回複 '山鄉不仕老了' 的評論 : 山鄉好。 謝謝臨帖留言。 你講得很對。 波音的印度CEO, 就比較不適合那個崗位, 微軟的, 幹得就還行。
==“凡是一個人群,都有好,中,差”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09:50:27
我一個美國同事說, 美國人做5分, 會說做了5-8分, 印度人做1分, 會說做了10分, 我問那中國人呢,他說中國人做10分, 會說做2-3分。 我心想那我也有問題啊, 光幹不說傻把式。 :) @雪狗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09:46:37
回複 '雪狗2014' 的評論 : 你講得是。 華人一般做事很認真。 印度同事, 就是你說得這樣。
==“我們這一代華人領導讓做什麽先說困難 然後特努力的做好。烙印不一樣,先說一定做好, 也許就沒後話了”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09:26:49
回複 '雪狗2014' 的評論 : 問好雪狗。 這樣的印度同事我也有過。天, 那對上對下的差距可是太太了。
==“我以前有位印度博士後眼都是忘上看的 就看見領導”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09:25:36
“反過來,有能力的華裔很多有創業者屬性,並不是合適的管理者,或者不會被信任為高管,還有中國這個X因素”, 創業者不願意把能量消耗在人事關係上, 從打工的初級雇員一級級幹上去, 比如薩比赫, 需要耐心和其他。 “中國這個X因素”, 現在成為重要因素了。 @mark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09:21:00
“或者說,印度裔有天然的管理者屬性,而不是創業家屬性,反過來,有能力的華裔很多有創業者屬性,並不是合適的管理者,或者不會被信任為高管,還有中國這個X因素”, “天然的管理者屬性”, 可能是因為印度人家小孩多, 培養出一些來。 然後皆因傳承。 @Mark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09:14:24
回複 'markyang' 的評論 : 謝謝 mark 臨帖留言。 總結得超讚。 儒家影響, 首先是修身, 修自己。
==“整個東亞民族,都受儒家影響,習慣於內修,而不屬於外發,或者說過於自我為中心,這個和印度裔的那種注重等級,但是善於管理具體事務的特點是不同的,”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09:12:36
“我在美國賣貨,就是怕遇到采購或和采購相關的技術大拿是同胞。不幸遭遇了,繞著走!”, 據說印度人做生意很磨嘰, 反複地磨價錢。 已經說好了,還是反複磨。 簽完協議了, 又反悔。 想辦法要點其他的東西。 @Smith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09:07:31
回複 'smithmaella' 的評論 : 問好smith。 歡迎光臨。 會不會滿街印度餐館, 空氣中飄滿咖喱味。。。
==“京妮兒,美國加拿大以後就是印度姨的天下,不服不行”
LoveBBJr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06:40:29
是否為印度人工作都不是個事了。現在這個問題應該是,將來還有工作嗎?
Yu-Yuan17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06:34:07
前倆天在Reddit上看到老外們聲討印度同事.有的說他們居然把別人做好的東西delete後,自己再重複做一遍,屬上他們的名字交上去.有的老外說一看未來的頭兒是印度人,拒絕job offer. 老外也不喜歡跟印度人共事.還一個老外說,組裏除了一個中國人和他,其他的都是印度人.感覺老外也很無奈.
山鄉不仕老了 發表評論於
2025-07-26 05:52:07
凡是一個人群,都有好,中,差。
雪狗2014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22:47:44
我們這一代華人領導讓做什麽先說困難 然後特努力的做好。烙印不一樣,先說一定做好, 也許就沒後話了
雪狗2014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22:43:16
我以前有位印度博士後眼都是忘上看的 就看見領導
markyang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21:44:57
整個東亞民族,都受儒家影響,習慣於內修,而不屬於外發,或者說過於自我為中心,這個和印度裔的那種注重等級,但是善於管理具體事務的特點是不同的,或者說,印度裔有天然的管理者屬性,而不是創業家屬性,反過來,有能力的華裔很多有創業者屬性,並不是合適的管理者,或者不會被信任為高管,還有中國這個X因素
smithmaella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20:04:25
京妮兒,美國加拿大以後就是印度姨的天下,不服不行。我在美國賣貨,就是怕遇到采購或和采購相關的技術大拿是同胞。不幸遭遇了,繞著走!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6:03:23
回複 'fonsony' 的評論 : 問好sony。 謝謝臨帖留言。 印度人確實很抱團, 拉大幫三弟進去。
==“聽聞華人一旦升了職,就開始欺壓華人,而印人升了職,就極力拉大幫三弟進去。”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5:59:12
“目前看,所有印度化的公司,無一例外都是衰敗或正走向衰敗的路上。”, 波音確實是招了太多的印度員工; 項目外包印度, 事故頻頻。 公司運營差勁。 現在換了CEO, 不知悔怎樣。 @4h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5:54:50
回複 'ahhhh' 的評論 : 問好4h。 寫臨帖。 你說得有道理。
==“我不管他們怎麽爬上去,關鍵是要有本事坐那個位置。”。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5:52:30
回複 'AP33912' 的評論 : 問好態度明確的人。 :)
==“No ”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5:50:26
或者說, 權力野心大。 很多年前我有一個同事, 後來去了Las Vegas 的一個小公司。 但那是個 manager的位置。 @海風姐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5:48:00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問好海風姐。 謝謝臨帖分享。 確實他們很熱衷於當”官“。
==“從跟印度人有限的接觸中,發現這句話總結得很到位:“印度文化鼓勵辯論和表達想法、追求權力、善於表現。” 尤其是:追求權力、善於表現。‘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5:46:25
微軟的CEO, 聽閨蜜說挺不錯的。 @老師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5:45:45
回複 '彩煙遊士' 的評論 : 都遇上極端的了。 :)
==“我遇到過一個特別好的印度老板和一個特別討厭的印度老板:)”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5:43:07
“單個人來說,on average,印度人做事沒有中國人認真踏實:)”, 同意, 他們很會說。 @暖冬
fonsony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5:32:03
聽聞華人一旦升了職,就開始欺壓華人,而印人升了職,就極力拉大幫三弟進去。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5:31:39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問好暖冬。 你提了一個很好的例子。 波音真是被前麵那個印度CEO給搞殘了。 飛行控製軟件外包給印度公司,還招了很多印度裔的員工。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5:27:55
“兩族的對比引人深思。
幹出成果,華裔不比印度人差。
可是,在打工族裏,印度人比華裔更能引起西人上司的注意。”, 會說,還能讓人信任。 能熬。 @新林院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5:25:05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問好新林院。 謝謝光臨, 你總結得真到位。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5:23:36
被人罩著太美了。 @小樹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5:23:14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善良遇上善良了唄。
==“我遇到遇到的特別公平的老板,就是一位印度人,勤力聰明,她就罩著你~~”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5:21:05
“表現為處理衝突不當,敵我分辨力差。”, 咋還整上敵我了泥。。。 @Gilgen
ahhhh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5:18:15
我不管他們怎麽爬上去,關鍵是要有本事坐那個位置。目前看,所有印度化的公司,無一例外都是衰敗或正走向衰敗的路上。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5:15:09
回複 'Gilgen' 的評論 : 謝謝臨帖留言。 謝謝很有意思的分享。
AP33912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4:49:41
No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4:28:41
從跟印度人有限的接觸中,發現這句話總結得很到位:“印度文化鼓勵辯論和表達想法、追求權力、善於表現。” 尤其是:追求權力、善於表現。
彩煙遊士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2:38:27
我遇到過一個特別好的印度老板和一個特別討厭的印度老板:)
暖冬cool夏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1:20:24
對印度裔當高管不感冒,有人說,想想波音,印度人掌權,能不出問題嘛,出點事很正常。單個人來說,on average,印度人做事沒有中國人認真踏實:)
新林院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0:20:24
華裔自己在高科技創業、並取得傲人成績的有不少:
創建 Wang Laboratories 的王安
創建 Yahoo 的楊致遠
創建 Zoom 的袁征
創建 Nvidia 的黃仁勳
但沒有從為西人打工開始,一步一步爬到CEO的。
而此博文列舉的矽穀印度CEO都是從為西人打工開始,一步一步爬到頂峰的。沒有自己創業的。
兩族的對比引人深思。
幹出成果,華裔不比印度人差。
可是,在打工族裏,印度人比華裔更能引起西人上司的注意。
多倫多橄欖樹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10:06:51
我遇到遇到的特別公平的老板,就是一位印度人,勤力聰明,她就罩著你~~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09:59:23
“這不僅僅是能力,是老印那種敢於爭取、彼此提攜的精神值得華人反思,我們太習慣單打獨鬥了。”, 是的, 聽以前的老留說過, 一個中國人是一條龍, 一群中國人是一堆蟲。 @康康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09:56:48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你講了一個很深入的問題。 大家出國了, 有了好生活, 似乎就夠了。 可能心理還是覺得已經比在國內好很多, 就不願再努力了。
==“看完心情複雜。當年很多老中拚命讀書考TOEFL、GRE,進名校、進矽穀,好像都走在一條“正確”的路上。可今天回頭看,很多優秀的華人默默耕耘,。。。”
Gilgen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09:49:17
中國人不是沒有組建過自己人的團隊,隻是基本上被團滅了。背後原因是東方人的等級製度和思維沒有辦法融入英美社會中,表現為處理衝突不當,敵我分辨力差。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09:49:00
印度人在生意上也是很會“磨”的, 會一分一分地和對方談價錢, 很有耐心。 中國人耐心也不夠。 總之,文化的差異很大。 @康康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09:46:21
“印裔在組織內部的團結、善於表達和爭取,值得華人深思。我們有相同的學術能力,而在職場的軟技能和群體凝聚力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確實如此, 這些不僅表現在職場的晉升上, 中國人不夠團結, ”出頭的椽子先爛“的處事哲學, 還有競爭中的一些陰暗心理。 比如做生意, 不是去跟甲方好好談, 而是惡性殺價, 搞得大家都沒錢賺; 在職場中不是想提高效率,解決問題, 怕落後就是一味地卷。。。 @康康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09:42:14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謝謝你的鼓勵。 這篇寫得很費勁。 當然也是因為印度會不會成為偉下一個中國的內容放進去就太長了。 關於中印的職場比較,我知道寫得多了,說得太白也可能會引起一些反應。。。
==“文章很有洞察力,尤其提到語言和文化對職業發展的深遠影響。”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09:36:58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給康康上茶。
康賽歐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09:33:23
看完心情複雜。當年很多老中拚命讀書考TOEFL、GRE,進名校、進矽穀,好像都走在一條“正確”的路上。可今天回頭看,很多優秀的華人默默耕耘,最終卻沒能走上決策層,反而是印裔一波接一波往上爬。這不僅僅是能力,是老印那種敢於爭取、彼此提攜的精神值得華人反思,我們太習慣單打獨鬥了。
康賽歐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09:28:47
文章很有洞察力,尤其提到語言和文化對職業發展的深遠影響。英語作為印度高等教育的工作語言,確實為印度裔在美職場打下堅實基礎。印裔在組織內部的團結、善於表達和爭取,值得華人深思。我們有相同的學術能力,而在職場的軟技能和群體凝聚力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09:14:24
我剛才想把 薩比赫·汗 這句話加上去, 但是已經不行了。 等文下來再加。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09:13:10
薩比赫·汗在閨蜜打電話的時候, 是在蘋果管理供應鏈的工作。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7-25 09:08:56
本文照片均為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