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魯藏布江的史詩級事件

朱頭山 (2025-07-23 07:52:52) 評論 (7)

中國和曆史上的超級大國都不同,從最近的幾件大事可以看出。

俄烏戰爭: 中國開始時明顯被俄國擺了一手,普京來參加奧運會時和中國簽了個“上不封頂”的同盟條約,轉過身就發動了戰爭。但中國並未就此拋棄俄國,也沒有被挾持著和它走到一起,一直堅持不提供致命軍事裝備,說俄國沒有一點怨恨是不可能的,它都被迫求朝鮮這麽一個國際渣男了,自然也要背上這口大鍋,以後朝鮮和美國幹上了,俄國也得承擔同盟義務。但俄羅斯也沒法和中國翻臉,畢竟中國還是它的主要經濟靠山和石油的大買主,如果離開了中國,俄國真的沒法活了。

以伊戰爭: 伊朗和中國簽有4000億美元的協議,中國在那兒擁有重大的利益。但這次美以聯合攻擊伊朗,中國除了口頭譴責,沒有作出任何實質性幫助。雖然伊朗吃了大虧,但以色列也受了很大打擊,顯然一口氣吞不下這個大象。雙方都摩拳擦掌,準備再幹一場,這時,有消息傳出,中國將向伊朗提供防空武器和飛機。以色列必須嚴肅對待這件事,印巴戰爭顯示,中國裝備不再是擺設。但中國卻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印巴戰爭:在短暫的印巴戰爭中,印度的飛機被巴基斯坦的中式武器擊落,巴基斯坦忙不迭地宣稱,以示其軍事決策層引進中國裝備的英明,但中國官方卻也是不承認也不否認。

中國的行事方式,是隱士式,不和任何國家締結有軍事義務的盟約,不公開承認或否認提供武器或其它幫助行為。這樣既能保證始終以自己的國家利益行事,不受盟約的約束,也能和對手保持一個正常的關係,能夠通過外交博弈,獲取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一旦失利,也不丟麵子。

最近,中國正式宣布了醞釀已久的西藏雅魯藏布江上的墨脫水電站的開工。為此事,印度和中國一直在爭吵,印度還拉上美國為他說話。但印度自己的行為,使得它的反對變得蒼白無力。在短暫的印巴戰爭後,印度宣布和巴基斯坦的供水條約無效,印度利用上遊的優勢,控製了印度河的水源,自己開了以水當武器的先例,因此,麵對中國的行為,也是無可奈何。這也是中國隱士方式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不公開論戰大吵,而是利用一個合適的時機,不動聲色地把事作了,也不高調讓對手丟麵子!

但墨脫的水電站,倒不完全是為了控製印度的水源。我們如果看地圖,就會發現:雅魯藏布江在中國境內,那是特別的長,成直線的一長條。但它的水量,其實挺有限的。因為西藏算幹旱地區,它水的來源,主要還是靠冰川融雪嘛!所以它在西藏大部分地區,年徑流量隻有3到400億立方米。

就算到水電站的“大拐彎”處,因為河把喜馬拉雅山脈撕開個口子,降雨量瞬間大增。在離開中國實控區時,也不過隻有約781 億立方米。

但現屬於印度的藏南這地方年降水量,那可是極其的巨大呀,所以進去後,它水量大增!不管怎麽說,這確實是個事實:它和恒河下遊匯合時,年徑流量雖說有6180億立方米,但絕大部分水,其實不是我們這裏的。

那為啥沒那麽多水,卻能有那麽大的發電量呢?主要是落差。這個大拐彎處,可相當不得了:僅僅50公裏的直線距離內,就有2000米的驚人落差!

三峽的水位落差才多少米?100米!隻有它的20分之一!雅魯藏布江的水,雖說比流過長江三峽的水要少,但架不住人家落差大呀!所以這水能資源,就很不得了。

因為有這麽大的天然落差,就用不著像三峽那樣,建設個超級大壩。墨脫水電站(或更準確地說,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工程)的核心技術特點是:“截彎取直、隧洞引水”。

雅魯藏布江在墨脫段有一個巨大的“U”形大拐彎,在相對較短的距離內有巨大的自然落差。墨脫水電站就是充分利用這個天然落差來發電。水電站會修建長距離的引水隧洞,將河流上遊的水直接引到下遊的電站,利用隧洞兩端的巨大水位差產生水頭,推動渦輪機發電。這種“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的設計,使得墨脫水電站的運行模式主要是“徑流式發電”。這意味著它不像三峽大壩那樣需要建設一個巨大的水庫來蓄水。雖然可能仍然會有一些小型的引水壩或閘門來引導水流進入隧洞,但這些設施的規模遠小於傳統的大型蓄水水庫大壩,它們的主要作用是引水,而不是大規模蓄水和調節水量。

因此,這個水電站不會產生嚴重的截水效果,再說前述的西藏蓄水量並不大,對下遊國家的供水量不會產生很大問題。而這種設計,因為沒有巨大的蓄水重量,不會對地質產生嚴重的影響,即使發生了地震, 也不會發生嚴重決堤水漫下遊的現象,相對可控。

墨脫水電站建成後,可以產生三倍於三峽水電站的電量,而且都是綠電,其意義是極其巨大的。它的裝機容量、年發電量這兩個數字:前麵一個數字是7000萬到8100萬千瓦;後麵的數字,則是年發電量據說約3000億度。

這是個什麽概念呢?三峽水電站,年發電量1000億度。所以相當於3個三峽。這個3000億的數字,還意味著什麽?它相當於1.5億噸石油的能量。恰好,中國現在的油車,每年燒掉的石油,差不多是1.3億噸,還多出2000萬噸,換句話說,這個水電站建成,把中國所有的油車,都換成電動車,還綽綽有餘。還有呢?2024年中國進口了5.53億噸石油,花了3252億美元。這個水電站建成之後,能減掉27%的石油進口量。

中國大力開發高鐵,電動汽車,就是為了省下油,因為中國本身貧油,70%靠進口,一旦打仗,對手隻要斷了中國的油路,那就隻有投降。中國其實也缺糧,但如果有了足夠的電,石油和糧食都可以通過電來生產。

 電化學合成是一種日益重要的有機合成方法,它利用電流來驅動氧化還原反應,從而實現傳統方法難以完成的轉化。例如,一些精細化學品的合成、藥物中間體的製備等。隻要有氫和二氧化碳,就可以合成任何一種燃料,但電力是必須的。而一些高能耗過程,像從空氣中固定氮(哈伯-博施法合成氨,進而生產化肥)這樣的過程,雖然不是直接合成有機物,但其運轉離不開巨大的電能支持,而化肥是農業生產(糧食)不可或缺的要素。

 理論上,電力可以用於驅動微生物發酵罐,通過微生物(如酵母、細菌)將簡單的無機物(如二氧化碳、水、氮氣)轉化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複雜有機物。這在一定程度上被認為是“合成糧食”的未來方向,例如通過“空氣製糧”或培養細胞來生產人造肉。

AI也是高度耗能的,美國在建的AI中心,都是依靠天然氣產電驅動,這會對環境產生負麵的影響。而中國押注綠色能源,應該對環境更有益,也更有可持續性。

另外,這筆1.5萬億的大投資,能帶動很多產業,特別是,把西藏這塊蠻荒之地帶活了。大家都認為西藏是個苦寒之地,但墨脫不是。當地氣候十分溫暖濕潤,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年均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經過這個水電站的建設,以後當地的基礎設施一定大發展,會有機場,高鐵,進而變成一個大城市,成為這一帶的一個中心!

這裏和藏南相連,將來如果有事,它是個非常好的前進基地。如果沒事,它也是威懾印度東北七邦的利器。那七邦,可都以黃種人為主,和我們同屬藏漢語係。很多人的祖先,是從中國西北甘肅、青海一帶出發,沿著橫斷山區,經過雲南、緬甸,再擴散到那七個邦的!2019年,因為對印度政府統治不滿意,當地人還搞過“你好,中國;再見,印度”活動,意思是要加入中國。

這次因為修大壩,把當地交通條件,尤其通往墨脫的路,能大大地提升一遍,肯定會讓印度人,從此頭上高懸著一把劍,坐立不安的!那可不光是藏南的事!還可能是七個邦的事!

到這裏,就可以來個總結了:這個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工程,意義實在太大了,絕對是那種史詩級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