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路心語,一位美國華人心髒科醫生的行醫筆記
31. 進入素食前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現代人的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生活的質量和品質,開始關注飲食和健康的關係,更多的人將“素食”看作一種更健康的飲食方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素食主義。
在我們選擇素食主義前需要知道哪些事,做哪些準備?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進入素食前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與病人談論飲食是我作為心髒科醫生每天必須進行的工作之一,病人會有很多各種不同的飲食問題,其中就經常有關於素食的話題。
在英文中,素食的表達有兩種,Vegetarian和Vegan,按照定義我們來把他們稱成素食者(Vegetarian)和純素食者(Vegan)。
素食者(Vegetarian),是指不食用有主觀意識的動物,簡單來說,就是不吃肉,包括家禽,野獸,魚類,海鮮等等,但是可以食用乳製品和蛋類。
純素食者(Vegan),是指不吃肉,也不能吃所有與動物有關的產品,包括乳製品,蛋類和蜂蜜;而且不能使用動物製品,比如羊毛和皮革。純素食者或純素食主義者屬於嚴格素食者,是素食者中的一個極端類型。
很多人選擇素食主義是出自健康的原因。確實如此,相比大魚大肉營養過剩的美國飲食習慣,素食飲食在很多觀察研究中被發現可以有效的降低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心髒疾病的發生。但是,長時間的素食也有諸多健康隱患,需要大家知道。
增加中風危險,特別是出血性中風。一項來自英國的報道發現,他們做了超過4萬8千人18年的跟蹤隨訪,素食者比肉食者降低13%的心髒病發病率,但是增加了20%的中風可能。這是一項觀察研究,具體機製不明,需要進一步醫學研究。
腦部健康和膽堿危機。膽堿是腦部健康和正常功能運轉的重要營養物質,它主要來源於肉類和禽類,植物內含量很低不能達到人體所需。建議素食者,每周食用幾個雞蛋或使用藥品補充劑。
缺鐵性貧血。植物中的含鐵成分不如肉類中的鐵成分易吸收,長期素食可以導致缺鐵性貧血,特別是在兒童和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建議使用鐵補充劑。
維生素B12缺乏症。維生素B12隻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長期素食可以導致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貧血和神經症狀如記憶力減退,視幻覺,共濟失調等等。
維生素D缺乏。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是肉類,魚類和奶製品,維生素D的缺乏可以導致骨質疏鬆,抑鬱症,心髒病以及癌症。有一項研究報告,素食者的股骨頸骨折是肉食者的2.3倍。建議使用維生素D補充劑和多曬陽光。
脫發。動物食物中的蛋白,鐵,維他命B和鋅是頭發生長的關鍵營養,長期素食會引起脫發,建議使用補充劑。
碘缺乏。魚類是我們獲取碘的主要來源,碘缺乏可以引起甲狀腺疾病。目前很多食用鹽中添加碘劑,碘缺乏症已經不多見。
對於素食,我的建議是,素食是一種安全健康的飲食方式,避免長期純素食,在實踐中注意營養平衡,補充添加適當的必要元素,並且素食中同樣需要分清好壞食物,過多的糖和麵食對身體無益。
朋友們最後會問,你在和病人交談中一般推薦什麽飲食方式?
我的建議是,飲食營養平衡是關鍵,推薦“地中海飲食”和“DASH飲食”,這兩種飲食方式也是美國心髒協會所推薦的,而且已經被證明的有助心血管健康的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