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買海貨,不算不會過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打印 被閱讀次數

這是句天津的口頭語,意思是天津位於渤海灣邊,天津衛的人熱愛吃海產。即使沒錢需要“借錢買海貨,不算不會過”,即本地人是理解本地人愛吃海鮮的急迫勁兒,和海鮮季節性的迫切勁兒。這些,對於出生成長多年在西北的我來說,是不熟悉的。他們急切去買的海貨是啥?渤海大對蝦?還是啥?但周末,買菜時一時興起,也實踐了一下買一堆兒小海鮮,實踐天津人口頭禪的機會。

那日,我早鍛煉完,帶著孩子到附近超市買一包泰國米。僅此一件的差事,到了那超市,購物項目多起來。先是買了一磅蝦,後見老虎蝦超大,順便來四隻。順耳聽見某女要購買兩條活鱸魚,那我也順便來一條,反正在特價,反正這超市離發盛稍遠,人不多,不用久等。接著,就去尋覓活波生動的螃蟹,有藍蟹,讓漁老大挑兩隻大的,單獨算錢。另看見青口較便宜,那也來一包。還囑咐漁老大挑較新鮮點的。畢竟中國超市兩磅一包的青口隻要三四塊,韓國超市一磅都五六塊呢。於是,載著一小堆兒海鮮回家燒飯。

那鱸魚和螃蟹就一鍋蒸了。先燒熱水,讓螃蟹英勇赴水,慷慨就義。結果,螃蟹到了熱水鍋裏,很安靜。我明白了,不怎麽新鮮健壯。這超市離緬街二十條街,顧客人數及交易量都有限,東西新鮮度也有限。又想起我母親說過,“得到很熱鬧的超市買東西,它貨品流轉快,新鮮!”連我認識的老美都喜歡到緬街超市買魚買海鮮,偏我要順路到這日這間超市買。那不緬街超市忙,魚檔海鮮檔,找人稱貨或收拾魚啥的,都要等挺久,背後人啊推車啊借過聲不斷。我曾不耐煩等候,或選淨魚段買,或直接拿著沒刨肚的魚回家自己收拾。。。這家周末人都不多,但試了螃蟹/鱸魚/青口等,新鮮度有限啊。兩難啊!

再說,螃蟹下鍋,放上小鐵撐子和籠嗶子,在碼上下了刀口的鱸魚。理論上蒸鱸魚一兩一分鍾,即1。2磅十二分鍾,到時螃蟹一定熟了!

再油煎老虎蝦,下蝦茸入味。

又支炒鍋,下油及薑蒜末,然後倒入洗好的青口,下醬油料酒蠔油調味燒,待五分八分鍾後,青口們張了嘴,就差不多可以出鍋了。

另備米飯及一個平鍋燒開水,汆燙西蘭花骨朵兒,做綠色沙拉。其實就是醬醋蒜蓉調味即可。補充綠色蔬菜。

然後一桌小海鮮就備齊了。

小結味道:鱸魚不很好吃,不知是沒有蔥段還是怎的,醬油料酒薑一並整的,肉有裂開,不像在國內飯館吃那麽鮮美。而我上回在國內飯館吃也是十幾年前了。要不是紐約鱸魚不一樣,要不就是水平有限。這麽簡單的蒸魚,還是大蒸鍋大火的條件。尋思了不得其解。

老虎蝦很大,煎熟了!孩子忘了開背挑蝦線了,將就!貴在大,鮮甜。

青口滋味可以,就是它的內裏很大很肥一隻,異於我的預期。我買做過幾次青口,都是小而薄的肉,這麽厚大的內核,讓我尋思半天。這青口啥水域長的,有點怪啊。小心點兒,隻吃外皮,不吃內髒,小心鬧肚子。

其他米飯,綠菜都挺好。

總之,這回在個不忙超市買海鮮,不是很新鮮,好處是人少,收拾魚不用等。以後還得再找地方買海鮮。說起來也不貴,一餐吃了三四十元的原料。對我是少有的。畢竟周末我較少買菜,且一次買幾種海鮮。本著天津人的說法“借錢買海貨,不算不會過!”,我這煮食魚和海鮮的機會還是較少的。畢竟,西北人,對這些魚啊海鮮啊,怎麽是好的,新鮮的,我的認識極其有限。煮食的辦法呢?特簡單直接。難的我也不太吃過也不會啊。

於是,回想一下經曆過或聽說過的海邊的人的食海鮮的故事。

我工作後曾出差天津北京青島上海較多。天津那裏,其實吃飯沒怎麽見海鮮。我曾跟友人到塘沽海濱浴場遊玩,如水上滑梯及在沙灘上用沙埋著自己曬太陽等等。那海邊就隨處有人賣兩塊錢一袋的小蛤蜊(用鹽水煮熟的);在青島海邊,五個一串串在竹簽上的炸小螃蟹等也隨處可見,城裏街上商店,各種小魚幹類小食品稱斤賣,品種很豐富。其早市上,家庭主婦基本買很多螺獅類小蛤蜊類小螃蟹等小海鮮較多,至於寬大漂亮的冰鮮大帶魚等經濟類海產,普通人家也很少買。那要賣了生活的(我隻在當地客戶宴請時吃那些大的好品種海魚)。

另,我曾去江蘇連雲港市區探望表姑,住她家一周。她家招待客人,也買海鮮,小螃蟹啊,小龍蝦啊,海貝類的。都是一鍋上下隔開,白水煮,吃時蘸一點醬油碟。她說本地人吃海鮮本味兒。。。

另,在上海,客戶請吃飯時,也吃魚。我聽聞的紐約故事:一位台灣老先生續娶了一位大陸中老人離異的女士,兩人居住在老先生女兒買給老先生的公寓裏。據說,那女士使用冰箱老是很“臭”。我後來也買一點海鮮時,就理解為何這種說法。海鮮不能放,但若一人食魚或小海鮮,不可能隻買一點兒,怎麽也一磅左右。不吃的,要放到第二天才吃的,就得用料酒醬油等醃起來備用。冰箱裏味道就不好。要冰箱味道好,就隻能不吃海鮮,或一頓吃完。較難操作。而上海人或南方人,很愛一次用一點兒,如放兩隻蝦或兩三個海蚌或兩條魷魚須就是一碗海鮮麵。要那一點味道。隔北方人,西北人,吃海鮮肯定一次燒一盤,搞定!

在廣州呢?他們在大排檔上要螺絲炒肉,還是炒絲瓜,小海鮮肉都是筷子肉大小的。

另我有舊同事,大專畢業的會計,剛畢業時曾到廣東開平的工廠裏工作幾年。她曾接父母到開平度假,闔家租了個公寓。她說她父親最喜歡清晨四點到漁碼頭,買船家剛打回來的魚貨。任何魚,新鮮蒸著吃就很鮮甜,啥調料都不用。這也是很生活化的記憶,因為我並沒有去廣東打過工,有這麽有趣的認識。

林林總總的,一些關於吃海鮮的經曆或聽聞。

還是天津口頭禪,說得實在。海邊人對海鮮有種癮!

僅以此記!

登錄後才可評論.